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億規模盈虧門檻 「80後」基金公司脫貧

2020-12-19 基金頻道

  牛市讓基金公司的業績快速增長,但不少基金的基金份額卻不見增長。基金管理公司在為投資者賺錢的同時,總是想迅速做大做強,一些近兩年內才成立的基金也是使出渾身解數,這些基金由於在證監會發布的《基金管理公司、取得公募資管的資產管理機構名錄》中排在第80位之後,因此被稱為「80後」基金或「90後」基金。

  不可否認的是,管理資產的規模無疑是衡量基金管理公司成功與否的最直接的指標。今日,《每日經濟新聞》理財部記者在經過深入調查之後,將為你揭曉這些「80後」基金公司的實力。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數據,截至4月15日,基金管理公司一共有96家,另外還有8家資產管理機構取得公募資格。其中,成立於2013年3月的興業基金為第80家基金管理公司,而作為「80後」基金管理公司,還包括中融基金、中信建投基金、中金基金、紅土創新基金、九泰基金和泓德基金等16家。

  在這些基金中,從成立時間看,「90後」基金無疑趕上了好時代,一出生就遇到了大牛市,藉助A股市場近一年來的天時地利,如果想迅速做大規模並實現盈利相對要容易很多。

  眾所周知,每個行業都會有相對的盈虧平衡點,基金行業也不例外。對於基金公司盈虧平衡點的說法,前幾年有說法稱需要50億元的保有量,再後來又說至少要70億元,今年又說大概需要100億元。那麼,管理百億資產規模的基金公司一年能賺多少呢?規模達百億並且實現盈利一般需要多長時間?

  規模上百億需時不同

  同花順數據顯示,以賺錢最多的華夏基金和易方達基金為例,截至2014年12月31日,華夏基金管理資產規模為4583.62億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3322.41億元。截至2014年12月31日,華夏基金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35.78億元,淨利潤12.01億元。可以大概估算出,每百億管理規模貢獻的淨利潤在0.26億元左右。

  此外,截至2014年12月31日,易方達基金的管理資產規模合計3686.47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81億元,淨利潤6.54億元,大致可以估算出,易方達每百億管理規模貢獻的淨利潤在0.18億元左右。

  那麼,一家基金公司要實現百億規模,或者說要實現盈利,一般需要多長時間呢?同在2008年成立的農銀匯理基金和民生加銀基金給我們演繹了完全不一樣的過程。

  2008年~2011年,民生加銀基金連續四年虧損,直到2012年才實現1059萬元的淨利潤;而農銀匯理基金只在2008年成立當年虧損,2009年就實現盈利1039萬元,並一直保持盈利至今。從規模來看,民生加銀基金2011年底僅為52億元,到了2012年躍升至210億元。而農銀匯理基金管理規模在2009年底就已經達到132億元。

  可以看出,基金公司公募規模能否迅速做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盈利速度,短的一年內即可實現盈利,長的則要四至五年,甚至可能跨越牛熊周期。

  不過,濟安金信的王群航(博客,微博)表示,「公募業務要成規模,除了要有市場行情的配合,還需要展現良好的投資能力,在主動權益類產品上做出起碼一年以上的業績出來,而且這個業績必須是領先的。」

  「80後」基金脫貧誰最快

  跟前輩們比起來,「80後」、「90後」基金由於趕上了牛市,所以快速做大且盈利的可能性看起來要樂觀得多。那麼,這波牛市以來,又有哪些基金率先「脫貧致富」了呢?

  興業基金是「80後」中值得一提的基金公司,2014年實現盈利1.2億元,2013年成立當年盈利1281萬元。此外,借著牛市的勢頭,興業基金旗下公募產品累計規模於上月突破了百億。

  興業基金目前旗下有三隻混合型基金,2015年1月成立的興業多策略,初始規模為23.6億元,一季度末資產淨值為25.3億元。截至6月5日淨值為1.508元,一季度末重倉持有的格力電器、長春高新、宏發股份、歌爾聲學漲幅都比較大。另外兩隻基金,分別是興業聚利靈活配置混合和興業聚優靈活配置混合,都成立於2015年5月,規模分別為50億元和30億元。

  此外,成立於2013年5月的中融基金,最近也在加快發行步伐,目前旗下有三隻混合型基金,成立於2014年11月的中融國企改革靈活配置混合一季度末資產淨值為3.5億元,股票倉位接近九成,截至6月5日的淨值為1.65元,其一季度末持有的中文傳媒、復星醫藥等個股最近漲幅都很可觀。

