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節送禮,老師應主動亮明態度拒絕收禮
教師節將近,漳州針對教師節收禮不正之風的問題,將在全市開展「不收禮」活動,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9月10日 中國新聞網) 又到一年教師節,做為家長。為了讓孩子獲得老師的各位青睞,免不了給教師人情世故,然而在八項規定和反四風的前提下,老師更應該明事理,識時務,不應借節日之際,趁機向學生家長斂財。
-
送禮說些什麼好,表達心意又避免尷尬
送禮的時候自然會說一些祝福的話。那麼送禮的時候說什麼話自然?有的人天生不會表達自己的自然,有的人也怕自己得「不適合」。那麼送禮的時候怎樣表達心意又避免尷尬呢? 一、送禮說些什麼好,表達心意又避免尷尬,告訴你 送禮時說話的技巧 送禮說話技巧1:態度要謙虛誠懇。
-
七待 | 教師節裡的「兩難」:送禮的為難,收禮的膽顫
因而,每當教師節到來時,總有很多學生想通過送禮來表達對老師的感謝。那麼問題就來了,家長和學生該不該送禮物呢?老師究竟能不能收禮呢?收哪些禮物合適呢?作為一名教師兼家長,我也很苦惱」不收禮,不只因一紙規定,更為公平「老師,這是我家鄉的特產,你就拿著吧!」我剛剛下課還在講臺收拾講義,一名學生悄悄地走過來說。
-
老師收禮 家長送禮 此風不可長
關於老師收禮、家長送禮這種現象,是該引起高度的重視了。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應該是個相對純潔的地方,是一個溫馨、和諧、陽光的校園。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就是要孩子成為一個正直、正派、好學、有知識、有理想、有志氣的人,成為思想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成為一個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國家提倡尊師重教,把懲戒權歸還給教師,以便樹立教師的威信。
-
又是一年教師節:家長送禮無奈 老師收禮尷尬
「孩子回來告訴我,班裡的同學都相繼送禮給了老師,她回來告訴我要做張卡片送給老師,我才想起節日到了。沒辦法,一問周圍的朋友們,沒有幾個學生教師節不送禮的,我們可不能成為『少數人』。」胡女士說。 據報導,網上有問卷調查,65%的人在過節送禮是為了讓老師多照顧下自己的孩子;57.7%的人在節日的時候送禮是目下送禮成風,如果不送禮,擔心孩子受委屈;17.7%送禮則是對老師工作的肯定;8.9%的人則是表示不送禮不能表示謝意;剩下的5.4%則是其他各種原因。
-
今天教師節,謹以此文獻給,送禮收禮的人
開學的日子沒過幾天,馬上迎來了教師節,本人不是教師,也不知道教師節,到底怎麼過才對,但是有一件事情,以前是教師節的必選項目,乃至現在,還餘溫未退,這就是給老師送禮。我非常認可這樣的行為,收禮的老師無恥,被舉報理所應當,雖然手段有些瑕疵
-
幼兒園老師不收禮?可能是「送禮的方式」不對,你給老師送過啥?
歡迎關注,點擊加入下方圈子,學習更多實用育兒知識。因而不少老師會拒絕收禮,甚至收到也會主動退回去,況且大部分學校也有明確規定「不讓老師收禮」。針對這種的情況,不少家長還是在教師節糾結:到底要不要送禮物的問題。
-
誰說教師節不收禮?可能是你送禮的姿勢不對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如約將至,很多家長都會想該如何給老師送禮一來教育部禁止收禮;二來收禮和大多數老師的品行相悖;三收禮會被「精神綁架」,還可能破壞了名聲……只要姿勢正確,教師節正是表達心意的絕佳時機!下面曉曉再給大家提供幾個正確「送禮」的姿勢吧。
-
教師節這一天,學生們應不應該送禮?老師們應不應該收禮?
