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後有多慘?三分之一的人無家可歸,糧食減產30%,瘟疫肆虐全國

2020-12-25 騰訊網

二戰戰敗對日本這個民族的打擊和摧毀幾乎是全方面的,不論是對日本國民的肉體還是心靈,都產生了巨大的毀滅性打擊。

先從戰敗後日本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看,經常被引用的軍隊死亡人數,截至投降時大約是174萬之多,這一數字可能相對準確。另一方面,一旦計入在空襲中死亡的平民人數,評估數字就相當混亂了。日本戰後的歷屆政府,都傾向於對這個棘手的問題採取鴕鳥態度。總計可能至少270萬軍人和平民死於戰爭,大致相當於日本1941年7400萬人口總數的3%到4%。還有數百萬人受傷、患病或嚴重營養不良。

而對物質損失所作的估算數據顯示,同盟國對日本本土的作戰,幾乎讓日本整個國家大約1/4的財富付之一炬。其中包括4/5的船隻,1/3的機器設備,1/4的運輸工具和機動車輛。農村的生活水平降到了戰前水平的65%,城鎮生活水平則降到了35%。包括廣島和長崎在內的66個主要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這些城市接近一半的地區遭到盟軍打擊,造成至少大約30%的人口無家可歸。在最大的城市東京,65%的住宅被摧毀。在全國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大阪和名古屋,這一數據分別是57%和89%。

第一支抵達日本本土的美國先遣部隊,對沿途看到的日本城市廢墟,無不感到震驚。據當時第一位進入東京的外國記者拉塞爾·布萊恩斯報導說,「所有的一切都被夷為平地……只有孤零零的一些建築矗立在平地上——公共澡堂的煙囪、笨重的倉庫,偶爾還有鐵門緊鎖的低矮建築」。」眼前除了無盡的殘破的城市街景,別無其他。日本國內的基礎設施顯然遭受了很沉重的打擊,可是相比於日本國民因為戰爭而遭受的曠日持久的苦痛,則不值一提了。

實際上在戰爭後期,日本國內的老百姓已經很難吃到大米了,在此情形下,當權者們推薦了一份緊急時期匪夷所思的食譜,從中就可以看到當時的日本老百姓慘到什麼程度了。

天皇的臣民被鼓勵吃橡子、谷糖、花生殼和鋸末來補充澱粉攝入的不足。至於礦物質的攝入,人們被鼓勵以沏過的茶葉、玫瑰的種子、花和葉子來補足。蛋白質的不足,則可以通過食用蠶蛹、蚯蚓、螞蟻、家鼠、田鼠、蝸牛、蛇或是一種由牛、馬和豬血幹制的粉末來補充。看來為了填飽饑民的肚子,當時的日本政府也是腦洞大開了。

這一時期,日本人均攝入的熱量值,已遠遠低於從事輕體力勞動的人每日所必需的數量。1946年小學生的平均個頭,比1937年的數據還要矮。出生率也急劇下降,嬰兒死亡率則直線上升。

戰敗不僅是切斷了日本從亞洲獲取糧食資源的途徑。本來國內的糧食儲備已經岌岌可危,再加上上百萬疲憊不堪的平民和復員軍人被遣返回國,更加雪上加霜。然而,屋漏又逢連夜雨,由於氣候失調、人手不足、工具短缺和化肥減產,1945年成了繼1910年以來最大的荒年,糧食產量比正常年景減少了接近40%。

有個很有趣的故事反映了這一切,1946年5月,戰後日本最受歡迎的廣播節目之一,是一檔獨創性的觀眾訪談節目:「街頭錄音」,這個節目是以這樣的方式開播的:在東京的銀座大道上,記者向來往的行人詢問這個新時代最熟悉的話題:「你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

