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不僅僅是對大人們的勸誡,更是一種反思

2020-12-19 裝上翅膀的鳥兒

這些大人真虛偽,臉上笑容滿面,客客氣氣,其實心裡各有算盤。這些大人真可憐,在外面談笑風生,回到家卻暗自哭泣。

當我還在替那些大人感慨時,卻在《小王子》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整天忙忙碌碌,虛偽的過著日子的我。

01

我沒看出這是一條正在消化著大象的巨蟒,我只看到了一頂帽子。於是小王子把巨蟒的肚子情況畫了出來。

一眼看過去,像那些大人一樣,我覺得這畫很荒唐,因為,大象太大了,沒有蟒蛇能吞下一整隻大象。我也會覺得算術,地理確實比這些要有用,因為在這個社會,只有學好這些,才能考上一個好的學校,擁有一個好的文憑,讓別人覺得你很厲害。

不得不承認,我那可憐的想像力也被我學到的那些經過無數實驗所得到的正確結論的知識給消磨殆盡了。我不再問,為什麼會有白天和晚上 ,是不是太陽公公脫了他那金閃閃的衣服,準備要休息了?因為,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02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行星,他第一次向大家介紹這顆行星時穿了一套很隨便的衣服。

當天文學家介紹他發現的B612行星時,同那些大人一樣,我不會注重天文學家講的是否精彩,論證是否可靠。我會因他的服裝與形象來判斷他的成果是否正確。

當他換了一套漂亮的正式的衣服時,我會對他講的內容表示贊同,即便他講的和上一次一樣。

或許, 我應該反思自己,應該去面壁思過。從小就被大人們教育,我們不應該以貌取人,外貌美不美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美。但,我太膚淺,我無法用心去讀一個人。

03

我也必須要承認的是,相比那生動形象地語言描述,數字更能讓我想像出那美麗的房子和那來自另一個星球的小王子。

我真的已經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大人了呢!

但,我還想再掙扎一下,或許這只是偶然呢,找藉口一直是我的強項。於是我繼續了下去。

我跟隨小王子遇見了國王,國王迷戀權力,就像我身邊的很多大人一樣,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所有人都應該遵從他。但不得不說,這是一位很善良的國王,因為他知道權威首先應該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但我身邊很多大人不知道。

接著我遇見了一個愛虛榮的人,好吧,說實話,我真不喜歡他。人何必要這麼虛榮呢?

小王子離開上個星球後,我們遇見了一個酒鬼,這酒鬼為何那麼像我自己?常常因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悲傷,一邊悲傷,一邊又在繼續。原來自己的悲傷大多數源頭都是自己啊!

告別了酒鬼,我們來到了實業家這裡,他真的是太忙了,想把所有都佔用,可惜到頭來只是一場空。

後來,我看到了點燈人。點燈人應該學會變通一點的,這樣他就不會這麼累了。他可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呢!

我跟隨小王子來到了第六個星球,遇見了一位地理學家,我驚嘆,這不就是坐井觀天的我嗎?坐在井底的自己通過網際網路了解了很多事,以為自己就成了某類人,但不去實踐,沒親身體驗過,永遠也無法真正成為某類人。

這六個星球上的人代表著的六類人,我曾遇見過他們,在別人身上或在自己身上。

至今為止,我已經找不出什麼理由了。成為大人沒什麼不好,只要不是無趣的大人。我應該去做一件事,一件有意義的事,還得要學會變通。

我還得想想,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不知從何時起,這三個問題我竟答不上了。小孩子可不是這樣,我應該學一學他們。我得要知道自己尋找的是什麼。

在有星星的夜晚,我應該停一停手中的事,抬頭望一望天空,這天上有一顆星星住著屬於我的獨一無二的小王子,他在那裡生活著。我相信在你們心裡也會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小王子的,只屬於你們自己的,被你們馴服的,和馴服你們的……

