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十大瘟疫有哪些?哪種瘟疫殺死的人最多?

2020-12-19 科學闢謠

作者 | 丁超

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對待疫情的態度。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或聽過)一部電影——《世界之戰》,講的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雖然結局是人類打敗了外星生物,取得了勝利,但是取勝的原因卻讓人啼笑皆非,最終打敗外星生物的不是人類,而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微生物,簡稱病菌。

這個設定當時令很多人大呼上當,認為是天方夜譚,但仔細琢磨一下,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人類與微生物的戰爭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與其朝夕相處的人類尚且未能戰勝病菌,更何況入侵的外星生物呢?

那麼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幾次大規模的瘟疫流行,如今又戰勝了幾個呢?

我們總是關注戰爭,實際上人類歷史上最慘絕人寰的是那些瘋狂的瘟疫,尤其是醫療水平還非常落後的古代及尚不發達的近代,那才是人口大幅減少的第一大殺器,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十大瘟疫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一,黑死病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在這次大瘟疫中,義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而少數國家如波蘭、比利時,整體上較僥倖地成了漏網之魚。在城市中,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佛羅倫斯: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親歷者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中,佛羅倫斯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

鼠疫,雖然致死人數可能跟天花不相上下,但是就恐怖指數來講,當之無愧排名第一。

人類歷史上曾有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發生在六世紀中葉,至八世紀消失,橫掃歐亞大陸,死亡人數估計至少幾千萬。由於此次瘟疫爆發的地點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這裡匯集了大批其他大陸來的商隊、船隊,同時也把瘟疫帶到了其他大陸。如今我們推測是鼠疫,但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就是上帝的懲罰,影響到了基督教的盛行,皇權開始依附神權。也正是這場瘟疫,導致東羅馬帝國人數銳減,給了阿拉伯人機會,最後稱霸歐亞大陸也與此有關。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就是我們熟知的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由於人死後身體呈紫黑色,所以起名「黑死病」。

黑死病在十四世紀中葉發生,短短幾年時間就造成了歐洲大陸近三千萬人死亡,三百年間在歐洲大陸肆虐,消滅了近一半的歐洲人。這場瘟疫也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給歐洲人造成的陰影可想而知,也讓「黑」這個詞成為了最不詳的詞語,比如黑色星期五。

這場鼠疫持續時間也跟明朝滅亡有關,當年李自成之所以輕鬆拿下北京城,除了其他因素以外,京城內正在爆發鼠疫也有很大關係,至於這場鼠疫是不是從歐洲傳過來的,不得而知。

《崇禎實錄》記載:

「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

這場瘟疫也讓人們對神產生了懷疑,為什麼每天都在禱告,還是不斷死人呢,促使了近代醫學的發展。第三次鼠疫爆發則發生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結束,從中國南部開始,一路向北,迅速擴散到其他大陸。威力雖然沒有第二次鼠疫大,雖然人們已經開始制定措施控制,但是也橫掃了一千多萬人的性命。

這次在中國爆發的鼠疫,之所以能有效控制,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時任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也是他調動所有資源對感染者隔離控制,推翻了日本人的研究說法,並在1911年主持並召開了萬國鼠疫研究會議。

稱他為國士無雙,並不為過,也成為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中國檢疫、免疫學的創始人。

二,天花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傳染性強,病情重,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現為嚴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後死亡率高。

1507年前後,天花被一個患病的黑人奴隸帶到美洲,從此開始在美洲大地肆虐。新大陸的印第安人已同舊大陸的人類隔絕了上萬年,對天花、麻疹、白喉、傷寒、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乏免疫機能,也缺乏防疫知識,很快就成群成群地倒下。

殖民者很快意識到天花是一種有力武器,很多資料記載了殖民者故意向印第安人傳播天花的醜行。例如,英國人在加拿大無法推進時,就與印第安人議和,把天花病人沾染過的枕頭、被子作為禮物送給印第安人。隨後,由歐洲傳來的腮腺炎、麻疹、霍亂、淋病和黃熱病等病也接踵而至。美洲原住民在天花病毒及殖民者屠殺的影響下,人口減少了數千萬甚至近億,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種族滅絕。