而老百姓的回答,真的堪稱是「時代之聲」了。

因為無法向學生們提供午餐,許多地方學校只得關閉數星期或者只開設上午的半日制課程。直到1947年7月,還有一位神戶的老師寫信給報紙說,一位中學生要求降級到小學去,以便能夠分享那裡免費的午餐。公務人員因找糧食果腹而造成的缺勤率上升到15%以上,甚至連東京警視廳也不得不為員工提供每月的「食糧休假」。

與糧食相關的活動和話題深深地吸引著公眾的注意力。1946年9月,「吃麵包比賽」開始在小學運動會上大為流行。在這種廣受歡迎的競賽中,選手們必須盡力跑向用繩子吊起的麵包卷,然後不能動手就將它吃下去。不用說,在這樣的比賽中,根本就不會有失敗者。

大約與此同時,在橫濱人們已經習慣自己帶飯糰參加婚禮,而不是由新婚夫婦擺設婚宴。飯館的剩菜,甚至高級餐廳的垃圾,都成了人們賴以生存的來源。常有受人尊敬的長者因為偷了幾個紅薯而被捕的悲慘新聞見諸報端。一家鼠患成災的旅館的老闆,不得不放棄放置有毒食餌的滅鼠方法,因為人們會撿起餌料一口吞下去。

更為可怕的是,不早不晚的,一場瘟疫又向這個戰敗的國度襲來。在戰爭時期曾廣為流布的傳染病,現在又在戰敗帶來的骯髒、混亂和貧窮的環境中滋生蔓延。1945年因赤痢死亡的人數幾乎翻了一番,超過了兩萬人。1945年到1948年間,據報告有超過65萬日本人染上了霍亂、赤痢、傷寒、副傷寒、天花、斑疹熱、猩紅熱、白喉、流行性腦膜炎、脊髓灰質炎或腦炎。

後來據官方報告說,其中有9萬人在這場瘟疫中死亡。而那個時候,肺結核奪去的生命比其他所有疾病加起來還要多。自1930年代中期開始,每年的肺結核死亡率一直穩步攀升。1935年,這種疾病致死13萬人,1942年則為16萬人。直到1951年,每年肺結核的死亡人數才降到10萬人以下。每有一人死於肺結核,就有其他數人被傳染。感染肺結核的總人數可能有上百萬人之巨。

總之,戰後的日本的確是很慘,城市破敗不堪,人民饑寒交迫,傳染病肆虐,然而,這一切只是底層的老百姓所承受的,戰後沒有被美國廢黜的日本皇室依然在自己的宮殿裡養尊處優,人民的疾苦似乎與他們無關!