相關焦點

  • 《小王子》:六一節,讓小孩子給大人們講講做人的道理
    聖埃克絮佩裡《小王子》今天「六一」兒童節,特地翻了翻久已蒙塵的《小王子》,雖然它久已蒙塵,但依然給我帶來了思緒萬千,若有所獲,算是給自己一份「六一」兒童節禮物吧,也送給各位讀者。吞了象的蟒蛇這是《小王子》的開篇的一個小故事,作者自詡其頂呱呱的畫家生涯被扼殺了。你說是一頂帽子吧?好像也挺像的,你說是一條蛇吞象吧?好像也沒錯。那為什麼作者或看這本書的讀者大部分會肯定和讚賞小屁孩的描述的答案呢?我想主要是因為這個答案充滿童趣,充滿了不可思議,充滿了奇思妙想,而這些恰恰又是作者和看這本書的大人們正缺的,物以稀為貴,所以大都讚賞這種答案。
  • 《小王子》:孩子眼中的小王子與小玫瑰,有著比愛情更珍貴的東西
    一直以來,《小王子》的故事在我的腦海裡似乎早就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的印象——給大人讀的童話故事,而這其實也是作者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創造出這個故事的本意。看過很多種版本的解讀,自己也曾探尋過更多不一樣的深意,卻忽略了一點,其實有時候對於一個故事來說,它想要表達的最本質的真諦恰恰應該是最淺顯易懂的,也許根本就不用那麼深挖,不用那麼費盡心思去追求更深刻的內涵,就像很多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可是大人們卻很容易地就會去「想太多」。
  • 書影共讀線上活動第十五期電影推薦《小王子》
    大約在2005年前後,製作人Dimitri和Aton就已經開始考慮《小王子》這本書的改編項目,而導演在撰寫劇情時選擇從另一個角度下手,不僅僅依照作者的方式敘述,而且加入了一個小女孩的角色,通過她的個人經歷以及從這本書中獲得的影響和體驗,將小王子、小王子的保護者和他的冒險的故事表現出來,並在影片中直接使用《小王子》這本書,作為小女孩和飛行員之間的橋梁。
  • 成年人的童話——《小王子》讀後感
    小時候讀過《小王子》,但當時沉迷金庸古龍的刀劍江湖,對這本童話般的故事不以為然。長大後,重翻《小王子》,又是另一番感受。▼《小王子》創作於1942年,出版於1943年,當時正是二戰最關鍵的時刻。1940年法國戰敗,作者目睹法國空軍大潰敗。他認為,童年是盼望奇蹟、追求溫情、充滿夢想的時代,對比之下,大人死氣沉沉、權欲心重、虛榮膚淺。他用孩子的童真、好奇心,和想更多了解這個世界的欲望來給成人講故事,讓他們借小王子的想像力暫時忘記屬於大人世界的欲望,飛回童年,並反思現實生活,發現人生的真諦。
  • 《小王子》:成年人的童話故事,用心才能感受事物的本質
    細心品讀會發現,小王子讓我們學會,每個人都能發現不一樣的自己,從最初的迷茫、孤獨中,尋找人生的方向。其實被改編成電影的《小王子》,開篇也是和這個有著類似的畫面。孩子媽媽想讓女兒有一個光芒的未來,給她設計了一個「人生大計」。可是他們卻忘記了,父母規劃的未來,是孩子想要的嗎?
  • 比較《彼得·潘》和《小王子》,我發現彼得·潘和小王子不是朋友
    在的文章中,我將回答小王子和Peter潘不會是來自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小王子和彼得潘會的認知水平的朋友。縱觀《彼得·潘》的創作經歷,不難發現彼得·潘不僅是對母親失蹤哥哥的一種安慰,也是一個尋找失落童真的成年人。2、安託萬通過《小王子》反思自己的坎坷人生經歷與詹姆斯巴裡的創作經歷不同,《小王子》安託萬德·St埃克的作者出身於法國貴族階層,他是一個叛逆的飛機迷,他的人生經歷相當曲折。
  • 暢銷書作家怎樣翻譯《小王子》?
    24日下午,被譽為國內治癒系代表青年作家的安東尼帶著他翻譯的  《小王子》做客濟南,與大家  分享他的翻譯心得。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小王子》  很多讀者熟悉安東尼,是因為他2008年出版的《陪安東尼度過漫長的歲月》,他用純真靈動的語言撫慰了萬千讀者的心,而他的暢銷作品《這些都是你給我的愛》也被譽為「中國版《小王子》」。
  • 《小王子》:小王子被玫瑰馴服,狐狸被小王子馴服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聖·埃克蘇佩裡的作品《小王子》。
  • 《小王子》: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這很少有人記得
    神秘的小王子來自另一個星球。飛行員講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小王子為什麼離開自己的星球;在抵達地球之前,他又訪問過哪些星球。他轉述了小王子對六個星球的歷險,他遇見了國王、愛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地理學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玫瑰園、扳道工、商販、狐狸以及我們的敘述者飛行員本人。
  • 溫暖全球2億人的《小王子》,告訴我們的5個啟示
    即使經歷了地球上那麼多的人和事,小王子依然是內心純淨的小王子。重讀一遍《小王子》,我至少找出5個我們愛他的理由。一.永葆童真和初心面對大人與小孩的悖論,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在《小王子》的首頁獻詞中這樣寫道:「這是一部獻給大人的童話。」因為,「每個大人心裡,都藏著一個小孩。每一個孩子心裡,也都希望有一個大人。」
