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閒話,獨發百家!
春節前在省城參加一個小型車展,冬日的展館內沒有暖氣,就顯得特別的清冷。遇到之前的老同事,現在在賣寶沃汽車。看我有些冷,就說,一會我給您點杯咖啡吧。
老同事的熱情與關心我能理解,但是為何不是奶茶而是咖啡,我就有些詫異。在嘈雜的展館內,奶茶顯然是更合適的飲料。咖啡雖然更好,但顯然有些不搭的感覺吧?
老同事看我疑惑,就說,展館對面酒店就有瑞幸咖啡,瑞幸咖啡有那種大杯的外賣。我有瑞幸咖啡的優惠券。
我好奇,就問,你怎麼喜歡上喝咖啡了啊?在我的印象裡,不喝咖啡的人,應該是不會去關注咖啡館的優惠的。比如我對星巴克,知道這是一個品牌,但我真的很少去體驗過,更別說領優惠劵啥的了。
老同事哈哈一笑,回答我,我不是愛上了喝咖啡,是瑞幸咖啡和寶沃汽車是一個投資人啊。
我恍然大悟!之前對寶沃汽車開展的新零售的新模式,似乎突然也就能明白了。
作為汽車人,不可能不知道寶沃。前幾年寶沃剛推出正火的時候,我還有老同事加入了寶沃汽車。
寶沃品牌在北京車展上首次亮相的時候,我正巧在車展現場。講實話,寶沃的操作確實很高明。整個發布會現場,我的印象裡,全是外國面孔,廠端領導,工作人員,包括車模。而發布會也沒有採用中文。
寶沃是個什麼品牌,作為汽車業內人,我當時也是滿腦子漿糊。但是寶沃的操作又確實吸引人關注,BBBA,德系四強,這個傳播,讓人印象深刻。
然後很快,我所在的城市,就有了寶沃的銷售網點,並很快地建起了標準不低的4S店。
如果產品定位能更加精準,或者說新產品節奏能持續跟上的話,寶沃沒準真的就能火了。這是很多汽車業內人,在寶沃汽車虧損並被福田放棄出讓之後的評價。
寶沃BX7剛上市的那一年,總銷量雖然不多,但市場提升速度確實很快。消費者對於這個德系四強的傳播,最初應該是買帳的,所以,寶沃第一批經銷商,似乎都從BX7的旺銷上,嘗到了甜頭,並看到了希望。於是,全國範圍內很多高標準的寶沃4S店都陸續建了起來。
但寶沃畢竟是寶沃,BX7的產品似乎也不能真的和奔馳寶馬奧迪的產品對比,德系四強的傳播,開始是賣點話術,後來似乎就成為了行業內的笑柄了。
加之新車型推出速度又慢,在消費者慢慢地知道,寶沃只是福田汽車花不高的價錢,收購的一個沉沒多年,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老品牌時,寶沃德系四強的光環不再,銷量也就戛然而止了。
寶沃汽車持續虧損,作為東家的福田汽車,扛不住壓力,也慢慢地浮出水面。在寶沃品牌推出只有兩三年的時間,福田汽車無奈的做出轉讓寶沃的決定。這時候,德系四強的傳播成為歷史,寶沃汽車似乎就變成了一個純粹的中國品牌。當然,寶沃產品的傳播當中,德系工業4.0產品,依然是主要要素。
沒多久,神州,也就是瑞幸咖啡的同一老闆,收購了寶沃。神州是做出行和汽車租賃的,屬於汽車消費的下遊產業鏈,寶沃是汽車生產廠家,從理論上講,這種上遊產品和下遊出行消費的結合,似乎應該是汽車車企最好的出路。
出行服務和汽車租賃業務主體都是車,然後自己又能直接造車,生產和銷售,似乎成了順理成章的一條龍了。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寶沃汽車新零售的全新模式。
目前汽車銷售的主流模式,基本以4S店銷售模式為主,從本田品牌推出第一個4S店銷售模式之後,汽車銷售行業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似乎一直在4S模式的框架中發展。