相關焦點

  • 二戰後的日本有多慘?小孩在垃圾桶裡找東西吃,大人餓得啃樹皮
    其中,最慘的就是日本的東京,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轟,最後很多的房屋淪為一片廢墟,在襲擊中死去的日本人就死去了,可是活著的上百萬人就要過著食不果腹,浪蕩無依,流離失所的生活。日本本來就是一個缺少資源的國家,日本又在十幾年的戰爭中,消耗了太多的資源。
  • 戰爭失敗後,日本人的生活到底有多慘?看看他們的食物你就明白了
    二戰期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的老百姓過得很苦,但不知道的是,身在日本的老百姓,同樣飽受著飢餓帶來的折磨,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段痛苦的回憶。由於自身國內糧食作物的先天不足,在戰爭前期日本就不得不向國外的非戰爭國家購買食物,用於戰爭補給以及解決國內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可是到了戰爭後期,由於與美國的開戰,以及在中國戰場的節節敗退,在加上國內連續幾年的災荒頻發,大多數的老百姓在戰敗前基本已經告別了大米這種食物,能吃的只有一些野菜和紅薯之類的東西,全國上下都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
  • 侵華日軍在承德製造的瘟疫死亡一萬多人,兇手為何沒有遭到審判!
    方案批准後,集家工作組下設的各班就開始分工協作:武裝班負責武力督遷,巡視班負責巡視檢查。協和會搞欺騙輿論宣傳,拆房子隊負責拆燒,到處烏煙瘴氣。搬出搬入限定10天,違者以「反集家罪」論處。最慘的是松樹溝8個自然村、瓦房溝3個自然村,共120戶,500多口人搬入大地「部落」。最遠的10多華裡,700多間房子全部燒毀。
  • 中國大地汙染現狀嚴峻 每年導致糧食減產100億公斤
    大地之殤一·黑土地之悲佔全國糧食總產五分之一的東北黑土區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但一個並不為多數人了解的嚴峻事實是,支撐糧食產量的黑土層卻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裡減少了50%,並在繼續變薄,幾百年才形成一釐米的黑土層正以每年近一釐米的速度消失。
  • 時事地理 | 糧食危機,到底有多可怕?(一)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疫情之下,全世界將有近6.9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而我國每年僅在糧食儲運、運輸和加工環節造成的損失就高達700億斤(350億千克)。據估算,在消費環節,全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1000億斤(500億千克),可供養約3.5億人一年的需要。糧食危機當前,作為地理人,我們除了落實節約糧食之外,還要知道為什麼會有糧食危機?
  • 人類歷史上十大瘟疫有哪些?哪種瘟疫殺死的人最多?
    也正是這場瘟疫,導致東羅馬帝國人數銳減,給了阿拉伯人機會,最後稱霸歐亞大陸也與此有關。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就是我們熟知的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由於人死後身體呈紫黑色,所以起名「黑死病」。黑死病在十四世紀中葉發生,短短幾年時間就造成了歐洲大陸近三千萬人死亡,三百年間在歐洲大陸肆虐,消滅了近一半的歐洲人。
  • 日本「三分之一」法則:追求食物新鮮,就只好浪費?
    日本「三分之一」法則:追求食物新鮮,就只好浪費? 日本是一個食物浪費大國,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作為一個多山的島國,日本人口眾多但耕地資源有限。
  • 穀賤傷農,讓糧食減產?不會
    就像今年印度的蝗災,顆粒無收,三哥們餓的眼睛泛綠光,這就說明農民本質上是盼望豐收的。但是呢,經濟學裡又有個說法,穀賤傷農。豐收時節,農民收入反而下降,這就讓農民伯伯左右為難了,我這到底應不應該豐收呢?首先說說穀賤傷農是什麼意思?
  • 日本戰敗以後,留在東北的開拓團最後結局有點慘
    在前幾年,有一部孫儷主演的電視劇《小姨多鶴》,原本希望能大火,卻想不到因為題材問題,被各大衛視下架拒絕。而這部電視劇內容,正是描寫日本戰敗以後,留在東北移民的經歷。從人性角度來說,多鶴同樣是二次世界大戰受害者,同樣遭受了戰爭的苦難。而在真實歷史上,多鶴的結局算是相當好的,許多滿蒙開拓團的日本婦女和孩子,在日本戰敗後大多被拋屍荒野,下場悽慘。
