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抱怨孩子好習慣難培養,那是你沒做到這幾點

2020-09-03 糖喵喵育兒

許多家長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省心、自律,而自家的則是神獸一枚,各種陋習一堆,簡直讓人操碎了心。前陣子網上一個視頻,讓無數家長扎了心。視頻裡的孩子從開始寫作業,一會開關門,一會敲牆壁,一會摳手摳腳,到最後上廁所的九分鐘時間裡,孩子只花了2分鐘在做作業上。家長看後發現,那簡直就是自家娃寫作業的翻版。無論是孩子陋習多還是不夠專注,歸結起來孩子沒有養成一個好習慣。

而許多家長也知道習慣的重要性,給孩子制定了21天好習慣養成計劃表,督促孩子,最後孩子卻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都說21天的重複動作,可以養成一個好習慣,有些家長疑惑,為什麼自家的孩子堅持了21天,好習慣卻沒有養成。

日本作家古川武士認為習慣基本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行為習慣,第二種是身體習慣,第三種是思考習慣。這三種習慣難度各有不同,所需周期也各不相同。如果只打算堅持21天,然後期待可以形成習慣堅持下去。那麼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我的孩子一直有睡前整理好第二天上學物品的好習慣,她從未忘記帶課本或者學習用品,也從未因為早晨整理物品的慌亂造成一天的心情不好或者上學遲到。睡前整理學習物品屬於行為習慣,花費的時間並不長,也是她剛上一年級時幫她培養的。自她培養了這個習慣後,我從未幫過她整理書包。

整理物品屬於行為習慣,一般需要30天的周期進行培養。

整理書包的第一階段:睜一隻眼閉一隻度過反抗期

第一階段,第1天至第7天,屬於習慣的反抗期,大概有42%的人能堅持下去。反抗期間十分艱辛,因為大腦會本能會選擇容易的事,從而促使身體會產生一種強大的「習慣引力」,讓孩子抗拒整理書包,就是身體產生一種抗拒感,抵抗新的行為。

一般孩子剛開始都抗拒整理書包,他們認為父母整理好的書包遠比自己整理來的又好又快,為什麼還需要自己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整理物品。給孩子講明自己學會整理的好處,做完書包的示範整理,然後開始實施。

這個期間,父母對孩子的整理書包不要抱有太高要求,誇張點說,就是對孩子整理書包的標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動手去做就行,不必刻意追求結果。

如果孩子嫌棄整理書包瑣碎,可以先從「嬰兒學步」開始,就是從一些小的細節方面開始。比如前三天只花一分鐘把文具盒整理好,讓孩子破除整理書包是個繁雜且浩大工程的心理,慢慢再多花一分鐘整理作業本。整理的時間段也可以自由一些,做完作業後或者睡前整理等時間段都可以。

整理書包的第二階段:輕輕鬆鬆度過不穩定期

第二個階段,第8天至第21天,不穩定期,此階段大概有60%的人會堅持下去。在不穩定期間,就是在習慣的培養過程中,總會遇到突發情況,導致計劃失敗。其實,培養習慣初期,沒必要糾結每天必須按時按量完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突發狀況,如果打算讓孩子愉快的度過不穩定期,那就放過自己,放過孩子,採取「彈性機制」,也就是例外規則,允許孩子有一兩天不按照規定進行整理書包。假若孩子因為作業完成的太晚,或者當天玩得太累, 倒床就睡,那麼這天可以不實施習慣的培養方案。這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面對突發的偶然事件採取彈性機制,這樣會讓孩子感到習慣培養不刻板,也減輕孩子新習慣培養的壓力。

在不穩定期,家長為了能讓孩子順利度過,可以採取一些好的方法,比如採取行為模式化原則,就是給孩子規定好,做完作業後立刻整理書包,讓這種固定的思維映在孩子腦海中,就像早晨起床第一件事上廁所一樣。

