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管理模式和生產方式論述

2020-10-19 天博智匯企業課堂

世界萬物都有其特定的發展和成長軌跡,從產生、壯大、衰落直至消亡,都會經歷其特定的成長路線。這是自然規律,任何事物都必須遵循這種規律,任何事物都逃脫不了這種規律的約束。

企業作為一種社會產物,其也必須遵循這種自然規律。因此,它也要經歷一個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並面對不同時期中特定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如同人從嬰兒到老死一樣,要經歷不同的人生成長時期,並在不同的時期經歷不同的人生體驗。

研究企業的發展軌跡主要是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條件和生存環境,就如同嬰兒要有嬰兒的護理要求,兒童要有兒童的成長條件,成人要有成人的生存規則一樣。不同發展時期的企業無論在規模、實力、機遇、運行機制、軟硬體條件、企業文化、市場地位、風險應對和承受能力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需要企業經營管理者採取不同的經營管理策略加以應對,才能讓企業順應規律,更好地發展。如果企業經營管理者不懂企業的發展規律及路線軌跡,生搬硬套不屬於這個發展階段的經營管理理念和工具方法,就有可能造成企業的滅頂之災。

筆者根據自己二十多年的管理經驗,結合眾多的企業案例,將企業的發展歷程大致分為5個階段,即:家庭作坊式管理階段、集體化管理階段、規範化管理階段、精細化管理階段和信息智能化管理階段。

下面筆者對各個階段的管理模式和生產方式進行闡述。

企業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家庭作坊式管理階段

這個階段是企業的初創期,它是企業的雛形,還不能稱之為真正的企業,如同還在發育中的胎兒,各種身體器官和功能還在發育之中,還不能是真正的自然人一樣。

這個階段的企業大都是以血緣、親情、友情關係為紐帶和基礎搭建起來的。企業人員組成也很特別,基本上不是家庭親屬,就是親朋好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商業社會是以信任為基礎的,而親屬、朋友之間會更加彼此信任。這也導致了很多發展中的企業都存在任人唯親,裙帶關係嚴重的現象。這種現象本身對企業發展並無不妥,在某種特定的階段反而會促進企業的發展。

這個階段的企業大都採用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方式。這裡的手工不是指沒有機器設備,純手工作業,而是指企業的生產管理方式。這種生產管理模式的特點是:分工不明顯、沒有特定的職責、缺乏規則標準、注重創造、工匠精神、親情化、隨意。這是一種原始和天然的運作模式,也就是說是基於人的本能在進行管理,實際上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管理。這個階段的企業要想生存下去,靠的是一種工匠精神和創造力。個體的付出超出正常企業員工的數倍,是以一種執著和近似頑固的心態在維持著企業運轉。而隨著企業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這種工匠精神也就不再起主導作用。

這個階段的企業管理模式筆者稱之為家庭作坊式管理模式。

企業發展的第二個階段:集體化管理階段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內部構成的複雜程度會越來越高和明顯,單靠工匠精神已經不能支撐企業的正常運行和發展。比如,隨著企業業務量的增加,單靠幾個人已經完成不了日益增多的工作量;隨著企業人員的增加,非親屬和親朋的加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人與人之間不可能沒有顧忌,人心不再單純,隔閡隨之而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要比以前複雜得多。如何整合人心,統一思想,就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坎。加強內部領導已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必須加以解決。至此,企業進入到集體化管理階段。

集體化管理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分工越來越細、開始建立規則、領導作用強化,領導權威至上、個人英雄主義盛行、經驗主義至上、灰色文化盛行、人治管理、人情化管理。

當企業進入到集體化管理階段後,企業規模會持續擴大,業務量會持續增加。由於個體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已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憑藉工匠精神就可以完成工作任務,這個時候就需要在內部進行勞動分工,實行專業化勞作,各司其職。這個時候,相互協作的工作方式開始佔據主導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分工會越來越細,企業開始採用勞動分工的管理模式來促進企業的發展。這個時候的企業已具備的了企業的某些特徵和功能,開始向真正的企業演進。

