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臍帶血成功救治952人

2020-12-18 三九養生堂

繼2009年中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成功後,北京市臍血庫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已經達到1005份,其中有20例為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近日,作為臍帶血受益家庭,白血病患兒小宇和媽媽、弟弟一起從青島來到活動現場。當初正是弟弟的臍帶血挽救了哥哥小宇的生命。「我們的孩子不幸得了這種病,但幸運的是,我們存了臍帶血。」小宇的媽媽含著眼淚說,「孩子進行臍帶血幹細胞移植後,排異反應非常小,現在恢復得很好。」

記者了解到,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是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癒最多的三種疾病。

據北京市臍血庫相關負責人表示,這1000多份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案例中,年齡最小的患者僅有2個月大,年齡最大患者已高達80歲。除兒童移植患者以外,也有重達100公斤的成人患者,在實際臨床運用中獲得成功。

在北京市臍血庫裡,臍帶血樣本全部被儲存在零下196℃的深低溫液氮中,此時,血液中的細胞會處於休眠狀態,等到有需要它的人出現時,工作人員才會將其解凍「喚醒」。

北京市臍血庫的技術中心副總監魏曉飛介紹,北京市臍血庫每一份臍帶血,從採集運輸、製備、檢測到最終的存儲,都要通過層層關卡,嚴謹的製備流程及深低溫的液氮的存儲環境,確保了臍帶血的安全有效儲存。2017年,在對凍存長達18年11個月的臍帶血凍存抽檢結果中,細胞復甦後活性97.16%,這表明,北京市臍血庫久存的臍帶血,依舊能夠良好地適用於臨床。

而臨床事實也證明如此,臍血庫一份存儲時間達14年的臍帶血,就幫助一位白血病患者恢復了健康。

目前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的庫存量已超過25萬份。儘管如此,我國現在仍有500萬血液病患者正在等待造血幹細胞的移植,且每年以4萬的數字在增長,其中一半是兒童。然而,每年僅有約0.03%的患者能有幸得到造血幹細胞的治療。

北京兒童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吳敏媛教授表示:「在血液病領域,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血液病治療成熟有效的治療手段之一。造血幹細胞的三大來源包括骨髓、外周血和臍帶血。三大來源互為補充。其中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因其採集方便,對孕嬰無傷害,實物存儲應用及時,移植後排異率低且程度較輕等優勢,常應用於兒童疾病的治療。」

吳敏媛教授表示,一般來說,對於單份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可以用於治療20至25公斤體重的患者。但這個數字並不是絕對的,還要看治療疾病的種類以及臍帶血的細胞數,如果臍帶血的細胞數量比較多,也可以適用於體重大一些的患者。此外,現在還可以同時使用兩份臍帶血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隨著科技的發展,臍帶血的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泛,未來在先天性缺血缺氧腦病以及自閉症等疾病研究領域,也將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目前,全球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疾病近80種,臍帶血臨床研究累計千餘項,這些研究包括血液系統疾病及非血液系統疾病,涉及治療遺傳病基因療法、心血管、矯形、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病變等。

