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走5年彎路,走上職業發展正軌?你應該知道這套黃金模型

2020-10-19 吳光於精進筆記

與   奮   鬥   者   同   行

作者∣吳光於

來源∣公眾號:吳光於精進筆記

早點懂這幾個關鍵詞,我或許能少走5年的彎路吧,本文探討個人發展的第一個關鍵詞:長期加速增長

挖深井、反脆弱等關鍵詞,將在後續文章分享。

1

不確定性:進入正軌的障礙

我一個初中同學,大學學中醫,畢業後自己創業,開診所,起步靠走街串巷當遊醫積累客戶,五六年後,每天去他診所看病的人已經可以從早排到晚了,治病成了他大量接觸客戶的前端渠道,在此基礎上,他順帶發展了一系列後端業務:做微商,很快便在我們老家買車買房,小日子過得很紅火。

有一些人,一開始就把路走對了,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堅持的東西,比如我這個同學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走醫生這條路,所以面臨的不確定性就沒有這麼大,他們的處境類似學生面臨高考,所要做的就是把確定性的功課和事情做好,而這些功課是確定的,總能一點點解決。

但更多人就沒有這個運氣了,特別是社會新人和創業者,他們要在無數個選項和混沌的環境中,靠自己的思考和摸索找到一個大致正確的方向,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他們的處境就像黑暗中摸索著往前走的人,思考和時間很容易消耗在外圍的問題上,久久不能觸碰到「正確道路」的核心,心裡有幹事業的熱情,但卻找不到發力的方向。

不確定性過大的原因,常見以下這些:

1、對自己不了解。

被匆匆推進社會,沒想清楚要去哪兒,不知道自己擅長和不擅長什麼,缺乏清晰堅定的價值觀。

2、對外界環境不了解。

不知道有這麼多可行的路,也不知道有這麼多看似可行,實際上很難行得通的路。

3、面對的是一個開放的問題。

路太多了,反而容易糾結,容易選錯,容易放棄。

4、社會上噪音太大。

沒有聽到真正有營養的意見,即使聽到了自己也沒有能力識別出來。

5、缺乏判斷正確方向和錯誤方向的基本觀念。

頭腦中根本沒有判斷一條路是否可行的依據,或者有一些片面或錯誤的依據。

6、無知者無畏的不自知。

沒有意識到自己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或者遠遠低估了自己處境的困難度和不確定性。

逐步明確上面這些信息,一個人面臨的不確定性就會一點點減少,正確的方向就會逐漸顯現,就像燈塔消除黑暗一樣。

最怕的就是折騰了很久,卻還沒有對這些問題有清晰、正確且篤定的認知,依舊把自己置身於一個太過開放、不確定性太大的處境中。

有人說做銷售比較容易成為老闆,但以我的觀察來看,做銷售也是最容易讓人一事無成的職業之一,很多做銷售工作的朋友,奮鬥7、8年,但卻沒有像樣的積累和成績,沒有一技之長,沒有足夠的資源積累,也沒有賺到錢,甚至沒有積累出相應的認知,原因在於銷售人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太多、太大,沒有足夠的認知,很難找到一條清晰可靠的上升路徑。

別的一些職業則沒有這麼大的不確定性,例如工程師、教師、會計等等,一段時間的積累後,這些職業的人至少能發展出自己的一技之長,而手藝人是有比較明確的上升路徑的。

接下來要談到的內容,之所以能讓人少走彎路,儘快踏上事業發展的正軌,本質上也是增加了某種確定的約束條件,獲得了某種確定性,相應的減少了諸多不確定性。

2

尋找亮點

過來人常對年輕人說,一開始不要太看重工資,前面5年不要想賺錢的事,這段時間更應該看重的是學本事、積累資源等等,但真正聽進去的年輕人卻很少,很多人還是哪裡工資高就往哪裡跳,一段時間後卻沒有積累到真正值錢的東西,收入也自然遇到了天花板,當能力和資源不夠,卻想要掙很多錢,其實是很難的,因為能力和收入是有很強的相關性的。

也就是說,對於剛社會新人而言,相比「賺錢」,「賺本事」才是更值得追求的亮點,賺本事>賺錢,朝不同方向去努力的人常會有不一樣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常常是失之毫釐差之千裡,在這個點上人的命運開始出現分叉。

不局限於剛進社會的年輕人,更廣泛來看,哪些亮點是更值得我們努力的呢?

