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洋娃娃自己動了」,媽媽沒當回事,直到孩子被送進醫院

2020-12-19 未說育兒

現在的孩子,玩具特別多,幾乎是要啥有啥,因為父母太忙,陪孩子最多的估計就只有玩具了。而家長為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也會主動給孩子買玩具。

以前的玩具,比較「木偶式」,而現在的玩具包含了很多「高科技」,能自己發出聲音,甚至還有語音互動的,孩子愛不釋手。

嬌嬌5歲了,以前特喜歡娃娃玩具,家裡的芭比娃娃,布娃娃,電動娃娃,應有盡有。但是現在不怎麼喜歡娃娃玩具了,她說「怕」。

原來和她一次生病有關,那次生病又發燒,又怕冷,還受到了驚嚇。從媽媽那裡得知,因為平常很少和孩子在一起玩,那次回來之後,給嬌嬌買了一個進口的電動洋娃娃。

這個娃娃做得比較真實,有端正的五官,還有它自己的衣服,還可以換睫毛,甚至充上電,還可以發出一些嬰兒的聲音。嬌嬌特別的喜歡,晚上還要帶著一起睡覺。

但是沒幾天,孩子晚上就有哭聲了,以前可沒有這樣的現象,媽媽去看嬌嬌,嬌嬌說:「那個洋娃娃自己動了,還一直看著我,想要吃我的樣子,而且還發出可怕的聲音。」

媽媽可沒發現洋娃娃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安慰了一會兒嬌嬌,等她睡著自己也去休息了。但是到了早晨的時候,孩子又哭著醒了,娃娃也在發出響聲。

媽媽一直以為嬌嬌玩膩了,想要新玩具,因為以前嬌嬌也這樣做過,或者用其他的理由來買新玩具,導致教的玩具多得放不下。

為此媽媽孩子訓斥了嬌嬌不懂事,尤其是晚上睡著睡著就突然醒來哭。直到孩子發燒了,媽媽也沒重視原因,結果還是在醫院裡,醫生問媽媽的時候,媽媽才說了嬌嬌的情況。

因為嬌嬌沒有亂吃東西,也沒有著涼。看嬌嬌的反應,判斷為「受到了驚嚇」。

那就是被玩具娃娃給嚇著的,因為娃娃太逼真,而且一直掙開著眼睛的,因為放在床上,可能按動了開關,發出了聲音,而且晚上光線按,會增加更多的恐怖氛圍。

從那以後,對娃娃再也沒有那麼感興趣了,而且活潑的性格也受到了影響。媽媽自責不已,沒有對玩具進行了解,不知道這樣逼真的玩具也會傷害孩子。

不少孩子都有各種各樣的玩具,其中不乏一些看上去可怕的玩具,比如孩子看到奧特曼裡面的怪獸玩具,就感到可怕,有一次看到朋友的孩子在玩怪獸的玩具,他抓起來就扔了。

在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建議買有益智的,比如積木,樂高拼圖等鍛鍊思維的玩具,孩子的興趣也是培養出來,所以不用擔心孩子不喜歡。

哪些玩具最好不給孩子買?

1、外表看著恐怖難受的

小孩子一般都喜歡可愛的好看的東西,喜歡聽快樂的,美好的聲音。對於長得不好看的,或者說是恐怖的,孩子往往會感到害怕。

生孩子,有的家長喜歡講魔鬼故事來讓孩子「聽話」,大多數孩子瞬間就規矩了很多。這其實就因為感到可怕,感到恐怖。

所以家長在選玩具的時候,就避開長相可怕的,比如萬聖節上的各種「魔鬼」類的玩具,家長也不要動不動就給孩子講「鬼故事」嚇壞他。

2、不要買太過逼真的娃娃玩具

娃娃玩具是很多孩子喜歡的玩具,尤其是女孩子,把自己假裝成娃娃的媽媽,來和娃娃玩,其實的好處就是能激發孩子的愛心。

而且國外還有不少玩具公司,專門做一些比較逼真的娃娃,還帶有嬰兒般的聲音,個子有嬰兒般大小,來滿足部分不能生育沒有孩子的家庭。

而娃娃玩具一般是基於人的模樣做出來的,所以看著確實很像真的娃娃,到晚上孩子驚醒的時候,可能突然看到娃娃,就容易被嚇著,或者因為孩子翻身觸碰到娃娃的開關,導致突然發生而嚇到孩子。