相關焦點

  • 北京市臍帶血庫15年救治952名患者
    臍帶血對於生過孩子的媽媽們來說並不陌生,曾經被當作醫療廢物遺棄的臍帶血如今越來越多應用於臨床醫療救治。北京市臍帶血庫近日通報了最新的臍血儲存和使用情況,目前臍血庫存儲了超25萬份樣本,截至6月23日出庫樣本1005份,救治人數952人。其中,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是治癒最多的三種。
  • 我市採集臍帶血已救治94人
    據統計,全國臍血應用例數已超過16000例,其中我市臍血採集總量累計超過40000份,在中山地區採集的臍帶血已救治了94人。■中山採集臍帶血醫院從3家拓展到9家據了解,廣東省臍血庫已經在全省21個地市200餘家醫院開展了臍帶血採集業務。其中,中山於2007年開始開展臍帶血採集業務,目前採集醫院已從當年的3家拓展到9家。
  • 北京市臍帶血庫出庫千份臍帶血 凍存18年臍帶血依然有效
    原標題:凍存18年的臍帶血依然有效   本報訊(記者代麗麗)北京市臍血庫日前舉行「臍血千份出庫應用媒體通報會」。截止到6月23日,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臍帶血出庫已達到1005份,救治952人。
  • 山東省臍血庫臍帶血應用達5800餘例 救治5000餘人
    山東省臍血庫主任楚中華介紹說,截至目前,該庫已出庫臍帶血5800餘例,救治了5000餘人,在治療血液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方面有獨特優勢,為大量患者帶去康復的希望。2020年「愛與希望」世界臍帶血日活動13日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血液科病房內舉行。
  • 北京地區臍帶血存儲有保障
    到底在哪裡存儲臍帶血才更有保障,又如何確保臍帶血的質量安全,面對複雜的幹細胞市場,準爸媽們常常會感到迷茫。 北京地區臍帶血存儲有保障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憑藉自建庫至今15年來的企業質量高標準,榮獲「健康中國(2016)消費者信賴品牌」這一殊榮。 北京地區臍帶血存儲有保障
  • 自體臍帶血移植救治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紀實報導
    孫媛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 血液科主任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成功完成國內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然而2015年4月中旬,喬喬突然出現反覆發燒、食慾減退、不停哭鬧、走路不穩的情況,爸爸王瀟(化名)立即帶喬喬去日照市人民醫院,醫生建議喬喬去北京進行詳細檢查,不幸的是小喬喬在北京兒童醫院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必須立即住院治療。  小喬喬先後經歷了化療、手術治療,2016年年初複查時發現病情復發,轉院至北京京都兒童醫院,主治大夫孫媛主任建議儘快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救治喬喬的生命。
  • 北京援鄂醫護人員今起可免費儲存臍帶血
    為向北京援鄂抗疫醫護人員致敬,北京市臍血庫4月13日啟動了「臍心關愛,為逆行者守護」——援鄂抗疫醫護關愛項目。即日起,北京援鄂醫護人員將獲得免費儲存臍帶血服務。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湖北武漢成為疫情「震中」。
  • 存臍帶血能治百病?揭秘你不知道的臍帶血真相
    2 運輸成功採集的臍帶血會由專業取血員,駕駛專用的取血車,在24小時內運輸到臍血庫。每次運輸對取血箱溫度進行連續監測(4℃-25℃),定期做溫度保持的功能測試,確保每一份臍帶血的運輸安全。一份臍帶血最大能負擔100公斤的患者羅榮牡:原則上,做骨髓移植,量是越多越好,但臍帶血比較神奇,它裡面有豐富的幹細胞,甚至可以支持一個成人的骨髓移植,因為它有很強的增殖能力。100公斤體重的人臍帶血移植成功的歷史記錄還是有的。
  • 調查:臍帶血你了解多少 你會存臍帶血嗎
    近日有消息稱,籌建14年來,北京自體臍血庫存儲量達到20萬份,臨床上用於自身及親屬的有15例。臍帶血真的有用嗎?儲存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青島新聞網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科專家表示,臍帶血之所以可以「救命」,主要是因為臍帶血裡所含的造血幹細胞是「細胞之母」,它可以生成肝細胞、心臟細胞等多種功能的細胞,還擁有修復器官損傷的潛力。近年來,臍帶血確實成功救治了一些患者。
  • 臍帶血之惑 一個人的生命銀行?一群人的生命銀行?
    8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進行了自治區內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移植對象是一名患有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的2歲兒童,他使用的臍帶血是由500公裡之外的北京市臍血庫提供。    「有的人說為孩子儲存一份臍帶血,如果以後得了病,可以自體移植。還有的人說儲存臍帶血白花錢,不如捐給公共臍血庫。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份臍帶血呢?」