教師節這一天,學生們應不應該送禮?老師們應不應該收禮?老師們辛苦了,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學生們表達對老師的敬意一定需要在教師節這一天送花、送禮嗎?這些年來,教師節這一天,不提倡送花送禮,已經形成共識。 送花送得太多老師帶不走都丟學校垃圾桶了,這是一種浪費。
-
教師節成家長送禮「修羅場」? 廣州多校倡導「不收禮」
專家認為,家長給老師送禮的行為,會讓孩子產生僥倖心理,對他們的成長帶來不利因素。■本版採寫:新快報記者 羅清嶢 王娟多所學校倡導教師節「不收禮」老師直呼「輕鬆許多」記者走訪發現,今年的教師節前後,不少學校都三令五申教師不能收不應有的禮物。
-
還敢收禮嗎老師?家長送禮多年並留下證據,孩子畢業立刻舉報
最近,一則新聞刷爆全網,家長給老師送禮多年,並有意留下證據,等孩子畢業立刻舉報老師,老師因此被開除。網絡上討論非常激烈,主要分成兩個觀點。一方面大家認為此家長心機太重,既然要送禮為何還要舉報,可以選擇不送禮。
-
探探主播直播禮物收益怎麼看 探探怎麼查看收禮和送禮的記錄
探探是一款很受歡迎的交友軟體,用戶們可以進行直播送禮,也可以收到禮物,那麼怎麼查看以往收到或者送出去的禮物呢?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探探怎麼查看收禮和送禮的記錄吧。探探是一款很受歡迎的交友軟體,用戶們可以進行直播送禮,也可以收到禮物,那麼怎麼查看以往收到或者送出去的禮物呢?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探探怎麼查看收禮和送禮的記錄吧。
-
國外老師如何收禮?德國教師收禮不超10歐元
[ 摘要]美國教師收禮有管理規定;韓國教師收禮舉報有賞;香港限制老師收禮。 近日,中央民族大學學生以微信、QQ、微博爆料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薩茹拉「變相推銷書籍」、「拉徒弟入會收取會費」、「變相收禮」等行為。
-
博士論文研究「情侶送禮」?中科大學術委員會回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藝)一篇研究「情侶送禮作者叢日飛稱,論文彌補了該領域研究中的三個空白點,一是發現送禮人和收禮人的依賴程度能夠反映相應的關係權力,二是探究了「禮物形象一致性」對感激度的影響,三,該文是「唯一一篇研究送禮人形象衝突給親密關係帶來負面影響」的論文。這篇博士論文最近在社交網站引發了討論。一些網友認為論文無用,不理解一位博士為何要用如此長的篇幅研究這個課題。
-
春節回農村給長輩拜年,送禮到底是高大上好,還是接地氣好?
我認為給農村老家長輩拜年送禮,送的是一份祝福、一份心意,當然實用最好,無所謂高大上。所拜年的長輩一般應該都是自己的家門或親戚裡熟悉的老人,他們看重的也是拜年者來看望自己的這份遵老的情誼。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提高,農村拜年的風俗和禮品也隨著時代不斷變化。
-
20萬字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情侶送禮」,不務正業?
七夕剛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篇研究「情侶送禮」的博士學位論文十分應景地火了。這篇論文是叢博士兩年前的博士畢業論文,標題是《情侶關係中禮物形象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對禮物收送體驗的影響研究》,總計121頁,估算約20萬字。
-
「不送禮就轉班」,底線呢?
在網傳截圖中,班主任在班級群裡發布送禮投票,選擇是否同意用班費為全科12個老師各準備一份禮物,設置兩個選項分別是「同意」和「不同意(要把你的具體建議買什麼提出來)」。但老師組織送禮物並且提出「不送禮就轉班」「別麻煩老師」這種帶有強制性意味的要求,卻實在有些諷刺和刺目。在投票界面,班主任寫到「孩子們要學會感恩,感恩老師們的辛苦,表一份心意」,似乎老師組織學生送禮物是為教導他們學會和表達感恩,但是這份感恩只能通過教師節送禮來表達嗎?
-
今年端午過節不收禮 收禮只收健康禮
>今年端午過節不收禮 收禮只收健康禮2016-06-06 11:16: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逢年過節是朋友間走動最為頻繁的時間,在年節拜訪朋友、給朋友送上祝福可以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留下老傳統了,端午節是傳統節日中的一個,給朋友們送禮有些什麼技巧呢?
-
今天教師節你給老師送禮了嗎?送了什麼禮物啊?老師收禮了嗎?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家長是要孩子的每位老師送一張600元的購物卡,還說因為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淘氣,想以送禮來換取老師對她孩子的特別關照,然後她老公不同意,說她助漲歪風邪氣,她覺得委屈。 上面的貼子有很多評論,大概分倆類:大部分人是持反對態度,理由是第一老師不可能因為你送禮對你小孩特別關照,老師喜歡學習好的,事少的,你送再多禮學習不好的老師也不喜歡,你還不如把這送禮的精力拿去好好想想怎麼提高孩子的成績;第二助漲歪風邪氣;第三陷害老師…… 我個人是比較贊同第一種評論的,一個班有幾十個學生, 如果個個都想以送禮來換取老師的特別照顧,那就得一個比一個送的多送的好
-
如何給老師送禮?
1、不能逢節必送,在教師節外選擇兩個節日給老師送禮,這能在老師心中保持適當的知名度。2、給老師送禮物一定要有新意,同時禮物一定要符合不同老師的品位和需求,也要有新意、有創意。3、給老師送自己做的賀卡,寫上祝福。4、可以給老師送點茶葉,老師講課辛苦,一般的老師愛喝茶。送一些常規的禮物,牛奶,酒,煙、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