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孩子養得好不好,關鍵看牙齒!0-6歲寶寶牙齒護理全攻略!

2020-12-18 口袋育兒

這是口袋育兒公益微課堂的記錄。我們請到了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兒童牙醫朱濤醫生。口腔大學是全國口腔醫學最高等級醫院、學府,這裡的老師、醫生是全國公認的最頂尖的。朱醫生從事專業兒童牙醫多年,經驗豐富,課程中講了很多兒童牙齒健康的知識,都是每一個父母都必須學習的知識。

大家可能都會有這幾個疑問:為什麼我家孩子有齲齒?是怎麼形成的?乳牙壞了是不是不需要治療?孩子在大概6歲的時候,下面的牙齒長成雙排牙,到底是什麼原因?需要做什麼?平時怎樣護理口腔衛生?應該注意什麼?今天的課程就會給大家解決這些問題。

1 |口腔基本知識

牙齒雖然長在嘴巴裡,但是很少有人特意留意、注意細節,除非牙齒出現了嚴重的疾病,比如蛀牙、牙周炎等等,有嚴重的不舒服,否則很少在意它。先介紹一些比較常見的口腔知識,正確認識自己的牙齒。

1.乳牙列

人一共有兩套牙列,一套是乳牙列,一套是恆牙列。乳牙列就是孩子的牙齒,童年時候陪伴我們吃飯的牙齒,大概6個月左右開始長,2歲半左右長齊,一共是20顆。如下圖,每顆牙都有自己固定的名字。因為孩子有身體發育的早晚,出牙的時候也是不一樣的,早的有4個月,晚的有1歲多,都不是大問題。如果出得太晚,需要看一下。

2.恆牙列

恆牙列是12歲以後擁有的一套牙,會陪伴我們終身。6-12歲期間,乳牙會發生替換,期間有長達6-7年的過程。很多寶寶的家長認為乳牙不重要,乳牙6歲換,湊合用到6歲就可以了。其實不是的,我們的後牙,從尖牙往後的牙齒替換年齡是很晚的,發生在10歲以後,所以孩子在10歲之前吃飯都是靠乳牙,而不是6歲。

寶寶6-8歲換前牙,前面的8顆。從尖牙往後的牙齒大概要用到12歲,在12歲之前保護好乳牙是非常關鍵的,這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吃飯效率。如果孩子牙齒壞得非常早,吃奶的時候就壞掉了剛萌出的乳牙的後牙,在後面長達十年的時間是無法好好吃飯的,牙齒無法好好行使它的咀嚼功能,導致孩子有嚴重的飲食上的問題,比如牙疼了,孩子就吃不了東西,會很大的影響咀嚼效率。

恆牙一共有28-32顆,不是一個確定的數字,因為我們最後有一顆牙齒叫智齒,大概在十七八歲長出來。因為現代人在牙齒方面處於退化的狀態,很多人的這顆牙齒都埋在骨頭裡,或者只長出一半。如果只長了一半,建議拔除,因為不光這顆牙本身容易壞,而且長不正的牙齒和倒數第二顆第二磨牙之間會形成不良的間隙,會經常塞食物,導致倒數第二顆磨牙也會發生齲壞,所以經常會一下子壞兩顆。

3.牙齒的結構

下面看一下牙齒的解剖圖。下圖是比較簡單的牙齒外形圖。

牙齒分為兩部分,露在口腔的部分叫做牙冠。還有一部分是看不見的,埋在牙槽骨中的、牙齦以下的,叫做牙根。

下圖是一顆牙齒的剖面圖:

牙齒大概分成三層,第一層是牙釉質,最堅硬的一層;第二層叫牙本質;最內一層叫牙髓。第一層和第二層如果被蛀掉,就會發生牙髓感染,牙齒會非常疼痛,這個時候牙神經就發炎了,就要做一個叫根管治療的手術,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叫殺神經。對於一個正常的牙神經,牙醫是不會貿然殺掉的。當牙齒出現疼痛,牙醫說需要殺神經,你就會明白是什麼意思了。