  • 澳大利亞林火致近30億隻動物死亡、無家可歸
    一份報告28日說,去年9月以來肆虐澳大利亞的大規模林火造成近30億隻動物死亡、受傷或無家可歸,規模大大超乎人們先前估算。根據今年1月發布的另一項研究,僅是在災情最嚴重的新南威爾斯州和維多利亞州,就有大約10億隻動物被燒死。研究員克裡斯·迪克曼說,一些動物哪怕從火災中逃生,但是面臨棲息地徹底焚毀、無處覓食以及缺乏躲避天敵的藏身之處等問題,能夠存活下來的機率「微乎其微」。
  • 淞滬會戰到底有多慘?聽到這個數字後,白崇禧哭了整整一夜
    淞滬會戰到底有多慘?聽到這個數字後,白崇禧哭了整整一夜   淞滬會戰到底有多慘?
  • 日本戰敗後,對巴西日本移民社會的衝擊與影響:同室操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全國廣播了《停戰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所規定的各項條件,無條件投降。至此,風起雲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步入尾聲,日本「八紘一宇」的爭霸之路也走到了盡頭。但壞處也很明顯,最受掣肘的當屬情報,日本移民與當地主流社會的脫離,意味著他們很難獲得豐富且及時的關於國際的情報,而這一點在「日巴斷交」後體現更為深刻。自30年代起,日語刊物受到來自巴西當局的限制便日益嚴重。
  • 瘟疫簡史——歷史上影響世界格局的疫情
    反覆發作的瘟疫奪取了羅馬帝國很多地區三分之一臣民的性命,稅收經濟全面瓦解,善戰堅強的羅馬軍團也被摧毀殆盡。「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安東尼、奧勒留五帝威嚴德業,下皆景仰。御國之道,一以始終,待民寬仁,而治理皆本法度,人皆頌之......」日中則昃,月滿則虧,五賢帝的時代一去不再復返。
  • 寒流肆虐歐洲致近50人死亡 多名無家可歸者被凍死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3月2日報導 外媒稱,2月28日,肆虐歐洲的西伯利亞寒流已經造成近50人死亡,其中包括許多無家可歸者。寒流還繼續擾亂交通。
  • 看圖防疫——瘟疫下復興的日本民俗文化
    在新冠病毒肆虐日本時,有個神獸名氣大增。傳說這個叫「阿麻比耶」的神獸通體發光,日本弘化3年(公元1846年)出現在肥後國(今熊本縣)海上。據傳,它對官員說:「我是住在海裡的阿麻比耶,從今往後的6年將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但6年後,將瘟疫橫行,所以請描繪我的畫像給世人看吧。」說完即離去。如今在京都大學的圖書館內仍保留有當年畫著阿麻比耶的報紙。
  • 兩千多年前的雅典瘟疫,是如何引發的,又是怎麼毀掉雅典文明的?
    公元430年,雅典的溫度高達四十多度。人們再一次拖家帶口,甚至趕著家畜往城裡趕,使城裡的衛生標準大幅度降低。之後,早已經存在於世的病毒,從衣索比亞南部漂洋過海來到了雅典,開始肆虐百姓們的身體。病人剛開始是發燒,過不了幾天的時間就擴散到胸部,造成腹部疼痛、腹瀉、痙攣等等。
  • 「胡蘿蔔」+「大棒」:二戰後美國對日本糧食戰略的演變
    日本外相在密蘇裡艦上向美軍籤字投降二戰後,日本面臨巨額賠款和一系列限制條款,國內經濟一落千丈,國內更是出現了嚴重的糧食短缺問題,民生凋敝,社會動蕩,矛盾重重。為了幫助日本政府解決諸多問題,美國在當地實施了一系列舉措,包括糧食援助和強制徵收等。
  • 重慶大學生有多猛?一場演講後,大學三分之一人憤然當兵!
    在民國末期的全國抗戰中,重慶大學的學生爭為人先,悍然奔赴前線,為國家奮戰,攻擊,打仗,這群大學生是當時的高知識分子,他們有的開飛機,有的指揮士兵,悍然發光發熱。重慶的學子們早已恨透了狂轟濫炸的日本空軍,但又痛恨於當前國內沒有成熟的飛機駕駛員,所以在演講後,重慶大學三分之一的學子「投筆從戎」,毅然奔赴前線。
  • 兩場「瘟疫」同時肆虐美國,經濟遭受重創,集體悲痛令人震撼
    據央視網6月3日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消息稱,截止到美東時間5月31日晚,全美已經有至少40個城市、亞利桑那州全州及華盛頓特區宣布在當天晚上實施宵禁,以應對近日在全美多地發生的抗議活動。此外,亞利桑那州、德克薩斯州和維吉尼亞州則在當天宣布進入緊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