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特別報導: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5年

2020-12-16 快點溫州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記者採訪了平陽縣章小飛(化名)一家,記錄下這個自閉症家庭的15年日常。

這麼多年來,欣喜和痛苦,他們都嘗過。今年15周歲的方方(化名)於6周歲被確診為自閉症。同年,方方爸爸去世。經歷過崩潰和絕望後,章小飛和兒子方方努力讓自己強大。「我就希望,以後能有一些簡單的活讓孩子做。他要是離開我身邊,日子會很苦很苦。」

方方最愛的玩具

第1年至第6年

從懷疑到孩子被確診,再到丈夫突然去世

章小飛是這個家庭中,發現孩子有些「特別」的第一個人。

1~3周歲,方方看起來和正常孩子沒什麼不同,基本的生活自理都能學會,會唱兒歌,也能辨認物體顏色和形狀,可交流起來,總讓人覺得不一樣,比如肚子餓了,他直接上去就拿;如果有什麼事情不高興,他會哭鬧很久,直到完全滿足心願。看起來,他就是脾氣壞了點。

到了4周歲多,其他孩子都能正常交流,可方方還是不行。章小飛忍不住問:「孩子怎麼還是這樣,會不會哪裡有問題?」丈夫聽了很生氣,責怪說:「哪有人這麼說自己孩子的?」她也就不再說了。

直到幼兒園老師再次傳來同樣的疑問,章小飛才帶著兒子往醫院跑,先去離自家服裝店最近的廣西南寧,又去溫州,再去上海。醫生的答案越來越確定:自閉症,可以去康復中心培訓。

這條康復之路十分艱難。章小飛帶著兒子在溫州一家康復中心陪讀,每天孩子上課之前,她就去簡單買兩個菜,11時許回家燒菜吃飯,13時30分又去康復中心,16時許回家,時間排得緊湊。康複課程效果挺明顯,方方的行為表現有所改善。

因為工作忙,他們改送方方去瑞安某家康復中心培訓,食宿全託。這是後來她想起就有點後悔的半年。她一次都沒去看過兒子,當兒子終於見到她時,放下吃了一半的飯就趕忙跑到跟前,嘴裡喊著:「要跟著媽媽,要跟著媽媽。」

「康復中心每個月學費3300元,大兒子還在上高中,加上房租,錢根本不夠用。」章小飛發愁,丈夫勸她寬心:「不要操心錢,我會想辦法的。」這段對話發生在方方6周歲那年的5月,不到半年,9月的某天,方方爸爸突發心梗去世。

第6年至第10年

帶孩子回老家上學,盡力滿足他的所有需求

2011年,家庭的經濟支柱轟然倒下,章小飛知道,方方再也上不起康復學校了。她帶著孩子回到水頭奶奶家,上普通幼兒園。這年,方方8周歲多了。除了接送兒子,她就靠著踩縫紉機、做手工活來賺點生活費。方方一直上到9周歲多,接著又在南雁一所普通小學讀了一個學期。這期間,方方的表現讓章小飛有些崩潰。無論老師怎麼引導,孩子還是只能辨認圖片,不會寫字。

但是,章小飛仍然在堅持。

為了讓方方加強運動,每天傍晚吃完飯洗了碗,她一定陪著兒子打球。只要兒子想要圖畫貼紙,或者想要一個遙遠記憶中的老式掛曆,她一定會找遍街巷的小店,即便山門、順溪、鄭樓到處跑,也要給兒子買回來。「如果不買,他就會一直念叨。」

方方有特殊的表達方式。因為她不想讓兒子吃棒冰,兒子表達憤怒的方式就是不斷重複「買棒冰」「小店買」這幾個字,求她買什麼時,則會不斷重複「媽媽對你這麼好」,如果她不給出反應,兒子就會又急又鬧。

不久,章小飛聽說鄭樓有一所特殊學校,就趕緊送方方去學習。在這所特殊學校,方方得到了良好的引導,老師常常給她反饋,「方方在學校很乖,願意和老師一起讀書,自理方面也做得很好。」看兒子有了適合的學校,章小飛終於心定,能夠空出時間到菜市場擺擺攤,賺一些家用。

第10年至第15年

孩子進入了青春期,她無奈又別無選擇

章小飛很瘦。40多公斤的她,站在80多公斤、一米七多的兒子身邊,看起來十分弱小。

儘管方方仍然能記得幼兒園小朋友的名字,儘管他仍然像小時候一樣能辨認恐龍書本裡的角龍、蛇頸龍,但章小飛知道,眼前長出喉結、正在變聲的兒子,和以前真的不一樣了:方方進入了青春期。

