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印為古代印章的鼎盛時期,有「印宗秦漢」的說法,印文多用摹印篆,方正平直,莊嚴肅穆,渾厚古樸。
一.秦印特點
秦印字體以小篆居多,白文的印面有邊欄界格,如「口」格、「日」格、「田」格等,將文字放置格中,規矩整齊,秦印的特點是疏密處理恰當,章法險峻得勢,字形細而雄勁,刀法犀利而不失筆意。
二.漢印特點
整體章法穩定平衡,如四字印,四字各佔印面四分之一,這種均衡的構圖手法,是漢印最基本的章法構圖樣式。
單個文字以方形為基本,方中寓圓,內圓外方,單個筆畫平直是篆刻的特點。
印文筆畫與筆畫間的空隙相等。筆畫少的字,筆畫空隙略大,筆畫多的字,筆畫空隙略小,自然而然地在印面上就產生了一定的疏密關係。
印文中筆畫的轉折處以方為主,或大或小,略帶圓意自然順和。
三.白文印和朱文印
白文印:白文印是把文字的筆畫刻去文字呈白色,印度呈紅色。
白文印金石味道濃鬱,更能體現篆刻藝術的氣質和性格。
朱文印:朱文印是留下文字很印邊,刻去除此以外不需要的部分,印面效果文雅清晰和自然,故官府、人名和書畫作品用章較多使用。
作者印章
編者按:印章發展到秦漢時代,印章的刻制使用、文字的發展已臻完善,並設有專職官員進行管理,各類文獻記載較多,這給我們了解和考證秦漢印製提供了豐富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