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快把娃娃扔了,它會動」,媽媽不以為意,孩子差點嚇傻了

2020-12-23 瓊瓊育兒日記

玩具娃娃幾乎是女孩子的專屬,女孩子小的時候無論是自己要的還是別人給買的,基本上都會有一兩個屬於自己的娃娃,而芭比娃娃是很多家長送給女孩子的首選,尤其是送給親戚的小孩,當然要買更好的芭比娃娃。但是挑選娃娃也要十分注意,「媽,快把娃娃扔了,它會動」,媽媽並不重視,孩子差點嚇傻了。

在一家進出口公司上班的陳燕,接觸到一批進口玩具,想著家裡六歲的女兒,就掏錢向公司這批玩具中買了一個娃娃帶給孩子。但是孩子見了娃娃不僅沒有開心的樣子,甚至有些故意規避接觸娃娃。

孩子甚至哭鬧著說娃娃一直盯著她,陳燕覺得孩子就是和娃娃不熟悉,沒有多管,到了第三天孩子開始無緣無故發高燒,怎麼都退不了,直到陳燕把娃娃丟了孩子才退燒。就是因為娃娃仿真技術太好,做得很像人,才讓孩子充滿恐懼繼而發高燒的。

家長該如何給孩子選玩具

一、根據孩子的年齡

一項針對幼兒園不同年齡段孩子所做遊戲項目調查顯示,小班孩子玩娃娃的時間佔18%,中班16%,大班8%,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玩娃娃的時間越少,以此類推,年齡越大積木類遊戲越多。

所以在合適的年齡段給孩子挑選合適的玩具很重要,孩子太小給他挑選大量益智類玩具肯定是不合適的,嬰幼兒時期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以及智商的發育來自於自我探索,而不是益智遊戲。父母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挑選適合孩子的玩具。

對於孩子來說,玩具並不局限於玩具廠商生產的玩具,家裡常見的很多東西,只要是對孩子來說比較新奇的物品,都可以稱得上是孩子的玩具,也是孩子對世界的探索途徑,因此在孩子對某些沒有安全的東西感興趣的時候不妨讓他去觸摸探索。

二、注意有無安全隱患

台州檢驗檢疫局對一批出口至美國的玩具進行檢驗,其中一批沙蛋產品尺寸小於44.5mm,不符合規定。玩具本身是木質的,但是在儲存過程中材質收縮,導致指標不合格。像這些材質收縮、直徑過小的玩具,最好不要給三歲以下的孩子玩。孩子太小,對什麼都很好奇,但是沒有安全意識,可能會放到嘴裡,太細小的零件就會造成危險。

像一些有尖銳部分的玩具,或者圓規、三角板這些尖銳的文具儘量少讓孩子接觸,家裡的物品擺放父母也最好蹲到孩子的身高進行檢查看有無安全隱患,更好保護孩子。

三、注意不要買高度仿真的娃娃

像芭比娃娃、BJD娃娃,這些玩具,越好的一般仿真度越高,但是過於真實的玩具,會引起孩子的恐懼。

心理學上有一種恐怖谷效應,就是指人類對與人類相似卻不是人的物品、生物都有恐懼感,這種恐懼在孩子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這也就是我們害怕仿生機器人以及恐怖電影大量運用仿真娃娃的原因。所以不要給孩子購買太過仿真的娃娃,孩子一旦對娃娃產生恐懼一定要把娃娃丟掉,不要給孩子造成更大心理陰影。

兒童時期,孩子大多想像力豐富,或多或少都會對某一些在成人眼裡正常的事物產生恐懼,家長要充分理解,不要認為孩子不懂事。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很可能被嚇出病。