劉潤說,一般生意人考慮賺錢,優秀的創業者考慮增長,而頂級創業者考慮增長率,形象點看,其實就是巴菲特所說的滾雪球模型,找到一條很長的坡道,一坨很溼的雪,然後一把推下去,即:

長期加速增長>長期增長>賺本事>賺錢

方向對了,不怕路遠,方向不對,則可能越努力離自己想要的東西越遠,什麼是對的方向?對的方向總是努力指向「長期加速增長」的方向。

但能做到「長期加速增長」的事其實是比較罕見的,比如Facebook、騰訊、阿里這樣的企業,在體量如此大的情況下,每年還能以極快的速度增長,這樣的機會很少,也不是一般人能把握得住的,退而求其次,我們可以去追求「長期增長」,這裡的長期至少是以5-10年為單位的,這是我們大多數人能夠走的路,這樣的路很多。

支撐「長期增長」有幾個關鍵要素,深入理解這些要素,有助於判斷和糾正自己前行的方向:

①積累性

②長期性

③可控性

3

積累性:一切都靠積累

我們都在追求變化,更準確的說是追求變好,這是一個從A到B的過程,從胖到瘦、從窮到富、從醜到美、從無知到智慧、從悲到樂等等,那麼從A到B是如何發生的呢?答案很直白:積累。

「一切都靠積累」,這是李笑來在《把時間當做朋友》一書中表達的核心觀點,他說重要的道理其實就那些,其他道理都是根據這些重要的道理派生出來的。

我們想要「質變」,而積累性是量變引起質變的前提,也就是說,積累性是我們最終獲得改變和成功的唯一原因

對於創業者來說,能積累的東西常常有客戶、信譽、資金、人脈資源、經驗和認知等等。

和一位做了二十年多年小生意的長輩聊天,我說他做的事情沒有成長性,因為這個生意今天賺200塊錢、明天還是只能賺200塊錢、下個月的今天是這樣、明年的今天還是這樣、十年之前是這樣、十年之後還是這樣。

而好的生意應該是越做越好的,有些人這個月只能賺1000塊錢,但兩年之後他可能一天就能賺2000塊錢,這是因為他做的事有成長性或積累性的緣故。

在深圳遇到一個小夥,小夥說他剛來深圳做了半年的房地產銷售,每天的工作就是照著公司給定的客戶名單打電話推銷,半年後賣出第一套房,佣金大約3萬,拿到佣金的第二天他就從公司離職做微商去了。

因為他意識到房產銷售這個工作很難有積累性,想要賣出第二套房,他可能還得打半年的電話,並且這半年能否出單還是個未知數,但做微商就不一樣了,因為微商每天都是有積累的,這些積累包括客戶資源、認知、營銷能力、個人品牌等等,只要自己堅持一段時間,肯定越越做越好,越做越輕鬆,當時做微商一年多的他已經做到穩定的月入幾萬了,並且在可預見的將來收入還會繼續提高。

有積累性,就走上了一條越走越輕鬆的路,沒有積累性,就意味著一次次清零從來,永遠無法擺脫日復一日繁重枯燥的工作。

有積累性概念的人,能對自己的方向進行正確的糾偏,沒有積累性的概念,一個人就可能去做沒有積累性的事,或者把本來有積累性的事做得沒有積累性。

而積累或增長,又可以分為線性增長和指數增長。吳軍說指數增長的關鍵在於:成功的可累加性。上一階段的成果,會成為下個階段做事的基礎。

近代科技、生產力指數型的發展就是因為人類找到了一種可累加性的認知方法——科學;最近幾十年開啟的信息革命,其基礎也是集成度每18個月左右翻一番的摩爾定律。

指數增長對於個人來說也意義重大,因為這個世界很多東西都是指數增長的,例如房價,只有當我們的收入呈指數增長,才有可能跑過房價的增長,關於指數增長,後續文章會進一步拆解,拆解之後或許可以讓我們的認知、能力、收入等走上指數增長的軌道。

