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感冒常用藥,維C銀翹片為百姓所熟知和喜愛。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發布的一則關於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提醒,卻引來社會廣泛關注和議論。
在第32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提醒醫生、患者及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如果未按照說明書推薦的用法用量使用,同時合併使用與維C銀翹片成分相似的其他藥品,或者對維C銀翹片所含成分過敏者用藥,可能引發藥品不良反應。
一邊是頭疼腦熱時就能想起的「老藥」,一邊是令人打怵的不良反應症狀,帶著公眾對維C銀翹片的疑問,記者採訪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人以及相關領域專家。
疑問一
常用「老藥」 為何也有「不良反應」?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資料庫維C銀翹片不良反應病例分析顯示,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問題與其所含相關成分有一定關聯性。其藥品不良反應多為所含化學成分已知的不良反應,如對乙醯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皮疹、蕁麻疹、藥熱、肝腎功能損害以及嚴重過敏反應等;馬來酸氯苯那敏(又稱「撲爾敏」)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睏倦、虛弱感、嗜睡、口乾、咽喉痛、心悸等。
「事實上,『撲熱息痛』和『撲爾敏』在多數感冒類西藥中也存在,這不僅僅是維C銀翹片的『專利』。」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翁維良告訴記者,引起不良反應的主要是指這兩種西藥成分,而這樣的類似反應在其他感冒藥中也不同程度存在,並非維C銀翹片藥品本身有什麼質量問題。「況且,藥物的不良反應也應該看後果的輕重。從實際情況來看,維C銀翹片的不良反應普遍來說是輕微的多,嚴重的少。」翁維良分析指出。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也明確表示,任何藥品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都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對身體不適或有害的反應。藥品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不應將藥品不良反應與藥品質量問題混為一談。
疑問二
維C銀翹片還能不能繼續使用?
維C銀翹片還能不能繼續使用?這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布維C銀翹片安全性提醒後,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
「事實上,只要是大品牌的廠家生產的藥品,質量還是有保障的。畢竟不良反應並不等同於藥物有質量問題。」在翁維良看來,相比於其他純中藥製劑,中西藥複方製劑的特點是見效快,價格也相對便宜。這也是維C銀翹片在市場上受歡迎的原因。
翁維良表示,我國維C銀翹片的生產廠家一直以來都按質量標準組織生產,大廠的藥品質量是有保證的。公眾在購買非處方藥時,要到大藥店買質量有保證的藥,最好還是要注重藥品品牌。
為降低用藥風險,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在維C銀翹片安全性提醒中建議:醫生處方或藥店售藥時,應提示患者維C銀翹片為中西藥複方製劑。對本品所含成分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患者在使用維C銀翹片等感冒製劑時,應嚴格按說明書用藥,避免超劑量、長期連續用藥。
專家提醒
服藥前看清說明書了解自身藥物過敏情況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此次通報維C銀翹片的不良反應問題,事實上也給廣大百姓使用非處方藥提了個醒——在服用不同藥品之前,務必看清說明書,也要對自身的藥物過敏情況有所了解。
以同時合併使用與維C銀翹片成分相似的其他藥品為例,維C銀翹片說明書明確提示:本品不能同時服用與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藥。
另外,翁維良告訴記者:「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對同一種藥,並非所有人都能發生不良反應。患者要了解自己對哪些藥有過敏反應並在購藥時說明情況,請專業人士給予幫助。」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