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易》、研《易》、用《易》之目的,是培養與拓展,以及提高人們的多時空洞察力,多層次思考力、多元化鑑別力、多方位判斷力、多學科策劃力、多戰略決策力、多戰術執行力、多步驟發展力、多行業適應力、多部門協調力等諸多的群策群力,用以指導和幫助企業與個人尋覓正道,少走彎路,以利實現企業與人生的健康蓬勃發展。
——吳翎
文/ 閆曉玉
古人認為:《周易》是一本百科全書,不僅具有修身、齊家、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功能,事實上,它還是一本具有治理企業、指導人生與促進社會和諧等多重功效的「秘籍絕學」。
近年來,以「《周易》與企業管理和人生發展」為主題的研究可謂層出不窮,但問題也隨之暴露:濫竽充數、生搬硬套、斷章取義、逆向倒推、違背原文等。在運用《周易》原文,逐條逐句、分門別類、系統完整地解析現代企業管理與人生發展的關係上,易學專家吳翎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獨特的見解。
「與時並進的弘揚《周易》,研究《周易》與企業管理與人生發展的關係,最好是從《周易》原文某一段落,比較完整地順著由前往後、承上啟下、逐條逐句的解釋《周易》與現代企業管理和人生發展,尋找它們的關聯關係與方式方法」,吳翎說:「思維不應該停留在是根據《周易》原文闡釋與企業管理和人生發展的關聯關係,還是根據企業管理與人生發展的關係,來闡釋《周易》原文的關聯關係?」的層面。
吳翎介紹,《周易》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是企業管理是否健康發展的關鍵。何出此言?吳翎作出了詳細解釋。
所謂是生兩儀,即陰陽、主次。《周易》的兩儀指導企業管理,是告訴人們企業發展,需要配有正副職,或由多股東組成,亦或是有出資人與管理公司,老闆與職業經理人的分工管理模式。
小微型家庭獨資企業,一旦規模進入中型企業範疇,非特殊情況下,原則上不宜再採用純家族式的企業管理方法,一定要引入管理公司,或者是管理團隊參與企業管理,至少是要接受現代管理方法的培訓,增強現代管理模式,應用中西合璧,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管理方法,否則,很難再做大做強。
陰陽兩儀,主次分工,相互配合與互補,主要是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決策,企業的發展戰略:包括「企業管理戰略」和「企業戰略管理」,這兩個看似相同,但屬於向下或向上,向左或向右兩個相向運動、相向管理的不同概念。
一個大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最基礎的產、供、銷、財四大部分(部門)的協調配合(非生產型企業無生產一環),以及中層管理人員的上傳下達和指揮實施。《周易》的兩儀生四象中四象所代表的產、供、銷、財四大部分(部門),是企業發展的核心部分,是決定企業成敗的最關鍵因素,當然也不是說,一個企業只有這四個部門,而沒有其他中層管理部門。
產、供、銷、財以及其他部門,也就是中層管理部門或人員,按照四象所處的位置,上面有兩儀,下面有八卦。所以,中層管理人員的工作是上傳下達、執行貫徹老闆的戰略規劃與決定,盡職盡責的為老闆代勞,將董事會、老闆制定的戰略規劃,作戰術安排,作實施細則,也就是實施企業發展的戰術,解決戰術怎麼完成的問題。
四象生八卦。在企業管理應用中,《周易》的八卦,代表員工,企業在發展中,員工作為主要執行中層管理者戰術實施安排的具體責任人。也是具體創造財富的人士,企業必須有基層員工的實幹、勞碌,為其創造價值,生財助威,才能得到發展。
「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既然八卦代表職能部門和企業員工,為什麼又說八卦定吉兇呢」?吳翎說,「其實我希望大家對員工一詞要有一個新的認識,即:在一個企業裡,老闆、領導、團隊等都是企業的員工之一,而不是在員工以外,他們是管理『普通員工』的『高級員工』。『高級員工』的老闆、助手、董事會,主要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再交由不同的中層管理部門和管理者、管理團隊去執行、去實施。企業管理戰術同樣不是單向課題,按照陰陽原理,正反雙向,有兩個方面,企業的管理戰術和企業的戰術管理,它們同樣也是正反兩個概念。」
雖然說企業有了戰略與戰術的制定與實施,但老闆、領導以及中層管理部門和管理者,包括管理團隊,也不能夠完全的當甩手掌柜,還應不定期檢查下級管理者,和普通員工對戰術管理方法的具體落實,與實施情況。要根據實施情況和進度,修訂完善戰術方法,帶領員工完成。
吳翎說:企業『高級員工』一定要記住,沒有普通員工,就無法完成高層與中層制定的戰略與戰術,普通員工的積極努力、勤奮工作,才是給企業直接創造經濟價值,影響企業成敗的關鍵。一個企業只有做到上級與下級、部門與部門、員工與員工之間相互配合,才能發展,其配合的結果,決定企業榮辱,決定企業的發展成敗,因此可說,八卦定吉兇是也。
而吉兇生大業的理解則更是顯而易見。吳翎表示,一個企業,也就是老闆、經理人、團隊、中層管理者和員工等組合而成,檢驗企業發展戰略是否正確,戰術決策安排是否合理,員工實施是否到位。《周易》暗示老闆、管理者、團隊、普通員工這一切和合,決定企業的成敗盈虧與發展,決定了企業能否做到發展壯大因素。
由此得知:《周易》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闡釋了企業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個優秀的企業,需要一個優秀的團隊來發展,但優秀團隊的打造,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個漫長的時間,恰好是目前國內很多起步型,或小有成就的企業不願意接受的現象,而且,即便是一些團隊被打造出來,也會出現與其企業合作團結運作的時間也不會很長,老闆與管理團隊之間可能會出現大家會互相不服,最後四分五裂,各奔東西的現象,這也就成為了當今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共同難題。
怎樣緩解這個嚴峻的問題?吳翎說:「從《周易》的角度來看,如果能夠利用國粹《周易》的精華,結合承、乘、比、應、當(正)、據、中這七種關係,合理地指導企業發展,指導團隊交流,指導團隊發展,指導團隊建設,效果可能會有所改變。」
因為《周易》的這七種關係,存在於企業管理之中,暗示老闆、管理者,或者是管理團隊、普通員工,因為他們處於不同的位次,應該有不同的作為,這些不同關係協調與否,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成敗盈虧,居安思危就是其理。如果處理不好,企業就可能走向衰敗,有可能破產,有可能被兼併。所以,任何企業的企業管理者,或者是管理團隊、都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
在吳翎看來,從某種程度上講,企業文化與管理理念就是老闆文化,或者是團隊文化,以及老闆與團隊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文化。所以,吳翎認為,與時俱進地改變企業的管理理念,關鍵在於對企業的管理者、團隊,企業老闆培訓,改變管理者、團隊和老闆的管理理念,才是改變企業管理理念的關鍵所在,才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所在。
因此在現實的企業中,戰略態勢的決策,或多或少的都會打上這些力量的烙印。所以,作為團隊、個人或管理者學習、掌握、應用國學精粹——《周易》是十分必要的,也將會大有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