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最怕聽到別人說這孩子真沒教養

2021-01-10 北青網

「最怕聽到別人說『這孩子真沒教養』,其實我們花的功夫成千上萬倍」

熬過崩潰,比現實更焦慮的是未來,抱團取暖是他們的渴望

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

父親接兒子放學。兒子的背景是父親凝視的方向。

因為疑似自閉症,6歲男孩樂樂被媽媽小葉遺棄在了杭州城站肯德基店(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APP近日曾做連續報導)。

樂樂和小葉的故事經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APP報導後,不少和小葉同病相憐的家庭給我們打來了電話。每個自閉症家庭,都經歷過小葉的崩潰和絕望。只是,大多數人最後接受現實,並選擇讓自己強大。

47歲的吳民(化名)是杭州一家小便利店的老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一個19歲患有自閉症的大男孩的父親。近日,錢報記者走近吳家,記錄下這個家庭的日常。

下午3點40分,是晨晨(化名)放學的時間。一到點,他會站在杭州楊綾子學校的門口,等爸爸來接。

學校邊上的「智慧樹」小店,晨晨盯著各式蛋糕看,沒有吭聲。吳民看出兒子眼中的渴望:「想吃哪一個,就自己去買。」

晨晨興奮地到收銀臺邊,掏出手機,點開支付寶,「嗶」地一聲支付成功。

記者誇晨晨很棒的時候,吳民說,只有回過頭來想想的時候,才會發現邁出的這一步是有多大。

那一刻,即使有心理準備

但依然很難很難相信

19年來,極致的欣喜和痛苦,這個家庭都嘗過了。

2000年1月17日,晨晨出生。一對年輕人,初嘗父母滋味,有無措,有激動,在孩子的啼哭聲和自己的手忙腳亂中,度過了最幸福的一年。

即使當其他孩子開始牙牙學語時,吳民也沒有太在意。都說「貴人語遲」,說不定晨晨在某一方面「天賦異稟」呢。事實是,這樣的「自欺欺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不堪一擊。除了不說話,一歲半的晨晨拒絕眼神交流,連最簡單的對視都做不到。

一開始,吳民以為晨晨是聾啞孩子。夫妻倆抱著孩子四處求醫,甚至花了2萬多元給晨晨配了助聽器。

孩子3歲時夫妻倆第一次去北京,在一家腦科權威的醫院裡,他們得到了自閉症確診單。那一刻,即使有心理準備,吳民還是感覺像被判了「死刑」。

晨晨低著頭一語不發,妻子整天以淚洗面,吳民難受到心裡好象有根針在刺。

一邊沒日沒夜地賺錢

一邊給兒子做康復訓練

接受現實並且熟悉晨晨作為自閉症孩子的一舉一動,是他們能做的第一步。

自閉症患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刻板、規律。晨晨很安靜,「專心致志」玩玩具,能連續幾個月只玩一個玩具,無論大小,必須隨身攜帶,否則就會從嗓子裡發出低吼,開始哭鬧。晨晨還會莫名其妙地笑,踮起腳尖轉圈圈,直到摔跤……

夫妻倆在杭州市中心開了一家小便利店,離不了人。所以只能一人看店,一人帶孩子。

吳民多方打聽了解到,自閉症患者需要做康復訓練。「根本不去想未來,也沒有很遠的打算。當時只有一個目標,做訓練。」

夫妻倆起早貪黑,延長開店時間,賺錢給兒子做康復。接受現實之後心裡的念頭只有一個,就是一邊賺錢一邊給兒子看病。

那年聽說美國有種藥對自閉症有改善作用,夫妻倆想盡辦法找人代購,每個月好幾千的藥費,讓孩子吃了一兩年。

晨晨4歲進入康復機構,在杭州待了一年,又去青島康復了一年。

那麼多年過去了,吳民依然記得當晨晨終於喊出那一聲「爸爸」時,彼時他內心的激動。他對妻子說,「兒子終於開竅了。」

一遍遍重複和解釋,還要應對突發

有時候崩潰起來悄無聲息

晨晨在進入楊綾子學校讀書後,日子似乎進入了正軌。但這種所謂的「正軌」,並不意味著風平浪靜,而是要處理各種突發事件,還有一遍遍不斷的重複和解釋。

比如說,小店靠近貼沙河,晨晨又喜歡玩沙子。有一次晨晨獨自跑出去,吳民發現後立刻關店,發動大家去找人,但好幾個小時都沒有找到。「不像正常孩子,有人喊名字就會有回應。他不會的。」所有人急得團團轉的時候,晨晨回來了,吳民至今都不知道這段時間晨晨去了哪裡。