天花比起鼠疫來,有過之而無不及,鼠疫往往只在某一個特定區域流行,至少沒有蔓延到全世界。而天花就不同了,全世界的人民無處藏身,不管你是貴族,還是貧民,誰都躲不過,幾百年間殺掉了幾億人。

很多人講,現代西方醫學比較先進,實際上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在與傳染病抗爭的時代,中國人要遠勝於西方人。比如前面提到的鼠疫,至少在中國沒有大範圍肆虐,也沒有動不動捲走幾千萬人。再比如天花,最早發明種痘的不是西方那個觀察牛奶女工的醫生琴納,而是中國人。早在晉代,葛洪所著《肘後救卒方》中就有關於用死亡狂狗的腦子,敷在被狗咬傷者傷口上,以便預防狂犬病的治法。同時,裡面也有「虜瘡」的記載,記載了天花的由來:

「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乃乎為虜瘡。」

在唐代醫書《千金要方》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治小兒身上有赤黑疵方:針父腳中,取血貼疵上即消。」

據傳這是最早的中國人接種痘的記載,實際上到了清代,種痘法已經很普及了,在《痘科金鏡賦集解》中記載:

「種痘法起於明隆慶年間,寧國府太平縣,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種花者,寧國人居多。」

不過清朝統治之後,這個方法為什麼沒有推廣開來,實在是一個謎,為什麼順治帝、同治帝也會死於天花,難以理解。

天花也是目前人類攻克的最大的傳染病,牛痘接種法,在1798年後,開始廣泛用於歐洲和北美。1979年最後一名天花患者病癒,從此天花徹底被人類消滅,而發明者琴納也被後人稱為疫苗之父。

三,黃熱病

黃熱病是由黃熱病毒引起,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黃熱病的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在醫療不發達的時代是致命的傳染病。1648年,黃熱病在美洲最先攻擊了加勒比海的聖凱茨、巴貝多和馬提尼克三島,延伸到遠至古巴和尤卡坦,穿過毫無防備的人群,將許多村鎮夷為平地。黃熱病在1878年的密西西比峽谷造成了更大的災難,感染者超過了12萬人,至少有2萬人死亡。1937年南美微生物學家馬克斯·泰勒獲得黃熱病疫苗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四,查士丁尼瘟疫

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鼠疫,它造成的損失極為嚴重。此次瘟疫對拜佔庭帝國的破壞程度很深,其極高的死亡率使拜佔庭帝國人口下降明顯,勞動力和兵力銳減,正常生活秩序受到嚴重破壞,還產生了深遠的社會負面後果,而且對拜佔庭帝國、地中海、歐洲的歷史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瘟疫對帝國軍隊造成了破壞性影響。鼠疫爆發前,查士丁尼保有大約65萬人(包括輔助兵員)的龐大軍隊。由於人口銳減,在查士丁尼去世時,東部邊境的軍隊已不足15萬人(包括輔助兵員)。先前的帝國軍隊出徵,人數通常保持在2.5-3萬人之間。但到了7世紀初,已經很難派出一支超過萬人的部隊。

五,霍亂

霍亂弧菌存在於水中,最常見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糞便汙染過的水。霍亂弧菌能產生霍亂毒素,造成分泌性腹瀉,即使不再進食也會不斷腹瀉,洗米水狀的糞便是霍亂的特徵。

霍亂相較於天花和鼠疫,爆發時間離我們最近,主要因腸道病菌感染導致,歷史上有多次流行,僅印度就有三千多萬人因此死亡。

這種傳染病不同於天花和鼠疫,主要因為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喝了不乾淨的水導致。在大家的印象中,印度人就是左手擦腚,右手吃飯,動不動就喝恆河水,所以,容易導致霍亂流行。霍亂曾是「最可怕瘟疫之一」,波及到了全世界造成了慘重的人口損失,在十九世紀,霍亂死亡率可達百分之五十,霍亂的流行造成了大量人口減少。歷史記載,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世界共爆發7次霍亂大流行,總死亡人數達一億至兩億人。在這百年間,霍亂的7次大流行造成的損失難以計算,僅印度死者就超過3800萬人。

六,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感染率也達到了5%。其名字的由來並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有約8百萬人感染了此病,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士兵回國,各國都在散播好消息,而西班牙十分誠實的爆出本國爆發了流感,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於在西班牙則稱此為法國型流行性感冒。