  分級基金規模可迅速做大

  今年以來,隨著市場行情的火爆,分級基金持續受到追捧,這無疑為快速做大帶來了難得的時機。中國量化投資俱樂部理事長、鵬華基金量化總監王詠輝指出,「指數分級帶來了投資槓桿,買入分級B就是加槓桿,牛市以來,分級B基金翻了5倍甚至8倍,市場規模可以迅速做大。」

  但總的來看,「80後」、「90後」在公募產品方面相對都比較冷清,從17家基金公司來看,許多公司都只發行了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其餘產品也多以專戶為主。

  比如成立於2013年8月的鑫元基金,目前只有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成立於2013年11月的永贏基金以及成立於2014年6月的嘉合基金,目前旗下都只有貨幣型基金;此外,成立於2014年7月的創金合信基金,只有創金合信聚利債券這一隻基金。

  對於這種現象,王群航分析稱,「一是因為可能找不到主動權益類的投資經理或管理人員;其次,也是基於對投資者負責的考慮;再次,還得說服渠道。而專戶則是特定的投資對象,而且專戶也不一定是二級市場,可以是定增等其他市場。但做公募的話,由於「雙十」規定,則至少要持有十幾隻股票。」

  不過,持續向好的行情確實也讓這些基金公司開始對公募權益類產品躍躍欲試,上月開始,已經有基金開始發行混合型的公募產品。

  以華福基金為例,其2014年營業收入620.86萬元,淨利潤虧損754.57萬元。直到今年5月才開始發行公募混合型產品。

  創金合信總經理蘇彥祝也表示,「截至5月底,創金合信基金公司專戶規模達230多億元,以投資顧問形式管理的資產規模650多億元。創金合信基金目前處於盈利狀態,僅有一隻公募產品,但下半年計劃發行多隻產品。」

  破解人才數量不足 「80後」基金愛創新

  「80後」基金公司跟之前的「60後」、「70後」等基金公司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開始顯現出了「80後」、「90後」特有的個性。

  首先,這些基金的設立方式有別於之前的基金。例如,中金基金是首家通過發起設立方式由單一股東100%持股的基金公司;2015年2月成立的泓德基金,則是首家由專業人士發起設立;成立於2014年6月的紅土創新基金,背靠深創投公司,可以看做是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的延伸。

  其次,「80後」、「90後」基金公司開始在機制上做出改變。如九泰基金專戶投資團隊採用「事業部制」管理模式,每個事業部以投資經理為核心,團隊中包括投資經理助理、研究員等,一個團隊可以管理多隻專戶產品。每個事業部獨立核算、自主管理、平行發展。

  成立於2014年7月的創金合信基金,實踐合夥制,深圳市金合信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金合信投資)作為股東,出資比例為30%,而總經理蘇彥祝等三十餘位骨幹成員則通過合夥持有金合信投資,成為這30%股權的真正持有人。

  蘇彥祝表示,「除了員工持股,今年初又啟動了事業部制,這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是想在公募行業借鑑私募的機制優勢。」

  另外,這些基金公司專注的領域越來越細分。中金基金主要特色基金產品為量化對衝產品。成立於2015年4月的中金絕對收益,其業績比較基準為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收益率。截至6月5日的淨值為1.033元,基金規模只有7.1億元。而嘉合基金特色也是以量化投資為主。

  紅土創新基金目前主要以一對多專戶為主,從2014年9月至今的備案情況看,一共發了11隻一對多專戶產品,其中新三板一對多專戶產品為4隻。而九泰基金的主要業務板塊也集中在新三板,目前已備案的一對多專戶產品多達29隻,新三板產品也達到15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公募產品僅有九泰天富改革新動力(310328,基金吧)混合一隻,剛剛結束募集。

  有業內人士認為,「之所以存在這些特色,主要是由於跟大公司相比,新公司在人才等方面都比較缺乏優勢,做公募產品的話,至少要有10個研究員,兩三個基金經理,再加上營銷隊伍等,差不多就要二十人的團隊了。因此新公司只能在一些細分業務領域慢慢去做,比如說量化,這樣可能不需要很多人。」

fund.sohu.com true 每日經濟新聞 http://fund.sohu.com/20150610/n414743802.shtml report 4132 牛市讓基金公司的業績快速增長,但不少基金的基金份額卻不見增長。基金管理公司在為投資者賺錢的同時,總是想迅速做大做強,一些近兩年內才成立的基金也是使出渾身解數,這

