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課題系列85:中小學教育研究好選題的九大標準

2020-09-06 中小學課題論文指導

★ >>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教師的核心職業角色一直固化在「知識傳授者」上,他們開展研究的能力和素質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和弱化了。這種狀況既阻礙了中小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影響了現代教育理念的樹立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當前,在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實施「科研興校」等因素的疊加影響下,中小學教師從事教育研究的重要性開始凸顯出來。在教育研究中,中小學教師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尋找並確定研究的選題。選題不僅關乎教育研究的領域與方向,而且決定了該項研究本身的意義和價值。然而,中小學教師要找到個好的選題並非易事。事實上,當前中小學教師在具體研究過程中遇到的不少困惑就與選題有關。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專門研究選題問題,而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明確什麼是適合一線中小學教師的研究選題,亦即好選題的標準。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選題的「價值性」

一個好選題一定是有意義和有價值的,這既是一個選題的內在屬性與要求,又是衡量選題質量的一個根本標準。一般來講,教育研究選題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選題具有理論創新的價值。即該選題關涉基礎教育的新觀點、新思想新理念、新學說和新理論等。通過該選題的研究,可以達到豐富和發展中小學教育教學與管理相關理論以及為相關實踐工作提供新的理論依據的目的。

二是選題具有實踐指導的價值。主要是指該選題屬於中小學教育教學及管理中的一個實踐性問題。通過該選題的研究,可以提出解決中小學教育教學及管理實踐問題的新方法、新途徑和新方案等,並推動相關實踐工作質量的提高。

三是選題具有理論創新和實踐指導的雙重價值。主要是指這類選題的研究屬於綜合研究的範疇,應既有理論創新的價值,又有實踐指導的意義,而非純粹單一價值的顯現。儘管對中小學教育研究而言,一個好選題更注重和強調實踐運用與指導的價值。但無論如何,價值性都是衡量選題質量最重要的標準之一,這是因為價值性提供了該項研究本身意義的內在基礎。而選擇一個沒有價值的問題來研究,除了無端耗費研究者的時間和精力外,不會有任何成果和收穫。在這裡,也有人把選題的「價值性」表述為選題的「需要性」。其實,價值與需要是密切相關的,價值反映和體現了需要,選題的「價值性」與「需要性』在某種程度上完全一致。


二、 選題的「科學性」

一個好選題還要具有科學性。 在中小學教育研究中,選題的科學性主要有以下要求。

一是選題應屬於中小學教育教學及管理中的一個真實問題。當前中小學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選題上的似是而非,一些選題看似科學和客觀,其實是對中小學教育教學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誤讀,屬於假問題和偽問題。如有人指出,有價值的問題首先必須是一個真問題。但有時由於研究者囿於偏見或對某些教育現象的誤讀,往往錯將假問題當作真問題。更有甚者,因為發現真問題有一定的困難,有些研究者受數量化評價的誤導,追求所謂的「成果」數量,故意製造一些假問題,把所謂的「炮製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這對研究者本人和整個研究領域都將會產生很壞的影響。如此,選擇一個真實問題來研究就成為有意義教育研究的前提與基礎,而選擇偽問題和假問題進行研究必將使教育研究陷人誤區與迷途。

二是選題的提出應具有客觀的依據。主要包括理論依據、事實依據和實踐經驗依據。選題要有理論依據,是指要根據教育科學理論來確定選題,確定的選題是對教育科學理論富有邏輯的演繹與推導。選題要有事實依據,是指要在已有教育事實的基礎上來尋找選題,並使之與教育事實相符合。選題要有實踐經驗依據,是指要在所積累的教育實踐經驗基礎上來探尋選題,選題是對教育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和歸納等。一句話,選題的科學性是建立在理論依據、事實依據和實踐經驗依據基礎上的。