西班牙流感的影響,在約6個月內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持續了52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還多。此外此流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七,俄國斑疹傷寒

斑疹傷寒是急性傳染病,經人蝨傳播的,人感染後潛伏期為5~21天,然後出現寒戰、高熱、劇烈頭痛、肌肉疼痛,患者顏面潮紅 、眼球結膜充血 ,並出現精神神經症狀如失眠、耳鳴、譫妄、狂躁,甚至昏迷。在沒有高效抗生素的時代,感染斑疹傷寒病死率很高。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塞爾維亞於1914年11月爆發嚴重的斑疹傷寒,不到6個月死亡15萬人,蘇俄從1917年到1921年,斑疹傷寒患者達2500萬人,其中250萬人死亡。類似的髒亂擁擠環境還包括監獄,所以斑疹傷寒還有個別稱——「監獄熱」。

八,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

結核病在醫療落後的古代及近代,死亡率極高。一般來說,我們常見的結核病就是肺結核。我國古稱「肺癆」,還有一些更古老、更恐怖的名字,如屍疰、勞疰、蟲疰、毒疰、鬼疰、傳屍等,足可見人們對這個病的恐怖。在歐洲也被稱為「白色瘟疫」。即使在現在結核病也是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一病原體傳染病。

據統計,自1882年柯霍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全世界結核病人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即每年有約6500萬人受到結核病感染。

九,安東尼瘟疫

「安東尼瘟疫」是指在公元2世紀中期(公元164—180年),一起襲擊了安東尼統治下的羅馬帝國的傷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等多種瘟疫事件。

據羅馬史學家迪奧卡稱,當時羅馬一天就有2千人因染病而死,相當於被傳染人數的四分之一。估計總死亡人數高達5百萬。在有些地方,瘟疫造成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大大削弱了羅馬兵力。

瘟疫對羅馬帝國的社會和政治也有著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對文學和藝術領域的影響。當時正處於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第二年,正當雅典勝利垂手可得時。據說鼠疫由比雷埃夫斯傳入雅典,比雷埃夫斯是雅典的港口城市,也是主要的食物和日用品來源地。斯巴達和地中海東部一些地方也受到疾病的襲擊。

十,雅典大瘟疫

雅典大瘟疫爆發於公元前430年。雅典接近一半的人口在這場瘟疫中死亡。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當時這樣描述這場恐怖的瘟疫「人像羊群一樣死去」。

雅典的軍隊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雅典重裝步兵、騎兵和波提狄亞遠徵軍帶來的死亡率均在25%-35%之間(15000重裝步兵/4400人死亡,死亡率29%。1000騎兵/300人死亡,死亡率30%。4000遠徵軍/1050人死亡,死亡率26%)。

