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風情的直男會勸女友:多喝熱水~不懂孩子的家長,總擔心寶寶缺水:不喝水,他不渴嗎?
然而寶寶真的需要喝水嗎?水既能補充水分,又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體內排出垃圾。但給寶寶餵水有講究,父母別傻傻不知,一篇告訴你怎麼讓寶寶正確喝水。
0-6月的寶寶主食是母乳或配方奶,已經攝入足量的水,通常不需要額外喝水。攝入過多的水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
6-12月的寶寶,添加輔食後喝奶量會減少,每天需要800ml的水,但吃進去的母乳或奶粉中已經有很多水了,寶寶如果想額外喝水,可以餵幾口,每天不超過50ml。
1-3歲寶寶運動增多,總需水量在1300ML,每天建議額外喝600~700ml水。如果寶寶當天吃了含水量很多的食物,喝水就可以適量少喝些。
寶寶喝水需要根據實際來調整,不必刻板的非要每天固體多少。夏天天氣熱,運動了、出汗了,喝的自然就會多一點。寶寶發熱生病了,不肯喝奶,也可以額外補點水。
①晨起一杯水,能補充一夜流失的水分。水流入腸道,能促進寶寶腸胃蠕動,幫助寶寶將一個晚上的代謝排出。
②運動後少量多次,凡事都講究循規漸進,喝水也不例外。一次性讓寶寶喝太多水,會引起寶寶腸道不適,造成腹瀉等。
錯誤1:一看到尿液黃,就要多喝水。
寶寶尿液呈黃色時,家長擔心寶寶是不是上火了,就「逼」著寶寶多喝水。其實單純通過寶寶尿液的顏色來增加餵水量是不科學的,因為寶寶尿液變黃可能是因為吃了含色素較多的輔食,如胡蘿蔔,火龍果等。3個小時還沒尿尿,並且尿液顏色黃,說明寶寶需要喝水。
錯誤2:飯前或吃飯過程中讓寶寶多喝水
飯前喝水,水分會充盈寶寶的胃,使其胃口減小,沒過一兩個小時,等水分排出就會叫喊著肚子餓。飯中喝水,攝入的水分會影響胃液的濃度,以至於影響食物消化。
錯誤3:不睡前多喝水
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會睡到半夜會渴,因此會讓寶寶在睡前就喝飽水。喝水太多會因夜裡經常排尿而影響寶寶睡眠。
和多數寶寶不愛喝白粥一樣,白開水也是需要家長哄騙下寶寶才回去喝。6個月齡後,就要開始教寶寶學習用吸管杯喝水了,再大些就要鼓勵寶寶開口喝水。
因此當寶寶主動喝水時,家長要鼓勵誇獎他,讓他知道喝白開水是會被表揚。平時寶寶玩開心了,就會忘記喝水。家長需要多加提醒,讓寶寶養成喝水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