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老師如何收禮?德國教師收禮不超10歐元

2020-12-13 北方網

  [ 摘要]美國教師收禮有管理規定;韓國教師收禮舉報有賞;香港限制老師收禮。

  近日,中央民族大學學生以微信、QQ、微博爆料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薩茹拉「變相推銷書籍」、「拉徒弟入會收取會費」、「變相收禮」等行為。同時,也有薩茹拉的支持者為其聲援,一位署名為民族大學學生的網友稱:學生在微博發表的關於「起底薩茹拉」的言論實為「誹謗」。

  中央民族大學已成立專門調查組。如果學生舉報屬實,將按照教育法、教師法及教育部有關高校師德建設的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因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對教師的職業失德行為的容忍度也相對較低,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有針對教師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對教師收禮行為也有相關的約束。

  美國:怎麼送、怎麼收都有「規矩」

  在管理層面上,美國對給老師送禮還是有一定的管理規定的。每個州甚至每個學校,對於老師收禮都有一定的規定。

  以紐約市來說,由於公立學校的老師屬於公務員(課程)體系,所以老師首先必須遵守不得接受與紐約市有生意往來的公司超過50美元(含50美元)的禮物的原則,紐約市教育部門強烈不主張老師接受與教育部門有關的承包商贈送的禮物。

  關於學生個人的送禮,紐約市有關規定說,老師可以接受來自學生、家長、監護人用來表達情感且價值不高的禮物,比如說廉價的圍巾、手工製作的點心、賀卡、手工製作的禮物等等。

  麻薩諸塞州的規定與紐約市的規定類似,但如果是班級合贈的禮物,以每個人少量出資為原則,超過50美元的禮物老師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孩子需要老師寫推薦信或者評語的時候,家長贈送的禮物,哪怕低於50美元,這種禮物也是不能收的。

  而阿拉巴馬州道德委員會曾於2011年發文,防範學校的官員和老師受賄。規定列舉可以接受的禮物類別如:水果籃,家裡自製的餅乾、聖誕節的裝飾品、課堂用品等。如果接受過於貴重的禮物可能就違法了。受賄者可能面對牢獄之災並罰款6000美元。

  韓國:舉報有賞

  為遏制日益嚴重的教師受賄現象,韓國政府將2009年定為懲治校園賄賂之年。韓國首爾市教育廳曾在2009年公布《關於腐敗行為舉報獎勵金支付的條例》立法預告,以杜絕教師和教育部門公務員腐敗現象。

  根據這項條例,普通市民和公務員都可舉報教育部門公務員或教育廳派遣工作人員收受錢財行為。舉報人可獲受賄人接受財物和招待相應金額10倍以下、職務相關不當利益罰款及沒收金額20%以下獎勵,獎金總額上限為3000萬韓元(約合2.4萬美元)。韓國一些市、道教育部門先前對內部舉報人提供獎勵,首爾市教育廳則首次把獎勵對象擴大至普通市民。

  德國:收禮價值最高不超過10歐元

  前幾日,外媒報導德國柏林一名女教師因收取學生禮物超標,被學生父親控告,柏林行政法庭判該教師罰款4000歐元。檢方沒有公開說明收取的禮物是什麼,僅稱其價值200歐元。女教師繳納罰款後,法庭停止繼續調查此案。

  柏林內政部規定,該市管轄範圍的公務員收禮價值最高不得超過10歐元,享受公務員待遇的教師、消防隊員及警察亦受規管。當局對公僕收取禮品範圍及價值有詳細規定,例如接受的禮品只能是「禮貌及象徵意義上的」,即使掛曆或原子筆的價值也不得超過10歐元;學校高層不得接受任何場合的贈送門票,教師只有在帶領學生外出活動時,才可接受主辦方提供的免費車票、贈券或機票等。

  德國學生或家長一般沒有向教師私人送禮的習慣,只有班主任換屆、中學畢業典禮等特別情況,學生們才會集體捐款給老師買紀念品。由於禮品標準不能超額,令送禮成為難事,例如一個30人的班級,即使每名學生僅出資1歐元也會超標。

  德國各地區公務員收取禮物價值的上限都不同,例如,北萊茵-威斯伐倫州的標準為每年25歐元,慕尼黑則為15歐元。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在過去兩年中,全德29%的政府機構至少有過一宗收禮超標「違法」事件。

  中國香港:法律嚴格限制老師收禮

  在香港,即便家長想給老師送禮,也是有禮無門。根據《防止賄賂條例》第9條,凡學校僱員未經校董會批准而因工作關係索取或接受利益,均屬違法。根據該條例的規定,「利益」包括金錢、饋贈、貸款、費用、報酬、職位、受僱工作、合約、服務及優待。如果違反了上述條例,一經定罪為賄賂,情節嚴重者則有可能面臨10萬港元的罰款以及3年的監禁,不管是送禮的還是收禮的。