也可以採取一些能讓孩子持續進行的行為機制。比方稱讚孩子書包整理的好,獎勵孩子一塊巧克力,一本新書,一次動畫片。或者和孩子一起玩整理書包的遊戲,比一比誰整理又快又好。也可以採取一個小小的儀式,讓孩子體會到整理的興奮。說幾句加油鼓氣的話,告訴孩子勝利就在眼前。通過這些方法去除孩子的惰性,打破平淡無奇的習慣培養,以此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當然,懲罰機制也是有必要的,在抽檢書包整理過程中,如果有遺漏的物品督促孩子立刻補齊,如若幾次都這樣,則適當採取懲罰機制,讓孩子感到危機感。這種處罰可以別出心裁,比如當孩子朋友的面,宣布孩子最近在培養整理書包習慣,後面表演給朋友看。或者每天打卡,讓大家督促自己。通過這種別樣的處罰,讓孩子增加一點新習慣培養的危機感。

整理書包的第三階段:奇思妙想應對倦怠期

第三個階段,第22天至第30天,屬於倦怠期,也是勝利即將在望的階段,據說這個期間有18%的人會選擇放棄。倦怠期是身體已經逐漸適應了新習慣,但仍舊有許多人會覺得新習慣乏味、空虛、沒有堅持的意義而選擇放棄。

許多培養習慣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明明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很久,突然有一天,提不起勁來,一夜又回到了解放前。其實這是習慣引力在作祟,它發現身體馬上就要適應新的習慣,於是產生習慣引力,讓你回到之前的狀態。

幫助孩子克服習慣引力,順利度過最後的倦怠期可以奇思妙想地尋求一些方法,讓習慣的培養看起來非常有趣。

比如打卡這件事,如果使用紙張記錄打卡內容時間,可以準備不同顏色的彩筆,每天一種顏色,或者打卡表格裡每天畫一個不同的圖案,多給孩子找點樂趣,讓習慣培養不那麼索然無味。也可以每天拍張照片,寫上日期,每天給孩子看他的勞動成果。或者將近段時間的表現告訴親朋好友,狠狠地表揚一頓孩子,讓其他人給與肯定與鼓勵。通過這些事情,讓孩子不再找放棄整理書包的藉口。

幫助孩子建立身體習慣,如鍛鍊、減肥、早起大概需要三個月周期。幫助孩子學會正面思考,大概需要六個月的周期。其過程也是經歷痛苦的反抗期,懶惰的不穩定期,寡淡的倦怠期。不要妄想通過21天建立身體習慣或者思考習慣,這樣往往都會以失敗而告終。

葉聖陶說:「積千累萬,不如有個好習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就如農民播種,播種下了習慣的種子,只有精心施肥、澆水,才能收穫豐厚的果實。只播下種子,棄之不問,等待上天賞飯,最後很可能沒有收成。培養孩子的新習慣,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家長的精心培育。家長則更要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收穫好習慣。