4S模式雖然是汽車銷售的主要方式,但是4S店高昂的運營成本,也總是被詬病和質疑,尤其在汽車銷售前端利潤越來越低的時候,4S銷售模式高昂的運營成本,就讓很多汽車經銷商不堪重負。
所以,寶沃汽車推出的新零售模式,似乎也有可以支撐的地方:把成本高昂的4S大店換成小展廳,解決經銷商最頭疼的庫存壓力問題,直接讓經銷商零庫存。售前業務和售後服務分開管理。一個城市內,銷售網點遍地開花。
從理論上講,寶沃汽車的新零售模式對經銷商確實很有誘惑力,不需要庫存,就等於不會佔用資金,不要大展廳,就等於降低了最大的成本。而售前和售後業務分開,似乎把汽車銷售的準入門檻,一下拉到最低了。
要知道,傳統4S店的銷售模式,任何汽車品牌授權之前,都要考察經銷商是否具備售後維修服務能力,而且很多品牌對這個要求還很高。
寶沃汽車的新零售模式,確實對現有4S店的汽車銷售模式,是個完全的顛覆。
當我知道寶沃汽車的投資人和瑞幸咖啡的老闆,是同一人的時候,似乎突然就明白,寶沃汽車所謂的新零售模式,其實不是汽車銷售行業的探索,而是把很多快消品行業,比如賣咖啡的模式,進行了複製和嫁接。
多開門店,用門店做客戶引流。多砸廣告,儘量用最有名的大咖,去吸引消費者關注。廣告傳播中,也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以讓消費者立刻產生記憶。
所以,寶沃汽車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接連請了央視主持人,網紅還有電視劇明星,頻繁為寶沃汽車代言。而且直接請這些明星,進寶沃工廠,進行直播銷售。
所有的這些操作,在汽車銷售界,確實感覺很另類,但是這些方法,在快消品行業,又是非常常見。多開門店引流客戶的做法,就是瑞幸咖啡的另一種複製。寶沃汽車在全國開了很多直營店,而且很多店都不在汽車城,而是在成本很高的商業商圈。
雖然對瑞幸咖啡不太關注,對神州出行的業務也沒有太多了解,但作為一個汽車人,對寶沃汽車的這種新零售模式,我是很表示質疑的。
同樣是銷售,因為價值的不同,汽車產品和一些快消品,應該有本質的不同,以賣咖啡的理念去賣汽車,顯然是行不通的。
咖啡屬於飲品,即便星巴克有壟斷的地位,但是,在消費成本不高,或者說便捷程度很好的情況下,除了那些矜持的星巴克粉絲,一般消費者對瑞幸這種新品牌,都是能夠接受的。
所以,對於咖啡銷售而言,品牌重要,但可以通過優惠和便捷,甚至密集的廣告傳播來彌補。那麼,在星巴克之外,任何其它咖啡,只要投資資本雄厚,願意砸錢,都是有市場機會的。這是快消品的特徵所決定的。
但是汽車不一樣啊,汽車消費,銷售終端的掌控,只是決定銷量的要素之一,研發,生產,品牌歷史沉澱,老客戶口碑,都是影響汽車銷量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汽車銷售,最主要的因素,還是產品本身。渠道,廣告,傳播,促銷,都只是輔助手段而已。
而寶沃汽車的這種新零售模式,無疑是本末倒置,強調了輔助的銷售手段,廣告和門店還有促銷,卻忽略了,寶沃要想賣好,真正的因素,還是在產品本身啊。
所以,對於寶沃汽車的新零售,我是不看好的,後來關注神州出行還有瑞幸,感覺寶沃汽車的很多做法,更多的像資本的 騰挪,而不是認真的在造車賣車。
不關注股票,但也知道瑞幸咖啡最近暴雷,這種結果,似乎在情理之中。那麼,再想想寶沃,賣咖啡的手段去賣汽車?是對,還是錯?
大家以為如何?歡迎互動討論。
小葉閒話,汽車話題的不同表達。感謝關注,鼓勵,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