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實例分析,關於夢境的動力研究

2021-02-18 黑匣子

關於夢境的研究主題

似乎有段時間未做了

關於此黑匣子公眾號

有三大主題:

精神分析、夢境研究、人類學

精神分析是本公眾號的核心

關於夢境,是作為精神分析研究的一部分

並也是實踐與意識研究的相輔相成

而最終的實踐,則是以精神分析的視角

審視人類的一切

今天的主題

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久違了的夢境

在這裡,是否有必要作一個簡單的陳述申明,對於以下的閱讀,可能仍是有用的,因為首先要拋開一些關於夢境解析的各種先入為主的觀念:

第一,這裡絕不是用夢境來預測未來的。

用解夢來預測未來,我認為是愚昧及愚蠢的,以及一切用來預示未來及命理的方式,在我看來都是荒誕及無用的,關於此點,有機會與大家詳細敘述。

其次,這是一間私人研究室。

也就是說,在這裡,你所看到關於夢境分析的方式可能與你所知道的是不同的,當然亦非完全的決裂和不同。作為精神分析的主幹上的延續,我至少會引用一些我認為是正確的預設,比如:夢境是意識的反應。在此基礎上,我們開始進行一些工作,它首先可能與弗洛伊德是不同的,其次,它可能也與其他的一些精神分析師存在差異。因為,在這裡還存在了另一個預設,作為一個比喻,我們可以說:關於夢境的方程式,還未有一個通解存在(關於是否存在通解(方法論意義上的技術結論),這是另一個議題),但我們仍會使用一些廣泛性的術語,比如:潛意識。至少,作為一間私人工作室,並不會完全使用私人語言,我們會更多使用一些通用語言來進行工作。

於是,換句話來說:所有的精神分析師對夢境的研究仍行走在路上。

第三,在這裡,對夢境研究的目的實質上是對意識的探求。

於是,我們至少排除了大多數精神分析師對具體個案夢境研究的回溯主體的精神創傷原罪的目的。我們可能會針對一些更基礎性的東西,當然也不排除對個別典型夢境的深度挖掘,在此基礎上,可能會觸及主體的早期經驗及早期潛意識,主要點在於,此夢是否涉及到了早期經驗。

在完成了以上簡單而必要的陳述後,下面我們開始進行工作。

我選擇了一個比較典型的夢,這個夢是由我的一位叫做大萌的姑娘的朋友所做。選擇它的主要著眼點在於:這是一個簡短的夢,並且夢者對它有非常清晰的記憶,作為一個案例,它典型地揭示了夢境的一些基本運作原理。同時,也感謝朋友的夢境及其配圖的提供。

那麼,請我們開始進入到夢境當中:

夢見同事教他兒子寫字。

一、二、三.


同事兒子說:「我知道了。」

然後他寫下了「4」。


夢者說:「不對,這個字不是這樣寫的。你要記住,是四,中間是個兒子的兒。」

小孩的父親卻說:「不用,只需要記住二二得四就能記住了。」

夢者此時心裡嘀咕,為什麼是二二得四呢?難道是因為口字橫豎像兩個二嗎?

在這樣一個簡短的夢中,其實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夢。夢中至少有三個人物出場:分別是夢者自己、孩子以及孩子的父親。場景是父親教孩子寫字,中間出現了夢者對孩子別字的糾正,以及與孩子父親對「四」字的記憶方法差異的思考。

我們從公設:夢境是意識的反應。可知,夢境中反應的意識,絕不是別人心裡什麼的意識,而是夢者自身意識的反應。於是,我們便應清楚地認識到,夢中的三個人物,均是夢者自身意識的體現。

那麼,夢中的他人(父親及其兒子)所作事及所說話,均可看作是夢者自己的表達。於是,當父親說出:「不用,記住二二得四就能記住了」這句話時,實際上是可以看作是夢者在內心中自己所說。

父親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我們從一個否定語「不用」,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夢者自我否定的情景所在,他所否定的是另一套關於「四」字的記憶法則。

我們沿著這條線索回溯,父親教孩子寫字時,孩子寫出了「一、二、三」,我們注意到孩子將「四」寫成了四橫。我們應當注意到,這是一個關於1234的數學自然數的潛意識概念。當人處於夢境中時,自我意識會得到放鬆,更容易形成一種「流」的概念,習慣上,我們常把它稱為「意識流」。在這種情況下,意識的自然流露更容易對夢的成形產生影響,在這種自然流露中,一些看似並不複雜的概念會被更簡約化,於是,從一條橫線,順利演變成四條橫線。