三、 選題的「新穎性」

與其他任何科學研究一樣,中小學教育研究也貴在創新,而這首先就表現在選題的創新上。選題的新穎性既是中小學教育研究創新的一個重要表徵,也是研究取得有意義成果的必要條件,而衡量選題新穎性的標準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別人和前人沒有涉獵過的選題。這類選題一定是新穎的,甚至還具有原創性,對這類選題的研究往往能填補教育理論和實踐上的空白。但對中小學教師來講,要找到這樣的選題並不容易,而且這類選題也並非中小學教育研究的主流。

二是從不同視角來研究教育問題的選題。評判一個選題是否新穎,還不能僅僅根據別人和前人是否研究過該選題來下結論。即便是已經研究過的選題,如果研究的視角和側面發生了改變,同樣也具有新穎性。在現實教育研究中,通過轉換研究視角和側面的方式來構思的新選題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對一個常見的問題選擇不常見的側面進行研究,另一類是把著眼點放在對事物與事物的結合點,或事物發展不同階段的結合部去確定課題。

三是使用不同方法和技術手段來研究教育問題的選題。即通過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的改變來呈現選題的新穎性。

四是基於校本和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的選題。在中小學教育研究中,選題的新穎性更多體現在基於本校及研究者本人在教育教學及管理實踐中遇到的特殊問題。由於這些問題往往具有個體性、個別性、差異性和獨創性等特點,而使選題蘊含了新穎性。

五是對共識性教育結論質疑問難的選題。在長期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探索中,人們形成了一些有關教育問題的共識性結論並將其作為真理性認識。但這些所謂的「真理性認識」中可能存在著一些謬誤。如過去學術界普遍認同「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但隨著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深人,人們逐漸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夠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到良好的主導作用,一些違背教育規律的教育行為和方式不僅不能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相反會阻礙和摧殘人的身心發展(如應試教育中的一些弊端等 )。顯然,對該結論質疑的選題就具有新穎性。


四、 選題的「可行性」

一個好選題還必須是中小學教師能夠實際完成的,即具備開展和完成該選題研究的各種主客觀條件。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有的研究者經過長時間的思考,發現了有價值和新意的選題,進人具體操作階段時才發現,由於缺乏經費支持、研究資料、相關學術積累和專家指導等,無法開展研究。從這個意義上講,選題的好與壞是相對的,要重視研究的可行性。一個選題有價值、有新意,卻沒有可行性,一切都得歸零。選題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研究者具備研究該選題的主觀條件。如該選題在研究者的專業領域內,是研究者能夠認識和把握的;同時,研究者對該選題的研究還具有強烈的動機、興趣、需願望或志趣,是他們樂於從事的研究。

二是研究者具備研究該選題的客觀條件。如研究者能夠收集到相關文獻資料,獲得必要的研究經費,有專家指導和研究時間的保障等。


五、 選題的「關聯性」

一個好選題還應該與中小學教師的本職工作有高度的相關性。換言之,一個好選題應該直接來源於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及管理實踐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而且要基於教師所積累的經驗。當前,中小學教育研究中存在一些問題或偏差。如一些教師之所以從事教育研究,主要是為了評優評獎和晉升職稱,是為了撈取個人名利和榮譽,甚至還存在著為研究而研究的不良傾向等。其中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他們的研究選題與其本職工作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並與其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相分離和脫節。而這種「兩張皮」的做法,一方面使教育研究喪失了經驗的基礎與支撐,丟棄了中小學教師開展教育研究的最大優勢;另一方面也偏離了中小學教育研究的初衷。鑑於此,一個好選題應該與中小學教育教學及管理實踐具有高度的關聯性,並建立在教師個體實踐經驗的基礎上。


六、 選題的「經驗性」

一個好的教育研究選題主要是通過兩條途徑來發現。一是對教育理論的演繹。即在已有教育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其演繹和富有邏輯性的推導來生成新的選題。二是對教育實踐經驗的歸納總結。即在對已有教育教學實踐經驗進行概括和總結的基礎上來得出新的選題。

