點燃大涼山的星星之火 | 支教故事

2020-12-13 雲南網

原標題:點燃大涼山的星星之火 | 支教故事

民小編說

在教育扶貧的路上,離不開支教老師的身影。他們背井離鄉,懷著一片赤子之心來到最貧困的地方,把優質教育送到最需要的孩子身邊。2019年國慶期間,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在遙遠的大涼山中響起。活動中,一位來自重慶的大隊輔導員將少先隊組織的真正意義傳遞給了孩子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支教故事。

2019年國慶節前夕,我來到西昌市第十小學支教。

作為一名大隊輔導員,我想一定要抓住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個契機,把學校的國慶演出做好,讓全校的少先隊員打心底裡熱愛祖國,建立起主人翁意識。於是,我找到學校的大隊輔導員,與他一交流,才得知這裡的德育活動開展得不多,之前的國慶活動只不過是各個班級上臺演唱一首愛國歌曲。我想,活動一定要更加貼近隊員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才行。

我把本次慶祝活動主題定為「童年的夢 中國的夢」,把整個活動分成四個篇章,分別是:「愛國夢」「學習夢」「成才夢」和「少年中國夢」。以歌詠比賽為基礎,用舞蹈、朗誦、互動、問答等多種形式,介紹「國慶節」的歷史,解讀中國夢,升旗、敬隊禮、唱國歌,大隊委帶領全校同學宣誓....最後整個活動在全校師生和家長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中推向最高潮!

為了讓整臺節目富有童趣,我準備讓兩名隊員和我一起主持,用聊天的方式來貫穿整場活動。這說來簡單,做起來還真有些困難。學校幫我選了兩位最好的隊員,但面試時我發現她們太緊張、說話生硬。我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地教她們。等兩位隊員熟悉臺詞後,我就利用課餘和放學後的時間,帶她們在空空的主席臺上一遍又一遍走位、練習。她們進步很快,我很欣喜。

一次練習時,因為一個動作沒做好,我讓一位小主持重複了幾次,她繃不住了,突然在臺上哭了起來。我微笑著拍拍她的肩膀,示意她休息一下,我則坐在旁邊陪著她。待她平靜了些,我問:「為什麼難過呢?能說給何老師聽聽嗎?」她告訴我,一直都認為自己在學校是最厲害的,有活動都是她來主持,為什麼這次卻老是做不好?我告訴她:學習無止境,想要找到更好的自己,就必須突破自己,這需要不懈的堅持和努力。聽了我的話,小姑娘打起精神,更加刻苦地練習。

最後的效果棒極了,兩位小主持發揮得極好,她們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了觀眾,讓這場活動獲得了圓滿成功。

作為一名來自重慶的普通一線大隊輔導員,在遙遠的大涼山,我努力通過切切實實的活動,把少先隊組織的真正意義和價值觀傳遞給隊員們,這是我的職責。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過輔導員在一線不斷地耕耘和播種,一定會讓少先隊事業在祖國的任何一個地方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作者何翔,單位系重慶人民(融僑)小學校,為重慶市人民小學楊浪浪工作室支教教師)