於是,我們看到一個更加原始的意識景象,這種原始的景象,似乎可以讓我們回到一種數學基礎的遠古意識中去,或者這是一種更加基礎性的思維意識。它會決定並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更高層的思維模式。

這也就是,在心理學中,夢境的分析裡,這種自然的意識流露,被定義為一種潛意識的顯現,或者按照另一種說法:僅把它表示為邏輯線的其中一條(在這種角度下,即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潛意識)。

事實上,自然的意識流露通常有時是反外在常識規範的,在意義上是指被規範的常識,在這段夢中,顯然是違反了「四」字的正確寫法。這時,作為在弗洛伊德意義上的審查機制便出現了,於是,「我」將糾正孩子的書寫錯誤,並指出正確的記憶規則是如何的。


但是,如果我們用邏輯線的角度來審視這個所謂的「審查機制」時,我們發現,它有可能僅僅只是不同邏輯線上的交叉點所引發的,而這個交集上的交叉點,就是「四」。在這種審查機制下,夢者立馬發現了這個問題,並在夢中提出疑問。

我們反過頭來看,當父親說出關於「四」的記憶法是「二二得四」時,顯然應證了之前的數學上的那條邏輯線,而夢者的關於「四」的說法,顯然是文字書寫上的這條邏輯線。

有意思的是,夢者告訴我在當時,她夢中的字的結構因為這兩種說法,開始產生了視覺上的變化和拆解,我們可以從如下圖感知:


在這裡,夢境開始隨著主體的思維發生變化。這是意識中本身的分析思維在起作用,因為夢者想在兩種結論中找出解釋,事實上,這形成了第三條線。在第三條邏輯線的分析下,夢者開始將字體拆開,這好比是一種意識遊戲。當意識的欲望發生變化時,夢境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在弗洛伊德和拉康的說法中,它們都被稱為:欲望主體。

夢者最後的疑問實際上是在第二條邏輯線上尋找第一條邏輯線的合理存在的證據,意思是:在字體的本身結構中去尋找「二二得四」這個數學邏輯的合理性。於是,夢者提出是否是因為「口字的橫豎像兩個二」所致。在這裡,我們很顯然地發現,作為夢者的主體,是會為另一個思維結果尋求自我解釋的。

在這個自我解釋的遊戲中,我們看到了在弗洛伊德那裡有個相近的概念,即:夢境對潛意識的扭曲和掩蓋。實際上,這裡被扭曲和掩蓋的,正是那條數學邏輯線。如果夢者在醒後不加仔細分析和回顧的話,是很難發現在這一層所顯現的意識的。

於是,弗洛伊德說,那些被扭曲和掩蓋的潛意識是壓抑的,因為它們違反了社會道德倫理。很顯然,在此夢境中,它所違反的是字體「四」的正確寫法。那麼,換句話說,所謂的社會道德倫理,有可能僅僅只是一種被規範的「常識」,這一點,在除心理學之外更廣泛的思想史上,已經被複述多遍了。

在對以上簡短的夢境的粗略分析之後,我們至少可以發現當中所存在的幾個有趣的要點:

有一些意識在自然流露中會違反「規範常識」,而作為規範常識的那一類意識會審查並糾正它。在這當中,違反常識的那些意識可能會在常識框架下得到另一種合乎的解釋,而這種解釋,有可能致使夢境發生扭曲。

夢境的景象形成與當時主體的意識有關。主體意識流動的方向將決定夢境場景的改變方向。

在夢中,我們是在多種不同的思維下交織而成的,它並不是由單一的思維流動決定,更可能是多種不同思維的共同流動、角逐的結果而成。

在以上三個結論點下,我們甚至還可以再繼續深度分析,其中一條節外之點是:語言在夢境中的作用。其次是:不同思維邏輯線的形成之意義。由於篇幅和時間的所限,這次僅就幾個比較顯而易見的造夢機制進行簡單的分析,目的是在此基礎上的更進一步的思考。

通過這種夢境的分析,我們會在清醒時發現什麼來呢?睡夢中,意識造就了夢境,而在清醒中,意識造就了我們的行為。難道我們的行為不正是在多種不同思維下交織、流動和角逐的結果而成的嗎?這種角逐,難道不引發我們行為的非理性嗎?這種非理性難道不是類似於夢境的扭曲嗎?在這個意義上,通過如此的分析,我們還能獲得一些其他的什麼呢?當然,這還僅僅只是意識之海上的茫茫霧靄中的一層面紗而已。