相關焦點

  • 從小培養孩子不抱怨常反省的好習慣
    「這是我早就預料到的,」父親笑著說,「當初,你的老闆不重視你,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足,卻又不努力學習,而後來你痛下苦功,當然會對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上司,卻不會反省自己,這是人們常犯的錯誤。」 讀完這個故事,我非常佩服這位父親的睿智。中國古人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孩子的好習慣難培養?在2個方面加以輔助,許能「烙印」成功
    比如說:吃飯、起床、寫作業的時候,總能聽見媽媽在大聲的喊著:「吃飯不要到處跑!不要挑食!"「這都幾點了你還不起床,昨天晚上是不是又熬夜了!說了多少遍了就是不聽!」「又在玩手機,你作業是寫完了是嘛?」
  • 孩子好習慣難養成,那是家長作祟,你還在旁邊沾沾自喜
    其實教育很簡單,那就是幫助孩子養成一種習慣,一種好的習慣。當孩子好的習慣養成,他們做事的速度就會變快,做事的效率會更高,適應能力更強,整個人對於生活就會陷入一種良性的循環,這就是最成功的教育。到底是什麼邪魔作祟,導致孩子無法養成好習慣?別去懷疑各種事情,孩子無法養成好習慣,跟家長離不開關係,一切都是你自己作祟!為什麼我會這樣說?今天我們就去扒一扒,孩子難以養成好習慣的五大真相,或許你自己都沒想到。真相1 父母的認知錯誤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之前,你必須要知道一個現實:習慣的養成並沒有那麼簡單。
  • 那是你沒做到這幾點。新手寶媽看過來
    做好這道菜爸爸媽媽把她放餐椅上,她卻吵著要下去玩,怎麼都不肯吃。爸爸媽媽被她搞得不耐煩,於是祭出法寶-手機.,給寶寶放動畫片,寶寶終於安靜下來,乖乖坐餐椅上,很認真看動畫。媽媽趁機一口肉一口飯,一口蝦一口蛋,寶寶也不看是什麼,送到嘴邊就張口吃了。我和老公委婉的和朋友講:「這樣對寶寶不好吧?」媽媽很無奈:「沒辦法,不給她看手機她就是不肯好好吃飯」。
  • 培養孩子守時好習慣,從制定時間表開始
    【小蝸牛專欄】培養孩子守時好習慣,從制定時間表開始原創作者|小蝸牛【1】麗麗期待已久的卡通電視節目要開播了,她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守在電視旁,突然間砰的一聲,媽媽把電視機關上並大聲吼道:「功課還沒做完,誰讓你看電視的?」
  • 培養孩子好習慣,只需這幾招,簡單易行
    今天,還是這3個學生沒觀看直播網課。用不著說,又是藉機玩遊戲。終歸,遊戲的魔力太大。家長上班,管不著。老師,鞭長莫及。留意一下,這幾個學生平時在學校都是讓老師不省心的主。上課打不起精神,作業要催繳,成績下遊。顯而易見,再過一段時間,回到學校,這些孩子是無法跟上正常教學進度的。更為可怕的是,孩子的網癮,能戒掉嗎?
  • 讓孩子持續優秀的法寶——培養好習慣
    教育家葉聖陶告訴我們:「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句如何解讀呢?潛臺詞是講:教育過程中,無論是孩子學知識增本領、身體成長發育和心理健康發展以及學會做人等,習慣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為什麼如此呢?這就意味著用好習慣佔領孩子的核心習慣地位,用好習慣去克服壞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 這四個好習慣,能讓孩子遠離危險
    這個社會壞人一直存在,這也是人類必須要承受的風險,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會有各種危險,但很多危險,家長還是可以努力讓孩子遠離的。比如努力給孩子提供安全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也可以多學習和施行更科學的育兒方式,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這四個好習慣。特別是這四個好習慣,能讓孩子遠離危險,只要家長能以身作則,孩子擁有這四個好習慣是很簡單的事,所以家長一定要自己先養成,然後堅持。
  •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方法很多,能做到以下幾點也很厲害
    回爐重造的機會是沒有了,但從現在開始,注重孩子情商的培養卻是現實可行的,下面我就講一講自己的幾點建議,可否引起大家的共鳴,還望留下你寶貴的意見: 共情很重要 第一次知道共情這個詞還是女兒告訴我的,我問上高中的女兒,高情商的孩子,首先需要什麼?女兒想都沒有想就脫口而出:共情性。我問女兒何為共情性?
  • 培養孩子好習慣不能光靠「講道理」,嘗試這3個方法,效果更佳
    孩子的一生的成就和父母的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所以,會格外的認真培養孩子。其中培養孩子好習慣就是父母特別重視的一點,而大多數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和孩子講道理,殊不知,好習慣不是「大道理」講出來的,孩子不僅不會養成好習慣,還會對父母這種「叨擾」式教育產生反感。
  • 培養孩子的想像力,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每個人天生都具有一定的想像力,但要使之豐富,就需要注意培養。我們以繪本《明天,貓咪來我家》為例,探討一下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具體應該怎麼做。萬一……孩子腦洞大開,想像著各種可能的狀況。培養孩子想像力的方法1.家長要注意激發孩子的想像力繪本中的故事是由媽媽的一個問題展開的,孩子順著這個問題發揮想像。如果媽媽只是簡單回一句:貓咪長得都是一樣的。孩子可能就不會腦洞大開了。
  • 如何培養寶寶收納整理好習慣?看以下這幾點
