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 一詞,其含義眾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等等。基於這些,個人認為:人生在世,當人皆有責,量力而為,完善與成就自我,走向成功。
誠然,每個人對於自己或者他人都具有一定的責任,相輔相成,互為表裡。如唐朝魏徵作為朝中大臣,應廣諫善言,為黎民百姓謀福,為江山社稷謀利,這便是「諫臣」的責任,而唐太宗則因廣納諫言,不負世人所託,造福天下便是他的責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每個人都能像範仲淹那般敢於擔責,以此為基礎,然後像魏徵和唐太宗那般學習責任間的互相促進,互相成全,最後則可做到人皆有責,「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個人也將獲得成長和提升。
然而,責任有大小,承擔責任時,需冷靜分析,量力而為。量力並不代表不敢擔責,怕責任,回顧新官疫情期間,高級知識分子如鍾南山院士等,他們衝鋒在前,承擔著關係祖國公共衛生健康安全的大責,而每個普通公民則呆在家中,承擔著保護自身以及周邊人安全的小責。「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小責和大責的存在是必然的,「陳立就列,不能則止」,正是因為這點促使我們不斷提升自身素養能力,從而能在將來承擔更大的責任,為祖國添磚加瓦。
反觀當下,不負責任的現象依舊存在,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不擔責,就如前些年的明星偷稅漏稅的醜聞,出於私利而不願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最終斷送自己前程;另一類是不量力而為,如一些公司合約糾紛,因未仔細評定自己的能力貿然籤約,最後無能力擔責大傷公司元氣。由此可見,人皆有責,量力而為,否則將受到相應的批判和懲罰,個人利益以及成長發展都將大大受挫,輕則影響發展以及個人成長,重則斷送未來以及更多損失。
畢淑敏說過:「人生本沒有意義,人生的意義在於努力賦予它的意義。」
人於社會,充當著許許多多的角色,也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我想一定程度上,這便為自己的人生賦予了意義,承擔責任的過程中便使人生的意義更加豐富,不斷完善與成就自我,從而在人生路上走向成功。
人皆有責,在你我間豐富升華;量力而為,處沉靜中分析明辨。掛起「責任」的長帆,完善與成就自我中,駛向人生夢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