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找到研究興趣,走上科研正軌?答案是:「不要去找」

2021-02-08 經管世界


對於從事科學研究沒多久的青年人來說,如何找到傳說中的「研究興趣」,可能是困擾他們的一個最大難題。同在一個課題組,為什麼有人就能認定一個方向如痴如狂,一天十幾個小時泡在實驗室卻甘之如飴;自己卻做什麼都舉步維艱,研究課題換了一個又一個,總也找不到那個令人感興趣的「點」


一項新研究發現,從開始「尋找」興趣的那一刻起,你可能就已經錯了


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向我回憶起最近在一次本科生小組討論課上提出的一個問題:「你們中有多少人正在尋找自己的人生激情?」


她告訴我,「幾乎所有人都舉起了手,臉上洋溢著夢幻般的神情。學生們就像被一股浪潮席捲了一樣瘋狂地談論這件事。哇塞!真棒!」


德韋克接著問道:「那你們是不是覺得,只要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激情和興趣,它就會永不枯竭?」他們鄭重地點了點頭。


「我討厭潑你們冷水,但事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德韋克回答道。




德韋克向他學生提出的問題在當今社會(尤其是美國社會)是一個普遍的現象。1990 年以來,「追隨你的激情」這句話出現的頻率在英文圖書中增加了 9 倍。某大學的諮詢服務甚至聲稱,「找到你喜歡做的事,然後你就再也不用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了」。


但德韋克等人卻告誡大家:這個建議是一種誤導。


「這樣宣揚『人生激情需要尋找』的結果是什麼呢?」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Yale-NUS College)的心理學助理教授保羅·歐基夫(Paul O Keefe)問道。「它在暗示人們,如果你做了一件讓你感覺像是在工作的事情,那就說明你並不喜歡它。」 他給我舉了一個例子,曾有個學生不斷地從一個實驗室跳到另一個實驗室,就是為了找到一個能讓她激情澎湃的研究課題。「她的行為似乎在告訴大家,若走進實驗室,心中卻沒有完全充盈著熱烈的情感,那說明這個課題並不讓你感興趣。」


因此,保羅和他的兩位合作者——史丹福大學的德韋克和格雷格·沃爾頓(Greg Walton)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提出,是時候改變我們對人生激情和興趣的看法了。他們一致認為,激情和興趣不是被找到的,而是被培養出來的


在一篇即將發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的論文中,作者描繪了兩種思維模式之間的區別。一個是興趣固定理論(fixed theory of interests),即興趣是天生的,假以時日就會被發現。另一種是發展理論(growth theory),即隨著時間的推移,任何人都可以慢慢發展培養出興趣來。


為了研究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追求,論文作者針對大學生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因為這個群體在面臨專業選擇和職業發展時,常常被建議要「找到」自己的激情。


首先,學生們回答了一項問卷調查,根據結果被分成兩組。一組為「技術派」,即對數學和科學感興趣,另一組為「文藝派」,即對藝術和人文科學感興趣。他們還填寫了另一份問卷,用來確定他們對「人們的興趣不隨時間改變」這一觀點的認可程度。然後,他們閱讀一篇與他們興趣不符的文章——分給「文藝派」的文章是關於算法的未來,而分給「技術派」的則是關於當代哲學家德理達(Derrida)的。結果發現,參與者越是贊同興趣固定理論,就越是對不符合自身分組的文章不感興趣。


此後,文章作者重複了一個類似的「實驗」,但這次卻讓學生先閱讀兩種理論(興趣固定理論和發展理論)中的一種。那些讀了興趣固定理論文章的學生,不太會被一篇與他們興趣不相符的文章所吸引。


作者認為,這可能意味著贊同「興趣固定理論」的學生可能會放棄有趣的講座機會,因為這些講座不符合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他們也可能會忽視其它能夠與自己的學科進行交叉互動的學科


「如果激情和興趣是個早已完全成形的東西,那麼你的任務就是滿世界地尋找它——這太不現實了」, 沃爾頓(Walton)告訴我。「我或我的學生在學校的經歷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也許在學校你上了一堂課,聽了一次講座或跟別人談過一次話,然後你發現這個你以前不了解的領域其實很有趣。通過這樣一個投入精力、發展興趣的過程,你會對一個領域產生一種持久的激情。」


圖片來源: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興趣固定理論」不值得篤信的另一個理由是它會導致人們朝三暮四,過於輕易就放棄手上的事。畢竟,如果你覺得某件事做起來困難,就會很容易地認為它不是你興趣所在。在這項研究中,持有興趣固定理論觀點的學生認為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應該是很困難的——他們覺得這種理論會賦予他們「無窮的動力」不斷嘗試。