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專家學者開展教育研究的突出優勢是其教育知識比較豐富、教育理論素養比較深厚且知曉相關領域研究的現狀、動態與趨勢等,因此他們開展的教育研究大多是基於理論的。因此,相對來講,他們心目中的好選題可能更多的是一些理論學術性的問題。而中小學教師從事教育研究的最大優勢則在於他們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並對自然教育情境中的真實教育問題有深刻的認識、體驗和感受,而在實踐、經驗和感受中尋找研究的選題則是他們慣常的做法。如此,中小學教師在確定選題上就要有一個揚長避短的問題,即一個好選題應該是基於他們的實際工作經歷並具有鮮明的個體經驗性特徵。


七、 選題的「現實針對性」

選題的「現實針對性」,指的是選題應該具有現實性和針對性,二者也是衡量選題質量的兩個重要維度。所謂選題的現實性,主要有三層含義。一是指該選題屬於當前中小學教育教學及管理中客觀存在的事實和問題,而並非是在書齋裡構思和憑空想像出來的。二是指該選題具有「應時性」。即該選題為當前中小學教育教學及管理中的熱點和重點問題,是大家都普遍關心並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就屬於此類範疇。三是指該選題符合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動態與趨勢。即該選題是在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發展過程中逐漸呈現出來的問題,並符合改革發展的動態與趨勢。

所謂選題的針對性,主要是指該選題的提出不是無的放矢、盲目、隨意和想當然的,而是針對當前中小學教育教學及管理中出現的普遍問題,以及本校和研究者本人在教育教學及管理中遇到的現實困惑提出來的。簡單地講,就是中小學教育教學及管理中出現了什麼問題,就研究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


八、 選題的「微觀性」

教育研究可劃分為宏觀層次、中觀層次和微觀層次三種類型。儘管中小學教育研究並不完全排斥宏觀層次和中觀層次的研究,但中小學教師的研究還是應該以微觀層次為主。教師更應該選擇那些自己在教育教學及管理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或小問題來進行研究;同時,開展微型課題的研究也是由中小學教育研究的性質、任務和目的所決定的,這也是從我國中小學教育研究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寶貴經驗。有研究者認為,選定的問題一定要具體化,界限要清,範圍宜小,不能太籠統。原因在於問題是否具體適度往往影響全局的成敗。那種大而空、籠統模糊針對性不強的課題往往科學性差。只有對問題有清晰透徹的了解,才能為建構指導研究方向的參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據。由此,不宜把課題選得太寬、太大、太複雜。既然中小學教育研究應該以微觀層次為主,這自然也就決定了微觀性和具體明確性等是中小學教育研究好選題的一個重要特質。


九、 選題的「校本性」

當前,在新課程改革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導引下,中小學的校本教研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和重視。校本教研是指以所在學校一線教師為主體、以所在學校實際問題為課題的中小學教育研究活動。由於校本教研確立了一線中小學教師在研究中的主體地位,加之所研究的問題是本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及管理中遇到的特殊的個性化的問題,因此,開展這種類型的研究更能激發中小學教師從事研究的內在動機,也更能使他們切實感受到教育研究的實用性和有效性。這些都是校本教研一經 提出就得到廣泛認同的重要原因。當前,校本教研已然成為我國中小學教育研究的一種重要範式。而與校本教研相適應的就是選題的「校本性」。這樣,「校本性」也構成了中小學教育研究好選題的一個重要元素與要求等。