企業發展的第三個階段:規範化管理階段

隨著企業持續發展,企業員工從十幾人到幾十人再到幾百人甚至更多。規模的持續擴大,給管理也帶來了前所未有壓力和新的挑戰,單靠領導來進行管理已經很吃力,畢竟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同時,隨著人員的增加,各種思想觀點都會呈現出來,單靠領導的作用是很難統一不同的思想觀點。這樣勢必會給企業正常運行帶來困擾,就會出現諸如企業部門各自為政、員工拉幫結派的不良現象。解決這個問題,企業就必須重新設計管理體系,實施規範化管理,也就是由人治向法治轉變。至此,企業開始進入規範化管理階段。

這一階段的生產管理方式大都採用大規模製造的生產方式。但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市場產品個性化和服務個性化的發展,大規模製造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所以,企業發展到第三個階段後,大規模製造的情況已經不明顯了,但從人治向法治過度,規範化管理卻勢在必行。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規則第一、標準化管理、法治。

企業發展的第四個階段:精細化管理階段

規範化管理解決了人治不能解決的問題,讓企業可以持續保持穩定運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避免了因人治管理帶來的管理不確定性。因為,所有的管理規則都是預先制定好的,並且傳達到各執行層,各執行層按規則要求執行即可,人為幹預的現象會大大減少。這樣即確保了企業運行的穩定性,又同時與商業社會契約精神相融合,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職業化發展。

隨著大眾消費觀念的改變和市場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個性化和差異化需求逐漸成為消費主流,企業已不太可能按既定的規則實施內部生產運作,必須要跟隨市場要求靈活快速應對,並且要做到精益求精。規範化管理逐漸變成企業的基礎管理需求,而市場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那是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要求企業不僅持續保證管理的規範化,而且要求在規範化的基礎上將管理做精做細,確保百分百符合市場的要求,就是零缺陷。隨著社會分工更加細化,單個工序、車間、部門的工作已越來越專業化,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可以實施跨界管理和作業,任何單個工序、車間、部門都不可能獨立滿足市場的需求,必須相互協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且,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的改變,各種商業契約的普及,信用制度的推廣,要求企業和員工必須向職業化方向轉變,而不是隨便憑自己的喜好對待市場和自己的工作。至此,企業進入到精細化管理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團隊運作、專業化、職業化、零缺陷。生產方式也從大規模生產轉為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方式,甚至開始了單件定製。

在如此高的管理要求下,信息處理的及時性、準確性必定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一道障礙,企業必須藉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方能完成如此複雜而精細的管理要求。信息化管理已逐漸被企業所重視,藉助網際網路的發展,眾多企業已經開始了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搭建和改造。

總之,精細化管理階段對企業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幾點:

持續進行規範化管理並持續優化;

必須注重企業團隊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

加速企業和員工的職業化轉變;

加快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建設;

快速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方式甚至單件定製。

目前,大多數企業都在向這個階段轉化。

企業發展的第五個階段:信息智能化管理階段

在企業的第四個發展階段,筆者要求企業推行信息化管理和快速適應市場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方式,這其實是在為企業向更高管理階段轉化做準備。隨著國家工業2025戰略的實施,智能製造已擺在企業的議事日程上。這已是全球潮流和趨勢,勢不可擋,不跟隨就會被淘汰。智能製造的前提是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沒有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想實現智能製造絕無可能。放眼全世界,所有的發達國家都在為信息智能化而拼盡了全力。全球互聯互通、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都是實現信息智能化的一部分,5G的發展和運用更是將信息智能化管理推向高潮。

隨著單件定製時代的到來,世界生產方式將進行顛覆性的改變,如果你還在搞批量生產或小批量生產,就一定會被市場淘汰。未來將可能不會出現兩個一模一樣的產品和服務,每一件產品和每一個服務都將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企業想生存下去,不順應潮流快速改變,將無生存的可能。

因此,企業發展的第五個階段必定是信息智能化管理和單件定製生產方式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其特點是:智能製造、信息智能管理、產品和服務的單件定製。