我們還有更多的路需要去走。


點擊掃描並關注分享【黑匣子】

夢境對於精神研究的一個優勢是:

潛意識會在輕微控制下更容易自然流露出來

這樣,我們似乎會更容易接近廣袤的無意識之海

這在德勒茲的口中,被稱為:

「無器官的肉體」

它是意識中最神秘的核心體

歡迎關注個人公眾平臺:黑匣子(Blangineer)

在這裡,你與黑匣子一同行走在路上

點擊「閱讀原文」,帶你領略精神異常者與常人的夢境有何不同

相關焦點

  • 9個真實夢境解析實例!
    中國是最早對夢進行研究的國家,早在弗洛伊德2000多年之前,我們就有一本關於夢的專著——《周公解夢》 眾人都知道,嬰兒是最無邪最美的。他們就像一張張白紙,有著乾淨的笑容。那要是為什麼做夢會夢到嬰兒呢? 為什麼會夢到嬰兒?
  • 解析夢境,你知道心理學大牛弗洛伊德創立的的精神分析嗎?
    不過心理諮詢師和精神科醫師都要學習心理學,抑鬱症這種疾病和心理活動有密切關係,研究心理的心理學自然可以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分為上百個心理學流派。而弗洛伊德開創的精神分析流派,就是眾多心理流派中重要的一支。精神分析流派擁有一個奇特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中西方人們從古到今就一直追求的,那就是解夢。
  • 夢境其實是未來的預演?丨淺析夢境與潛意識「想要」
    據外媒報導神經科學家茱莉亞,分析了32年來有價值的科學研究,這些研究顯示:人類大腦和身體具有預測未來事件的能力。她認為預測是人體的一項生理反應,是符合科學規律的生物功能,只是還沒有被科學家還沒有找到有力的證據佐證。無獨有偶,美國有一位飛行員鄧恩,他聲稱自己做過許多預測未來之夢。
  • 聊聊清醒夢境,如何「隨心所欲」控制你的夢境!
    ↗↗↗ 點擊上方「唧唧堂」關注各學科最新最熱研究推薦論文解讀發現關注更多研究和研究人,請訪問唧唧堂網站www.jijitang.com
  • 《血源詛咒》研究:幾番夢境,幾度瘋狂
    但對於故事的講述者而言,要解釋《血源詛咒》中夢境的概念可能有些抽象,因此,我將借用一些影視概念來具象化「夢境」的元素。  血源的「夢境」某些程度上借用了弗洛伊德對於夢境的解析。學界也對弗洛伊德的夢境學說進行了肯定。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乃是真正的「精神實質」。精神分析有三個支柱,即潛意識的心理機制、抗拒和壓抑的作用以及「性」。
  • 心理學:常見夢境分析
    如果我們對夢的隱喻有無所不能的破解能力,那麼夢就不再具有喚起我們的感覺,以及調動我們情緒的力量了,我們不再受夢境的欺騙,可以將夢擱置一旁不予理睬,而是傾向於照常規辦事,不會再受夢的慫恿。那會是什麼結果呢,結果是如果我們都可以解釋夢境的意義,那麼夢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 夢境是否能被控制?全文首發!權威期刊《鋒繪》刊登夢境檢測與幹預...
    隱藏在潛意識中的欲望之火由於現實的原因遭受壓抑不能滿足,而潛意識中的衝動與壓抑不斷鬥爭,形成一對矛盾,進而形成一種動力。這種動力使欲望尋找另外一種途徑或滿足,這就是夢[3,5]。弗洛伊德認為夢不僅是一種無意識的生理現象,而包含許多深沉的含義。
  • 他人可以進入你的夢境?科學家實驗證實,夢境心電感應真實存在
    筆者:三體-小遙關於夢境的很多說法都帶給人們一些新奇的體驗,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莊子就提出過「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的問題,引發了人們對夢境與現實之間關係的思考。現代科學藉助於先進的技術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並且試圖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由於該領域存在大量空白,所以科學家人們獲得的線索十分有限。然而,最近有科學家表示,夢境心電感應真實存在。
  • 關於做夢的7個事實及常見夢境釋義
    雖然我們對於人類為什麼做夢還沒有明確的共識,但關於我們做夢時會發生什麼目前已有諸多研究發現: 1.每個人都會做夢 成人和嬰兒每天入夢的時間大約為兩個小時——即使是那些感覺自己好像從來不做夢的人也是如此。事實上,研究者發現人們每天晚上做的夢通常不止一個,且每個夢平均持續5到20分鐘。
  • 寓意發財的夢境!