相關焦點

  • 「媽媽,晚上娃娃會自己動」,寶媽沒當回事,幾天後送孩子去醫院
    現代工業發展得非常快,並且父母也都不生那麼多孩子,家裡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父母有了孩子之後,家長們都會把孩子當成祖宗一樣寵著,會事事都滿足自己的孩子,幾乎是要什麼給什麼,從不拒絕,捧在手心裡怕凍著,含在嘴裡怕化了,生怕孩子吃一點點苦頭。不過,用大人的想法去理解孩子的思想,這是完全不正確的,一不小心就會傷害了他們。
  • 「媽,那個娃娃夜裡會動」,媽媽以為孩子說胡話,幾天後急忙就醫
    導語:每個孩子來到爸爸媽媽的身邊,都是上天賜給爸爸媽媽們最好的禮物,每個家長都時常會擔心孩子會不會吃不飽睡不好,今天有沒有開心,為什麼會難過等等。總是想把最好的給他們,等到了生日就更加的隆重了,有的家長會把孩子的好朋友、小夥伴們請到家裡開派對等等,把孩子最喜愛的禮物送給孩子,我相信男孩子看到變形金剛,女孩子看到芭比娃娃,都會開心德手舞足蹈吧。案例:小童是一個「90後」的媽媽,她的女兒佳佳今年是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年僅6歲。
  • 「媽,那個娃娃又動了」,母親以為孩子說胡話,第2天趕忙去就醫
    雖然每個時代流行的玩具不一樣,但有一種玩具卻始終很受歡迎,一直沒有被淘汰,到如今做工反而越來越精緻,那就是洋娃娃。從前的洋娃娃製作工藝比較普通,如今卻已經有了各種仿真款式,有時候簡直令人分不清楚到底是娃娃還是真人。
  • 「媽媽,我不敢睡」,陪孩子睡覺的娃娃,為何讓寶寶崩潰大哭?
    而孩子,也常常會有恐懼的心理產生,家長們要多關注孩子的成長,不要讓孩子的性格因為恐懼而改變。「媽媽,我不敢睡」,陪孩子睡覺的娃娃,為何讓寶寶崩潰大哭?綿綿最近就產生了玩具恐懼症,綿綿在過5歲生日的時候,小姨送給她一個當下流行的玩具可愛的娃娃。
  • 孩子沒有聲音的時候有多嚇人?網友:就差點把孩子扔了
    當孩子生下來之後,經常會在生活中做出很多大人不理解的事情,用大人的思維去了解孩子,有時真的很難。而且很多小孩子鬧的時候很氣人,在安靜的時候,卻更嚇人。來看各位網友的分享。一、我的孩子剛剛兩三個月的時候,在半夜哄孩子睡覺,抱著孩子在客廳裡一直走一直走,低下頭借著月光看一眼孩子,原本孩子的眼睛小瞳孔大而且臉還是圓圓的,看著手裡抱著的孩子,就像是咒怨裡的那個小孩子似的,真的是越看越害怕,就差點把孩子扔了。
  • 「那個洋娃娃自己動了」,媽媽沒當回事,直到孩子被送進醫院
    這個娃娃做得比較真實,有端正的五官,還有它自己的衣服,還可以換睫毛,甚至充上電,還可以發出一些嬰兒的聲音。嬌嬌特別的喜歡,晚上還要帶著一起睡覺。但是沒幾天,孩子晚上就有哭聲了,以前可沒有這樣的現象,媽媽去看嬌嬌,嬌嬌說:「那個洋娃娃自己動了,還一直看著我,想要吃我的樣子,而且還發出可怕的聲音。」
  • 媽媽讓爸爸帶孩子,回來之後,差點被眼前的場景氣炸,爸爸卻在笑
    現在很多孩子基本上都是媽媽們在照顧的,因為隔輩教養的種種弊端,長輩帶孩子的情況比以前少了不少,都是媽媽們親自在照顧自己的寶寶。就算是親生爸爸,媽媽們也不放心,畢竟有些時候爸爸帶娃實在是不靠譜,爸爸簡直比孩子還難帶。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親力親為的照顧才能放心。最近有一個不靠譜的爸爸就火了,差點把媽媽氣炸,爸爸到底做了什麼事情才讓媽媽這麼生氣?
  • 新手媽媽私密日記曝光:第一次當媽沒什麼經驗,哈哈哈哈哈哈哈
    後面越來越喜歡自己的孩子,出門看到別人的寶寶也會忍不住多看幾眼。@機智如姐:月子裡天天恍惚:我生娃了@陸拾梗:邊上那個會動的小玩意是我的嗎?哭起來怎麼這麼煩人??@Alone不敗:我娃7個月了我還懵逼著呢。有一天娃在屋裡睡覺,翻身。
  • 「媽,娃娃會眨眼」,孩子看到娃娃就哭,這3類玩具不能亂買
    王女士是一位85後媽媽,因為小時候家裡窮,所以父母連個娃娃都不捨得給自己買。3歲的女兒接過娃娃晃了晃,發現娃娃竟然會眨眼睛,瞬間就被嚇哭了。 剛開始王女兒只覺得是孩子膽小,所以就一直沒扔這個娃娃。直到女兒發燒,王女士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其實很多孩子都玩過這種仿真娃娃,不過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這類玩具。
  • 「娃娃抓娃娃被卡娃娃機娃娃哇哇」,盤點2019熊孩子花式被「卡」
    你們能忍到第幾個不笑呢?1. 娃娃抓娃娃被卡娃娃機娃娃哇哇這句話真不是一句繞口令,而是在前幾天發生了一件趣事。經過超市的娃娃機時,由於好奇和貪玩,孩子特別想從娃娃機內拿走一個娃娃。說時遲那時快,孩子就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偷偷鑽進了娃娃機。可等他想出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被卡住了。路過的行人也是紛紛圍觀了過來,娃娃機內還有一個"真娃娃",這是何等的稀奇。等到消防員來時,就看到了這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場面。