13周歲那年暑假,方方第一次打他媽媽。原因是叔叔勸他「不要吃肉了」,他一臉不高興,當場放下筷子離開桌邊,用力拍打門旁的自行車坐墊。「這有什麼好生氣?」章小飛問。話音未落,方方即朝她走來,伸手朝她頭頂重重拍了兩下,那兩下力氣極大,她感覺眼冒金星。之後,仿佛因為傷了母親要做自我懲罰似的,他開始不斷拍打自己的頭。

但沒隔兩天,方方又發起脾氣打了她。「又怕又氣,氣得全身無力,但是再怎麼氣也不能發脾氣,我要是有一點急,他馬上就比你還氣,比你還急,我就要像個木頭人一樣,一點都不能暴露自己的情緒。」章小飛說,她的現場反應是不停地柔聲規勸,但實際上,她覺得害怕,怕突然不一樣的兒子,也怕兒子傷害他自己。

每次發完脾氣,平靜下來後,方方很快會承認錯誤說「不對」「下次不可以」,再問他還會不會這樣時,方方也會說:「不這樣子了。」但章小飛知道,她兒子這時展現出的「懂事」是沒用的,下次發脾氣仍然控制不住。

她覺得無奈,但別無選擇。「難道把方方送到醫院精神科嗎?」章小飛反問道。她無論如何接受不了這個選擇,只有將兒子每天帶在身邊,她才覺得放心。

這兩天,方方再次得了甲溝炎。因為不喜歡剪指甲,他的指甲長長,直到嵌甲引起紅腫。到了診所,護士、醫生圍著方方,軟硬兼施,連哄帶騙,才成功幫他處理好創口。

這事兒,讓章小飛既心酸又感激地悄悄哭一會。但是,一定不能讓方方發現她哭,因為她的情緒太容易被敏感的兒子捕捉到。

由於疫情,方方最近不上課,母子倆租住在鄭樓一間出租房。每天16時30分,是章小飛準備晚飯的時間。孩子很挑食,而且不讓他媽媽隨意變動。

方方現在很喜歡聽歌,每次他們飯後出去散步,街邊的奶茶店總放出響亮的流行歌曲,方方要是喜歡就跟著哼。這兩天,看到孩子常哼《我想靜靜》《我們一起看月亮爬上來》,章小飛就給他設置了循環播放,方方很開心。