    漸漸人們開始從夢境裡得到了一些啟示。 夢境能夠預示將來毋庸置疑,但是夢境也分很多種,有的是預示好運來,有的卻預示著厄運要來,即將大禍臨頭。 所以我們就要去分析我們的夢境,從而化解厄運,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分析夢境的好壞呢?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夢境的解析。
  • 記錄昨晚的夢境,你會發現夢境原來是這麼奇妙
    那麼夢境到底和現實有什麼關聯呢?還是說就只是荒誕的。參看一些古今中外關於夢境的重要文獻,不難發現,在人類步入文明社會時,就已經開始研究夢境對人類的意義。中國古代玄學派有著作《周公解夢》,而西方最著名的著作當屬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用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法來解析我們的夢境,與以解夢為根本目的的周公解夢還是有所區別的。
  • 西媒:利用大型資料庫可解析人類夢境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數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我們在夢中的「經歷」是否不僅僅是大腦在休息時的神經波動。如果是這樣,我們該如何解釋夢境的產生。由諾基亞貝爾實驗室打造的一個大型資料庫可以對夢境進行分析。
  • 夢見被人追殺到底意味著什麼 中外科學家研究夢境
    2018-05-19 07:3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章咪佳網絡圖上一期科學解夢,我們介紹了一項新發表的研究——食用維生素B6,有助於人們回憶起夢境。那為什麼要記住夢境?世界各國對夢境進行研究的科學家,都同意這個觀點:研究夢境,能夠幫助人類解決現實中的問題。不管是美好的夢,還是稀奇古怪的夢,甚至噩夢,都是打開現實生活困境的一把鑰匙。這些夢裡面的潛意識,可能是你從來沒正視過的。
  • 盤點關於夢境的10部電影(上)
    同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爾合著的《癔症研究》出版,精神分析學誕生。電影和精神分析學,在歷史的因緣際會之下成為同齡人,在20世紀一起經歷了飛速發展,深遠地影響了人類生活,尤其是我們的精神角落。人們通過電影造夢,通過精神分析釋夢,更深入發現自我、審視自我。
  • 如何用心理學解釋夢境的預測功能?| 關於一隻貓的故事
    而我們的夢境也是由「潛意識」主導的,正是因為「潛意識」不被我們所察覺,所以經常我們的夢境也千奇百怪。「潛意識」作為我們夢境的編劇,除了這個特點之外,它還能編排出與我們現實高度一致的夢。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夢境能夠預測未來。
  • 盜夢空間:夢境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在夢裡的感受跟現實裡的感受一樣真實,這是夢境運作的生理機制之一。科學家發現人在睡覺的時候,在特定周期內,眼球會快速轉動,大腦的運動皮質會變得非常活躍,腦波也會像清醒的時候一樣,這使得夢境跟現實難以二分,因為痛覺是在大腦裡的神經訊號。
  • 職場「夢境」,您在第幾層?
    當我們帶著疑問時,他們的回應往往是淡淡一笑:我希望時刻給自己設立一個實現起來有困難的目標,這樣才更有動力,支撐自己不斷前進,取得更大的成功。  專家指出:他們為自己設置的職場目標可以稱為職場「夢境」,給自己設置一個職場「夢境」不但與認清職場現實並不矛盾,而且能夠促使您為打通現實與夢境之間的道路早做準備。
  • 夢境可以共享嗎?
    那些學者目前能洞察到的「思想」,僅限於把完全清醒的人放到功能磁共振成像儀裡,然後分析他們具體將手中的抽象圖像解讀為人臉還是工具。從一個更哲學的角度講,你的思想和你的夢永遠都鑲嵌在你的整體記憶網絡、人生經驗裡面。
  • 夢境再現 真不是「做夢」!
    Shadow程序試圖讓用戶了解自己的夢,這聽起來有點狂妄,這個程序有點像鬧鐘,他不是馬上喚醒用戶,而是緩慢的喚醒用戶,喚醒時間長達30分鐘,這可以讓人緩慢的從夢境進入清醒狀態,而不是突然的喚醒把夢境打碎,程序通過一個錄音功能可以讓使用者口述他們的夢境,並分享給其它人。
  • 心理學:夢境帶給你的暗示
    我們一生當中,待在夢境裡的時間是大概是六年。夢境因性別而不同。研究表明,男性的夢往往包含更多的攻擊性內容和體力活動,而女性的夢則包含更多的被拒絕、排斥,以及更多的對話場景,而不是體力活動。女性的夢往往稍長,且出場的人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