比如說,如果看到別人口袋有東西吸引他的話,晨晨就會伸手去拿。吳民夫妻倆常常要一個勁地道歉、解釋。

「最常聽到的也是最怕聽到的話是『這孩子真沒教養』。」吳民說,事實上,在教孩子方面,他們下的功夫可能是普通父母的成千上萬倍。

倒一杯水遞出去,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每天重複上百遍地教,晨晨也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以前,吳民工作,唱歌、跳舞、打球,非常活躍。自從有了晨晨,他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每天都在重複這些讓人崩潰的日常,一遍遍,已經磨平了歲月與脾氣。

吳民說,有時候崩潰起來悄無聲息,「周邊也有因為自閉症孩子影響夫妻感情,因為孩子而爭吵最終家庭破裂的。」

「無論是孩子的異常,屢教不改,還是外界的質疑,這些都是我們所要面對和承擔的。有些人脆弱,承受不住,而有些人在這個過程中變得強大。」吳民覺得自己是後一種人。他說,他們不需要藏著掖著,也不需要同情,需要的是理解和寬容。

如今,晨晨的交流已經沒有太多障礙,而且還在學習鋼琴、非洲鼓,學會了支付寶付款,消消樂等簡單的遊戲玩得也很溜。

有人說,自閉症的孩子其實都很聰明,甚至在某一領域是天才。吳民願意相信兒子晨晨可能就是這樣的「寶藏男孩」。

比如晨晨已經將萬年曆深深地印在腦海裡了。

「1999年7月13日,星期幾?」

「星期二。」晨晨回答。

只要答對了,晨晨就會伸出大拇指,想要在對方大拇指上蓋章。這是父子間的一種獎勵方法。而這樣的測試,百發百中,準確無誤。

自閉症患者能就業的很少

不能讓他待家裡,想抱團取暖

戴著鴨舌帽的吳民說著過往,大多數時候一臉坦然。他說沒有計算過在晨晨身上的花費和付出,也沒有天天指望著晨晨都有進步。只是回頭去看走過的那些「一步一腳印」時,無論對於晨晨還是他們自己,都很想說一句「你真的挺棒的」。

但是現實依舊是現實。還有一年時間,晨晨就要從楊綾子學校畢業了。即將走出他的「舒適圈」,他會有怎樣的表現,沒人知道。

楊綾子學校目前約有學生210名,自閉症孩子佔到四分之一。「幾年前,每個班級也就一兩個自閉症孩子,現在一個班能有五六個。」副校長姚鄭芳說,這些孩子從學校畢業後能就業的鳳毛麟角。「現在輕度甚至是中度智障的孩子,會被一些企業接納,做些性質單一的工作,也算是融入社會。但自閉症不一樣。有特殊才能的自閉症患者少之又少,除了部分人去工療站外,更多的自閉症患者無法就業,只能選擇居家生活。」

吳民有些焦慮,「我不能讓晨晨待在家裡,這樣只會越來越退化,我和她媽總有一天會離去,到時候怎麼辦。」

吳民是個實幹派。他知道,這個時候只能抱團取暖。他計劃著,和一幫志同道合的家長一起,為自閉症的孩子打造屬於他們的「小社會」,裡面可以學習、工作、生活,得到24小時的託管。

