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六一節,讓小孩子給大人們講講做人的道理

2020-12-19 泰坦宇讀書室
聖埃克絮佩裡《小王子》

今天「六一」兒童節,特地翻了翻久已蒙塵的《小王子》,雖然它久已蒙塵,但依然給我帶來了思緒萬千,若有所獲,算是給自己一份「六一」兒童節禮物吧,也送給各位讀者。

一、保持一顆「蟒蛇吞象」的心,對事物充滿好奇和想像

這是一頂帽子呢?還是一條吞了象的蟒蛇呢?大人們說是一頂帽子,小屁孩說是一條吞象的蟒蛇。小屁孩為了讓大人們看的更清楚些,就把蛇的肚子畫透視圖,這時大人們勸小屁孩專心攻讀地理、歷史、數學和語文。而後,小屁孩凡是遇到說是一定帽子的大人時,小屁孩就不跟這個人談大蟒蛇、原始叢林或星星,而是降低水平遷就大人:跟這個大人談橋牌、高爾夫、政治和領帶。大人也很高興見到這麼懂事的小孩。

一頂帽子?吞了象的蟒蛇

這是《小王子》的開篇的一個小故事,作者自詡其頂呱呱的畫家生涯被扼殺了。你說是一頂帽子吧?好像也挺像的,你說是一條蛇吞象吧?好像也沒錯。那為什麼作者或看這本書的讀者大部分會肯定和讚賞小屁孩的描述的答案呢?我想主要是因為這個答案充滿童趣,充滿了不可思議,充滿了奇思妙想,而這些恰恰又是作者和看這本書的大人們正缺的,物以稀為貴,所以大都讚賞這種答案。

一邊是天真無邪、天馬行空、古靈精怪,一邊是現實古板、追求。可是我們明明曾經也有的呀?誰以前還不是一個孩子呢?可是,長大著長大著,孩子就長成了大人,慢慢就只看到帽子,是因為他們看不到蛇吞象嗎?不是!是因為他們覺得有更重要的事情做,沒時間去瞎猜瞎想。

其實,從前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個小王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把心中的小王子弄丟了,逐漸長成了「國王」、「自負先生」、「酒鬼」、「企業家」、「點燈人」、「地理學家」,像國王一樣關注起權力、像自負先生一樣沉迷於虛名、像酒鬼一樣自暴自棄、像企業家一樣只注重數字、像點燈人一樣不加思考沒日沒夜忙忙碌碌、像地理學家一樣偏居一隅不願踏足探索。

「國王」、「自負先生」等6人

「蟒蛇吞象」之心,是一顆童真之心。童真之所以珍貴,正因為大人們缺少了天真爛漫;童真之所以珍貴,正因為大人們缺少了真實坦蕩;童真之所以珍貴,正因為大人們缺少愛憎分明。看看大人們的世界:追求實際,爾虞我詐、虛與委蛇···……

長大後的我們,有是否依然保持著一顆「蟒蛇吞象」的心呢?倘若有,我想我們的世界會更加純淨,會更加絢爛,更加好玩。

二、守護好自己的布娃娃,欣賞好沿途的風景

一列燈火通明的特快列出轟隆隆向左駛去?

小王子:「他們來去匆匆的,他們在找什麼?」

扳道工:「恐怕連開火車的人都不知道。」

一列燈火通明的特快列出轟隆隆向右駛去?

小王子:「他們已經回來了?」

扳道工:「這不是同一批人,這是從對面開來的。」

小王子:「他們不滿意他們原來的地方嗎?」

扳道工:「沒有人會滿意原來的地方。」

又一列燈火通明的特快列出轟隆隆向左駛去?

小王子:「他們是不是要追第一批旅客?」

扳道工:「他們什麼也沒追,他們在裡面睡覺或在打哈欠。只有小孩把鼻子貼在玻璃窗上。」

小王子:「只有小孩知道他們要找什麼。他們為一個破布娃娃付出很多時間,娃娃在他們眼中便成了重要的東西,若有人把它拿走,他們會哭的?」

扳道工:「他們真幸運。」

這是小王子和扳道工的對話。

駛向何方

大人們不滿意原來的地方,乘著特快列車來去匆匆,但很多人卻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終日奔波勞碌,於是兜兜轉轉,不停繞圈子。如果硬要說明下大人們在找什麼的話,大概這句話能說明一些「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而小屁孩們卻不同,他們不知道何為利,他們只知道他們愛那個破布娃娃,他們為此的愛付出了時間,這便是最重要的東西,這便是他們的方向,如果有人奪走它,他們便會很傷心;而且他們還知道在前進的旅途中欣賞沿途的風景,而不是所謂的目的地。