  那香港老師可以收取多少金額的禮物?按照香港教育局提供的《學校內部守則的樣本》建議的利益金額上限,學校教職員接受(但不得索取)的利益包括:學生或家長送贈的禮物,但價值不得超100港元;學生或家長在畢業典禮上送贈的禮物,但每次總值不得超500港元;退休或辭職時,家長、同事、學生或舊生送贈的禮物,但每人所送贈禮物的價值不得超1000港元。

  一旦教職員接受不屬上述範圍的利益,必須在事前或在接受利益後,儘快向校長取得書面批准。而校監、任何校董或校長如要接受利益,均須校董會批准。

  北方網教育頻道 新聞糾錯、投訴及爆料熱線:022-23601753

相關焦點

  • 老師不收禮
    教師能收禮嗎?好像可以。自古以來教師就有收禮的習俗。我們看教師的「祖師爺」孔子就有收禮。以前在農村教書,老師就經常收學生家長的禮物。不管哪一季收成農作物,老師就收到很多禮物,有時自己消費不了,拿到班上分給全班同學吃。比如過端午節,老師滿廚房掛的都是粽子,最後只有上課拿到課堂上發給學生了。那情景,真是樂融融!今年教師節又到了,有些家長犯嘀咕了:給老師送什麼禮物呢?購物卡?多少錢?
  • 教師節知識大全:國外如何慶祝教師節如何規定老師收禮?
    今年9月10日是中國國第32個教師節,教師節的主題是: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老師。明天就是教師節了,每年教師節,各地都會策劃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今年9月10日是中國國第32個教師節,教師節的主題是: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老師。明天就是教師節了,每年教師節,各地都會策劃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 教師節收禮是普遍現象嗎?網友義憤填膺,老師苦不堪言
    茫茫人海,相識是一種緣分,請你隨手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中學教師將隨時更新精彩教育類文章,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教育、暢聊教育吧!馬上9月10日的教師節就要到了,教師節收禮問題又成了眾多網友熱議的話題。那麼中小學教師收禮是普遍現象嗎?
  • 又是一年教師節:家長送禮無奈 老師收禮尷尬
    「孩子回來告訴我,班裡的同學都相繼送禮給了老師,她回來告訴我要做張卡片送給老師,我才想起節日到了。沒辦法,一問周圍的朋友們,沒有幾個學生教師節不送禮的,我們可不能成為『少數人』。」胡女士說。  據報導,網上有問卷調查,65%的人在過節送禮是為了讓老師多照顧下自己的孩子;57.7%的人在節日的時候送禮是目下送禮成風,如果不送禮,擔心孩子受委屈;17.7%送禮則是對老師工作的肯定;8.9%的人則是表示不送禮不能表示謝意;剩下的5.4%則是其他各種原因。
  • 廈門多校發出「教師節不收禮倡議書」
    臺海網9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梁靜)今天是教師節。這兩天,湖裡區教育局以及全市島內外許多中小學、幼兒園陸續發出「教師節不收禮倡議書」,倡議教師節走「心」不走「禮」,讓老師過個積極向上、廉潔文明的教師節。
  • 教師節:不應該送祝福嗎?為何都在討論收禮問題
    教師節來了,現在的教師節似乎變得不那麼純粹,對於教師節的討論都是收不收禮,在這個比較重要的節日裡,難道不應該給自己的恩師送上一聲祝福嗎?現在的風氣走向怎麼成了教師節該不該收禮呢?有不少的老師認為現在教師節給他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因為現在的社會的輿論走向並不是說要在教師節給老師送上祝福,而是在討論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送禮,老師應不應該收禮,其實大部分的老師並不希望學生家長送貴重的禮物,如果想要表達自己的心意,可以送一些小卡片,其他較貴重的東西還是免了。
  • 「教師節不送禮就轉班」,送禮之風如何治?看看其他國家如何規定
    我們或許可以從中獲得啟示:表達謝意要有度——美國收禮不超5美元,德國收禮不超10歐元以紐約市來說,由於公立學校的老師屬於公務員體系,所以老師首先必須遵守不得接受與紐約市有生意往來的公司超過50美元(含50美元)的禮物的原則
  • 誰說教師節不收禮?可能是你送禮的姿勢不對
    ,很多家長都會想該如何給老師送禮。但是,功利性禮物對老師而言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一來教育部禁止收禮;二來收禮和大多數老師的品行相悖比如上周有個新聞,一位老師懷孕後,全班孩子送給她一張保證書——保證不惹老師生氣,並按上自己的紅手印。
  • 教師節送禮,老師應主動亮明態度拒絕收禮