「這很難,但不是沒可能。問題來了就解決,總會實現的吧。」吳民說。

本報記者楊茜文/攝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相關焦點

  • 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最怕聽到別人說孩子沒教養
    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最怕聽到別人說孩子沒教養 原標題:   47歲的吳民(化名)是杭州一家小便利店的老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一個19歲患有自閉症的大男孩的父親。近日,錢報記者走近吳家,記錄下這個家庭的日常。  下午3點40分,是晨晨(化名)放學的時間。一到點,他會站在杭州楊綾子學校的門口,等爸爸來接。  學校邊上的「智慧樹」小店,晨晨盯著各式蛋糕看,沒有吭聲。吳民看出兒子眼中的渴望:「想吃哪一個,就自己去買。」
  • 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
    47歲的吳民(化名)是杭州一家小便利店的老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一個19歲患有自閉症的大男孩的父親。近日,錢報記者走近吳家,記錄下這個家庭的日常。  下午3點40分,是晨晨(化名)放學的時間。一到點,他會站在杭州楊綾子學校的門口,等爸爸來接。  學校邊上的「智慧樹」小店,晨晨盯著各式蛋糕看,沒有吭聲。吳民看出兒子眼中的渴望:「想吃哪一個,就自己去買。」
  • 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我願相信兒子是個「寶藏男孩」
    47歲的吳民(化名)是杭州一家小便利店的老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一個19歲患有自閉症的大男孩的父親。近日,記者走近吳家,記錄下這個家庭的日常。下午3點40分,是晨晨(化名)放學的時間。一到點,他會站在杭州楊綾子學校的門口,等爸爸來接。學校邊上的「智慧樹」小店,晨晨盯著各式蛋糕看,沒有吭聲。吳民看出兒子眼中的渴望:「想吃哪一個,就自己去買。」
  • 「這孩子真沒教養」,當家長聽到這句話時,該反省了!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萬象打卡,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為人父母的最不希望的就是別人說自己的孩子沒教養,這不僅僅是外人對孩子的否定,也是對父母教育的抨擊與嘲諷。其實,生活中這種「熊孩子」十分多見,有教養的孩子卻很少見。可就是這種鳳毛麟角的「有教養之舉」,才更讓人為之感動。「這孩子真沒教養」,當家長聽到這句話時,該反省了!
  • 「這孩子真沒家教」,家庭中應教的三類規矩,別讓孩子被罵沒教養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提倡體驗式家庭教育,倡導科學育兒、理性育兒。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家庭中應該教的三類規矩。大多數人,如果在生活中看到那些「熊孩子」時,往往都會說一句「這孩子真沒家教」。說的是孩子,但「罵」的是家長。
  • 跟別人坦言自己孩子是自閉症,是一種「公開處刑」?
    跟我認識很久的朋友是一名幼教老師,最近一起吃飯的時候她聊起幼兒園的事,說今年開學的時候班上新來了一個小男孩,聽她媽媽說孩子有自閉症。 小男孩也就五歲,看起來和其他孩子差不多,但是他在幼兒園的時候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喜歡滑滑梯跟蹺蹺板,最喜歡做的事是繞著操場的欄杆一個人轉圈圈,誰叫他也不理。
  • 送司機涼透的包子真相:有教養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
    而我除了感動之外,還從孩子的身上發現了另一種光芒,那就是教養。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類心靈的花園中,最質樸、最美麗和最平凡的花朵就是人的教養。教養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善意的微笑,一聲溫暖的問候,別人有困難時,伸出的援手……這都是對教養最好的詮釋。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一舉一動,一點一滴,處處都閃耀著讓人溫暖的光芒。孩子的行為,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結什麼樣的果,孩子身上藏著父母最真實的品行。
  • 公開孩子的孤獨症/自閉症=公開「處刑」?
    直到有一天聽到人們在議論:「這孩子真可憐,從小不愛說話,不跟人玩,只做自己的事,誰都不理,5歲才查出孤獨症。現在學也上不了,生活自理也勉勉強強,真不知道他將來怎麼辦!這輩子啊,估摸就這麼毀了。你看,即便孤獨症/自閉症家庭為孩子傾其所有的付出,即便這些父母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孩子,他們依舊面臨著最大的困境——公開「我家孩子患上孤獨症/自閉症」這件事,換來的,往往是周圍人的偏見和不理解:
  • 為了不讓別人知道我家孩子是孤獨症\自閉症,我撒了100個謊
    真失敗!」,大點就好了,這就是父母教養問題。」,眼裡有光呢,以後正常上學沒問題。,校長說孩子懂得愛:她拉孩子的手,孩子叫她「姥姥」時,她說感受到了孩子的愛(孩子不知道這是校長,但是校長年紀和姥姥差不多)✎ 他們的擁抱,很暖。
  • 孩子,這4種表現最沒教養,父母如不管教,10年後他就廢了
    只要父母教得好,我堅信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沒教養的熊孩子。相信很多人都碰到過「熊孩子」熊起來的時候,第一印象就覺得這個孩子沒教養。熊孩子背後必然有個熊家庭,有趣的是,這些父母都不認為自己家的孩子是沒教養,頂多也是調皮而已。但你要明白,盲目縱容孩子並不是愛而是害。