以上從九個方面闡釋了中小學教育研究好選題的標準,遵循這九個方面的要求不僅有助於提高選題的質量,更有助於充分發揮教育研究在中小學教育教學和管理中的指導和先導作用。(本文作者:輝進宇,褚遠輝)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教你做課題系列93:中小學課題研究中選題的基本類型
    為教研組課題研究選題提供思考的方向中小學教師大多沒有經過專門的學術訓練, 很多教師想開展課題研究但不知道可以研究些什麼, 哪些問題和內容可以被研究, 即不知從何下手。而課題研究選題類型的分析為教研組教師打開了選題的思路, 為教研組課題研究選題提供了方向。
  • 教你做課題系列91: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如何選題
    中小學教師要有效開展課題研究,選題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具體而言,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進行選題。從自己教育實踐遇到的問題中選擇課題。倡導「問題即課題」的理念,這些問題包括自己教育教學實踐層面的問題、學生表現層面的問題、學校教育層面的問題等。對於普通教師來說,他們對日復一日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所看到的現象往往熟視無睹或習以為常。
  • 教你做課題系列92:中小學教師小課題如何選題?
    ,小課題的選題應該是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探究、需要應證的問題。所不同的是,小課題的選題的切入口更加小,往往就是從一個教育教學案例中的一個「點」深入下去。可是,觀察其他年級,同樣的師資配備情況,一個老師教兩個班,做一個班的班主任或平時與一個班級溝通多一些,考試成績也出現了同樣傾向的不平衡。通過橫向的比較,我們就會得到一個假想:和一個班級學生的溝通多少會影響學生在該學科上的學習效果。這就是一個小課題。
  • 教你做課題系列94:一線教師課題研究選題的四大策略
    而開展課題研究,成為教育的「研究者」,是一線教師走上專業化成長道路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開展課題研究,選題是其中最重要的第一步。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個見解是深刻的,告訴大家真正的研究始於問題。
  • 教你做課題系列98: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課題選擇問題探析
    ,簡稱選題,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標準或要求,從自己所意識到的無現成答案的諸多真問題裡,確定所要研究的課題的認識過程它是整個教育科研活動的起點和難點,決定了教育科研活動的方向、價值和可行性,直接關係到教育科研工作的成敗科學學的創立者貝爾納曾指出:「課題的形成和選擇,無論是作為外部的經濟技術要求,抑或作為科學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複雜的一個階段」因此,研究者要順利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必須首先選擇好教育科研課題中小學教師作為教育實踐工作者
  • 教你做課題系列73:基於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小課題研究
    一、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為小課題研究保駕護航新泰市小課題研究曾一度繁榮, 提出了「問題即課題」的口號, 引領一線教師做一線課題的研究, 湧現出了一批優秀教師。基於這種觀察和思考, 如何解決從「一線教師做一線研究 (基礎的小課題) 」到「一線教師做專業的一線研究 (凸顯專業研究) 」, 從而實現「一線教師立足一線的專業發展」?我們小課題研究的初衷是, 通過小課題研究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與教育研究的深度融合。小課題研究的這種使命如何讓一線教師真正信服並努力踐行?
  • 教你做課題系列90:一線中小學教師小課題選題的8個基本要求
    也就是說,選定的課題要具有實用價值,能夠指導教育實踐。對於填補科研空白性課題,研究價值最大;對於一般性的課題,也可立題研究,但最終一定要有收穫;對已解決或基本解決的課題,最無研究價值。所以,在立題研究前,要先了解課題研究的前沿信息,不要去做徒勞無益的工作。
  • 教你做課題系列95: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與確定
    ,不少教師總會問一個問題:研究什麼課題好呢?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能否選擇和確定一個好的課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研究過程的紮實程度和研究成果的質量。許多教師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才提出「研究什麼課題好」這一問題。回答這一問題,就需要了解教育科研課題的來源途徑、選題原則和課題論證與表述的相關要求。
  • 教你做課題系列86:中小學教師課題選題的來源舉例分析
    可是這也不符合標準答案。上述這兩條信息就給我們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研究課題:以什麼樣的評價標準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課題指南也是為教師提供教育信息最為直接的一個渠道。為了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有計劃地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國家、省、市教育領導機構在認真分析全國和各省市的政治、經濟和教育發展狀況基礎上,分別制定出一定時期教育科研課題指南和規劃,為進行教育科研選題提供依據。
  • 中小學老師課題研究選題難,2個案例解析,2種選題角度親測有效
    近來,不少學校把課題研究作職稱評審,各項榮譽考核評價的標準。中小學老師教學任務繁重,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少老師表示在正常教學工作之外開展課題就實在是太難了!有心想申報課題研究,但是,第一步就不知道怎麼選題。