我們原擁有健康的身體,可是我們熙熙攘攘,用身體換來了金錢,然後又想用金錢去換取健康;我們原擁有美麗的環境,可是我們破壞它用它換來金錢,然後又想用金錢去換取美麗的環境,我們原擁有親密的關係,可是我們忽視它去開拓新的關係,然後發現新的關係也沒想像中的那麼好,又想找回原來的那個美好。長大後的我們,又是否能守護好自己的布娃娃呢?

三、把握住被馴服狐狸和馴服自己的玫瑰,對馴服的東西永遠有責任

「你在我眼中只是一個小男孩,和其他十萬個小男孩沒什麼區別。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我在你眼中只是一隻狐狸,和其他十萬隻狐狸沒什麼兩樣。不過你若馴服了我,我們就會需要彼此。在我眼中你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在你眼中我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你為你的玫瑰付出了很多時間,你的玫瑰才變得如此重要」

「人類已經忘掉這個真理了,你對自己馴服的東西永遠有責任,你要對你的玫瑰負責······」

上面是狐狸對小王子解釋的「馴服」意思,就是要建立起彼此的關係(羈絆)。

馴服狐狸

世界上魅力的玫瑰那麼多,但對我們而言它是空洞的,因為它不是你為之澆水、蓋玻璃和擋風的那一支;世界上的狐狸千千萬,但對我們而言,它也只是匆匆過客,它不是那隻看到金色麥子就會想起你,聽到風吹麥浪就會思念你的那一隻。「交友滿天下,知心沒幾個」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吧,可是大人們的世界裡,又有多少人不是這種情況呢?多少山盟海誓猶如猶如兒戲,多少推杯換盞換來背後一刀,一切責任被棄之荒野,變為謊言。

有被馴服狐狸和馴服自己的玫瑰的小王子是幸運和幸福的,幸運在於他們相互遇見,幸福在於他們相互珍惜。長大後的我們,遇見的人雖然不斷增多,可是還有像曾經一樣一起水中摸蝦、一起烈日踢球、一起我們雨中漫步的那幾個小夥伴嗎?長大後的我們,又是否幸運和幸福地把握住被自己馴服狐狸和馴服自己的玫瑰呢?

哪一朵才是你的玫瑰

借用《想王子》末章的一個小段結尾:

仰望星空吧。問問自己:綿羊到底有沒有吃掉那朵玫瑰?你會發現一切都將變得不一樣……沒有一個大人了解這件事的重要性!

但願長大的我們,不做奇怪的大人,而做個古靈精怪的孩子;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個小王子,守護一顆玫瑰花,擁有兩座活火山和一座死火山,勤勉地按時拔掉猴麵包樹苗