  • 廣東臍帶血公共庫存量破萬
    羊城晚報訊 記者夏楊、通訊員宋文閣報導:廣東臍帶血公共庫存量突破萬份!記者從3月31日召開的廣東省臍帶血採集質量表彰會上獲悉,目前廣東臍帶血庫公共庫存量已達10585份,共移植235份,在幹細胞移植治療疾病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 臍帶血之爭:一個人的生命銀行or一群人的生命銀行
    「有的人說為孩子儲存一份臍帶血,如果以後得了病,可以自體移植。還有的人說儲存臍帶血白花錢,不如捐給公共臍血庫。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份臍帶血呢?」在如何處理臍帶血的問題上,一些準媽媽表示了自己的疑惑。現場面對爭議媽媽們依舊願意存臍帶血被稱為新生兒帶給人間的「第一份禮物」。如果臍帶血不進行有效採集,就會隨著臍帶胎盤一起當作醫療廢物而丟棄。
  • 北京市臍血庫設計庫存量已達百萬級 救治患者超1300人
    作為全國首家合法臍血庫,北京市臍血庫規模逐漸擴大,臍帶血治療疾病的成功案例不斷刷新。臍血庫成立至今,臍帶血已累計出庫應用超過1400份,救治患者超1300人。市臍血庫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臍血庫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米,液氮庫面積1500平方米,庫容量可達100萬份。
  • 遂寧一媽媽無償捐贈臍帶血 一年多後成功拯救黑龍江籍7歲患兒
    「臍血庫是實體庫,一旦配型成功就可以立即出庫,為患者的治療贏得寶貴的時間。」2017年8月21日,市民王曉(化名)在市中心醫院順利產下一枚女寶時,將自己的臍帶血無償捐贈給了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以下簡稱四川臍血庫)。
  • 《青年醫生》引「自存臍帶血」爭議
    與此同時,也有專家提出自存臍帶血用途有限,甚至提出「臍帶血陷淘汰危機」、「自存臍帶血是騙局」等。  近日,新京報記者探訪北京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技術專家表示,目前北京臍帶血庫已有650份臍帶血應用於臨床,治療患者610位,被證明可治療37種疾病。同時,產婦自存臍帶血中,11例獲得臨床應用。
  • 回眸:中國臍帶血存儲20年
    專家肯定臍帶血儲存意義  世界上第一例臍帶血成功移植的手術是在1988年,到現在的20多年間,全世界以臍帶血來源的幹細胞進行移植的臨床案例逐年增加。對於臍帶血在液氮中可永久保存的理論已得到醫學界的廣泛認同。2011年,發表在blood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美國科學家就發現人體臍帶血冷凍23.5年後,活性依然很高。  2012年,北京市臍血庫一份凍存長達14年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成功救治一名49歲的白血病患者,刷新了北京市臍血庫凍存時間最長的臍帶血臨床應用記錄。
  • 大體重成年患者用臍帶血移植取得治療上的成功
    通常說的臍帶血治療體重範圍,指的是非血緣移植中的半相合移植,並非自體移植(自體臍帶血移植為完全相合)。專家解惑:單份臍帶血進行移植的臨床應用已經逐年增加中國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孫自敏教授:對於大體重、成人患者,用單份非血緣臍帶血移植成功,有不少這樣的病例。
  • 人一生僅有一次的救命臍帶血,到底要不要存?
    「我周圍挺多人存臍帶血的,至於有沒有用咱還真不懂。」……其實,「臍帶血」這個概念並不是這幾年才興起的,生過孩子的媽媽,都曾在醫院的產檢室外遇到過臍帶血的宣傳員,被上過這方面的「健康課」。後來,醫生使用這個男孩剛出生妹妹的臍帶血為他配型成功,做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
  • 臍帶血很委屈:自存和捐獻 這些話不得不說
    1988年,全球首例臍帶血移植在法國巴黎獲得成功後我的醫學價值被發掘出來搖身一變,我成為寶貴的生物資源截止2019年12月全球超過只有在國家設立的臍血庫才能保證臍帶血凍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由國家衛健委批准設立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只有7家分別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四川、山東、浙江為了保存臍帶血這
  • 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成功引進血液篩查核酸檢測技術
    (2012年10月16日,北京)近年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這一新名詞引起了眾多準媽媽們的強烈興趣。以往孕婦分娩中常被視為廢棄物的臍帶血,因其富含造血幹細胞,成為繼骨髓和外周血後的第三大造血幹細胞來源,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逐漸得到全世界的認可,也越來越受到醫學界和社會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