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每日觀察丨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一談新冠肺炎疫情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連日來,看義大利、看歐洲、看世界,令人揪心。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快速蔓延,這是一場波及全球的重大災難。無論在哪個大洲、哪個國度,因染病而逝去的生命,都令人惋惜、悲傷。

中國抗擊疫情已走出最困難的階段。這並非新冠病毒對中國人網開一面——而是因為中國的抗疫鬥爭舉國動員,上下同心,堅定執行了一整套事實證明符合中國實際、符合科學規律的抗疫舉措。

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疫情,將深刻改變今日世界,並以沉重的方式寫入人類歷史。它有橫衝直撞之勢,但在恰當、有力、堅韌的應對面前,也會暫時式微、退卻。

這符合千百年來呈現的規律——瘟疫經常改寫人類歷史,但也並非隨心所欲。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不斷與疫病做鬥爭的歷史。而傳染病,正是微生物與人類相互作用的產物。幾千年來,瘟疫與人類社會發生過太多的糾纏。從結果看,至少有三種呈現方式:

一是野蠻地傷人奪命。在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文明以前,瘟疫的殺傷力是極其驚人的——無論是在古希臘、古羅馬,還是中世紀的歐洲,亦或在早期殖民者踏足的美洲大陸、亞洲大陸。一場瘟疫,能長存幾十、上百、數百年,甚至滅國,或奪去某個大洲的三四成生命。

二是成為改變文明走向的一種作用力。瘟疫曾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暴發,讓古希臘文明遭受重創。鼠疫曾動搖了羅馬帝國的根基。黑死病曾讓中世紀的歐洲陷入黑暗。天花曾隨著殖民者的艦隊、商船隊登陸並攪亂了美洲大陸。霍亂則在十九世紀走遍多個大洲,令諸多強國國力驟損。

三是人類在與瘟疫的鬥爭中不斷開創新的文明。《漢書·平帝紀》載,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這就是「隔離」之法。歐洲對抗黑死病,也多用隔離檢疫。中國在明代就用種人痘來預防天花。進入工業文明後,抗生素、疫苗等逐漸登上戰場。近百年來,正是在與瘟疫的不懈搏鬥中,與公共衛生有關的很多國際組織和機構得以創建。

距今一百年前,一戰結束之際,「西班牙大流感」暴發。此疫病以地名命名,已不符合今日國際慣例。只是當年約定俗成,留下無奈的印記。今天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則中,已明確不以地名命名疫病。二戰後至今,人類又遭遇多次蔓延全球的大疫。所幸,傷害程度與工業文明前已不在一個量級。不是因為病毒變弱了,而是人類的手段變強了。

每次全球戰「疫」,甭管過程多麼曲折,歸根結底就是拼兩樣東西——一是科學技術,這是致勝的最終武器;二是社會組織能力,這是控制疫情、減少損失、為科學家贏得時間的關鍵。

新冠病毒,是一個兇狠的人類公敵。它行蹤詭秘、狡猾刁頑。它的殺傷力到底如何,尚未見頂。它所引致的疫情暴發,目前看,不僅奪命傷身,而且已超出了生物學意義上對生命的侵害範疇,而正在對全球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等帶來重大衝擊,深刻影響整個世界格局。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闡述過一個重大判斷——「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他尤其強調要針對這個「大變局」,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注重化危為機。2018年1月,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他列舉了8個方面16個具體風險,其中就提到,「像非典那樣的重大傳染性疾病,也要時刻保持警惕、嚴密防範」。

在「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總判斷下,近年來社會各界多有領會、剖析,也大多是從科技革命日新月異、西方中心主義發生歷史性衰落、新興力量加快成長成勢、全球治理面對重大挑戰等展開。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大變局」豐富內涵的組成部分。

太多人沒有想到,在人類踏入21世紀20年代的第一時刻,新冠病毒斜刺裡殺了出來,疫情驟然暴發、蔓延全球。諸多疫情嚴重國家都不得不拿出渾身解數,與之搏鬥。各國的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及至整個國家的組織動員能力,都經受大考。本就身陷下行壓力、轉型壓力中的世界經濟,也猛增不確定因素。

病毒風險、疫情風險、治理風險,交織在一起。可以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眼前,正從暴發大疫、抵抗大疫的角度,呈現其現實的複雜性,及其飽含的歷史深度。

