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魚石斧圖

2020-12-20 大河網

  鸛魚石斧圖彩陶甕,新石器時代器物,距今約6000年,高47釐米,口徑32.7釐米,1978年出土於河南省臨汝縣(今汝州市)閻村,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早在6000年前,彩色陶器十分盛行,陶器身上的花紋則是反映當時人們社會生活的一種表現手法。這件陶甕器形較大,外腹部彩繪《鸛魚石斧圖》。畫面縱37釐米,橫44釐米。從正面看,整幅畫的內容分別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左邊畫的是一隻鸛鳥,長長的喙,高高的腳,短短的尾巴,眼睛圓睜有神,身體微微向後仰,嘴裡叼著一條魚;而在鸛魚的前方,則畫著一把豎立的石斧,斧身上的孔眼、緊纏的繩子以及X狀符號被人們用黑色的線條細緻地勾勒了出來。

  在這幅畫中,你會看到它集中運用了中國繪畫傳統藝術的兩種表現手法——勾勒法和沒骨法,即黑色線條勾勒石斧和魚的輪廓,而鸛身則直接用色彩塗染而成,是6000年前我們人類在萌芽時期的一種繪畫藝術風格。黑色線條準確地勾勒出石斧的真實形象,並賦予它靈性,把它人格化,讓它屹立在畫面上,從這樣的構思中,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到中國史前繪畫藝術中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思想。

  而考古學家在研究這件器物的時候,對它進行了不同意義的解釋:有人猜想這幅畫是在向人們講述一件很重要的歷史故事。一支對鸛鳥崇拜的部落經過激烈的戰爭,打敗了另一支對魚崇拜的部落,為了表現顴鳥部落的強大和魚部落的慘敗,人們便在彩陶缸上畫了這幅畫,把這件事情給記錄了下來。

  而有人則認為這是一幅表現遠古時期我們人類在漁獵和耕種時候的圖畫。圖中鸛與魚面對石斧,寓意著先民對勞動生活的特殊審美氣質,與對勞動工具的崇拜,以祈求工具保佑人們吉祥、平安和豐收的生活。

  但不管怎麼說,這幅鸛魚石斧圖都是一件原始繪畫藝術中的珍品,它不僅反映了人類繪畫萌芽時期的藝術風格,而且以其宏偉的氣勢,充分展示了我國史前彩陶畫藝術的最高成就。

  河南博物院 蔡傑

相關焦點

  • 鸛魚石斧圖是最早的中國畫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學過歷史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鸛魚石斧圖,而這個鸛魚石斧圖陶缸,現在都存放在國家博物館那麼,你是否想過這幅鸛魚石斧圖到底是不是最早的中國畫呢?鸛魚石斧圖是最早的中國畫嗎?答案很簡單,鸛魚石斧圖並不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唯一的圖畫,更不是最早的圖畫。
  • 新石器時期:《鸛魚石斧圖》鑑賞
    鑑賞:「鸛魚石斧圖」於1981年《中原文物》第1期首次向社會公布,引起了學術界特別是美術界的極大關注,凡是談到中國繪畫史,莫不把「鸛魚石斧圖」列為首篇。「鸛魚石斧圖」的繪畫藝術標誌著中國史前繪畫藝術由紋飾圖案向物象繪畫的發展。
  • 鸛魚石斧圖,中國史前繪畫藝術的傑出代表
    鸛魚石斧圖時代:新石器時代材質:陶質彩繪館藏:河南省博物館收藏圖中鸛與魚面對石斧,寓意著先民對勞動生活的特殊審美氣質,與對勞動工具的崇拜圖中的鸛直接用色彩平塗形體,而魚、斧則根據不同的審美需求用粗濃的線條勾勒輪廓,轉折、起伏、剛柔互用的繪製,以表現物的形態與神情,達到形神兼備的審美要求。《鸛魚石斧圖》已運用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勾勒與沒骨兩種基本藝術表現手法。仰韶文化是黃河中遊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大約發生於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 鸛魚石斧圖:最大最美的彩陶畫
    出土於汝州的鸛魚石斧彩陶缸(上圖)是國家博物館介紹館藏時必重點推介的文物,在國家文物局「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64件文物中名列第一。如此受重視,都是因為缸上那幅畫,那是新石器時代最大最美的彩陶畫。    五千多年名畫閃耀國家博物館    玻璃展櫃內,鸛魚石斧彩陶缸安然而立,顯然早已見慣遊客各種驚訝的表情。
  •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的8件鎮館之寶,件件價值連城,圖7曾被日軍炸毀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的8件鎮館之寶,件件價值連城,圖7曾被日本炸毀 盤點國家博物館內的8件鎮館之寶:圖5差點被鋸斷,圖7被日軍炸毀【鎮館之寶:新石器時代玉龍】 新石器時代玉龍於1971年在內蒙古出土,是新石器後期紅山文化的代表文物之一;該文物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造型生動,有著「中華第一龍」的美譽,有著相當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 鯨頭鸛把木頭當魚吞,一旁的黑天鵝多看了幾眼,差點惹來殺身之禍
    鯨頭鸛,因為蠢萌的外表走紅網絡,日本好幾家動物園都有鯨頭鸛,每一隻都是園裡的鎮園之寶。這次爪爪帶來的是神戶動物王國的一隻鯨頭鸛,它又犯了什麼蠢呢?鯨頭鸛和其他鸛形目的鳥類都一樣,喜歡在水裡抓魚吃,不過通常動物園養水鳥的池子裡,不太會放養魚類,而是由人工定時定點餵食,這一點就苦了鯨頭鸛。人在一日三餐之外,都會想吃點零食,更不用說本能就要一直尋找食物的野生動物們了。
  • 萬能的「朋友圈」,請告訴我這三幅圖都是什麼意思?
    查閱材料時候無意看到了這三幅圖,有理解的地方,也有未解的地方,求大神指點一二。這幅原始的壁畫,依稀記得曾有人給我說過,好像是要捕捉什麼東西,而且提到要注意這些像眼睛的小圓圈,思來想去的確已經想不起來了。如果是捕捉動物,為何只有動物的眼睛?
  • 野保隊員當「臨時媽媽」,掉隊小黑鸛長大回歸自然
    當時正是今年孵化的小黑鸛學飛的時候,這隻小黑鸛可能因為體力不支,掉到水裡了。通常,黑鸛父母會帶著小黑鸛學習飛翔,但如果當年孵化的小黑鸛比較多顧不過來,體弱的小黑鸛就面臨被棄之不顧、「自然淘汰」。隊員們趕緊上前,把小黑鸛抱起來,接到附近的黑豹野保站分站。把羽毛擦乾了曬乾了之後,仔細給它做身體檢查,發現它並沒有受傷。隊員們就把它帶回原處放飛了。
  • 鯨頭鸛號稱鳥界哈士奇,吃飯挑食只認鯉魚,網友笑稱難怪絕種
    當時正值為它餵食的時間,大家都繞著鯨頭鸛想看看珍稀物種進食的模樣,工作人員先是遞給它一頭虹鱒魚,人家根本不為所動。它甚至還擺擺頭,好像在說「什麼東西,這種魚不是我的愛噢!」。工作人員即使是把魚直接遞到它的嘴邊,它也死不張嘴,非常硬氣!一人一鳥僵持了近5分鐘,圍觀群眾都覺得相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