牙齒周圍包繞的牙齒軟組織,就是外面紅色的這一層,軟的叫牙齦。下面一層堅硬的骨頭叫牙槽骨,牙齦和牙槽骨統稱牙周組織。老年人常出現的牙齦流血、牙齒牙根外露,這些都屬於常見的牙周疾病,也是非常嚴重的破壞咀嚼功能的一種疾病。

中國人普遍對洗牙表示懷疑,覺得牙齒是不是因為洗牙洗鬆了?其實不是,洗牙在醫學上叫做齦上潔治術,齦上潔治術是為了洗掉附著在牙齒上的牙結石,保護牙齦不發炎,保護牙槽骨不被吸收,所以洗牙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大部分人都有牙結石,為了預防牙周炎的發生,為了防止牙齒整個脫落,洗牙和齦下刮治術都是非常必要的。

醫學上定義的口腔健康的標準主要包括:

1.牙齒清潔;2.沒有齲洞;3.沒有疼痛感覺;4.牙齦顏色正常;5.牙齦沒有出血。

2 |齲齒

齲齒,老百姓喜歡叫蛀牙,大家都認為是蟲子把牙齒吃掉了。牙齒之所以發生齲齒,是因為口腔內有大量導致齲齒的細菌存在,尤其是口腔衛生比較差的孩子會看到很多大黑洞,這都是蛀牙。

1.齲齒有哪些表現?

怎麼判斷是否蛀牙了?有兩條標準:

1.牙齒本身變色。本身的變色要和色素沉著區分一下,色素沉著僅僅表現在牙齒表面的黑色附著物,是可以去掉的,但是蛀牙是不可以的。2.牙齒產生缺損。這種缺損是不可逆的,會越來越嚴重,有極少數會停下來,這僅限於表淺齲,而且是口腔衛生非常非常好的人。

2.齲齒是怎麼產生的?

好多人都知道吃糖一定不好。吃糖為什麼會導致蛀牙發生?我們口腔內有一種能夠產酸的細菌,它的作用底物就是和糖基合在一起的時候,讓糖中的蔗糖成分變成酸,所以吃了糖後嘴巴裡會感覺到一種酸酸的味道,這就是致齲菌將糖分轉化為酸,這種酸碰到牙齒後就會導致牙齒脫礦,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蛀牙。

3.齲齒和飲食的關係

近年來孩子齲齒發生率居高不下,現在常見的孩子的食譜已經從以前的家常便飯轉變成了蛋糕、麵包、糖、巧克力、碳酸飲料、果汁、冰淇淋、棒棒糖等等,平時孩子很容易得到這些食物,這些食物都比較容易導致蛀牙,尤其是在西方發達國家,他們的糖的應用比我們更廣泛,所以西方發達國家都是離不開牙醫的,尤其是條件好的,三個月就會找自己的私人牙醫檢查一次牙齒。

該採取什麼方式享用甜食才能最低程度減少對於牙齒的危害呢?這裡面是有訣竅的,日本、美國的小朋友吃甜食怎麼吃?攢起來吃,最好是和正餐一起吃,這樣甜的東西在嘴巴停留的時間就會大量減少,這樣對牙齒的危害也會降到最低。減少兩餐之間吃零食、甜食的次數,尤其是吃完以後要刷牙,這樣會儘量減少牙齒被腐蝕的時間,得蛀牙的機率就會低很多。

4.齲齒有哪些危害?

1.口腔裡會有酸臭的味道;2.牙疼。尤其是感染了牙神經,肯定會出現疼痛的;3.不美觀。有些小朋友前牙壞掉了,可能會被其他的小朋友嘲笑。甚至我接觸的小朋友還有因此而產生社交的自卑感。

當然蛀牙的危害還遠遠不止這些,這些都是表面的危害,是大家都知道的,還有一些大家不知道的危害。比如吃食物的時候,有一顆牙齒或者一側的幾顆牙齒壞掉了,吃食物的感覺就會差很多。很多人發現自己是用一側咀嚼食物的,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吃飯的一側肯定是嚼起來比較香的,不經常用的這一側肯定是多少存在一些問題,不愛用它,一是感覺不好,吃起來牙齒不舒服,二是吃起來食物的味道沒有那麼好。