4

長期性:做時間的朋友

與長期性相對的是短期誘惑,比如,一夜暴富的衝動,不少人做事總像一下子就要抓個金娃娃,總想三個月就要賺他100萬,有賺1個億的野心,卻只有一天的耐心,很多時候,三個月就要怎樣怎樣,其實和明天就要怎樣怎樣是一回事,本質上都是不靠譜的短期行為,大多屬於小概率事件。

一個人一旦陷入這種對小概率事件的追逐中,他所謂的事業,其實就和買彩票差別不大了,東奔西跑、走南闖北、漂泊無依不過是自我感動的表象。

當一個人沒有長期性的概念時,他就會傾向於去追求很多短期的東西,因為短期的誘惑太多了。

只看到當下的努力是不夠的,能為努力加上足夠長的時間維度,或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很多時候,時間複利的力量遠比單純的努力大得多。

有段時間深圳地產業非常火,一位大哥樓下的整條街被各大地產公司佔滿,公司招聘了很多業務員,業務員們努力工作,周邊的居民接到了大量推銷電話和廣告,半年之後房地產不景氣,這條街的地產公司迅速縮減,業務員紛紛離職。

幾個月後樓市又迎來繁榮,那些有幸在這條街堅持下來的業務員很多都賺到了不少錢,因為之前一條街上百個業務員積累的客戶都被這些剩下來的公司和業務員承接了,剩者為王的規律在這裡起了作用。

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是,很多大公司,最終成為高管的人,往往是那些能力一般,但最終堅持下來的人,同樣是剩者為王的規律在起作用。

當然,重視長期性的紅利不光「剩者為王」一點,重視長期性,更重要的是讓人能夠區分長生命周期和短生命周期的事

在一個技術、經濟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必然出現很多假、生命周期極短的東西,如果我們選擇在這些東西上投入時間和精力,幾乎很難獲得長期的積累,這也是很多人奮鬥了很久,做了很多事,卻一無所成的原因。

前段時間和一個創業的朋友聊天,他說在做餐飲業的二維碼收銀系統,一聽這個項目,我就覺得對於他來說不靠譜,因為這個行業的變化太快,項目生命周期太短,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獲得足夠的積累,基本上是很難的,探討之後,我建議可以做一些生命周期更長、存在度更高的事情,最好是那些100年前就有,100年後還有的事情,不要做那些未來1年可能就不存在的事情,因為拉長時間跑道常常是獲得足夠積累的基礎條件。

5

可控性:拿下那些本可以拿到的東西

如果你不能保證每天可控,或者每周、每月的目標可控,你憑什麼說未來1年、5年的目標能夠達成?

馬雲說,沒有結果的過程基本是垃圾,有了結果但沒有過程你無法複製,有結果、有過程才叫做成功。

當我們對一件事有足夠的可控性時,就能把事情納入「結硬寨,打呆仗」的軌道來操作,就像從深圳走路到北京一樣,雖然看似困難重重,但要達成目標卻是必然的,就像稻草壓垮駱駝一樣,只要不斷放稻草,駱駝被壓垮就是一定的。

可控性大致有可以分為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的可控。

做過銷售的都知道,當客戶的拜訪量達到一定數量之後,就一定有幾個客戶會成交,這便是空間上的可控性,要達成交易量,只需要完成一定的拜訪量即可。

普通交易員能夠達到每年盈利,優秀的交易員能夠達到每個月盈利,頂級的交易員甚至可以達到每周盈利,這屬於時間維度的可控性。

回歸具體生活,普通人想要解決經濟問題,最具可控性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我認為是手藝或技能,當能夠靠自己的手藝提供獨特的客戶價值、解決一類具體的社會問題時,我們就無需擔心經濟問題,因為技能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財富。

而不同的技能,含金量是不一樣的,有的手藝需求量大、壁壘高,所以擁有這類手藝的人往往能輕鬆的過上富足的生活,例如醫生、律師等,有些手藝的受眾面比較窄、也容易被模仿,擁有這類手藝往往並不能保證一輩子衣食無憂,例如精通Excel、精通CAD等。

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和國家,想要改變命運、一輩子衣食無憂、過安穩平靜的日子,其實很簡單,習得一項甚至幾項高含金量的技能就足夠了,這要比無知無畏的創業要靠譜很多,但這卻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能實現的,因為期望過高,總追求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因為缺乏打磨這些技能的耐心,很難用5年時間去把一個技能打磨好。