相關焦點

  • 「最美退役軍人」謝彬蓉支教大涼山的故事
    5年來,謝彬蓉放得下城市的繁華,卻放不下彝村的孩子,像一隻「候鳥」,給大涼山的孩子「銜」去知識和愛,幫他們張開夢想的羽翼——老兵支教大涼山■杜怡瓊 鄧長江有了堅定的信念和家人的支持,2014年2月,謝彬蓉像當初大步邁進軍營一樣,毅然背起行囊,走向海拔3000多米的大涼山。最初,謝彬蓉並沒想過要在支教這條路上「長跑」,原以為盡心盡力完成一個學期的志願服務,就可以安心離開。孰料,一次期末監考打亂了她的計劃。
  • 紮根大涼山支教的「鏗鏘玫瑰」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退役軍人謝彬蓉已在此堅守支教5年多,成為紮根大涼山的一朵「鏗鏘玫瑰」,給大涼山深處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為夢想而來,成為對扎甘洛村影響最大的老師一身迷彩服,一頭齊耳短髮,謝彬蓉隨時都保持著軍人的乾淨利落。
  • 寧海80後女生的大涼山支教故事:我把青春獻給你
    近日,來自胡陳鄉的女孩謝雲霞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通過自己的努力籌集到了二十餘萬元善款,並想用這筆錢為自己支教過的四川涼山的一所希望小學建造一座食堂,讓那裡的孩子能吃上熱騰騰的午餐。這個高個子、白皮膚,笑容溫和的女孩向記者講述了她在大涼山的支教故事。
  • 2020年四川大涼山支教第一天
    ,沒有支過教的人,永遠不知道支教的意義。根據山西省教育廳、太原市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清華大學基地史鳳山名校長工作室將陸續選派優秀教師赴大涼山幫扶,本學期我將和本校小羽老師和沙河街小學康主任作為第三批支教教師遠赴大涼山奉獻愛心,傳遞教育大愛。   2020.8.29,凌晨三點就再無睡意。躺在床上腦子裡把出發該帶的東西又一次過了一遍,三點多便麻利兒起床,行李都收拾了三天還是覺得有要帶的東西。
  • 大四美女學生,在大涼山支教的第9天剃了光頭,一心支教
    付一冉,1995年出生,還是山東一名大四學生的她,今年3月8日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山區支教。來到這裡的第九天,她做了一個決定:決定義無反顧的剪去自己的長髮,理了個光頭,徹底投身支教生活,她說:這樣不僅可以面對真實的自己,更可以簡單省事,一心支教,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在自己身上,把它剪了省出的時間去教更多的孩子,以後頭髮還能再長出來。
  • 「最美時代新人」飛越千裡支教幫扶大涼山
    近日,太原市小店區發布2020年第二期「最美時代新人榜」,排在榜首的就是「勇挑重擔,跨越千裡,遠赴四川大涼山支教,用愛與責任點亮彝區孩子們幸福人生的小店區沙河街小學教師劉敬」,作為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工程清華大學基地史鳳山名校長工作室第二批支教教師,劉敬與王惠芳、陳晶3位老師,於5月
  • 畢節兩位教師支教大涼山
    >西昌支教之行對於心思細膩且已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張芸老師來說感觸更多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這其中還發生了讓張芸特別感動的一幕:當聽說她此刻正在涼山支教,手機那頭同樣也是四川人的胡老師這樣回覆:她也一直有支教的夢想,只是還未實現。這學期她會幫張芸管理、照顧好欣燁,這也算是對她支教的全力支持。
  • 成都中醫藥大學大學生支教隊在大涼山的故事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羅鎮):2017年是成都中醫藥大學大學生支教隊——夏辰小隊第三年暑期到大涼山支教,7月18日,17位姑娘和小夥子放棄暑假休息,來到大涼山中的冕寧縣先鋒鄉支教。  7月18日下午兩點,孩子們陸續到達,夏辰小隊將孩子們按照年級分班帶進教室,支教隊員為孩子們進行自我介紹。孩子們對支教成員有了最基本的認識後,增進感情的破冰遊戲(杯水傳情和呼啦速遞)便開始了。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臉上洋溢的笑容給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清涼。這是夏辰小隊和一百位孩子的初遇,夏辰支教涼山的故事由此展開。
  • 異地支教 助力大涼山「失依少年」求學夢
    精彩觀點 馬鞍山中加雙語學校大涼山彝族『失依少年』愛心班自2015年正式成立來,讓很多來自大涼山的彝族學生圓了求學夢。
  • 月滿寄相思:支教老師對大涼山孩子的思念
    這個中秋節,曾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支教的郝小雨,用一 封書信,寄託自己對那裡孩子的思念。在東勝區第一小學分校萬利小學,今年五月赴大涼山支教的教師郝小雨正在給孩子們上課。雖然回到崗位工作已經兩個月了,但她回憶起剛到大涼山的情形還是歷歷在目。
  • 95後美女進大涼山支教,現在剪了光頭