");}

相關焦點

  • 百億公募隊伍急速擴容,明星基金經理劉格菘晉身「帶貨王...
    在新基金快速發行下,公募基金圈中的明星基金經理「帶貨王」之爭愈演愈烈。截至第一季度末,去年公募狀元劉格菘所管7隻基金的規模達到了約695.81億元,創下了內地公募圈中的一項紀錄(未經證實的傳聞表示,劉格菘所管的基金規模在「五一」後可能已經突破700億大關)。
  • 規模排名「硝煙四起」 基金公司頭部效應顯著
    在多隻爆款基金的加持下,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持續「霸榜」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前三,南方基金和鵬華基金躋身非貨規模前十,匯添富、廣發、華夏、富國、博時、嘉實等今年非貨規模增長超90%。僅前十家頭部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規模就佔據公募基金整體規模的36.96%。對比來看,今年有17家中小基金公司沒有新產品成立,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的產品還面臨募集失敗和慘遭清盤的窘境。
  • 80後百億富豪遭妻子起訴離婚,旗下資產版圖曝光
    後百億富豪,悶聲發財的河北鋼鐵巨子,近期卻因一樁妻子起訴離婚案走入公眾視野,為了保全財產妻子甚至起訴公公婆婆,狀告感情破裂後丈夫孫翔非法轉移資產......蹊蹺的80後百億富豪離婚案近日,有著80後百億富豪之稱的孫翔,突然被妻子在網上爆料,稱因夫妻感情變化後,其提出離婚,而後者開始惡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並不盡對孩子的撫養責任。
  • 李春瑜:證券類私募基金規模年內有望突破4萬億元
    接下來,我簡單介紹下國內私募證券行業的發展情況:第一、證券類私募基金規模今年迎來大爆發今年是基金業的大年,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規模都出現了大爆發,昨天晚上相關的基金業數據刷爆了朋友圈,很多媒體用了「史無前例」4個字來形容公募基金今年來的新基金規模。同樣的,私募基金今年也發展迅速。
  • 多家上市公司股東轉讓股票給百億私募基金
    多家上市公司股東轉讓股票給百億私募基金,原因竟是。。。 摘要 【什麼操作?多家上市公司股東轉讓股票給百億私募基金】近期,沃爾核材、華民股份、申通快遞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其股東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將其持有的股票轉讓給私募基金,並與該基金籤署一致行動協議,但並不涉及減持,其涉及的私募包括今年新晉的百億私募玄元投資、迎水投資等。基金君從業內了解到,這或是上市公司股東希望通過私募基金參與網下打新,增加投資收益。
  • LBS或成網際網路公司標配 兩年後市場規模超百億
    「未來,LBS將是一個基礎性的應用,將會成為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標配,搜索、社區、門戶、遊戲……中國所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會做。」他說。就像美國團購網站Groupon催生了國內的「百團大戰」、「千團大戰」一樣,Foursquare在中國也出現了大量的跟風者和拷貝者,比較著名的有玩轉四方、拉手網、街旁網、百分通聯、哇棒、網易八方、貝多、圖釘、冒泡網等。
  • 稜鏡|百億基金一天售罄,有錢買也得配售,但投資者為何難賺錢?
    Wind數據顯示,僅今年7、8月間,就有27隻權益類基金在認購當天即售罄,且不乏多隻百億規模基金。其中,計劃募資150億元的廣發穩健回報A申購規模達到348.75億元,原計劃募資80億元的中歐阿爾法混合A當天就認購超過550億元。 4月以來,A股的結構性牛市,點燃了投資者久違的熱情。
  • 「固收+」基金大發展 規模大幅增長
    今年「固收+」基金火了!規模大幅增長。「在很多非標業務受限、銀行理財打破剛兌、P2P退出歷史舞臺的背景下,『固收+』產品成為了很多穩健型投資者的選擇。今年這類產品發行較快,年內規模超過3000億,掀起了一波小高潮。」格上理財首席策略師張婷說。
  • 基金業「年終規模戰」成局部戰 頭部基金公司相互緊盯「貼身肉搏」
    從基金管理人的規模排名來看,頭部公司正在與其他公司拉開差距。數據顯示,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非貨幣管理規模合計達4.36萬億元,排名前二十的基金公司非貨幣管理規模合計達6.69萬億元,分別佔全行業的40%和60%左右。「我們沒有什麼年終衝刺,應該說,我們一整年都在衝刺,從年初到年末。」一位頭部基金公司市場部相關人士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
  • 上海百億級大佬戴志康手下80後女總經理被抓,退出地產是失策?
    上海百億級大佬戴志康自首後,證大系非法吸存案再度發酵,名下公司也遭殃,真是成也金融,敗也金融,一個金融帝國崩塌了!11月14日,新三板掛牌公司「證大文化」公告稱,涉戴志康案,證大文化總經理朱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協助調查;同日還發布另一則公告,擬申請公司股票終止掛牌。