  • 《小王子》:每個大人都曾是孩子,但願我們都能記得
    如今成年後再讀《小王子》,遍遍如讀新書,遍遍意難平。你對我來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對狐狸來說,小王子馴養了它,他們是彼此獨一無二的朋友。狐狸說,只有馴養過的東西,你才會了解它。
  • 優秀的寫作更是一種「溝通」而不僅是「表達」
    >寫作不僅僅是一種表達方式,更是一種溝通方式。這樣有利於我們定期對自已的寫作成果進行總結和反思,同時合理調整寫作方向。當然,對於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通過讀者的反饋,我們更清楚文章在發布後,讀者接收到了多少信息,哪些信息引起了他們的共鳴。如果他們理解我們所說的內容,接受我們的所表達的觀點,並對他們改變行動或態度有所幫助,那當然是最好的事情了,這是對我們的肯定和支持。
  • 《小王子》讀後感優秀作文300字10篇
    讀了《小王子》以後,我知道了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一定要出去多走走、多看、多探索,讓自己的生活絢麗多彩。  《小王子》讀後感範文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小王子》這本書,它是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創作的最著名的童話書。這本書實在是太令人喜愛了,都被小王子的故事深深感動了。
  • 《小王子》一部治癒心靈的作品
    在這寒冷的冬日裡,無意間遇見了這部精裝版的《小王子》,一打開就吸引了我閱讀的欲望。簡單的筆墨,唯美的圖片,仿佛我也行走在那無人撒哈拉沙漠,聆聽到了飛行員與小王子的對話,在那些純真的言語和故事裡,有我們似曾相識的影子,細細品味,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 《小王子》的美句引用
    今天是世界圖書日,我想分享一下我以前讀的第一本很喜歡的書——《小王子》,治癒人心,裡面的故事很唯美,也有點淡淡的傷感,裡面的句子很美很有哲理。應該很多人都看過,直到現在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中文版英文版電影版的我都看過,特別特別好看。
  • 《小王子》:每一個讀懂這本書的人,都是戴著面具的大人
    2019年8月18日20時許,愛爾蘭都柏林當地時間,第77屆世界科幻大會開幕儀式暨1944追授雨果獎頒獎典禮上,《小王子》斬獲「追授雨果獎」最佳中篇獎。神秘的小王子來自另一個星球。飛行員講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小王子為什麼離開自己的星球;在抵達地球之前,他又訪問過哪些星球。
  • 《小王子》在中國有了官方認可譯本(圖)
    同名電影10月公映  衛報訊 (記者 花蕾) 《小王子》一書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影響了很多人,但因其翻譯者眾多,近些年也頗受爭議。
  • 給《小王子》:很久以前,我們都是小孩
    我在去年才看完《小王子,我個人對王爾德的才華相當喜愛,可就兩本童話的對比,《小王子》在我心中完全獲勝。大人們什麼都搞不清楚《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德.聖。一般情況下,任何一種感情都會經歷由淺到深的過程,就算是親情也不例外,一些父母表明,在孩子剛出生時並沒有很強烈的感情,是在日後的照顧中漸漸產生的,最可以看出的是從小寄養別家的孩子在回到自己家後對父母難以親近並多年如此,因為正常的親子關係並非靠著血緣就能牢固,人是情感動物,人在嬰兒時期就會有和母親親密接觸和被溫和愛撫的需求,並且會作出相應的回應
  • 《小王子》:不舍愛與責任,一個孤獨靈魂的內心獨白
    《小王子》成了20世紀最經典的童話。每個喜歡《小王子》的人,都能從中讀出不同的意義,比如孤獨,愛國之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生活方式的反思,但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字:愛。在各種複雜情緒的困擾下,他開始創作《小王子》。他本來想創作一部史詩級的著作,出人意料之外,他創作了一部童話。《小王子》是他矛盾心理的現實反應,也是他那敏感純淨靈魂的內心獨白。他既想逃避現實,尋找一個世外桃源;又不舍愛與責任。
  • 《小王子》中文版譯者:我們該怎樣讀懂小王子
    而在翻譯的過程中,隨著對作者其他作品和相關資料的閱讀,對於《小王子》李繼宏也得出了自己的結論,「它不僅僅是一部給小孩讀的童話,而是一部傑出的存在主義小說,其在文學和哲學上的重要意義,絲毫不亞於薩特和加繆等人的代表作。」「《小王子》是一部存在主義小說,它要傳達的是一種存在主義的哲學,建議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李繼宏解釋說,「換言之,外在事物,或者生活本身是沒有意義的,除非你去賦予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