  • 辛苦攢下200袋母乳,卻被婆婆都扔了,寶媽回家後差點崩潰
    婆媳之間的關係,一直都是大家非常困擾的事情,尤其媽媽有了孩子之後,媽媽與奶奶之間也會產生很多問題,進而鬧得家裡面非常不愉快。尤其在面對孩子教育的問題上,老人和年輕家長之間很容易出現矛盾,老人都比較慣著孩子,如果孩子從小由老人帶大的話,孩子很容易變得嬌生慣養,甚至不聽父母的話,因為他們會仗著老人幫著他們而肆意妄為。
  • 孩子頑皮跑馬路中央,年輕媽媽想救卻被車流嚇回,該指責嗎?
    文|好孕姐在網上看慣了,類似「媽媽徒手接從樓上掉落下來的孩子」的新聞,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當孩子面臨生死危機的時刻,媽媽一定會不顧個人安危地衝上前,冒死護住孩子。但是,保護孩子是媽媽的本能,求生也是人的本能。
  • 為什麼有些孩子害怕芭比娃娃?出現這些特徵時,可別不當回事
    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好了,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也是倍加寵溺。有的小孩從小到大的玩具加在一起,都可以裝下一個卡車了。就像很多小女孩,平時身邊總是隨身攜帶各種娃娃,而這些娃娃的種類款式也很多,包括卡通的,動物,也有人形布偶。尤其是芭比娃娃,很多女孩看到了簡直走不動路,非得買一套回家。
  • 腹痛,出血,快嚇傻了!這次的保胎一定要成功啊!
    作者:寶寶知道 蕊寶貝9.1號凌晨兩點因為腹痛,然後出血,血色紅偏暗,當時快嚇傻了!直接啊了一聲!老公趕緊跑來!當時他就知道肯定出血了,不然我不會這樣叫的!更可怕的是因為,我們之前因為流血胎停了一次,所以真的很害怕同樣的事情發生!所以這次小心中的再小心!
  • 「媽媽,娃娃半夜會動」,女兒被玩具嚇哭,媽媽的沒當回事惹了禍
    「媽媽,娃娃半夜會動」,女兒被玩具嚇哭,媽媽的沒當回事惹了禍為了趕上時代腳步,琪琪也給自己的女兒買了一個造型非常精緻的芭比洋娃娃,這款來自於國內大品牌的高端洋娃娃做得非常細緻,不僅能夠通過智能系統與孩子進行互動,手部和眼睛都可以進行自由活動。
  • 「媽媽,娃娃半夜會說話」,父母以為孩子說胡話,隔天高燒不退
    前段時間,朋友帶女兒逛街的時候,女兒非要買一個仿真娃娃,放在房間。朋友拗不過女兒,只好買了。之後有一天,朋友給女兒講完故事,女兒說:媽媽,娃娃半夜會說話。當時朋友和老公都以為孩子說胡話,就讓孩子早點睡覺。但第二天醒來,發現女兒高燒。趕緊送醫院,打退燒針,檢查什麼的。一個星期花了將近一萬塊錢,都不見好轉。
  • 「媽媽,娃娃夜裡自己動」,媽媽沒把胡話當回事,幾天後慌忙就醫
    導讀:「媽媽,娃娃夜裡自己動」,媽媽沒把胡話當回事,幾天後慌忙就醫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娃娃夜裡自己動」,媽媽沒把胡話當回事,幾天後慌忙就醫!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會「一孕傻三年」,這幾個原因很無奈,寶媽們都犯過什麼傻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生完娃的寶媽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仿佛真的懷個孕就變傻了,有的寶媽在沒生娃之前還不相信,沒想到,自己真的也像大多數人說的那樣,真的莫名其妙的犯傻,還經常遭到老公無情的嘲笑,其實寶媽們內心也實屬無奈
  • 不要怪孩子吃奶「扭來扭去」,是他給寶媽的「暗號」,媽媽要懂
    小暖媽媽說照顧孩子不僅僅是細心的工作,更是一種毅力的工作,因為抱著寶寶的時候,寶寶有時候會不厚道,有時候會不停地動,有時候會不停地蹦,特別是吃奶的時候,更是考驗寶媽的毅力,一邊餵寶寶,讓很多寶媽非常煩躁,為什麼吃奶不厚道。
  • 「媽媽,洋娃娃在動!」3歲女童緊急送醫,醫生卻說孩子沒撒謊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娃娃的質量和外形也得到進一步完善,不光是材質方面,連逼真程度也越發接近真人。不少家長為了給孩子最好的,寧願花費高價去國外購入仿真娃娃,也要給孩子最好的陪伴,卻沒想過這種娃娃可能傷人。前些天,我們小區就發生了一件大事,說是王家3歲的女兒半夜又哭又鬧,嘴裡不停說胡話:「媽媽,床頭的洋娃娃在動!你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