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總字數為1600字左右,大概會佔用您6分鐘時間,如果你想快速了解,可只閱讀文章中小標題和結尾總結部分。)
上期為你揭秘了紅肉蘋果裡外模樣,也和你講述了它是通過與山楂雜交而成的品種。但具體口感、甜度表現如何呢?今天通過幾項數據測評,結合試吃表現,為你一一解剖這款紅肉蘋果是否值得你去嘗試。
甜度-口感甜度內外有別
在正式測量糖分含量之前,我先以口感測試果子有什麼區別,以免因數據造成的偏見。果實靠外果皮即紅色較深的部分,口感甜酸比為6:4,有較重的果酸味,但咀嚼幾口後,味覺變得適應,甜味上來;中間部分即白色果肉部分,明顯甜味較外部濃烈,甜酸比為8:2,甜味佔主導地位。
糖分-11-14%的內外差異
整個紅肉蘋果的糖分呈現出由外到裡,逐漸減少的特點。外部紅色果肉在榨汁時,有豐富的汁水流下,但內部需要兩倍於外部果肉的量才能獲得可測試的汁水。糖分含量則與口感甜度測評完全相反,內部較甜的部分糖分含量為11%,外部相對有酸味的部分為14%。
為什麼會這樣?後面的文章中我將為你說明,為什麼有些水果糖分高反而吃起來更酸。
香氣-一絲淡淡蘋果香
蘋果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如果有蘋果香則意味著農藥化肥使用量少,才透露得出蘋果香。紅肉蘋果有一絲淺淺的蘋果香,需要湊近鼻子才能聞到,而且蘋果香裡會藏著一絲酸味。
果形-和醜蘋果有一比
手中的10餘顆Redlove紅肉蘋果,果形呈頂部尖、中底部大的特點;果形較其他蘋果,並不圓潤,多數果實有明顯的圓稜。顯然端莊、均勻不能用於形容紅肉蘋果。
果斑-果斑淺生長斑明顯
相比紅富士蘋果,紅肉蘋果果子上的果斑多而淺,摸起沒有像醜蘋果一樣的凹凸感,但生長斑和醜蘋果近似。如其中一顆果實,頂部的生長斑幾乎覆蓋了整個上面。
果色-深粉紅顏色討喜
大部分果實的顏色整體呈深粉紅色,局部呈紅色及深紅色,相比紅富士漸變的紅色,紅肉蘋果色彩成條紋狀和板塊狀,如深紅色與粉色之間有明顯的色彩界限。
果徑-尺寸大小不統一
想必是新品的關係,手中拿到的這箱紅肉蘋果尚未進行分級,果實大小差異較大,最大的一顆果徑達到了80cm,最小的一顆為67cm,在常規的蘋果等級劃分中,其跨度了兩個果徑等級。
口感-內粉外脆奇妙口感
外層紅肉部分,明顯汁水多於內層白肉部分,吃起來口感清脆,與紅富士近似;但內部白肉部分則是「花牛」的口感,呈粉糯狀入口化渣。一顆蘋果居然吃出兩種口感,奇妙。
硬度-高於富士低於醜蘋果
遺憾暫時沒購置硬度測試儀,只好靠指壓的方式,給大家做一個比較。手指按壓到紅肉蘋果時,需稍稍用力,才能聽到果肉裂開的聲音;硬度居於紅富士蘋果和醜蘋果之間,這種硬度你可以放心交給快遞,不用擔心運輸過程被損壞。
果皮-厚度達到了0.2mm
我一直以為醜蘋果的果皮算厚的,但比起醜蘋果0.05mm的果皮厚度,紅肉0.2的果皮厚度是其4倍,不過要知道蘋果精華全在果皮之中,這算不算是另外一種收穫。
抗氧-紅肉蘋果勝出一籌
測試對比為醜蘋果和紅肉蘋果,分為三個時間觀察拍照,30分鐘、1小時、2小時。在30分鐘時,醜蘋果果肉開始呈現出淺淺的黃色,開始氧化,1小時後黃色變深,2小時後已經明顯可見黃色氧化部分遍布果肉。而紅肉蘋果在1小時內毫無變化,2小時後果肉有水分蒸發的現象,但依然無氧化跡象。
農殘-農殘安全值範圍內
這裡不得不贊一下,國家對高濃度農藥和化肥的控制,在挑嘴狗測試過這麼水果中,僅僅出現過一款水果農殘超標的。本次測試的這款紅肉蘋果也在安全值範圍內,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最後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紅肉蘋果雖然早在10多年前的瑞士就培育而出,但在中國尚屬新品種,真正要做到可以像紅富士一樣受歡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如果你喜歡嘗試新的水果品種,不妨值得試一試,何況它的果肉中可是藏著滿滿的花青素。但如果你的口味偏甜,外層紅肉部分的果酸,也許對你並不那麼友好。
挑嘴狗堅持基於現有條件公正、客觀的測試和評價,希望未來有更多測試設備時,為大家更多呈現以數據說話的評測。
更多紅肉蘋果介紹,點擊上期文章可見。
紅肉蘋果你吃過嗎?紅色的皮,紅色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