以上不是主要從企業的生命周期對企業的發展進行闡述,而是基於企業生產和管理模式的轉變對企業的發展進行的闡述。筆者希望能夠給企業提供一個宏觀的戰略發展方向,防止企業出現短視行為。機會只給有戰略思維和遠大眼光的企業,想做百年企業,就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

相關焦點

  • 企業生產「零庫存」管理模式 你做到了嗎?
    北京李 玓    「零庫存」,狹義是指在生產和流通領域,按照JIT(Just-in-time,準時生產方式)組織物資供應,使整個過程庫存最小化的技術總稱;廣義是指生產鏈上生產依存關係的一種導向性的理念,不僅是按照流通領域的需求組織生產,而且是將消費者、生產者和企業視為一體,最低化控制生產鏈成本的高效管理模式。
  • 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HR高管的困惑和挑戰?
    十位重量級人力資源大咖,圍繞企業不同發展階段,HR面臨的困惑和挑戰,展開了近三個多小時不間斷的頭腦風暴和討論,在這個變化發展的時代:   新環境下HR自身角色定位如何做好轉變
  • 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如何選擇合伙人——資源和關係的永恆糾纏
    選合伙人根本上也是選人企業引入合伙人的目的大致可分為兩類,即引入資源和引入人才。其中,資源引入主要包括獲得資本、獲得客戶資源、獲得技術、獲得渠道等與企業發展強相關的資源,人才引入主要關注的是人才的經營管理能力、業務能力、技術能力、創新能力等。
  • 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推廣文案怎麼寫?
    網絡推廣文案是一種針對性很強的推廣手段,在具體的推廣中,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和實際需求來合理安排文案的內容。其實,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想要推廣的內容是不同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根據企業現階段的戰略來進行推廣文案的撰寫。
  • 企業發展不同階段,運營每天都忙些啥?
    在沒有背景的初創公司和大廠,做運營有何區別?各自的主要工作是什麼?本文作者以公司從初創到發展,到成熟的三個階段,從公司發展的時間軸角度上,為大家展現了運營每天都忙些啥?也許會掃除大家對運營工作的困惑。最近和一些剛剛創業的朋友聊天,問他們當下最緊急的需求是什麼?答案很統一,銷量!
  • 「掌舵」企業管理和人生發展
    「與時並進的弘揚《周易》,研究《周易》與企業管理與人生發展的關係,最好是從《周易》原文某一段落,比較完整地順著由前往後、承上啟下、逐條逐句的解釋《周易》與現代企業管理和人生發展,尋找它們的關聯關係與方式方法」,吳翎說:「思維不應該停留在是根據《周易》原文闡釋與企業管理和人生發展的關聯關係,還是根據企業管理與人生發展的關係,來闡釋《周易》原文的關聯關係
  • 從生產方式到銷售模式 餘杭服裝企業「突圍」有招
    從生產方式到銷售模式 餘杭服裝企業「突圍」有招 2020-12-07 15:25:21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12月的杭州餘杭葛家工業園,進進出出的車輛川流不息
  • 四種常見的企業管理模式
    未來的企業管理的目標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為基礎,適當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幾種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為什麼這樣講呢?全因為制度化管理比較「殘酷」,適當地引進一點親情關係、友情關係、溫情關係確實有好處。甚至有時也可以適當地對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關係做一點隨機性的處理,「淡化」一下規則,因為制度化太呆板了。
  • 管理會計形成與發展的「三階段論」
    第二部分:管理會計形成、發展的「三階段論」,論述了管理會計的形成、發展經歷了「成本會計」、「現代管理會計」和「後現代管理會計」三個階段,並依據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對管理會計在這三個階段中取得的進展和創新作了較具體的闡述;第三部分:管理會計在「決策支持層面」取得的進展,是對第二部分作的重點補充,特別對「科學觀決策模式」下的決策支持和「人文觀決策模式」下的決策支持進行了對比,認為後者更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 企業管理的基礎,首先了解管理的發展歷史!
    企業管理的基礎,首先了解管理的發展歷史!對管理的發展越了解,就能讓我們再摸索,就越有助於保證我們的管理行為方向的正確性。管理理論的發展,也就一百年的歷史,俗稱「管理百年」。我們的前輩們做了許多非常有意義的研究和總結工作。越了解他們,就越欽佩他們,對我們的管理實踐就越有指導意義。
  • 習近平這樣論述高質量發展
    對於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是如何論述的?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 1分鐘說管理第28期 | 公司不同發展階段需要不同能力的人​
    第二十八期話題:公司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不同能力的人把招聘做好,首先你要清楚的知道,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它所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個初創公司,招進來的人起碼是務實的,能趴在地上幹活,能拿到結果的對不對。
  • .| 從生產流水線向管理流水線升級——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組織管理...
