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牙齦萎縮是口腔疾病,其實它只是牙周疾病的一種常見症狀,是指牙根部位的牙齦退縮,將牙根曝露出來,而牙齒失去了牙齦的保護和支撐,並且會變得越來越長,直至脫落。
一、引起牙齦萎縮的原因
1、牙齦營養不良:牙齦通過消化系統吸收營養,尤其是維生素C的功能急劇退化,導致牙齦產生營養不良而開始萎縮。
2、口腔衛生差:口腔環境不好容易滋生細菌,引發牙齦發炎,造成牙齦炎或者牙周疾病,導致牙齦嚴重萎縮,而且這種牙齦萎縮是不可逆的,及早治療可阻止病情發展。
3、年齡因素:生理性的萎縮是因為年齡增大產生的退行性變化。一般老年人都有會不同程度的牙齦萎縮,此種牙齦萎縮一般不用治療,只需減緩牙齦萎縮速度即可。
二、牙齦萎縮有哪些危害?
1、牙槽骨的退縮和牙齦的萎縮會導致牙齒逐漸鬆動,甚至脫落;
2、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新生兒的早產、低體重兒、消化系統的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類風溼關節炎及泌尿系統有聯繫;
3、會導致牙根根面的暴露,從而造成牙齒對冷熱酸的敏感,抵禦蛀牙的能力降低,可能會形成牙根部的齲壞,而且還容易導致食物嵌塞。
三、牙齦萎縮治療後可以恢復嗎?
牙周炎引起的牙齦萎縮在獲得專業治療之後能得到控制,但已經被破壞的牙齦組織和已經出現的牙齦萎縮是不可逆的。
但即使牙齦萎縮無法恢復,治療也需要及時進行,只有控制病情發展,才能防止牙齦繼續萎縮,避免牙齒鬆動甚至脫落的悲劇。
四、如何有效預防牙齦萎縮?
1、定期的口腔保健
有數據表明,每6到12個月潔一次牙,是預防牙齦炎症的有效措施。已有牙周病症狀的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按醫生建議接受洗牙。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推薦使用刷毛較軟,頂端圓鈍的牙刷。牙膏以含氟牙膏為佳,其中含的摩擦劑應粗細合適;同時要學會正確的刷牙姿勢,大多數人可採用豎刷法或短橫顫動法;在必要的情況下使用牙線,以清理牙刷難以到達的位置。
3、防治炎性口腔病
牙周炎、牙結石、口腔潰瘍、牙齦炎、牙齦膿腫、食物嵌塞及不大合適的假牙等,都是刺激引致牙齦萎縮的原因,所以應定期到醫院檢查治療,並進行專業性的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