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最讓你記憶深刻的那個夢嗎?夢裡你是驚恐慌張,還是幸福喜悅,這些夢是否在後來的生活有過重現。
做夢本是一件很稀鬆平常的事,但據說有人的夢能預測未來,是不是還挺刺激?
據外媒報導神經科學家茱莉亞,分析了32年來有價值的科學研究,這些研究顯示:人類大腦和身體具有預測未來事件的能力。
她認為預測是人體的一項生理反應,是符合科學規律的生物功能,只是還沒有被科學家還沒有找到有力的證據佐證。
無獨有偶,美國有一位飛行員鄧恩,他聲稱自己做過許多預測未來之夢。
有一個晚上,他夢見自己在蘇丹喀土穆附近,看到三個說是從非洲南段步行過來衣衫襤褸的英國人,第二天他就在《每日電訊報》看到了一支準備從好望角到開羅的英國遠徵隊抵達喀土穆。
他將這些預測之夢全部寫進了書裡,相似的例子有很多。
對於夢境為什麼能預測未來,有科學家提出了時空連續體理論。
科學家認為做夢時,時間並不像清醒時完全固定在當下,而是能夠感知過去和未來的事件,推測宇宙在不同維度的因果關係中包含預言帶,所以一些人能夠在夢境中看到未來。
如果人類的夢境確能預測未來,把這項能力利用起來,人類社會能夠避免不少像地震、海嘯、飛機失事等災難。
但所有公開預測未來的夢境,無一例外都是毀滅性質的。
而在我們普通人的夢境中,也是情緒激烈的能夠留下深刻影響,平緩幸福的夢,幾乎做過就忘,不會對情緒產生很大的波動。
佛洛依德認為,夢是潛意識欲望的滿足,人在清醒的狀態下可以有效地壓抑潛意識,使那些違背道德習俗的欲望不能為所欲為。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夢境是源於自身個人條件產生的衝突。
衝突之下的感官刺激,在清醒以後依舊有一定程度的延續,當我們想起這個夢境時心有戚戚然。
所以夢境可以說是一種對現實心理的補償,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某些欲望沒有被滿足時,潛意識就會通過夢境來達到心理的平衡。
通過夢境解析我們能夠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當然夢境解析沒有標準的公式。每個人的夢境分析都是極其個人化的,因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不一樣,各種符號的隱喻也不同。
我在少年時期曾經看過張恨水先生的《八十一夢》,因為年幼沒看諷刺意境,但受此啟發對自己做的夢,頗感興趣。
的確曾經做過的夢,和後來的現實生活有重疊,但這並不能證明夢境可以預測未來。我夢見了十年後我會結婚,而十年後我也的確會結婚,你能說這是一種預言嗎?
肯定不是啊。
所以一些夢境在後來的生活中發現了相似的事件,就將此定義為能夠預測未來,實在是有些過於武斷。
當然人類有這樣的設想,是一件好事,這些科學家們在證明這項預測的時候,說不定會發現宇宙的其他奧秘,從科研的角度講一切設想都可以,因為宇宙有無限的可能需要我們去發現。
但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那些冗長雜亂的夢境,只是每一個內心潛藏的「想要」和「擔心」。
一個健康的人一定會做夢,做夢意味著腦血流量和葡萄代謝水平循環正常。
我們在睡眠的時候,平時裡工作的左腦幾乎不工作,但如果大腦長時間感覺不到刺激會危險,此時負責情感邏輯的右腦,定期的給大腦提供刺激,保證內在環境的穩定協調。
因為右腦是主要負責人體情感邏輯的,而人在睡眠的時候無法控制自我意識,那麼內心的很多情緒就會在夢境中釋放,這不失為一種調節內心的方法。
社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對人性壓抑的,在共同群體中個體不能為所欲為,通過夢境將自己內心的恐懼、焦慮釋放出來,是人體自身的一種調節。
也有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做夢是大腦在虛擬環境中如何處置危險情況的預演,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因為夢境大都是情緒處於亢奮、激烈的狀態下。
人類在夢境中通過對這種狀態的熟悉,來達到對抗現實生活危險的目的,也符合生物本能。關於夢境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