我有我的小天地

相關焦點

  • 《小王子》讀後感優秀作文300字10篇
    他在旅行中見到了許許多多的怪人……  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小王子有一顆純潔美好的心。我還發現許許多多的故事都有意義。比如,那個手下都沒有的國王告訴我們不能自欺欺人,自高自大;那個每天數星星的商人告訴我們不要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浪費時間;不停地點燈熄燈的燈夫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忠於職守,認真負責……  讀了這本書,我讀懂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 《小王子》不僅僅是對大人們的勸誡,更是一種反思
    當我還在替那些大人感慨時,卻在《小王子》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整天忙忙碌碌,虛偽的過著日子的我。01我沒看出這是一條正在消化著大象的巨蟒,我只看到了一頂帽子。於是小王子把巨蟒的肚子情況畫了出來。小孩子可不是這樣,我應該學一學他們。我得要知道自己尋找的是什麼。在有星星的夜晚,我應該停一停手中的事,抬頭望一望天空,這天上有一顆星星住著屬於我的獨一無二的小王子,他在那裡生活著。
  • 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
    ——文章: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髮心來這裡,賞月和合團圓,我們在平時也是一樣。要發心,我們要了解心是什麼呢?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己的心,請問我們怎麼發呢?我們自己心都搞不清楚自己是什麼心,怎麼去發呢?事有狹義跟廣義之分,狹義的話做事就做事,做人就做人。做人跟做事不一樣。做人,講究做人的道理;做事,講究做事的道理。做事的道理,比如說我們喝茶,茶要放多少水?溫度要多少度?水要倒多少?月餅怎麼來烤?料怎麼配方?多少比例,糖、麵粉等等,裡邊的配料,都有它的道理。為什麼要用這麼多,都有它的道理在裡頭。這些道理搞明白,月餅才能夠做得出來,這是做事的道理。
  • 讀後感《小王子》
    星期天,書架上的《小王子》再次吸引了我的目光,成了我閒暇時的好夥伴。小王子住在一個小的只有他一個人的星球上,他擁有一座小房子,一朵玫瑰花和一隻小羊。後來,小王子離開他的星球去旅行,見到了好多奇奇怪怪的小行星上的人。
  • 《小王子》:講給大人聽的童話,你懂了這3個道理,孩子終身受益
    在確定了小綿羊非常小,有足夠的的草給它吃之後,小王子歪著腦袋靠近這張畫。「並不像你說的那麼小......瞧!它睡著了......」這些大人們什麼都不懂,還需要孩子們不斷地解釋給他們聽,還是孩子的飛行員覺得:這些大人太讓人厭煩了。
  • 《小王子》:成年人的童話故事,用心才能感受事物的本質
    記得第一次看《小王子》這部影片時,不太懂得,或許是因為年齡太小,不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之後有天,又重讀這本書,才讀懂了。這也是人生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會得出的感悟。這部小說是由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所寫的,作者之所以把他獻給大人,也是因為所有的大人是曾經的小孩子,即使只有少數人記得。 細心品讀會發現,小王子讓我們學會,每個人都能發現不一樣的自己,從最初的迷茫、孤獨中,尋找人生的方向。
  • 《小王子》:孩子眼中的小王子與小玫瑰,有著比愛情更珍貴的東西
    一直以來,《小王子》的故事在我的腦海裡似乎早就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的印象——給大人讀的童話故事,而這其實也是作者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創造出這個故事的本意。看過很多種版本的解讀,自己也曾探尋過更多不一樣的深意,卻忽略了一點,其實有時候對於一個故事來說,它想要表達的最本質的真諦恰恰應該是最淺顯易懂的,也許根本就不用那麼深挖,不用那麼費盡心思去追求更深刻的內涵,就像很多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可是大人們卻很容易地就會去「想太多」。
  • 魯子問:跟著《小王子》,學英語、學做人做事(老師轉給家長)
    教會孩子做人做事。人這一輩子會做很多事情,而做事的基礎是做人,這也是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基礎。那麼,我們如何學會做人做事?一般而言,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學會很多道理,尤其是讀中外名著。讀中文名著,做中國人,做中國事;同時要讀英文名著,做全球人,做世界事。無論做人還是做事,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是基礎。
  • 道理造句和解釋_道理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道理在教材中的例句:1、狗熊一聽,說:「有道理,有道理!」於是又去問老虎。(出自:統編版一年級下冊-課文5-17、動物王國開大會)2、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7、我的「長生果」)5、這小小的光榮,使我悟得一點道理: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兒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7、我的「長生果」)6、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要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得不到的。