  • 「80後」基金公司股東「臉譜」速描:券商信託與銀行平分秋色
    隨著基金公司新發基金數量的增加,新聘基金經理的人數也隨著增多,1980年後出生後的基金經理隊伍也在逐漸龐大。而從基金公司的角度看,隨著監管政策的放開,機構及自然人可以申請設立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目前基金公司數量已達到107家。
  • 百億私募平均收益超40%,盛泉恆元晉級第11家百億量化私募!
    需要注意的是,下文所述私募規模數據與協會備案規模一致。文中提及的百億私募需同時滿足:機構類型為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管理的產品類型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主。若同一法人名下有兩家(或以上)私募機構,規模與業績均不進行合併統計。百億私募所在城市欄位以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的機構實際辦公地址為準,非註冊地址。
  • 11月基金子公司存續規模再縮639億,新增備案規模反呈井噴之勢,主動...
    依舊不出業內所料的是,11月份基金子公司資產管理規模仍未能止跌,而縮水的規模也從上月不足500億擴大至639億元。12月23日,中基協公布了最新一期私募資管產品備案月報數據,截至2020年11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6.92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以及證券公司大集合),較上月底減少1923億元,減幅1.1%。
  • 季度發行規模創歷史最高——公募基金三季度報告解析
    匯添富規模領跑,南方基金偏股混合  本季度共有109家公司發行公募基金,其中發行規模超百億的有41家。匯添富基金、易方達基金和鵬華基金為發行規模前三的公司,發行規模分別為968.8億元、880.1億元和723.5億元;廣發基金髮行數量最多,有29隻。
  • 胡宜斌在管基金規模縮水 華安基金新發基金分化嚴重
    明星基金經理胡宜斌在管基金規模縮水胡宜斌作為華安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也是一位任職時間超過5年的老將,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目前他在管的產品有4隻,其中華安媒體網際網路混合的任職回報率最高,為127.73%,該基金是胡宜斌於2015年11月份接手管理至今,截至2020年9月30日,基金規模達75.80億元。
  • 歷史罕見:基金「連環炸」 3天內連出5隻爆款
    繼匯添富數字生活六個月「一日售罄」後,11月18日,當天首發的嘉實動力先鋒再現百億資金認購,不到半天就達到80億募集規模上限,最終認購規模約為190億元,新基金的配售比例將低於50%。近期不少基金產品出現比例配售,爆款基金層出不窮,也助推百億級新基金數量進一步刷新紀錄。
  • 黑牛食品募資百億產業發展基金 護航雲谷(固安)第6代AMOLED項目
    6月27日,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002387,SZ,以下簡稱「黑牛食品」)發布公告稱,公司關聯方「知合資本」發起設立的「河北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基金」已於近期獲工商核准,募資額高達百億。 而顯示發展基金的成立將為雲谷(固安)第6代AMOLED項目提供更強勁的發展動力。基金助推黑牛食品轉型升級6月27日,黑牛食品發布《關於關聯方籤署產業基金合夥協議暨關聯交易的進展公告》。公告顯示,黑牛食品將建立河北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合夥)。顯示基金設立完成後,將會主要投資於黑牛食品及其子公司雲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固安雲谷」)投資建設的新型顯示項目。
  • 布局文教產業,美吉姆擬與北京市文化中心設立百億規模投資基金
    投中教育12月14日訊,據美吉姆(002621.SZ)公告透露,公司擬與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設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北京文心-美吉姆文化教育產業投資基金」(暫定名)。目前雙方已籤訂相關合作框架協議。
  • 預計百億增量投股市
    稅延養老資投資辦法來了,預計百億增量投股市,對金融機構設定千億門檻)
  • 業績兩極分化、規模破百億全靠貴州茅臺,金匯榮盛的路接下來怎麼走?
    記者 慕澤 私募排排網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金匯榮盛財富成功突破了百億規模,成為目前僅有的60家百億私募中的一員。 有意思的是,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這家私募的擴張之路上,貴州茅臺(600519.SH)可以說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