    ,美國流水線生產方式實現了大批量、少品種的生產,推動了在二戰前後的國家工業產能和社會財富的快速增長;豐田公司把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加以吸收再創新,「以設備為中心進行加工」的生產方式改變為「根據產品的加工工藝來擺放設備」,實現了小批量、多品種、低成本的精益生產模式,這種生產模式後來也國內被我國青島海爾、珠海格力、廣東的加工車間等加以引入。
  • 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應該怎麼幹?聆聽來自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的...
    新華社濟南11月3日電題: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應該怎麼幹?聆聽來自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的聲音新華社記者王希、蕭海川、陳灝微觀主體有活力,高質量發展才有源頭活水。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在他看來,中國企業從大到強的轉變中,必須要在持續聚焦戰略主業、加快產業升級、持續創新研發、優化企業評價體系和堅持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下功夫。(小標題)堅定不移推進市場化改革20多年前,老國企山東濰柴一度瀕臨破產,37歲的譚旭光臨危受命成為廠長,破釜沉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 宋建安|《中外歷史綱要》中經典作家論述的學習與使用
    在《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6課的學習拓展中,首先引述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論述:「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於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失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 正是《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這一句話是對「世界歷史」概念的明確界定。
  • 超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看看你們公司是哪種?
    >企業初長成狀態,公司的確按照人員組織結構的安排,配備了相應的人事和行政,但是這種公司的行政通常都不具備實權,依然事事需要領導拍板,這樣的管理模式下,人事和行政比較輕鬆,同時,他們的價值也很難體現出來。
  • 重思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質的規定性問題
    從社會橫向發展層面看,需要釐清這個生產方式所涉及的兩個界限,一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形形色色現象或其他生產方式,一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等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世界各地的具體運行模式,歷史上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歐美模式曾經造成諸多負效應;從社會縱向發展層面看,就要認識到這個生產方式作為「現代生產方式」仍有其歷史的生命力,我國新發展理念主動駕馭其積極成果與風險性而使之為社會主義服務。
  • 我國管理會計發展進入實質階段 企業改革步伐加快
    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楊迪)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民族企業的不斷壯大,加強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已經成為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大力發展管理會計,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提上改革日程,視為謀求企業轉型升級、適應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項重要手段。
  • 運營|企業運營管理必備的四大思維模式
    但事實上,這些問題的產生是因為管理者沒有了解企業運營管理的四大基本思維模式。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四種模式。首先是運營管理思維與行為的關係。在企業運營管理中,我們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究其根本是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的關係問題。這就要求運營管理者需要在思維上掌握特定的模式,然後才能在行為上產生相應的選擇。思維決定行為,而行為反過來也作用於思維。
  • 蔣友梅,蔣友蓮 | 中國大學知識生產方式演變的動力機制——知識社會學的闡釋
    二是知識生產的商品化逐步體現出來,「企業型」的大學知識生產模式在中國大學得以確立。三是跨學科的知識生產方式在中國的大學也日益受到重視,科學知識生產的「團隊」由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成員組成。●從知識社會學的理論中,我們逐步了解到知識生產與社會條件的相關性體現在:(1)知識生產的大環境影響著知識生產的類型。(2)知識生產直接與人的行動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