  • 教你做課題系列58:中小學教師「教育研究乏力」的病理學分析
    教育即研究、教師即研究者,成為耳熟能詳的樣態,很多中小學教師重新認識了教育研究的價值,更加明確了研究與教育教學的關係,一邊教學,一邊積極投身於教育研究之中,中小學教育研究取得了明顯進展,對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但客觀地說,教育研究在很多中小學和教師中仍然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境遇。中小學教師教育研究現狀仍不樂觀,存在不少亟待改善的地方。
  • 教你做課題系列88:教育科研課題選擇的五個思維過程
    ,首先碰到的問題是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選擇一個好的課題,對開展教育科研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是在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或管理中,為了提高育人質量,為了改善教育者的教育行為而要研究解決的矛盾或困難,通過對研究對象的主客觀條件進行分析而確定的研究問題。   所以,我們在選擇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時要有&34;。沒有問題,就沒有課題,就沒有研究。
  • 教你做課題系列79:一張照片引發的課題選題討論
    做課題必須首先要有問題,要有問題意識,要能夠從日常的教育教學現象中敏銳的感知到問題的存在,並產生解決問題的內在需要,然後才會有做課題的需求。這張照片之所以能夠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並能夠提出各自選題,是因為大家都從這張照片中看到了教育教學問題,而且是急需解決、必須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但是,光看到問題還不能直接提出選題,還必須要先分析問題,透過問題現象來分析問題背後的原因。
  • 教你做課題系列99:基層學校課題選題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分析
    專家引導教師學習當代先進的數學學習理念和走訪數學教學專家,課題出發點和追求的目標發生了變化。大家認識到,教師的教以兒童發展為本,為幼兒今後數學思想的萌發和發展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於是將課題改為「數學現象的多元感知與幼兒數的敏感性培養」,使課題研究追求一種新的精神境界,提出問題的角度新,也有相當深度。
  • 教你做課題系列67: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在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工作聯繫緊密,教師具備一定的教育科研素質和研究能力,能夠有效地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對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的目的、過程、方法、結果等問題做進一步的梳理,以期引起中小學教師足夠的關注與思考,解除疑惑,走出誤區。
  • 教你做課題系列81:什麼是好的課題題目?
    ,一個好的題目能夠提高課題通過的可能性。二等題目類似於課題指南中的條目,直接顯示了研究的內容,這是立項題目中最多的題目,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題目,讀者可以從題目了解研究的內容是什麼。三等題目僅僅告訴讀者研究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但是至於採用什麼研究方法、通過什麼研究手段來進行研究,這就不是很明確了,這樣的題目較少被立項。
  • 教你做課題系列69:對小課題問題研究的思考
    每個小課題研究直面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源於實踐、服務實踐、在實踐中研究,與所有教職工正在做的事情和正在思考的問題相結合,即與工作相結合,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因此,小課題研究並不刻意追求理論上的規律探索,而是更加關注把一個個的實際問題解決得更好、更完善、更徹底。因此,小課題貼近問題,貼近學校,貼近教師,貼近教育教學工作實際。
  • 教你做課題系列70:大課題牽動,小課題落實-深井式研究模式解析
    :「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凡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研究者的教師,則最有可能變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 教你做課題系列89:一線教師如何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
    ,但往往不知道怎樣才能選擇和確定一個好的研究課題。裴娣娜教授曾經提到,「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是進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並且是關鍵性的一步,它不僅決定研究者現在和今後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標與內容,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科學研究應採取的方法與途徑」。可見,選擇和確定課題在研究工作中確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據筆者的經驗,中小學老師可從以下方面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
  • 教你做課題系列82:課題選題過程中的問題聚焦
    把發現的問題進行分解,並對其共性和本質進行聚焦,就可以確定課題。本文以課題《基於核心素養的主題「整合式」中學德育活動實踐研究》為例,探討「發現問題———不斷追問———聚焦問題———確定選題」的課題選題思路。一、發現問題:通過現象描述找尋背後的原因教育教學的課題一般都來源於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