十大瘟疫造成的人口損失遠勝戰爭。

只要沒有病毒和細菌適合的土壤和環境,任何東西都會悄無聲息,自然而然的消失,任何事物都是一樣的,不止是病毒和細菌!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疫情與人類歷史上那些大規模的瘟疫相比,哪個更厲害?
    人類歷史上還有過哪些主要的瘟疫病毒吶?1.鼠疫鼠疫想必是大家最常聽到的瘟疫。它最早起源於六世紀的中東,並通過海陸貿易傳播到北非和歐洲。瘟疫持續了五六十年,並在其鼎盛時期每天死亡過萬,總共近一億人死亡。後來,這個可怕的瘟疫傳播到了中世紀的歐洲。當第一場瘟疫在1351年平息之時,三千萬歐洲人死亡。
  •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類似新冠疫情的瘟疫?
    據歷史記載,人類歷史最早的大瘟疫是公元前430年在雅典爆發的雅典大瘟疫。由於瘟疫發生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後不久,因此這場瘟疫幾乎摧毀了古希臘城邦。而後,公元165年至180年的安東尼大瘟疫,也叫戈林瘟疫,羅馬帝國軍隊在近東戰役帶入羅馬帝國,期間,保守估計死亡人數為500萬人,也有估計死亡了1000萬人。
  • 世界上十大最恐怖病毒和十大最慘烈瘟疫
    該病是到目前為止在世界範圍被人類消滅的唯一一個傳染病。感染天花病毒的患者在痊癒後臉上會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是人類歷史上發病率最高、死亡者最多的傳染病。在16-18世紀,每年死於天花的人數,歐洲約為50萬人,亞洲約為80萬人,而整個18世紀歐洲人死於天花的總數,則約在1.5億人以上。19世紀至20世紀初,天花依然橫行無忌;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下半葉。
  • 「殺死滿大人」與「殺死洋大人」:瘟疫之下的仇恨與報復
    想一想,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眾生相以及網絡上的洶湧情緒、朋友圈和微信的撕裂...不就是如此嗎?!有共同的仇恨,就是朋友。沒有共同的仇恨,就是決裂。而有共同的仇恨的人,都在或「殺死滿大人」或「殺死洋大人」中獲得快感與滿足,同時幸災樂禍被仇恨對象所遭遇的事情——哪怕是人道主義災難。
  • 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它們帶走了多少人的生命?
    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它們帶走了多少人的生命?地球從誕生到現在,不知已有幾億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地球上逐漸誕生了什麼,最初的生命體就是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等。多少年來,微生物一直存在於地球上,相對而言,人類還非常年輕。
  • 《Plague Inc.瘟疫公司》:讓瘟疫浩劫席捲全球
    這樣一款如此有趣的遊戲唯一的遺憾僅是中文版的缺失,此次推出的官方中文版則彌補了這一缺憾,也註定將為中國手遊市場帶來又一輪「瘟疫狂潮」。 在遊戲世界裡「殺幾個人」似乎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以病毒為武器,戳幾下屏幕就能讓全球幾十億人口死於非命的遊戲卻並不多見,《瘟疫公司》就是這樣的遊戲:一款如此「反人類」卻極具真實與策略性的遊戲。
  • 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疫情,將深刻改變今日世界,並以沉重的方式寫入人類歷史。它有橫衝直撞之勢,但在恰當、有力、堅韌的應對面前,也會暫時式微、退卻。這符合千百年來呈現的規律——瘟疫經常改寫人類歷史,但也並非隨心所欲。
  • 黑死病、西班牙流感、伊波拉……盤點人類歷史上20大駭人聽聞的瘟疫
    瘟疫歷史是一部災難史,也是一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危機四伏的曲折歷史。在整個人類歷史進程中,流行病的爆發給人類帶來了慘重的代價,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它們有的改變了歷史的進程,甚至化身為整個文明的「劊子手」。據不完全統計,從史前起計,人類歷史上發生過20次最具毀滅性打擊的瘟疫。 1.史前瘟疫:約公元前3000年 大約5000年前,一場瘟疫摧毀了中國的一個史前村莊。該史前村莊於2010年被發現,被稱為哈民忙哈遺址。
  • 聊一聊人類歷史上繞不開的20次大瘟疫
    隨著人類文明的蓬勃發展,傳染病也隨之而來。大量的人以及動物聚居在一起,再加上衛生和營養條件很差,為病毒提供了肥沃的滋生地。隨著500年前新航路的開闢(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新型傳染病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並最終形成了第一次全球大瘟疫。下面就請跟隨我一起來看一看人類文明史上最嚴重的20次大瘟疫,以及它們最終是如何結束的。
  • 一場讓人類困擾了兩千多年的奇怪瘟疫——雅典大瘟疫