    自從有了孩子,尤其是寶寶學會走路以後,家裡經常一團糟,瞬間感覺自己收拾東西的速度還趕不上熊孩子破壞的速度,那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整理收納東西的好習慣呢?家長首先培養寶寶的收納整理的意識,然後再培養寶寶收納的好習慣。
  • 孩子習慣難培養?用「條件反射理論」,讓孩子輕鬆養成好習慣
    其實這位寶媽的情況,相信許多家長也經歷過相同的感受,孩子太小、缺乏自制力,許多壞習慣在不知不覺中衍生出來,家長發現後急於糾正卻有心無力,找不到突破點,尋不到正確的管理方法。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試著定下規矩實行起來卻仿佛登天一樣難。那麼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重要性?
  • 這7個好習慣,能做到一半的孩子都很優秀,你家孩子佔了幾條?
    如果上面這7條習慣你家孩子能做到一半以上,那麼恭喜你,他的表現已經超過了同齡人,進入學校或社會後一定很受大家歡迎可惜我們身邊的很多孩子並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家長也沒有意識到習慣培養的重要性,總覺得這些都是小事,孩子把心思放在念書上,好好學習就行了。殊不知這些後天養成的習慣,會直接影響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著名作家巴金曾說,「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家長要怎麼做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難以管教,培養孩子好習慣更是不容易。其實,事出有因,當家長們抱怨孩子不好管教,好習慣不好培養的時候,更應該做的是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看看自己是否將對孩子的關愛關注到了孩子生活的各個細節中,是否從細節出發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
  • 越是沒本事的父母,總喜歡在這兩件事上與孩子計較,你是這樣的嗎
    孩子其實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做到完美,也要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到。,殊不知,這是家長的悲哀,還不自知!不過,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沒有什麼得心應手的教育方式,所以有時候也會走彎路,反而耽誤了孩子的一生。曾經看到有網友抱怨說,媽媽看到領導背著女兒送的包包,受到了打擊就回家嘲諷她,也想讓網友孝敬她。先不提上了一天班的勞累,回到家還要受到媽媽的嘲諷和數落,這是多麼悽慘的一天。這位媽媽是不是也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呢?如此數落自己的女兒,不正是對自己最大的否定嗎?
  • 孩子玩具扔一地,從不主動收拾?教你如何讓孩子養成收拾的好習慣
    孩子玩具扔一地,從不主動收拾?教你如何讓孩子養成收拾的好習慣前不久,閨蜜跟我吐槽她家兒子:周末鄰居家孩子來我家玩,兩個孩子玩得不亦樂乎,我趁機偷個懶,刷了會兒手機。相信有很多媽媽也遇到過這樣的困擾:孩子總是喜歡把家裡搞得一團亂,無論是幫孩子收拾也好,命令孩子自己收拾東西也好,沒過多久,又是一團糟,而孩子呢,拍拍屁股就跑掉了! 真是氣skr人!每個家長都希望寶寶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良好的習慣應該怎麼養成呢?其實我們可以從這幾點開始入手,讓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了這幾點其實好習慣不難養成!
  • 父母的需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越來越優秀,趕快對照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同事總是抱怨他家的孩子上幼兒園總是磨磨蹭蹭,想要孩子動一下,基本要靠吼,經常上學遲到,要不就是晚上總不睡覺,磨到大半夜,搞得同事整天頭大,上班都沒精神,其實這就是從小沒有給孩子培養時間觀念,平時要多給孩子傳遞時間管理理念,幾點該做什麼,刷牙;洗臉;上學;睡覺等,並監督執行,等孩子習慣了,後期基本不用父母操心了
  • 產後第一晚,你家老公在做什麼?能做到這幾點說明你眼光不錯
    所以媳婦生孩子前後都是我一個人照顧,推她進手術室,抓著兩個嬰兒床,一會沒準備這,一會兒沒準備那,樓上樓下跑來跑去。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媳婦也生了,唯一的安慰是這次生了兩個姑娘(家裡大寶的兒子,盼女兒盼了好久)。
  • 培養學習好習慣無比重要,其實有這三個好習慣就夠了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免不了說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是到底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什麼呢?一次,我和同事們在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我說出自己的困惑:「我們總說要在小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是學習習慣似乎包括很多方面,哪樣都想培養,哪樣都很重要,可是到頭來似乎每個習慣都沒培養好。我們到底該培養哪幾個最重要的好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