德韋克,該論文的作者之一,曾研究過與智力有關的幾種不同類型的思維模式。她的研究發現,秉持智力發展觀的人往往不那麼害怕失敗,因為他們相信聰明才智可以後天培養,而不是與生俱來的。研究作者告訴我,興趣與能力有關,但與能力不同。你可能對某件事感興趣,但不是很擅長。「我彈了 25 年的吉他,但我不能保證這項能力在過去的 10 年裡得到了提高」,歐基夫說。


德韋克告訴我,「找到你的激情」有一段值得驕傲的歷史。「在那之前,人們常說「要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天才一面」,這太令人生畏了。因為這意味著只有那些在某方面非常出色的人才能成功」,而 「發現你的激情」 則更貼近大眾,因為每個人都有興趣愛好。」但是這項研究表明,即使是找到你真正感興趣的事情,這個想法也會讓人們望而卻步,從而無法對某個領域進行深入探索。


這項研究還有個實驗:先讓學生們了解了興趣固定或發展理論,然後讓他們接觸一個新的領域:天文學。先讓學生觀看由《衛報》製作的一段有趣易懂的關於史蒂芬·霍金理論的視頻,然後讓學生們閱讀《科學》(Science)上一篇關於黑洞的極具挑戰性的專業性論文。儘管在看了視頻之後,學生們對黑洞都很感興趣,但那些接觸到「固定理論」的學生們說,他們在閱讀了這篇困難的《科學》論文後,就不再對黑洞感興趣了。換句話說,當你認為興趣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會改變的時候,你就會在事情變得艱難的時候放棄它



這項研究屬於預註冊重複性實驗(preregistered replication),這類研究在開始實施實驗之前,作者就公開聲明了他們的假設和方法。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出現p值操縱(p-hacking),近年來在心理學領域出現的數據造假已經讓許多研究蒙羞了。


斯沃斯莫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的 K.安倫·寧格(K. Ann Renninger)教授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她一直從事興趣發展方面的研究,並表示神經科學已經證實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換句話說,只要得到正確的指導,大多數人幾乎能對任何事情產生興趣


她說,在 8 歲之前,孩子們願意嘗試任何事情。在 8 歲到 12 歲之間,他們會開始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如果他們在某件事上不如同齡人做得好,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因此,在那種情況下,教育者必須尋找新的方法來讓他們對某些科目感興趣。


雖然作者沒有對成年人進行測試,但他們表示這項發現也適用於年齡稍大的人群。例如,當一個家裡有了嗷嗷待哺的孩子,人們對為人父母的興趣會逐步增加。「一個對癌症一無所知的人,假如 TA 的母親不幸得了癌症,那 TA 十有八九會很快成為一名癌症『專家』」,歐基夫說。


另一項關於成人對興趣的看法的研究表明,那些認為興趣和激情是被尋找到的人,往往會從一開始就選擇適合他們的工作,他們會優先考慮工作的樂趣而不是報酬。與此同時,那些認為激情是可以培養的人,在工作中會優先考慮其他的目標而非樂趣。並且,研究報告的作者寫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後者的職業發展會越來越好。因為他們在事業中沒有獲得完美契合度的時候,依然擁有振作起來的能力。對於他們來說,讓人獲得對工作的激情的方法可不止一種。


那麼,如何讓孩子們及時養成這種「發展型」的興趣觀呢?如果你是一名家長,你要儘量避免在發展興趣愛好時遇到困難時就輕易放棄。如果你放棄了,你的孩子會注意到的,歐基夫說。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明確的方法可以培養出關於人生激情的「養成式」心態了。除非你意識這是一種有效的思考方式,那麼你的激情很可能就會隨之而來。


「我們只是試圖揭開「找到你的人生激情」這一命題背後的含義,」沃爾頓說。「事情有時候並不是你認為的那樣。多掌握一些知識,會讓我們更有力量。」



撰文 OLGA KHAZAN

翻譯 李楊

原文連結: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8/07/find-your-passion-is-terrible-advice/564932/

來源:科研圈

【顏值測試】你的顏值及格沒(獨家)?點擊測試

經管世界【ID:ourjingguan】

  經管世界公眾號由北京大學大數據與金融博士後團隊創建,所有推送文章通過人工智慧選取。旨在傳遞權威財經資訊,打造證券投資、量化投資、私募投資平臺,提供前沿計量方法、學術資源、論文寫作投稿經驗等。50萬+經管人的選擇。

  同時作為資源共享平臺,我們為廣大用戶整理了計量統計軟體和資料,方便大家學習。回復Office、Stata、MATLAB、Eviews、SPSS、SAS、Python、時間序列、CFA、CPA、超盤手、股票等關鍵字,即可無條件免費獲取最新軟體、視頻資料等!