  • 培養有教養的孩子,父母請經常跟孩子說這幾句話,不是客氣是尊重
    略略對於這句話是深信不疑的!什麼是教養,言行舉止中無時不刻都透露著素質和修養。這不是兩三天就能達到的,是需要長期的培養。都說培養一個紳士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那麼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也需要父母耐心的堅持做到言傳身教。如何做到正確的言傳身教?父母請經常跟孩子說這幾句話,不是客氣是尊重。
  • 每個孩子的模樣,都是原生家庭的教養
    -01-看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看他平時做事的細節便一目了然了。前段時間,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家庭聚會,我就遇到了一個奇葩的孩子。朋友聽到便打著圓場說:「沒事,孩子在長身體呢,多吃點兒。」孩子邊吃著邊跟他媽媽說要看電視,他媽媽就給他夾了一碗菜讓他去看電視,孩子也沒吵沒鬧,媽媽就安心跟大家吃飯聊天。
  • 你沒教養的樣子,真醜
    最後反過來批評別人:這人什麼素質?看完讓人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你沒教養且狂妄自大的樣子,真醜!什麼是教養?一個人的教養,和所謂的身份其實是兩回事。怕弄髒地面,把鞋脫在門口,爬著進去,跪在ATM機前取款。保潔人員說:「沒事,我可以再拖一遍」但這位農民工說:「不想給你們添麻煩,我很快就走。」許多時刻,一個人真正的教養,並不在於他穿的多好,有多富有,而是在他對別人將心比心,互相理解的態度。
  • 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是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曾經有人問我,你養育孩子最怕什麼?我回答:最怕沒教養。知乎答主@三倍氫二氧一曾經分享過這麼一個故事:親戚家的熊孩子身高1米4,體重120多斤(堪比成年女性)。熊孩子出其不意地要把孕婦推倒,幸好答主在對面趕緊架住孕婦,才沒有釀造悲劇。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特別報導: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5年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記者採訪了平陽縣章小飛(化名)一家,記錄下這個自閉症家庭的15年日常。這麼多年來,欣喜和痛苦,他們都嘗過。今年15周歲的方方(化名)於6周歲被確診為自閉症。同年,方方爸爸去世。經歷過崩潰和絕望後,章小飛和兒子方方努力讓自己強大。
  • 99種自閉症雙星家庭的苦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有雙星,苦難加倍。想想看,當一個自閉症孩子折騰時,家長就很辛苦。而兩個自閉症孩子同時鬧起來時,會有多累。更最要命的是,一個孩子鬧騰完,另一個孩子又開始鬧騰,那才是讓人精疲力盡感到絕望的時候。在經濟上,雙星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因為往往要承擔兩個孩子的幹預成本,這種壓力讓這些家庭更加苦不堪言。
  • 教養: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凝聚力,是刻在骨子裡的善良
    孩子從幼兒園起,我和老公就告訴他,做人要有教養。教養從我理解的範圍就是:在家裡,如果想要家人幫忙,那就要說:「請」「謝謝」等禮貌用語。家人之間不說髒話,要善待家人。如果外出,要跟我們打招呼。出門在外,在公共場所,不破壞公共設施和環境,不亂扔垃圾,在公交車上不大聲喧譁,碰到老人,小孩,孕婦需要讓坐的,儘可能的讓座,待人要善良。
  • 孩子喜歡自言自語?孩子能否上學?自閉症家長最關心的7個問題
    自閉症的主要特點與表現:(1)社交發展方面患自閉症的孩子會有社會交往障礙,比如不依戀父母,缺乏目光對視,也不能根據別人給出的非語言信息做出反應。以上是自閉症孩子的一些典型特徵。當家長懷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患上自閉症時,請儘早帶孩子帶專業的醫院或者是具備資質的機構進行評估診斷。第2問:自閉症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很多家長會認為說孩子患上自閉症是不是因為他們教養不當導致的。NO!研究證實自閉症是一種腦發育性障礙,與父母教養方式無關。 所以家長不必有罪責感。
  • 賈靜雯13歲女兒「說髒話」被罵,網友:沒教養的孩子,不被待見
    文/小雪媽媽教養是一個孩子最基本的外在表現,做父母的從小都會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有教養的好孩子。而說髒話、罵人的行為,會讓別人對孩子印象分降低!其實誰都有自己的私生活,私下裡沒人的時候,說一兩句髒話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在社交平臺上,哪怕是自己的小號也需要注意下,畢竟父母屬於公眾人物,自己從小也被聚光燈照耀,不要因為過失言語給大眾留下一個父母教育不當的印象。沒教養、沒規矩的孩子,走到哪裡都不被人喜歡!
  • 真性情什麼時候成了沒教養的擋箭牌?
    毫不誇張的說,大慶的情商一般的人實在是「高攀不起」,剛認識的時候偶爾委婉的和他提起他說話做事風格過於直接,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他給出的回答,是家庭原因使得他養成了「性格直爽」的秉性,但是是個人都應該知道,性格直爽≠沒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