仰望星空的時候,很多人忘了腳踏實地,把本可以擁有的歲月靜好弄丟了,而腳踏實地的本質就是極強的可控性。

深刻理解「長期加速增長」,它會變成一個指南針,指引我們消除過多的不確定性,找到更值得奮鬥的亮點和方向,走上一條長期積累且可控的道路,希望這個系列的文章能助你少走彎路,多成事。

過來人的經驗再也不能講給年輕時候的自己聽,卻可以講給你聽,如果你覺得本文有價值,歡迎推薦給你剛出社會的朋友、職業發展不順的朋友以及正在創業的朋友。

吳光於精進筆記聚焦個人成長的思維模型。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領導不賞識你?學會這幾點,讓你少走幾年彎路!
    但是,人不應該自大。因此,世界上真正的人才大多是賢惠,慷慨和溫柔的。那些不被領導欣賞的人往往是才華橫溢的人。這種人的傲慢往往不是真正的傲慢,而是渴望被他人認可,取得成功之後出現的一種焦慮狀態。因此,為什麼領導不賞識你?學會這幾點,讓你少走十年彎路!
  • 人生該走的彎路,你一步也少不了
    有個漁夫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然而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於是漁夫心中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
  • 如何讓孩子少走15年彎路(2)
    但如果讓他們走科研之路做技術研發工作呢?他們還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嗎?非常困難。如果你不知道孩子是鳥而讓孩子去學遊泳,那麼無論孩子怎麼努力,也是白費力氣;如果你不知道孩子是魚而讓孩子去學飛翔,那麼無論孩子付出多少,也是一無所獲。孩子的天賦早已隱藏在他的體內,孩子生來就擁有它。如果你讓孩子依從天賦行事,將會事半功倍,如魚得水。
  • 學前教育市場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行業逐漸走上繁榮發展的正軌
    為了跟國際社會接軌,中國越來越重視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學前教育是從20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始發展的,經過不斷的整改和調節逐漸走上了繁榮發展的正軌。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繼續和加快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
  • 當你的能力還撐不起野心時,每一條路都是彎路(只能走下去)
    沒有走過彎路永遠都不會知道直路應該是什麼樣子。就好像談戀愛時,你不遇過幾個渣男怎麼知道好男人到底好在哪裡。網際網路行業經常用一個詞,叫「試錯」。不斷改進微小的錯誤,快速迭代更新,讓產品不斷趨近完美。有啊,你自己琢磨啊。難道只有拯救地球才有意義嗎?等你想好決定什麼有意義的時候,你的人生結束了也不必思考了。我很贊同她的觀點。20多歲的黃金年齡,本應該去闖去浪去跌倒。
  • 考研少走這些彎路!求求你停下吧
    下面,就讓小助手帶大家看一看,考研人那些常做的無用功:(希望大家看完以後,能少走一些彎路哦!)2.以錯誤的方式整理錯題集剛開始準備考研,你錯的題肯定比你對的題多,基本的錯題集肯定要有,但是很多同學都在以錯誤的方式去整理錯題集。
  • 善於站在「巨人」肩膀上,你會少走很多「彎路」
    我們知道,牛頓的很多科學研究是以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學家科學基礎上的。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巨人」,他們是我們生活、學習中的引路人。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你看,我聽課了,掌握了方法,很快就做完了。這時,才意識到自己確實花費很多時間,走了很多「彎路」。老師,就是我們最高最大的「巨人」,上課認真聽講,學習他解題方法,可以讓我們花最少的時間做成最好的事情;老師苦口婆心的教導,使我們更更快的成長成才。
  • 當你的能力撐不起野心時,所有的路都是彎路
    今日分享人生需要「試錯」,應該去闖去浪去跌倒。考慮太多就像給自己無形中築起一道道圍牆,你還沒有跨出去過就被死死禁錮在原地。試錯之後學會及時復盤,避免下次走同樣的彎路,這是過了年輕之後需要考慮的。所謂經歷的價值和意義不是生活給你的,是你自己思考出來的。人生不是規劃出來的,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在你沒有資格去挑三揀四的時候,努力更重要。
  • 「養兒三忌,養女五忌」,家長早明白,孩子能少走很多彎路
    導讀:「養兒三忌,養女五忌」,家長早明白,孩子能少走很多彎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養兒三忌,養女五忌」,家長早明白,孩子能少走很多彎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初中3年,少走這些彎路才能順利超車,家長和孩子需要早點知道①