    從歷史上看,人類面對過數次大規模的瘟疫流行,包括上世紀才完全消滅的天花和中世紀的黑死病。但是2000多年前的一場大流行病卻讓眾多學者摸不著頭腦。公元前430年,正值第二次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分別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正打的不可開交。戰爭,在古代一直是瘟疫的溫床。一開始,瘟疫的起源地並不在希臘,最早出現在北非一帶後通過埃及傳到波斯,最終傳到希臘。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瘟疫高峰期是什麼時候?
    疫病,是中國歷史上對流行性傳染病的統稱,包括因病毒、細菌、寄生蟲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多種疾病。而以發熱為主要症狀的疫病則稱為瘟疫。 中國自古是一個多疫災的國度。 據史料記載,中國歷史中,常是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
  • 《瘟疫公司》將推桌遊 最多允許5人共同擴散瘟疫
    近日,開發商Ndemic Creations宣布旗下手遊《瘟疫公司》將推出同名桌遊,這款《瘟疫公司》桌遊將通過Kickstarter眾籌的方式與玩家見面。而在桌遊版之前,《瘟疫公司》已經登陸xbox one和Steam平臺。
  • 瘟疫簡史——歷史上影響世界格局的疫情
    難道瘟疫這老朋友不是一直幽靈般伴隨著我們人類文明發展麼?瘟疫所書寫的,絕非歷史中可有可無的一筆。而決定著一個強盛國家的走向,一個悠久文明的存亡,一整個地區乃至世界霸權的歸屬。回顧過去,每一次大型瘟疫幾乎都伴隨著無數榮辱興衰,更預示著新的格局即將出現。遍翻故紙堆裡泛黃的隻言片語或許有助於我們釐清思緒,讓謙虛謹慎、努力堅韌成為對抗疫情的忠實夥伴。
  • 這幾個瘟疫有多瘋狂?第4個被稱為「全球死亡人數最多傳染病」
    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對人類殺傷性最大的不是戰爭,而是令人非常恐懼的瘟疫。一場瘟疫的爆發可能要奪去數萬人、甚至幾百萬、上千萬人的性命。但是,古代由於科學和醫學的發展有限,還不能正確認識各種病毒帶給人類的災難,所以當瘟疫來襲時,人類往往顯得很無助。那麼在人類的歷史上有那些瘟疫呢?
  • 不妨重溫一下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如何結束吧
    不妨重溫一下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如何結束吧每天接到最多的私信,就好像我們能夠預知疫情何時結束,菲律賓何時解封一樣。縱然不能預測,那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人類歷史上幾次大瘟疫如何結束,就當作舉一反三吧。地球上自從人類當家作主,就有了歷史記錄,當然,人類歷史上的大瘟疫也都一一在冊。人類最早記載的瘟疫,應該就是鼠疫了。
  • 瘟疫時代 | 愛在瘟疫蔓延時:文學電影中的瘟疫
    這些普通疫病的種種審美特性,和瘟疫無關。       「瘟疫是另一個大開大闔的崇高美學場域,它所觸及的,乃是更宏偉及險峻的人性,社會及歷史的課題。」透過張望瘟疫,「瘟疫文學」也就張望到了這些更寬廣而深幽的課題。而電影,這一與文學緊密相連的戲劇形式,也因此衍生出相應的「瘟疫電影」。
  • 當瘟疫從天而降,人類是如何與之「鬥法」的
    作者:許婧斐 編輯:Yuki 尼採在《善惡的彼岸》中曾經說過,「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這句話用來形容歷史上大大小小的瘟疫,可謂是再形象不過了。
  • 不要再傳「瘟疫始於大雪、滅於清明」了,歷史的上瘟疫與季節無關
    瘟疫肆虐時間太久了,人們都盼望著早點結束,於是,前一段時間就有人總結了一個歷史上疫情產生和結束的的規律: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完於春分,滅於清明。心願非常美好,可是,現實殘酷的有些讓人受不了。事實上,中國歷史上的瘟疫,從來就沒有按著這個季節變化的規律而發生。2.
  • 戰「疫」每日觀察丨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疫情,將深刻改變今日世界,並以沉重的方式寫入人類歷史。它有橫衝直撞之勢,但在恰當、有力、堅韌的應對面前,也會暫時式微、退卻。這符合千百年來呈現的規律——瘟疫經常改寫人類歷史,但也並非隨心所欲。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不斷與疫病做鬥爭的歷史。而傳染病,正是微生物與人類相互作用的產物。幾千年來,瘟疫與人類社會發生過太多的糾纏。
  • 大疫時間表:人類與瘟疫的抗爭史,也是科學與醫學的進步史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瘟疫是一種由強烈的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引起的傳染病。從古至今,人類遭遇了無數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別嚴重,對人類後代的影響巨大的有:鼠疫、天花、流感、霍亂、瘧疾等。由瘟疫導致的死亡人數比戰爭、饑荒更多,不過人類總能贏得最後的勝利,因為人類手中有最強大、最有效的武器:科學方法和醫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