當我們要鞏固國內抗疫成果、盡力支持全球抗疫之時,當我們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那樣,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時候,毫無疑問,應該站在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認識高度上,充滿自信也充滿憂患意識,做出思考、謀劃並展開行動。

(文丨特約評論員 楊禹)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這並非新冠病毒對中國人網開一面——而是因為中國的抗疫鬥爭舉國動員,上下同心,堅定執行了一整套事實證明符合中國實際、符合科學規律的抗疫舉措。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疫情,將深刻改變今日世界,並以沉重的方式寫入人類歷史。它有橫衝直撞之勢,但在恰當、有力、堅韌的應對面前,也會暫時式微、退卻。
  • 戰「疫」每日觀察丨永遠奮鬥 永遠年輕
    戰「疫」每日觀察丨永遠奮鬥 永遠年輕 原標題: ●五談中國抗疫實踐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今天談中國抗疫實踐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不妨就從青春與奮鬥談起。
  • 戰「疫」每日觀察丨雖是一句玩笑 但華僑華人打全場真心不易
    戰「疫」每日觀察丨雖是一句玩笑 但華僑華人打全場真心不易 原標題: 如果中國人打疫情阻擊戰的前半場、外國人打後半場,那海外華僑華人則是打全場。
  • 德州一中戰「疫」 · 「空中課堂」 | 一堂特殊的思政課:眾志成城,戰「疫」必勝
    每一次瘟疫都是人類歷史進程中的標誌性事件。2020年的此刻,處於疫情風暴裡的每一個人,都站在了歷史的峽谷前——雖然你們沒有經歷人類歷史上霍亂、天花、鼠疫的肆虐,但今天所發生的一切,會成為你們人生的大事記。同學們,在這樣的時刻,對於這次的肺炎疫情,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又做了些什麼呢?對戰勝疫情你是擔憂恐懼還是充滿信心?
  • 人類歷史上十大瘟疫有哪些?哪種瘟疫殺死的人最多?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或聽過)一部電影——《世界之戰》,講的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雖然結局是人類打敗了外星生物,取得了勝利,但是取勝的原因卻讓人啼笑皆非,最終打敗外星生物的不是人類,而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微生物,簡稱病菌。這個設定當時令很多人大呼上當,認為是天方夜譚,但仔細琢磨一下,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人類與微生物的戰爭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
  •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類似新冠疫情的瘟疫?
    據歷史記載,人類歷史最早的大瘟疫是公元前430年在雅典爆發的雅典大瘟疫。由於瘟疫發生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後不久,因此這場瘟疫幾乎摧毀了古希臘城邦。而後,公元165年至180年的安東尼大瘟疫,也叫戈林瘟疫,羅馬帝國軍隊在近東戰役帶入羅馬帝國,期間,保守估計死亡人數為500萬人,也有估計死亡了1000萬人。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瘟疫高峰期是什麼時候?
    疫病,是中國歷史上對流行性傳染病的統稱,包括因病毒、細菌、寄生蟲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多種疾病。而以發熱為主要症狀的疫病則稱為瘟疫。 中國自古是一個多疫災的國度。 據史料記載,中國歷史中,常是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
  • 不要再傳「瘟疫始於大雪、滅於清明」了,歷史的上瘟疫與季節無關
    瘟疫肆虐時間太久了,人們都盼望著早點結束,於是,前一段時間就有人總結了一個歷史上疫情產生和結束的的規律: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完於春分,滅於清明。因為,歷史上的瘟疫,和季節無關。3.在遠古時期,中國就有了關於瘟疫的記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蟲」、「蠱(蠱)」、「瘧疾」、「疾年」等文字的記載。《尚書》、《山海經》和《左傳》裡有了「癘」這個字。
  • 戰「疫」每日觀察丨習主席近幾次國際通話都表達了同一個重要涵義
    自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習近平主席已分別同沙特國王薩勒曼、美國總統川普、卡達埃米爾塔米姆、印尼總統佐科、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等通過電話。習近平主席還在這些通話中,幾次提到了一句話——「患難見真情」。中華民族是一個懂得感恩的民族。在凝聚舉國之力與疫情魔鬼搏鬥之際,中國收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問候和幫助。
  • 黑死病、西班牙流感、伊波拉……盤點人類歷史上20大駭人聽聞的瘟疫