  • 豆瓣9.0分的《小王子》|讓大人恢復覺察,走進孩子的世界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但大人們都忘記了。《小王子》從這一層面講,也是一本讓大人恢復覺察的書。01 現實社會,忙成了我們疏忽孩子和生活的理由這個世界的大人們仿佛都很忙,忙著賺錢,忙著生活,忙著自己沒完沒了的事。
  • 給《小王子》:很久以前,我們都是小孩
    我在去年才看完《小王子,我個人對王爾德的才華相當喜愛,可就兩本童話的對比,《小王子》在我心中完全獲勝。大人們什麼都搞不清楚《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德.聖。因為這個原因,筆者從很早就開始非常討厭「乖」這個誇獎詞,這個誇獎詭異異常,什麼叫乖,所做的一切符合成年人的準則就叫乖,且不說孩子對事的理解方式與成年人有異,都是第一次做人,成年人就敢保證自己的準則全部正確嗎?
  • 《小王子》:你所有的懦弱,都是因為有人寵
    作者:輕舞飛揚配圖:來自於網絡《小王子書中暗含的人生道理,更是促人成長。最後作者索性隨便畫了個紙箱子,小王子看見了居然非常高興,說他的羊就在裡面,請求作者給他的羊畫上窗戶。於是作者又在紙箱上畫了幾個圓圈,這是窗戶。真的是太奇怪了!大人和孩子的思維,真的是太大的不同。明明畫了羊,小孩子卻說不是;明明沒有畫羊,小孩子卻說羊就在裡面。
  • 《小王子》: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這很少有人記得
    當我第一次打開《小王子》這本書的時候,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詼諧的語言加上精美的配圖,讓我有種不忍心讀完的感覺。小說的敘述者是一個飛行員,在故事的開始,他講了一個他在六歲畫畫的故事,認為大人的世界太實際了,因此沒有談心的朋友。接著,飛行員講了六年前他因飛機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見小王子故事。
  • 做人:到底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
    那今天就以「做人」這個話題來看,我們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現就以此為話題,展開我們的心學探討用咱們中國人的大白話說,就是做人要講道理。從小,父母和老師都在教我們,做人要講道理,不能任何事情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那麼我們在生活及工作過程中,什麼是做人的「道理」、到底做人如何去「講道理」?
  • 當你讀懂這本書的時候,你就已經不是一個小孩子了
    從1943年,從《小王子》第一次出版,這本書已經跨越了兩個世紀,並被譯成了超過100種語言,在世界風行。這是一本童話書,卻不是寫給小朋友的,是寫給大人的,一本教會你什麼是愛的書。 《小王子》的故事很短,但隨著故事的展開,小王子對經歷的描述和對所見所聞的看法,不由對小王子天真卻又敏銳的看法感到欽佩。
  • 溫暖全球2億人的《小王子》,告訴我們的5個啟示
    即使經歷了地球上那麼多的人和事,小王子依然是內心純淨的小王子。重讀一遍《小王子》,我至少找出5個我們愛他的理由。一.永葆童真和初心面對大人與小孩的悖論,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在《小王子》的首頁獻詞中這樣寫道:「這是一部獻給大人的童話。」因為,「每個大人心裡,都藏著一個小孩。每一個孩子心裡,也都希望有一個大人。」
  • 《小王子》教會我們的愛情道理,經典感人!
    在很小的時候,也許我們就讀過《小王子》這本童話,但這並不是一部稚子時期讀過、長大後就忘得煙消雲散的兒童讀物,而是一部令許多成人心心念念、哲思意味悠遠的永恆記憶。重要的不是長大,而是遺忘。大學時代,電影版的《小王子》上映時,帶著還沒有遺忘的記憶,摻雜著莫名的童年情懷,一個人乘公交奔向電影院。
  • 《小王子》透過小王子的旅行,看大人們的追尋
    有人說,童話和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然而,我們也該心知肚明,它們是成人創造給小孩子的,也不可謂是成人站在孩子的視角又一次審視這個世界。相信你也讀過故事意境優美又有著詩意文字的童話——《小王子》,這本童話書僅三萬餘字,卻以最簡單的故事,為我們呈現了最本真的美好。
  • 做人,少與這些人講道理!
    原創┃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從小到大,我們受到的教育就是做一個講道理的人。但是,那是對君子講道理,對一個聽得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所以,做人要「少講道理」!與不講道理者,閉緊你的嘴巴,珍惜你的道理,少對他們講道理。一個講道理的人,想講醒一個不講道理的人,就好比鬧鐘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那是何其的不容易!正所謂,正有正道,邪有邪道,正邪兩道各不同。
  • 品讀《小王子》,看東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
    《小王子》是一本可以清澈心靈的童話書,讓我深受感動。正如書中所說的:水對心是有益處的。它就如水般澄清透徹,使人安寧並且心生暖意,讓人靜謐如幽谷的清淨。有一天他們吵架了,小王子賭氣離開了自己的星球,開始了自己的旅行。他到了不同的星球,遇到了一些乏味的大人。最後他來到了地球,遇到了一隻狐狸,那隻狐狸愛上了小王子。有人說,它是一部童話,卻不知它是一部悲劇。對於書中的小王子來說,他的愛是憂傷的、沉重的。每一部童話的結局都是灰姑娘與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小王子在剛發現愛的真諦後,卻死在了沙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