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雙方的,沒有理由讓一方只付出而另一方只索取
你若忍受了只被索取而無回報,沒有人為你的餘生買單
無意中讀到一篇文章,其中一句話說「你為愛妥協,誰為你餘生的幸福買單」,不禁想起身邊發生過的一些人來。也許我只是看著他們的現狀,而不能預料他們的餘生會是怎樣,但是就眼前的情況來說,著實令人擔憂。
有一個朋友,結婚很多年了,結婚時是受家裡催婚的影響,草草的就結婚了。在他們結婚之前,他們的價值觀就有很大的差距,他是一個老實人,工作認真努力,但也不擅長經營,收入不高,但養家餬口是綽綽有餘。但女方很顯然是一個比較物質的女性,在相處的時候就表現得大手大腳,喜歡炫富,追求大品牌,同時不喜歡付出。
但事實上這位朋友的收入水平是經不起太大花費的,婚後很長時間女方都沒有去工作,全家的開支都靠男方,很快男方就無法支撐女方的消費了,不得不問年邁的父母要錢。當實在出現問題時,女方象徵性的出去上班,掙點錢,但是女方掙多掙少男方一分錢都沒見過,偶然女方為家裡花點錢,都會找男方雙倍的要回去。
就這樣,男方硬撐了很多年,家裡父母的積蓄也被掏空了,女方就開始鬧騰起來。從分居到離婚,各種花樣都玩遍了,但是都沒有進入實質性的離婚階段。
很多人都勸他離婚,因為他的能力是無法支撐這個女人的消費能力的。更嚴重的是,這麼多年的夫妻關係,女方沒有為他花過錢,甚至連飯都很少做。他不僅要賺錢養家,還要回家伺候老婆,而且還被老婆各種看不起。
後來,當這位朋友決定離婚的時候,那女的卻又表示要和他繼續生活。為這事,我們曾勸過他,但他說為了孩子,還是好好過吧。其實他們的孩子在女的影響下,已經養成了極其惡劣的習慣。
事情到了這一步,我們也無話可說了。他說「好好過吧」,可是在我們的眼中,什麼樣才叫「好好」呢?難道就是妥協著生活下去嗎?
如今都還年輕,自己尚有能力支撐這個家。但是當自己老了,沒有能力的時候,這個家會怎樣?也許那個時候,他所應該考慮的不是這個家的問題了,而是自己會怎樣。
人生很漫長,他們這個年紀也才過了一半而已。十幾年的婚姻都已經在忍耐和妥協中過去了,剩下的四五十年,難道還要在忍耐中度過嗎?婚姻、家庭的幸福在哪兒呢?
有新聞說,每年的高考結束,都會出現離婚高潮。有多少婚姻是被所謂的愛強行捆綁在一起的,而這種捆綁的結果就是以愛的名義相互傷害。我很贊成那個對父母說「我考上大學了,你們離婚吧」的孩子的那種做法。
追求幸福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無條件的好,兩個人在一起就是為了彼此的幸福。愛是付出,欲是索取,而幸福是雙方的,如果一方只是索取而不付出,當一方被另一方掏空之後,就是他被拋棄的時候,那時候,也許談不上有誰為其餘生的幸福買單,而是要考慮如何為其生命買單了。
肅竹2019.10.9.21:36於漢中(原創作品,嚴禁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