    初中3年,少走這些彎路才能順利超車,家長和孩子需要早點知道① 歷屆初中老師對於初中三年學生的總結: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沒錯,這「天壤之別」其實就是在初中的三年學習中,細微差異的累積導致巨大的鴻溝。其實很多問題不是由於「智商」造成的,而是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 孩子,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多走些「彎路」
    ——我是過來人,我知道什麼才是對的! ——你現在恨我,長大了你會感激我! ——現在你不聽我的,將來吃虧別怪我啊!但這樣的話卻很少聽父母說: ——關於這件事,我並不比你知道得更多,你得自己去嘗試!只希望他能少走一點彎路,少受一點苦。
  • 在校期間經常做這3件事,恭喜你,4年大學已「走上彎路」
    大學生在大學不分白天黑夜的睡覺為了什麼我們無從知道,但是可以肯定是一點就是他們墮落了。2.生活太過於遵守原則,牴觸新鮮事物大學生應該是非常有朝氣的,他們會對身邊的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並會找機會去好好嘗試一下。
  • 工作後5年內的職業規劃決定你的職業發展
    每個人從學校步入企業,很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做好個人的職業規劃,以便在職業生涯中能夠更好、更快的成長自己。通過普遍現象發現,在工作5年後,甚至10年後才開始做職業規劃的人,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晉升。那應該在什麼時間做職業規劃更好呢?
  • 失業的人從來不會主動提起的5個彎路,你知道嗎
    你知道失業的人從來不會主動提起自己曾經走過的五個彎路嗎?如果不知道,那麼你就有必要提前做一個了解了,以防自己在失業的時候走上錯誤的道路:一、工作幹著找著---一定要有職業規劃可能之前職場比較流行的思路就是先就業再擇業,這造成的後果是好多人都稀裡糊塗的隨便找一個工作先幹著,然後在騎驢找馬慢慢的找與自己理想更接近的工作
  • 你還在走(工程師)設計師的彎路麼?
    之所以跟大家強調方法的重要性,是因為以前我們在設計的路上、特別是學習軟體的過程中走過太多太多的彎路,雖然 學習沒有捷徑,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直線。在分享給大家的視頻教程中,我們會把作圖的方法論融入到每一款產品模型,把多年在工廠裡面的實戰經驗傳授給大家,讓大家用最短的時間來快速勝任工廠裡面的實際工作。
  • 教育孩子要「兩不管兩不管」,孩子該走的彎路一條也少不了
    導讀:教育孩子要「兩不管兩不管」,孩子該走的彎路一條也少不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育孩子要「兩不管兩不管」,孩子該走的彎路一條也少不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三歲前,給孩子立好這些規矩,長大後能少走很多彎路,晚了就遲了
    導讀:三歲前,給孩子立好這些規矩,長大後能少走很多彎路,晚了就遲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歲前,給孩子立好這些規矩,長大後能少走很多彎路,晚了就遲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推薦4條職場情商法則,讓你少走十年彎路!
    關於職場的情商法則,你知道的有多少?2. 是否因為這些法則,在職場中焦躁不安過呢?【閒聊】職場法則多,今天來說一說職場的情商法則,似乎好多人都明白:「職場中專業不夠,情商來湊!」這句話的用意。知道以下幾個,可讓你在職場中少走十年彎路。
  • 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四個毛病,早改正,會少走很多彎路
    導讀: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四個毛病,早改正,會少走很多彎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都有這四個毛病,早改正,會少走很多彎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養兒有三忌,養女有四忌」,父母早知道,孩子以後能少走些彎路
    其實家長在養育兒女的時候有一些忌諱的事情,一般都是「養兒有三忌,養女有四忌」,父母如果早知道,孩子以後也能少走些彎路。2.忌兒子不獨立男孩子以後要成家立業,身上的壓力和責任更大,所以父母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堅強獨立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