「他每天能開開心心,我就很高興了。」章小飛告訴記者,現在最令她擔心的是孩子的情緒。「我就希望,以後能有一些簡單的活讓孩子做。他要是離開我身邊,日子會很苦很苦。」

章小飛說,她會永遠陪伴在兒子身邊,直到自己老去。而到時候兒子該怎麼辦,她從沒想過

來源:平陽傳媒中心

本網記者 何靜 編輯 宋淑瑩

相關焦點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在康復與教育之外,為什麼強調家庭救助?
    2020年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今年的主題是「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 - 推動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自閉症群體,關注自閉症家庭。1/ 自閉症並不是罕見疾病!
  • 自閉症關注日,15部紀錄片帶你走近星星的世界
    2020年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根據2019《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Ⅲ》披露,中國的自閉症譜系兒童超過1000萬,0-14歲兒童的數量超過200萬。因其病因不明、致殘率極高且無法根治,需終身幹預。凹凸鏡編輯部推薦了15部關於自閉症的紀錄片,希望更多人關注這群「星星的孩子」。
  • 自閉症的歷史,如同一部人性簡史丨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今天是4月2日,第13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2020年聯合國提出的世界自閉症日宣傳主題是:向成人期過渡/長大成人(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中國精協也根據中國實際,發布了2020年世界自閉症日的中國宣傳主題:「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推動建立自閉症家庭救助機制。這兩個議題都有些姍姍來遲,但意義卻是格外重要。
  • 一個自閉症家庭的19年
    浙江在線5月26日訊 因為疑似自閉症,6歲男孩樂樂被媽媽小葉遺棄在了杭州城站肯德基店(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APP近日曾做連續報導)。  樂樂和小葉的故事經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APP報導後,不少和小葉同病相憐的家庭給我們打來了電話。每個自閉症家庭,都經歷過小葉的崩潰和絕望。只是,大多數人最後接受現實,並選擇讓自己強大。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一起來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
    有這樣一群孩子,我們稱他們為「星星的孩子」,醫學上他們被稱為自閉症兒童。他們在溝通交流方面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來自遙遠星球的思維模式,好像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今天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August 8 2018 - New York City.
  • 關注自閉症兒童 加拿大列治文市華裔家庭獻愛心
    中國僑網4月10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4月是自閉症關注月,今年也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12周年。加拿大列治文北中選區省議員屈潔冰表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的目的是希望引起公眾對自閉症問題的關注,她感謝當地華裔家庭為此付出的努力。
  • 世界自閉症日;了解自閉症;讓他們不要再孤獨!
    不喜歡看繁瑣的文字介紹;可以觀看以下五分鐘動畫視頻;全面了解什麼是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本文使用自閉症名詞。 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和相關研究與診斷以及自閉症患者的關注。
  • 世界自閉症日 | 關注「星星的孩子」,從了解開始
    有這樣一群孩子:不聾,卻充耳不聞;不盲,卻視而不見;不啞,卻閉口不言……他們被詩意地稱作「星星的孩子」今天,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這是來自聯合國的信息——《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症患病率約為1%,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000萬,0~14歲的兒童患者達200餘萬,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個幼兒園有4個班級,每個班級有25個孩子,其中可能就有一個孩子是自閉症患兒。
  • 世界自閉症日:關愛「星星的孩子」
    4月2日是第8個「世界自閉症日」,也叫世界孤獨症日。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因為生活在自我的世界,像星星一樣孤獨,因此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及整個維吉尼亞州的標誌性建築會在4月2日的晚上點上藍燈以支持自閉症代言人機構發起的紀念世界自閉症日的「點亮藍燈」行動。文中的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就是「世界自閉症日」。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一起來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雙語)
    有這樣一群孩子,我們稱他們為「星星的孩子」,醫學上他們被稱為自閉症兒童。他們在溝通交流方面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來自遙遠星球的思維模式,好像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今天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
  • 你無法理解,自閉症對一個家庭意味著什麼
    今天是2020年的「世界孤獨症日」。對公眾來說,自閉症三個字或許越來越平常,但對這些人群與家庭來說,卻是壓在命運之上的一座大山。截止目前,自閉症被視為一種先天的發育障礙,病因不明,沒有特效的藥物與療法。患者的典型表現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無法與外界互動——在社會交往、溝通交流方面都存在障礙,而且會出現重複刻板的行為。
  • 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 | 蛋白組學為攻克自閉症帶來什麼?
    特刊:世界自閉症日原創:景傑學術2019年4月2日是第12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今天我們為大家總結了蛋白質組學在自閉症領域研究進展,讓我們共同期待各界對自閉症的深入研究,並將有效的研究成果落到實處,真正惠及患者。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丨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今天是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可這和來自星星的孩子又有什麼關係呢?在告訴你答案之前,我首先要給你講一個小故事。 他在小學的開學典禮上,遇見了一個特別不聽話的小男孩,當大家認真在聽校長的開學致辭時, 這個調皮的小男孩叼念著「不能隨便打開冰箱
  • 4.2世界自閉症日|一起來關注這群「來自星星的孩子」
    並不是所有的自閉症兒童和所處家庭都有機會被世界溫柔以待。2018年12月,廣州市一名孕婦攜7歲的自閉症兒子燒炭自殺。小朋友很早被發現得了自閉症,經過幾年專業機構的幹預治療,已經「看起來跟其他孩子無異」。但在入學普通社會幼兒園之後,他跟同班孩子打鬧過幾次。
  • 經典947助力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為星星的孩子發聲
    他們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 星星的孩子 關注自閉症群體 急切需要你我共同的參與 2020年4月2日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愛因斯坦可能是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這說明了什麼?
    從2008年起,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希望提高大眾對自閉症群體的關注和關愛。明天,我們將迎來第13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3年,一項meta分析顯示我國的自閉症譜系障礙患病率約為1.18%,而另一篇系統綜述報導我國患病率為2.45%。
  • 「有尊嚴地活著」自閉症家庭最真實的心聲
    自1943年美國兒童精神病醫生Leo Kanner首次報導自閉症以來,自閉症的發展已經歷了75年,病因未有確切解釋,它有可能落入任何一個家庭。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全球每68個孩子中就有1個孩子是自閉症,多見於男孩,初發年齡一般在30個月以內。這種先天的腦部功能發育障礙正以每20分鐘確診一例的速度吞噬著一個又一個家庭。
  • 世界自閉症日——認識「星星的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對自閉症的多點認識,有助於消除對自閉症患兒的歧視、偏見和排斥。4~5倍,因此有研究認為致病基因源於父親;某些染色體異常可能會導致自閉症的發生,每年也均有新的關於自閉症候選基因的報導,均提示了自閉症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
  • 自閉症2012年中國十大新聞
    在研究領域,被立項的自閉症項目比前一年大幅度增加,進入該領域的科學家數量也顯著增加,也展示了一些不錯的研究成果。可以說,自閉症的研究逐漸成為了科學界的研究熱點之一。在社會宣傳上,出現了一批有關自閉症題材的影視劇,媒體報導的頻率大幅度增加,媒體的關注程度很高,自閉症成為了網絡搜尋引擎的熱點詞彙之一。根據關注和影響程度評選出來的中國自閉症十大新聞。
  • 自閉症,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
    10年前,科室住了一個自閉症兒童,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自閉症患者,孩子年齡大約7歲了,每天就是自己趴到床上玩,基本不會看我們一眼,更談不上交流了,醫生和家長對他來說是空氣一般的存在,家長顯得心酸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