3、杜絕有安全隱患的玩具

世面上的玩具品種實在太多了,比如彈弓,彈珠,刀劍,弓箭,槍,直升機等玩具也不少,甚至還帶有爆炸性的,如摔炮,擦炮等,也是很多孩子喜歡的。

而這類玩具,本身就潛在的帶有危險性,加上孩子好動,橫衝直闖的性格,不懂得什麼是危險,就很容易傷害到自己,也容易傷害到別人。

所以這類玩具,家長要嚴控,不能說孩子喜歡就給孩子買,對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那可就不好了。

4、不買做工不好材質不好的玩具

每個人的收入水平不一樣,消費觀念不一樣,所以可能不會願意高價去買一個質量好的,何況孩子的新鮮感很快就過去了。

所以往往會買一下價格合適的,或者價格低的玩具給孩子。而價格較低的玩具,一般材質都不會很好,而且做工也不怎麼好,比如切割不正切,有毛邊,沒對齊,邊緣割手等。

何況,有些孩子喜歡用嘴去咬玩具,如果是不合格的玩具,那多半就會傷害到孩子,所以家長要拒絕這類的劣質玩具。

孩子小,往往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並不在乎玩具的好壞,所以家長不能都聽孩子,而是要做出選擇,選擇合適的給孩子。