    瘟疫歷史是一部災難史,也是一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危機四伏的曲折歷史。在整個人類歷史進程中,流行病的爆發給人類帶來了慘重的代價,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它們有的改變了歷史的進程,甚至化身為整個文明的「劊子手」。據不完全統計,從史前起計,人類歷史上發生過20次最具毀滅性打擊的瘟疫。 1.史前瘟疫:約公元前3000年 大約5000年前,一場瘟疫摧毀了中國的一個史前村莊。該史前村莊於2010年被發現,被稱為哈民忙哈遺址。
  • 戰「疫」中的環保人(93)丨安徽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在抗「疫」一線
    戰「疫」中的環保人(93)丨安徽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在抗「疫」一線 2020-03-01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丨高原上的牧羊人
    戰「疫」丨高原上的牧羊人 2020-04-08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古代是如何應對瘟疫的?王立群教授這樣講~
    疫」公開課》欄目圍繞多個主題陪伴每一個孩子在戰「疫」中學習與思考一期一會 一課一識今天推出>科學認識、同心戰「疫」第三期來聆聽著名文化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河南大學文學院王立群教授,同時傳遞了人類一定能夠戰勝瘟疫的信心。
  • 中醫古籍的戰「疫」之道
    【戰"疫"特徵】萬曆壬寅(1602)年,多地發生瘟疫,蔓延流行不絕,醫生大多無法有效治療,作者在《瘴瘧衛生方》,加以闡釋和演繹,治療福建、廣東地區瘴瘧流行,獲效良好。  7.在中醫學發展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1.
  • 大疫時間表:人類與瘟疫的抗爭史,也是科學與醫學的進步史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瘟疫是一種由強烈的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引起的傳染病。從古至今,人類遭遇了無數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別嚴重,對人類後代的影響巨大的有:鼠疫、天花、流感、霍亂、瘧疾等。由瘟疫導致的死亡人數比戰爭、饑荒更多,不過人類總能贏得最後的勝利,因為人類手中有最強大、最有效的武器:科學方法和醫學技術。
  • 中國古代是如何應對瘟疫的?公開課來啦!| 宅家學習
    疫情當下 就是特殊的課堂 微言教育特別推出 《戰「疫」公開課》欄目 圍繞多個主題 陪伴大家 在戰「疫」中學習與思考 一期一會 一課一識 今天讓我們 來聆聽 著名文化學者 百家講壇主講人 河南大學文學院 王立群教授帶來的 ↓↓↓ 《歷史視角看瘟疫》 課程從我國最早的文字殷墟甲骨文對於疾病疫情的記錄開始追溯,以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傳世巨著《傷寒論》為例,介紹了中國古代的瘟疫和防治,同時傳遞了人類一定能夠戰勝瘟疫的信心
  • 人類瘟疫歷史上,10大濟世神醫,最後一位不接受反駁
    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也是一部與病毒對抗的血淚史。一個小小的病毒,看不見、摸不著,可以傳染蔓延,奪去數以千萬計的人命。5、 吳又可——瘟疫江蘇吳縣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人稱"治瘟症千古第一人"。1642年,大明崇禎十五年,五六月間,河北、山東、浙江等地大疫橫行,十戶九死 。史料記載,"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
  • 新冠肺炎疫情與人類歷史上那些大規模的瘟疫相比,哪個更厲害?
    人類歷史上還有過哪些主要的瘟疫病毒吶?1.鼠疫鼠疫想必是大家最常聽到的瘟疫。它最早起源於六世紀的中東,並通過海陸貿易傳播到北非和歐洲。瘟疫持續了五六十年,並在其鼎盛時期每天死亡過萬,總共近一億人死亡。後來,這個可怕的瘟疫傳播到了中世紀的歐洲。當第一場瘟疫在1351年平息之時,三千萬歐洲人死亡。
  • 不妨重溫一下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如何結束吧
    不妨重溫一下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瘟疫如何結束吧每天接到最多的私信,就好像我們能夠預知疫情何時結束,菲律賓何時解封一樣。縱然不能預測,那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人類歷史上幾次大瘟疫如何結束,就當作舉一反三吧。地球上自從人類當家作主,就有了歷史記錄,當然,人類歷史上的大瘟疫也都一一在冊。人類最早記載的瘟疫,應該就是鼠疫了。
  • 不要遺忘,重新認識——讀《我的戰「疫」》
    《我的戰「疫」》是上下冊,由《新華每日電訊》編著。《新華每日電訊》和「草地周刊」我都常看,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他們策劃了不少好的選題,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部書便是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