    教師節將近,漳州針對教師節收禮不正之風的問題,將在全市開展「不收禮」活動,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9月10日 中國新聞網) 又到一年教師節,做為家長。為了讓孩子獲得老師的各位青睞,免不了給教師人情世故,然而在八項規定和反四風的前提下,老師更應該明事理,識時務,不應借節日之際,趁機向學生家長斂財。
  • 老師自製學霸作業本,今年寒假不收禮,收禮就收佩奇新春大禮包
    導語:老師自製學霸作業本,今年寒假不收禮,收禮就收佩奇新春大禮包 學生好像都有這麼個習慣,就是看到好看的文具就走不動路了。尤其是本子、筆這些。每次到文具店裡都得挑一堆喜歡的五顏六色的本子和筆,有時候同一個款式不同顏色還得集齊。
  • 為啥香港教師不收禮?「幼兒園防貪指南」帶給我們的啟示
    為啥香港教師不收禮?「幼兒園防貪指南」帶給我們的啟示 喬志峰 跟往年一樣,剛剛過去的教師節,「老師該不該收禮」依然是熱門話題,「老師向學生索禮」的負面新聞仍然未能絕跡。
  • 為啥香港教師不收禮?「幼兒園防貪指南」帶給我們的啟示
    important}為啥香港教師不收禮?,儘管老師不該收禮,可在現實中,送禮、收禮的現象卻從來未曾絕跡。一些家長為了讓老師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千方百計想著討好老師;某些教師也把職業道德拋在腦後,毫無愧色地從家長和學生手中接東西。在一些地方,教師節甚至有了「謝師節」的意味。
  • 溫州老師收禮!被家長曝光
    有位家長反映:浙鰲高中,高三周末,節假日提前上課的收費實在太貴了.沒想到,這條吐槽會牽出該校一些老師收受禮物的問題。據悉,該班級在今年的教師節給老師送禮,花去了7770元。微博內容:我記得我以前高中讀的私立學校,高三時候周末上一天課也沒有收費。現今高三了學校抓的緊很正常,但收的有點多吧?2500元!
  • 老師收禮 家長送禮 此風不可長
    關於老師收禮、家長送禮這種現象,是該引起高度的重視了。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應該是個相對純潔的地方,是一個溫馨、和諧、陽光的校園。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就是要孩子成為一個正直、正派、好學、有知識、有理想、有志氣的人,成為思想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成為一個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國家提倡尊師重教,把懲戒權歸還給教師,以便樹立教師的威信。
  • 今天教師節 廈門多校發出「不收禮倡議書」
    導報訊 (記者 梁靜)今天是教師節。這兩天,湖裡區教育局以及全市島內外許多中小學、幼兒園陸續發出「教師節不收禮倡議書」,倡議教師節走「心」不走「禮」,讓老師過個積極向上、廉潔文明的教師節。 大同小學應該是全市第一個發出「教師節只收祝福」公告的學校。
  • 學生舉報老師強制收禮:教師節了,應該給老師準備這份禮物
    01 福州超德中學老師強制學生教師節送禮?不曾想,這麼一條新聞讓我意識到教師節就要到了。9月6日,福州超德中學一高一學生舉報老師索要教師節禮物,學生稱老師首先在群裡發布送禮投票,但設置的同意及不同意兩選項最終都要求送禮
  • 成就名師,潤澤社會,今年節日不收禮
    【導引】教師既是一個貌似嘈雜、喧鬧的職業,也是一個尚需精心、靜心的事業,如何在嘈雜、喧鬧與精心、靜心取得平衡,如何讓自己不斷精進,說起來不難,做起來也並不太難。當然,對自己沒有起碼的要求,職業生命戛然而止,甚至身敗名裂也是一瞬間的事兒。
  • 教師節,老師能否收禮?合肥一小學做出示範
    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從1985年的第一個教師節,到今年,這已經是第35個教師節了。我的這位學生說:馬上不是教師節了嘛!有的學生家長給我送禮,有的還給我發紅包,我到底能不能收?聽了學生的話後,我問他:你自己認為呢?我的學生說:我不想收的,但是,又怕學生家長多想,因為我一旦不收,他們就犯嘀咕,說我是不是看不起他,說我不收,就不重視他家孩子。
  • 再談孔子收禮
    兩年前教師節,筆者有感於有些中小學教師,在節日裡向學生索禮成風,師道淪落,在《東方網》上發表過一篇《孔子的學生送不送禮?》。今年教師節後,看到《文匯報》刊登單學文的文章,知道現在還有人「以孔夫子為例,來為教師收禮作辯護」,不禁想再說幾句。  孔子確實是收禮的。他自己就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晦焉。」只要帶來一捆「束修」,孔子就收他做學生。
  • 廈門這些學校發出「不收禮倡議書」
    今天是教師節。這兩天,湖裡區教育局以及全市島內外許多中小學、幼兒園陸續發出「教師節不收禮倡議書」,倡議教師節走「心」不走「禮」,讓老師過個積極向上、廉潔文明的教師節。大同小學應該是全市第一個發出「教師節只收祝福」公告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