相關焦點

  • 六歲女兒直說害怕洋娃娃,媽媽沒當回事,直到孩子說胡話發高燒
    每個孩子小時候都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玩具陪伴,它們是孩子童年的夥伴。隨著時代的更替,很多玩具都變得具有年代感,父輩母輩的玩具大多是陀螺、彈弓、皮筋……現在孩子的玩具都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娃娃、機器人、拼圖等等。可是,不是什麼玩具都適合給孩子玩的。
  • 六歲女兒常說害怕洋娃娃,媽媽起初沒當回事,直到娃說胡話發高燒
    六歲女兒常說害怕洋娃娃,媽媽起初沒當回事,直到娃說胡話發高燒為人父母,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一件必修課程。在生活中,我們會關注孩子的飲食,在教育方面,我們也會提前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知識。不過父母的精力也十分有限,我們還要賺錢養家,無法無時無刻陪孩子玩耍。玩具就成了父母給孩子的一種補償方式,希望孩子們能夠在玩具的陪伴下,快樂的成長。父母一直以成人的思想為孩子們挑選玩具,他們總會買一些自己認為孩子會喜歡的玩具給孩子玩,從而忽略了孩子到底是不是喜歡這些玩具。
  • 「媽媽,娃娃夜裡自己動」,媽媽沒把胡話當回事,幾天後慌忙就醫
    導讀:「媽媽,娃娃夜裡自己動」,媽媽沒把胡話當回事,幾天後慌忙就醫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娃娃夜裡自己動」,媽媽沒把胡話當回事,幾天後慌忙就醫!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洋娃娃在動!」3歲女童緊急送醫,醫生卻說孩子沒撒謊
    不少家長為了給孩子最好的,寧願花費高價去國外購入仿真娃娃,也要給孩子最好的陪伴,卻沒想過這種娃娃可能傷人。前些天,我們小區就發生了一件大事,說是王家3歲的女兒半夜又哭又鬧,嘴裡不停說胡話:「媽媽,床頭的洋娃娃在動!你快看!它在瞪我!」嚇得王家兩口子來不及找車,直接打120把孩子拉醫院去了。
  • 「媽媽,娃娃半夜會動」,女兒被玩具嚇哭,媽媽的沒當回事惹了禍
    「媽媽,娃娃半夜會動」,女兒被玩具嚇哭,媽媽的沒當回事惹了禍為了趕上時代腳步,琪琪也給自己的女兒買了一個造型非常精緻的芭比洋娃娃,這款來自於國內大品牌的高端洋娃娃做得非常細緻,不僅能夠通過智能系統與孩子進行互動,手部和眼睛都可以進行自由活動。
  • 「洋娃娃晚上會動」,媽媽無視女兒的話,一周後娃得了這個「病」
    孩子說:「媽媽,娃娃夜裡自己動」曉莉今年7歲,前幾天生日的時候,奶奶就從香港那邊託人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她,當作生日禮物,這個娃娃看起來非常逼真,她看見了後,覺得不好看,還覺得有點可怕,說要丟掉,被媽媽及時制止了,說:「即使不喜歡也不能扔掉呀,這畢竟是奶奶的一番心意。」
  • 「媽媽,晚上娃娃會自己動」,寶媽沒當回事,幾天後送孩子去醫院
    但是不久之後,孩子對媽媽說:「媽媽,娃娃夜裡自己會動。」媽媽聽到這話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在說謊話,只是想把娃娃扔掉,「那只是一個普通的布娃娃,怎麼可能會自己動?」說完就沒有搭理女兒,還訓斥了孩子一番。後來的幾天裡,孩子出現了問題,夜裡開始失眠,經常到晚上十一二點還不睡,睡著之後總是做噩夢,半夜會驚醒。這樣的折磨寶寶哪裡吃得消?臉頰慢慢瘦下去,媽媽這下慌了,連忙送去醫院檢查。
  • 6歲女孩因洋娃娃被送醫院急診,寶媽後悔莫及,沒早點聽孩子的話
    玩具,是孩子童年的夥伴。有了玩具的陪伴,孩子才有了更多的歡笑和幸福。在孩子的眼中,能夠擁有更多的玩具是他們最大的夢想。可是,你知道嗎?有些玩具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圓圓今年6歲了,媽媽對她寵愛有加,在給孩子買玩具方面從來不心疼花錢。
  • 「媽,那個娃娃夜裡會動」,媽媽以為孩子說胡話,幾天後急忙就醫
    導語:每個孩子來到爸爸媽媽的身邊,都是上天賜給爸爸媽媽們最好的禮物,每個家長都時常會擔心孩子會不會吃不飽睡不好,今天有沒有開心,為什麼會難過等等。總是想把最好的給他們,等到了生日就更加的隆重了,有的家長會把孩子的好朋友、小夥伴們請到家裡開派對等等,把孩子最喜愛的禮物送給孩子,我相信男孩子看到變形金剛,女孩子看到芭比娃娃,都會開心德手舞足蹈吧。案例:小童是一個「90後」的媽媽,她的女兒佳佳今年是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年僅6歲。
  • 10歲時媽媽拒絕給我買洋娃娃,直到26年後,我才哭出聲來
