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玩具特別多,幾乎是要啥有啥,因為父母太忙,陪孩子最多的估計就只有玩具了。而家長為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也會主動給孩子買玩具。
以前的玩具,比較「木偶式」,而現在的玩具包含了很多「高科技」,能自己發出聲音,甚至還有語音互動的,孩子愛不釋手。
嬌嬌5歲了,以前特喜歡娃娃玩具,家裡的芭比娃娃,布娃娃,電動娃娃,應有盡有。但是現在不怎麼喜歡娃娃玩具了,她說「怕」。
原來和她一次生病有關,那次生病又發燒,又怕冷,還受到了驚嚇。從媽媽那裡得知,因為平常很少和孩子在一起玩,那次回來之後,給嬌嬌買了一個進口的電動洋娃娃。
這個娃娃做得比較真實,有端正的五官,還有它自己的衣服,還可以換睫毛,甚至充上電,還可以發出一些嬰兒的聲音。嬌嬌特別的喜歡,晚上還要帶著一起睡覺。
但是沒幾天,孩子晚上就有哭聲了,以前可沒有這樣的現象,媽媽去看嬌嬌,嬌嬌說:「那個洋娃娃自己動了,還一直看著我,想要吃我的樣子,而且還發出可怕的聲音。」
媽媽可沒發現洋娃娃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安慰了一會兒嬌嬌,等她睡著自己也去休息了。但是到了早晨的時候,孩子又哭著醒了,娃娃也在發出響聲。
媽媽一直以為嬌嬌玩膩了,想要新玩具,因為以前嬌嬌也這樣做過,或者用其他的理由來買新玩具,導致教的玩具多得放不下。
為此媽媽孩子訓斥了嬌嬌不懂事,尤其是晚上睡著睡著就突然醒來哭。直到孩子發燒了,媽媽也沒重視原因,結果還是在醫院裡,醫生問媽媽的時候,媽媽才說了嬌嬌的情況。
因為嬌嬌沒有亂吃東西,也沒有著涼。看嬌嬌的反應,判斷為「受到了驚嚇」。
那就是被玩具娃娃給嚇著的,因為娃娃太逼真,而且一直掙開著眼睛的,因為放在床上,可能按動了開關,發出了聲音,而且晚上光線按,會增加更多的恐怖氛圍。
從那以後,對娃娃再也沒有那麼感興趣了,而且活潑的性格也受到了影響。媽媽自責不已,沒有對玩具進行了解,不知道這樣逼真的玩具也會傷害孩子。
不少孩子都有各種各樣的玩具,其中不乏一些看上去可怕的玩具,比如孩子看到奧特曼裡面的怪獸玩具,就感到可怕,有一次看到朋友的孩子在玩怪獸的玩具,他抓起來就扔了。
在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建議買有益智的,比如積木,樂高拼圖等鍛鍊思維的玩具,孩子的興趣也是培養出來,所以不用擔心孩子不喜歡。
哪些玩具最好不給孩子買?
1、外表看著恐怖難受的
小孩子一般都喜歡可愛的好看的東西,喜歡聽快樂的,美好的聲音。對於長得不好看的,或者說是恐怖的,孩子往往會感到害怕。
生孩子,有的家長喜歡講魔鬼故事來讓孩子「聽話」,大多數孩子瞬間就規矩了很多。這其實就因為感到可怕,感到恐怖。
所以家長在選玩具的時候,就避開長相可怕的,比如萬聖節上的各種「魔鬼」類的玩具,家長也不要動不動就給孩子講「鬼故事」嚇壞他。
2、不要買太過逼真的娃娃玩具
娃娃玩具是很多孩子喜歡的玩具,尤其是女孩子,把自己假裝成娃娃的媽媽,來和娃娃玩,其實的好處就是能激發孩子的愛心。
而且國外還有不少玩具公司,專門做一些比較逼真的娃娃,還帶有嬰兒般的聲音,個子有嬰兒般大小,來滿足部分不能生育沒有孩子的家庭。
而娃娃玩具一般是基於人的模樣做出來的,所以看著確實很像真的娃娃,到晚上孩子驚醒的時候,可能突然看到娃娃,就容易被嚇著,或者因為孩子翻身觸碰到娃娃的開關,導致突然發生而嚇到孩子。
3、杜絕有安全隱患的玩具
世面上的玩具品種實在太多了,比如彈弓,彈珠,刀劍,弓箭,槍,直升機等玩具也不少,甚至還帶有爆炸性的,如摔炮,擦炮等,也是很多孩子喜歡的。
而這類玩具,本身就潛在的帶有危險性,加上孩子好動,橫衝直闖的性格,不懂得什麼是危險,就很容易傷害到自己,也容易傷害到別人。
所以這類玩具,家長要嚴控,不能說孩子喜歡就給孩子買,對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那可就不好了。
4、不買做工不好材質不好的玩具
每個人的收入水平不一樣,消費觀念不一樣,所以可能不會願意高價去買一個質量好的,何況孩子的新鮮感很快就過去了。
所以往往會買一下價格合適的,或者價格低的玩具給孩子。而價格較低的玩具,一般材質都不會很好,而且做工也不怎麼好,比如切割不正切,有毛邊,沒對齊,邊緣割手等。
何況,有些孩子喜歡用嘴去咬玩具,如果是不合格的玩具,那多半就會傷害到孩子,所以家長要拒絕這類的劣質玩具。
孩子小,往往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並不在乎玩具的好壞,所以家長不能都聽孩子,而是要做出選擇,選擇合適的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