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皮膚先被「凍」起來 13天後再移植獲成功
患者皮膚「凍」起來13天後再移植獲成功 瀋陽完成世界首例自行冷凍皮膚治療大面積撕脫傷 因叉車碾壓導致大面積撕脫傷,患者的皮膚先被「凍」起來再移植獲得成功,患者高女士很快就能出院了。 剛入院時,高女士聽醫生說要把皮膚先「凍」起來,過一段時間再植回去,她和家人很疑慮。田立傑教授細緻地作了講解:醫生把撕脫的自體皮膚保存在-196℃液氮中,最大限度保證皮膚細胞的活性,待其身體條件好的時候再回植回去。 高女士擔心凍完的皮膚能否成功地移植回去?
-
第一附屬醫院李小梅成功實施國內首例冷凍消融手術
第一附屬醫院李小梅成功實施國內首例冷凍消融手術 清華新聞網4月28日電(通訊員 江 河) 4月23日,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中心小兒科主任李小梅教授為一頑固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兒成功實施冷凍消融手術。
-
三體的冷凍技術成真?首例人體低溫保存者已被「冷藏」3個月
首例人體低溫保存者已被「冷藏」3個月 黃粱 • 2017-08-15 18:20:49 來源:前瞻網 E8898上海交通大學製冷與低溫研究所副教授Huang Yonghua博士說道,相信親人死亡的遺體有一天可以恢復生機,是信仰上的「巨大飛躍」。「儘管我們能夠利用技術來冷凍人的身體,但沒有人成功地復活了一個人。」他說,「換句話說,低溫冷凍的成功是無法保證的。」他補充說,但是,可能從冷凍的人中提取DNA或其他細胞,這一過程對死者家屬有潛在的益處。
-
中國首例「四代」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術在西安交大二附院獲得成功
超越常規腔鏡和人手極限,擁有7個自由度「轉腕」,可540度自由旋轉……7月7日,國內首例第四代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手術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成功實施。因病變輸尿管長度較長,手術難度較大,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均未得到有效治療。前不久,患者到西安交大二附院泌尿外科就診,該科種鐵教授團隊經過多次縝密的討論,決定為患者實施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術。當日上午10時許,患者被推進手術室,經過專家團隊10多個小時的努力,手術非常成功。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完成,人體冷凍技術獲重大突破,是真的嗎?
如果是你,死後願意被人體冷凍等待覆活嗎?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按照科幻小說和電影設定,在極低溫的環境下,促使人體進入低能耗或零能耗的冬眠狀態,等到數十年之後再喚醒復活。長期以來,人體冷凍技術僅停留在科幻層次,現階段的醫療技術水平遠遠不及。
-
我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 網友:科幻電影中死亡暫停要實現了?
2017年8月15日訊,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黎史翔)近日,我國國內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手術已完成,來自山東濟南的展文蓮是首個在中國國內冷凍並等待覆活的「病人」。而展文蓮是繼中國首位接受人體冷凍者——重慶女作家杜虹之後,又一例來自中國的人體冷凍者。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用防凍劑置換血液 手術持續55小時
原標題:國內首例人體冷凍:按下生命的暫停鍵 8月15日,是山東濟南人展文蓮的百日祭。在墳前,丈夫桂軍民帶了妻子的手機,播放著她生前最喜歡的歌之一《我只在乎你》:「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所以我求求你別讓我離開你……」 這個皮膚黝黑「性格剛強」的男人哭了。
-
冷凍治療皮膚贅會留疤痕嗎?