  另外,團隊開發了翻譯、最新電影、笑話、顏值測試、藝術籤名設計、公益徵婚交友平臺、星座運勢、短網址等功能,回復相應關鍵字即可,歡迎體驗。要做就做唯一的公眾號^_^

相關焦點

  • 大學裡,怎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唯有打好了基礎有了一定的見識之後,才能快速的找到興趣所在。為什麼呢?    大學階段仍然是基礎教育。
  • 研究生的科研體驗很差,我該繼續讀博,還是去找工作?
    研究生之前,作為優等生的我覺得自己目標很明確,無非就是讀讀讀,在科研路上永不回頭。但是,研究生一年級的科研體驗很差,我重新審視自己,考慮到也許自己並不適合這一行。可是,事實是我已經在本專業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就此放棄讓我覺得很可惜。
  • 大學裡,怎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呢?
    唯有打好了基礎,並且有了一定的見識之後才能快速的找到興趣所在,那是為什麼呢?那我們的學習能否從培養興趣出發更廣泛的涉獵打好基礎,應對未來個人發展的各種可能性。至少在大一大二不要挑肥揀瘦,要學好每科。我學的是藥學專業。可是發現自己很缺乏營銷知識。看不懂社會中的營銷觀念,對我的職業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個人關係也沒有搞好,讓我在今後的藥學專業中難以立足。這些都是在工作之後特別遺憾的事情。
  • 迷茫時遇到愛科研,培養研究興趣、思考發展方向,很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
    鑑於我的專業背景,對英語和教育都有接觸,自然而然地培養起了對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的興趣。大三時上了《二語習得》這門課,也有機會在學校組織的語言教育會議裡做志願者,第一次對科研的選題、過程有了基本認識,由此培養了研究興趣。加上自己日後也有志加入英語教育行業,於是把它們定為了研究生專業申請方向。
  • 從本科生科研中發現興趣與志向
    有學者在針對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養的研究中發現,大學生學習興趣和志向的雙重缺失是目前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問題,因此,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發展成「學術志趣」,是研究型大學拔尖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  本研究通過實證分析發現,本科期間的科研參與經歷有助於激發大學生對學術科研產生興趣,進而選擇攻讀學術型碩士,走上學術發展道路。
  • 我是高中差生、自考提升學歷,慢慢走上人生正軌
    我是高中差生、自考提升學歷,慢慢走上人生正軌特別聲明:湖南成人高考學校未委託任何人在任何市縣招生,請直接到成教招生辦/學校函授站諮詢辦理手續,嚴防上當受騙。信息以湖南省考試院,報考學校,函授站為準。我是小梁學姐,高中差生、自考提升學歷,慢慢走上人生正軌。
  • 支付寶所有權談判走上正軌?
    北京時間6月28日凌晨消息,美國投資公司Zacks周一稱,雅虎與阿里巴巴集團和軟銀之間有關支付寶所有權轉移一事的和解談判正在走上正軌,三方對已經取得的進展感到滿意,但談判進程仍在繼續進行中。
  • 怎麼找到自己的興趣?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然而是不是經常覺得無所事事,不知道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是什麼,那麼怎麼找到自己的興趣呢?本篇將告訴你答案。興趣源於快樂。留意一下自己,自己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比較快樂開心些,那麼從這方面找自己興趣的出發點,慢慢發展成興趣。
  • 怎樣才能搞好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那麼,怎樣才能搞好調查研究呢?搞好調查研究要眼睛向下。這一點,是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開展調查研究時反覆強調的。毛澤東同志說:「沒有眼睛向下的興趣和決心,是一輩子也不會真正懂得中國的事情的。」領導幹部搞調查研究,既要聽群眾的順耳話,也要聽群眾的逆耳言,要和群眾「坐一條板凳」,做群眾的知心人、交心人、貼心人,從而使各項決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意願。搞好調查研究要有問題意識。
  • 語文雖然難「雞」,但走上正軌之後帶來的好處也是大大的
    我的答案是:絕對不是。 大家都知道文理科學習的方法截然不同,其實英語和語文也截然不同。 數學是需要刷題才能達到一個「基本功的熟練度」、「相同題型的熟練度」——注意,刷題就是提高熟練度,對答題套路有更熟悉的運用。 英語也可以刷題,它就是「下了苦功夫,就一定有回報」的科目——為什麼?
  • 給孩子找到興趣的時間,不要逼著他走向自卑
