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意味著兩個月的時間,孩子將處於「放羊」狀態——不用早起上學,手機電視切換著看。孩子期待的暑假到了,家長卻開始頭疼。暑假期間家長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更多了,在享受親子時光的同時,很多家長也會被孩子的各種小脾氣和壞情緒氣到爆炸。
孩子的成長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關注的話題。孩子的身高除卻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外,還受到很多後天因素的影響,情緒就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情緒影響長高,其實最主要的是心理問題產生了壓力,造成生長激素的分泌平衡被打破,從而給長高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有研究顯示:很多心理、精神上出現過問題的兒童,都比同齡的孩子長的矮。
1.情緒不穩定,愛哭、暴躁,情緒不好時愛摔東西;
2.容易情緒失控,做一些破壞性的事情,嚴重還打人自殘;
3.只要遇上不滿意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使性子,家長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4.任性,動不動就愛發脾氣、鬧情緒,還愛唱反調、頂嘴;
5.特別情緒化,遇到一點不高興的事,就情緒化,摔東西,哭鬧;
出現以上情況,說明孩子情緒控制出現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
不良情緒會影響孩子的精神狀態,幹擾學習生活;影響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影響孩子身體健康;甚至會導致孩子違紀違法。
負面情緒人人都會有,但是過強、過度、過長的負面情緒就會干擾人的正常生活。所以,當孩子出現生氣、哭鬧等不良情緒時,家長要幫助孩子管控好情緒。
其實壞情緒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充分認識情緒、管理情緒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有很大幫助!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給孩子創造健康的心理成長環境呢?不妨試試以下幾點:
1.學會傾聽和交流
當孩子有煩惱的時候,家長要及時讓孩子說出來.憋在肚子裡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心情不好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爸爸媽媽要學會做孩子的朋友,孩子有什麼問題,遇到什麼困難,就會主動和家長交流,把心裡想的都告訴家長,尋求幫助。孩子有了煩惱之後,最好的解決途徑是傾訴。
2.尊重孩子的想法
在聽孩子訴說時,家長不要心不在焉,也不要一邊做事一邊聽。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問題並沒有受重視。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聆聽,並對孩子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溝通了解解決孩子的問題。有時候家長的作為會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3.與孩子交朋友
父母可以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自己有了煩惱也可以和孩子說一說,當然應該是有選擇的,因為孩子畢竟還小,閱歷還不夠,有些事情還不會明白。家長和孩子交流的事情,應該主要以家中發生的事情為主。
4.家長也要學會管理自己的壞情緒
其實孩子的壞情緒一方面來自於自身,另一方面來自於家長日常生活的所作所為。
孩子是會模仿家長的情緒的。所以孩子在鬧脾氣的時候,家長不妨反思下自己平時的行為是不是影響不太好。另外,家庭的不和諧也是會影響孩子情緒的,如父母老是在孩子面前吵架,喜歡打罵、體罰孩子等,都會對孩子的情緒造成不好的影響。
所以孩子的問題也有多半是大人的問題,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最大的牽制正是我們自己,只有父母不焦慮,孩子才能少情緒。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生活壓力,情緒總有不好的時候,當壞情緒無處發洩時,可能就會影響心理健康,大人小孩都是如此。孩子不懂的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家長一定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光靠外在因素,內在的心理健康同樣重要。除了幫助孩子管控情緒,當孩子出現不良情緒的時候,家長也需要改善自身的教育方式,正確的教育方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