    今天小編跟大家來聊一聊,95後美女進大涼山支教,現在剪了光頭。「我也不曉得誰給我的勇氣來到這裡,但是我曉得小朋友們需求我。」付一冉,1995年出生,還是山東一名大四學生的她,今年3月8日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山區支教。來到山區看到純潔的孩子們,她說本人如今的生存真的很美妙,簡單而有意義。3月17日,來到這裡的第9天,她當仁不讓剪去了本人的長髮,理了一個光頭,透徹投身支教生存,「如許不只能夠面臨真實的本人,更能夠簡單省事,一心支教,而且頭髮還能再長出來。」
  • 四川大學研究生支教團19年支教扶貧大涼山
    四川大學研究生支教團19年支教扶貧大涼山   四川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支教團部分成員合影。19年來,歷屆川大研支團成員在大涼山支教扶貧,這個第二故鄉給他們留下了燦爛的青春回憶。  研究生支教團指導老師周若愚說,學校對研支團支持很大,保證研支團優質完成一線教學任務,全方位提升當地學生的素質。  目前,川大研支團正在昭覺、甘洛、美姑三縣執行「彩虹知語堂」少年兒童關愛項目,大力開展適合彝區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已覆蓋2.5萬人次。
  • 走出大涼山走進「趣口才」支教老師劉金歌攜大涼山孩子進京上直播
    2020年9月10日上午,時值第36個教師節之際,「趣口才」創始人王赫先生、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公益支教老師劉金歌、高考語文滿分北大堯堯學姐,攜金歌老師支教所在地大涼山的彝族孩子們與張振生校長一起走進北京趣口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直播公開課。
  • 走出大涼山 走進「趣口才」 支教老師劉金歌攜大涼山孩子進京上直播
    2020年9月10日上午,時值第36個教師節之際,「趣口才」創始人王赫先生、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公益支教老師劉金歌、高考語文滿分北大堯堯學姐,攜金歌老師支教所在地大涼山的彝族孩子們與張振生校長一起走進北京趣口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直播公開課。
  • 95後美女大涼山支教 第10天乾脆剪了光頭
    付一冉,1995年出生,還是山東一名大四學生的她,今年3月8日隻身一人來到四川大涼山山區支教。   3月17日,她義無反顧剪去了自己的長髮,理了一個光頭,徹底投身支教生活,「這樣不僅可以面對真實的自己,更可以簡單省事,一心支教,而且頭髮還能再長出來。」
  • 華圖教育教師節赴大涼山支教捐錢捐物不如捐贈"希望"
    中國網教育頻道9月8日訊,"世間事,唯其難,方顯珍貴",在公益支教的路上,華圖教育"精準扶貧"計劃已經走過了六年光陰。教師節前夕,華圖教師再次走進四川大涼山,為支教教師進行開學前的系統培訓。是的,在四川大涼山地區,孩子們的生活遠不如我們所想的模樣。
  • 他們在大涼山自費建驛站 為支教老師安家
    大涼山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是師資極為匱乏的貧困地區之一,近些年來,為幫助孩子走出大山,許許多多的志願者、愛心人士自願前來支教,以一己之力奉獻大涼山。然而每月僅能拿到600-3000元工資的支教老師們,面對山下動輒高達200元的酒店費用也是苦不堪言。
  • 95後山西美女大涼山支教,為了更簡單方便剃掉長發
    在離城市很遠的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藍天白雲,有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們淳樸純淨,迫切的需要接受教育,學好知識,將來走出大山,讓生活更加的美好起來。由於這裡環境十分的惡劣,條件艱苦,很少有人願意來到這裡教書。
  • 書香伴愛心 首座「星星圖書館」落地大涼山
    ——星星圖書館於西昌洛古波核動力小學落成儀式5月下旬的大涼山,夏天的氣息就已經來勢洶洶。高純度的紫外線下,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罕有人跡的山路上,出現了一行車隊的身影——華新國際聯合搜狐公益共同組成的「星星圖書館」公益計劃愛心公益團隊。
  • 揚州支教老師劉春陽:他將雲南孩子領出大山 又重返大涼山支教
    而讓他們夢想成真的,是從揚州前往雲南支教的作家劉春陽。支教期間結下緣分幫助少年實現夢想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劉春陽一直在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完小支教,擔任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在任教期間,他對每位學生都進行了家訪。山路崎嶇,夜晚,只有手電筒的光,照射著他從學校到學生家中的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