    小時候我很喜歡洋娃娃。在我10歲那年,有一些事情讓我印象深刻。那年我們全家去百貨商場,我和妹妹都看中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洋娃娃,可惜洋娃娃很貴,一個娃娃的賣價就相當於我們家整個月收入的1/10。爸爸媽媽看我們這麼喜歡,還是咬牙買下來,並叮囑我們要和妹妹一起玩。
  • 經過改編的童謠《妹妹背著洋娃娃》,你聽過關於她的傳說嗎
    直到這時候,她的母親才痛哭失聲,直到後事完成後,她仍然無法忘懷女兒死去的情景,也將這一切歸咎於自己只偏愛次女兒的原因。玉上死後,她的母親因為心情過於悲痛而日漸消瘦,最後鬱鬱寡歡死去了。死前,她手中抱著玉上的那個洋娃娃。
  • 為什麼有些孩子害怕芭比娃娃?出現這些特徵時,可別不當回事
    有個媽媽就講述了發生在女兒身上的一件事,聽完以後不少寶媽都表示,再也不敢給孩子買洋娃娃了! 六歲女兒直說害怕洋娃娃,媽媽沒當回事 這位媽媽表示,自家孩子從小就很喜歡布偶,家裡堆了許多卡通玩具,就連房間裡也擺滿了。有一次女兒過生日,有個親戚送了一個貴重的人形布偶,看起來非常逼真。
  • 兩歲女童被家人親吻,後被送進醫院,孩子:外婆我不怪您
    不管外人怎麼看,自己肯定是喜歡得不行。而且有些寶寶長得天真可愛,萌萌的像洋娃娃似的,抱出去玩,小區人看了心裡都十分歡喜,不自覺地捏一捏,或者親一口。在家裡,如果氣氛有點不和諧,只要孩子在,就會打破這種尷尬的場面,時時都充滿了歡聲笑語。有時候,親戚朋友到家玩,由於孩子的乖萌,他們會忍不住逗寶寶玩耍,甚至會做出一些親暱的舉動,比如親親,但是,這種行為背後,會給孩子帶來健康隱患。
  • 孩子掉下床,媽媽沒當回事,睡醒一覺,趕緊帶孩子去醫院
    導讀:孩子掉下床,媽媽沒當回事,睡醒一覺,趕緊帶孩子去醫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掉下床,媽媽沒當回事,睡醒一覺,趕緊帶孩子去醫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買回洋娃娃,孩子半夜哭鬧發燒,帶醫院檢查,醫生:趕緊扔了
    前些天,小晴給孩子買了一個玩具娃娃,孩子特別喜歡,每天都要抱著娃娃睡覺。可是沒過幾天,孩子突然開始跟小晴說:「媽媽,我有點害怕那個娃娃。」媽媽以為孩子是在撒嬌,隨意安慰了幾句,也沒放在心上。又過了幾天,孩子直接又哭又鬧,非要把洋娃娃扔了。小晴仔細看了看這個娃娃,覺得沒什麼奇怪的地方,她就跟孩子說:「你也太任性了!
  • 「媽,那個娃娃又動了」,母親以為孩子說胡話,第2天趕忙去就醫
    雖然每個時代流行的玩具不一樣,但有一種玩具卻始終很受歡迎,一直沒有被淘汰,到如今做工反而越來越精緻,那就是洋娃娃。從前的洋娃娃製作工藝比較普通,如今卻已經有了各種仿真款式,有時候簡直令人分不清楚到底是娃娃還是真人。
  • 兒媳和婆婆吵架,老公一耳光把孕媽送進醫院,孩子就這樣沒了
    婆媳之間是很不好相處的,有的家庭因為婆媳之間的那點事,讓家裡的孩子受到了傷害。劉女士是一名孕婦,這天她想吃烤鴨就使喚老公出去買,老公走了後,婆婆開始陰陽怪氣的說:「這是娶了個大爺呀!劉女士被婆婆這種腔調給氣著了,她就和婆婆吵了起來,這邊買完烤鴨的老公回來了,看到親媽坐在沙發上哭,連忙詢問是怎麼回事
  • 《威廉的洋娃娃》:打破刻板,尊重每一個獨特靈魂,讓孩子做自己
    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男孩都喜歡汽車玩具喜歡運動,看待孩子的不一樣,繪本《威廉的洋娃娃》或許能給家長們以啟發。《威廉的洋娃娃》,一個喜歡抱著洋娃娃的男孩《威廉的洋娃娃》的封面是一個男孩雙手高舉籃球一躍而起的姿態,這個男孩就是繪本的主人公威廉。
  • 《威廉的洋娃娃》:打破刻板,尊重每一個獨特靈魂,讓孩子做自己
    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男孩都喜歡汽車玩具喜歡運動,看待孩子的不一樣,繪本《威廉的洋娃娃》或許能給家長們以啟發。連爸爸也不理解他,並拒絕給他買洋娃娃,爸爸給威廉買來了籃球,電動玩具希望能改變威廉奇怪的喜好,但這些並不是威廉想要的。威廉的洋娃娃最終還是他的奶奶送給他的,奶奶理解他對洋娃娃的渴望,並帶著威廉去商店買了一個,當爸爸問奶奶為什麼的時候。奶奶是這樣回答的:通過呵護洋娃娃,威廉能學到如何照顧孩子,未來他可以成為一個好爸爸。
  • 輔導孩子寫作業,真被送進醫院搶救了……
    一提到輔導作業不少爸爸媽媽瞬間頭疼……每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有一部「血淚史」實力表演「母慈子孝」、「雞飛狗跳」孩子,你可知道你的爸爸媽媽身上承受多少壓力最近又有一位爸爸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被送進醫院搶救……↓↓↓湖南沅江的夏先生,今年45歲有多年高血壓病史幾天前他在家裡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差點被孩子氣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