    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興趣需要孩子自己去探索、去發現並延展,同時需要時間、耐心和愛作為陪伴的根基。否則,時間越長,你的孩子會在你的壓迫下越自卑。孩子委屈:可是,我覺得……媽媽: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 少走5年彎路,走上職業發展正軌?你應該知道這套黃金模型
    接下來要談到的內容,之所以能讓人少走彎路,儘快踏上事業發展的正軌,本質上也是增加了某種確定的約束條件,獲得了某種確定性,相應的減少了諸多不確定性。2尋找亮點過來人常對年輕人說,一開始不要太看重工資,前面5年不要想賺錢的事,這段時間更應該看重的是學本事、積累資源等等,但真正聽進去的年輕人卻很少,很多人還是哪裡工資高就往哪裡跳
  • ...在疫苗上市前讓美國經濟走上正軌;②身為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
    拜登顧問建議全美封鎖4到6周;①美國勝選總統喬·拜登的新冠病毒顧問奧斯特霍爾姆在當地時間周三(11月11日)表示,讓企業停工4到6周,由政府為工人支付損失的工資,便可有助於遏制美國疫情,在疫苗上市前讓美國經濟走上正軌;②身為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的奧斯特霍爾姆表示,越來越多美國人厭倦了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患上所謂的流行病疲勞。
  • 國科大:多位院士從科研一線走上本科講臺—新聞—科學網
    其實,在國科大,像袁亞湘院士這樣從科研一線走上講臺的院士不止一位。目前,包括袁亞湘在內,中國科學院大學一共有4位院士給本科生上課,另外3位分別是教授線性代數的中國科學大學副校長席南華院士、教授熱學的歐陽頎院士和教授普通化學原理的李永舫院士。這些院士不僅完整地為本科生上完其主講的課程,而且部分院士同時還擔任學業導師,進一步為學生的學術研究進行輔導。
  • 怎樣才能將興趣變成職業?就看這四點
    ……那麼,興趣和職業真的只能取其一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將興趣當職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你的潛力和動力。如果說,將興趣當職業會毀了興趣,那只能說明那不是真正的興趣,不過是短暫的迷戀。如果你喜歡喝酒,你可以認真鑽研,努力變成一名專業的品酒師;如果你喜歡講故事,那就試著往成為一名編劇的道路努力;如果你喜歡壽司,那就發揮匠人精神,成為壽司之神。
  • 怎麼才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人生出來都是白紙一張,為什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興趣呢?難道要用命中注定來解釋嗎?是不是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一件事是你感興趣的,適合你的,只是你還沒找到而已?抱歉,這不是童話,並不存在一個興趣等你去發現。你心裡默認的信念是,只要能找到我喜歡的事情,我就能一日十年,脫穎而出,摧枯拉朽的進步。快醒醒吧。之所以我說要嘗試,而且要把事兒至少做到平均水平以上,是因為當你把事情已經做的挺好的時候,這時候你說你沒興趣,才比較有說服力。
  • 多家媒體曝光之後:臨床試驗招募工作會走上正軌嗎?
    那麼,受試者需要怎樣的條件才算合格?通常情況下,正規的招募流程是怎樣的?出現問題,該由誰來負責?小編認為,不論被曝光的事件真實與否,藉此機會來了解、討論一下受試者招募話題,還是不錯的!臨床試驗機構通過合格性判斷標準,來判斷受試者是否符合臨床試驗的要求,符合研究條件的患者進入臨床試驗,判斷不合格的受試者予以剔除,不對其進行入組。2. 正規的招募流程是怎樣的?
  • 怎樣才能成為數學家
    撰文 | 姬揚(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來源:現代物理知識雜誌推薦4本書對物理和物理學家們感興趣的朋友,大多也對數學和數學家們感興趣,因為數學和物理的聯繫本來就很緊密我這次推薦的四本書就是想讓大家多了解一些數學家,他們有哪些共性和個性,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數學家,有沒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首先,我們看看從平常人的角度如何看待數學家們的形象。
  • 先找到興趣,才能找到人生
    關於「外在的動機」,顯然不是真正的興趣。這個也比較好理解,就不深入聊了。◇純感官的刺激導致的行為,不是真正的興趣所謂「真正的興趣」,顯然是人類獨有的(其它動物不會有)。而「純感官的刺激」導致的行為,不光人類會有,其它動物也會有。所以,純感官的刺激導致的行為,不能算真正的興趣。
  • 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怎麼去找工作?
    我找不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也就沒法確定自己喜歡的職業,怎麼辦? A:如果你還沒有發現自己的興趣,靠冥思苦想是無法找到答案的,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去嘗試不同類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