冷凍治療是比較流行的治療方式,對於一些慢性惡性腫瘤疾病的治療效果是不錯的,比如胃癌、肺癌、食道癌等。冷凍治療是通過低溫,把皮膚多餘累贅凍住,讓其自然脫落。那麼,冷凍治療會留疤痕嗎?冷凍治療會留疤痕嗎?冷凍治療正常是不會留疤痕。
-
自存臍帶血救了8歲女孩的命 湖南首例自體臍血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自存臍帶血救了8歲女孩的命湖南首例自體臍血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成功移植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 22日上午,一份來自廣東的臍血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經水浴復溫後據悉,這是湖南首次利用自體臍血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2011年,妍妍在父親林先生工作地湛江出生,家人在當地醫院看到臍血宣傳資料,得知臍血是一份很好的健康保障,果斷選擇生育後保存孩子的臍血。 今年11月10日,細心的媽媽梅女士發現妍妍眼睛周圍出現了一些紅色的出血點,接著又開始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
-
海南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去年底,聽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這種疾病有很大優勢,小雪的父母決定讓孩子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2017年小雪滿1周歲後,身體就出現了不適,剛開始是頭暈嘔吐症狀,狀態很不好,有一次卻突然昏迷了,把我們都急死了。」小雪的父親告訴記者,她的女兒已經經歷過2次手術,現在經過醫院的精心治療,女兒正一步步地恢復健康,心裡很是安慰。
-
自體臍帶血治療腦癱有了新突破,今後他們有救了……
「慢天使」真不少,無論國內外約400名新生兒中就有1個,而且多達300種現有治療辦法效果不如意。不過,今後「慢天使」可望有救。由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和韓國漢陽大學聯合開展的「自體臍血治療腦癱」臨床科研項目,目前已有12位患兒成功進行自體臍血輸注並取得突破進展。此項臨床試驗首開華南先河。
-
卵子冷凍499天後被喚醒 石家莊首例冷凍卵子成功受孕(圖)
眼瞅著年齡越來越大,求子心切的夫妻倆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了冷凍卵子,男方則接受進一步治療。卵子在冷凍了499天後被喚醒,在臨床和實驗室人員的密切配合下,34歲的王女士通過「試管嬰兒」最終懷孕成功。這是石市首例冷凍卵子成功復甦。目前,王女士處於孕12周,各項孕檢指標正常,健康狀況良好。
-
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它除了具備來源豐富,採集方便的特點外,還具有對被採集者不會造成傷害、臨床應用及時、移植後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率低且程度較輕等優勢,因此臍帶血移植已成為治療某些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其中自體臍帶血在治療神經母細胞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方面,相比其它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優勢更加明顯。
-
《自然》:低溫保存技術複雜,當前技術無法使人體恢復如初
在-196℃的低溫下,生物體代謝基本停止,避免了由遺傳引起的生物變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人體低溫保存技術得以「永生」。患有現代醫學無法醫治疾病的人希望通過在低溫下保存自己的身體(通常在-196℃液氮中),在未來醫學發達的時候能夠成功復溫並使自己的疾病得以治療,再次獲得生命。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貝德福德(J.
-
國內第二例人體低溫保存公開 志願者是72歲患癌老人
他的團隊曾在2015年為中國首位冷凍申請人、重慶女作家杜虹實施了冷凍手術。2017年5月,還是阿倫·德雷克,在濟南對展文蓮實施了中國首例人體凍存手術。不過阿倫·德雷克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體低溫保存能給予人們一種希望,病人由於目前的技術不能治癒的疾病而病入膏肓,也許有一天,科技發達到一定程度,醫學將能夠治癒這些疾病。銀豐的專家侯躍東坦言,現代低溫冷凍保存技術,在長期保存技術上尚待進一步突破,未來還將探索細胞、組織和器官的長期深低溫保存的新原理、方法和技術。
-
存了8年的臍帶血救了女孩的命 湖南完成首例自體臍血移植
12月22日上午,一份自體臍血從廣東省臍血庫運往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經水浴復溫後,緩緩輸入8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妍妍(化名)體內,而這份臍血正是妍妍8年前出生時儲存的。這是湖南省首例自體臍血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
北京 臍帶血成功救治952人
繼2009年中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成功後,北京市臍血庫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已經達到1005份,其中有20例為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近日,作為臍帶血受益家庭,白血病患兒小宇和媽媽、弟弟一起從青島來到活動現場。當初正是弟弟的臍帶血挽救了哥哥小宇的生命。
-
照樣切除腫瘤——冷凍消融手術
簡單來說, 冷凍消融就是創造極端低溫的條件,凍結病變細胞再將其融解 ——如此往復從而殺死病變細胞的治療方式。>| 北京阜外醫院,完成中國首例冷凍消融房顫手術 2013年|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完成國內首例冷凍球囊消融術 2014年| 清華第一附屬醫院,國內首例冷凍消融治療兒童心律失常 2015年
-
廣州冷凍手術治療專家,冷凍治療專家
廣州冷凍手術治療專家,冷凍治療專家 時間:2020-09-10 11:54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廣州冷凍手術治療專家那個好呢?雖然現在的冷凍技術應用的很廣泛,但是能做好冷凍技術的專家卻不多見啊,現在國內做冷凍手術治療腫瘤不錯的專家當屬牛立志專家教授了。
-
有了人體冷凍技術,「起死回生」還會遠嗎?
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 人體冷凍技術是一種試驗中的醫療科學技術,把人體或動物在極低溫(零下196℃以下)的情況下冷藏保存,希望未來能夠通過先進的醫療科技使他們解凍後復活及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