還有對全身的影響。當我們受傷後,身上有一個小口子,我們都知道傷口會發生細菌感染,會腫會疼,就會去消毒,但是很多人不把牙齒的疼痛當做疾病來看待,覺得是正常的,但其實危害是很大的。因為牙髓有血管存在,牙髓發生感染以後,牙神經裡的細菌會隨著血液入侵到全身,發生菌血症,如果流到心臟,就會引起對應的炎症,對全身都會有不良的影響。

3 |乳牙疾病的處理

乳牙是會被替換掉的,那麼乳牙的疾病到底要不要治療呢?

乳牙蛀牙本身會導致乳牙本身產生齲腫,會降低寶寶的咀嚼效率。牙髓感染會導致細菌入血,會產生全身性的影響,尤其是長期的炎症存在,不管的話不會消掉,會出現反覆的牙齦的腫脹,這對全身來說都是不好的影響。

乳牙如果發生嚴重的齲壞,導致牙齒過早脫落,會有哪些問題呢?很多人都說,反正乳牙要換,不會影響恆牙。其實不是的,下面的圖片是一個孩子的頜骨:

這個孩子的年齡大概在三四歲,從頜骨的剖面上可以看到,乳牙的牙根包著的地方有一個一個恆牙的牙冠,這些牙冠都是從單個的細胞發育而來的。在恆牙發育的早期,如果乳牙牙根發生了感染,炎症會直接導致恆牙牙胚發育發生障礙,對牙釉質發育造成幹擾,造成釉質發育不良的疾病,這樣恆牙先天發生缺陷,主要表現在恆牙表面有黃色斑塊,表面的釉質(相當於保護殼)沒有發育好,牙齒非常容易受到損壞,特別容易發生蛀牙,甚至見過嚴重的,萌出的時候就帶一個很大的洞,這樣的話,這顆牙齒是沒有什麼壽命的。

乳牙和恆牙是什麼關係呢?

有點像孕婦和胎兒的關係,乳牙就像孕婦,恆牙就像胎兒。大家都知道在孕婦懷孕的早期,如果孕婦發生疾病,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這個時候不能亂吃藥,藥物可能會對發育中的胎兒產生影響。乳牙也一樣,當乳牙發生嚴重損害,尤其牙根發炎後,會直接幹擾破壞恆牙的發育,像孕婦生病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影響一樣。

下圖是一個大概6歲的小朋友,他的大板牙從乳牙的根部出來了。因為底下的這顆乳牙發生了齲齒,表現就是乳牙根部鼓了一個大膿包,家長以為是上火了,沒有理會,隨著時間推移,牙槽骨發生了吸收,因為膿包一直是不愈的,牙槽骨就缺失了,恆牙胚就沿著牙槽骨缺失的地方萌出來了。就像一粒種子,當它發芽的時候,如果上面壓了個石頭,它會從這個石頭縫邊上長出來一樣,一個道理,肯定會找一個最薄弱的地方鑽出來。

當發生炎症的時候,如下圖左邊牙片中間的這顆牙齒,牙槽骨發生了吸收,牙根部出現了黑洞;右側的牙片是做完根管治療後,牙根已經充上了白白的東西,這就是根管治療的藥物,牙槽骨本身修復能力是很強的,充上藥物後細菌就會大量減少,牙根就會變得正常,這樣就能保證底下的恆牙不受危害。

4 |乳牙滯留

下圖是一個大約6歲的孩子,他的牙齒長歪了,恆牙從裡面出來了,而外面的乳牙並沒有脫落,這叫乳牙滯留,恆牙叫異位萌出。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現在我們的孩子在啃咬比較硬的東西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削塊,尤其是蘋果啊梨啊這些大個的水果,大家都喜歡削塊給孩子吃,這個時候孩子的下前牙的剪切功能鍛鍊就不足,恆牙就特別容易長歪,像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拔掉前面的乳牙,為將來的恆牙萌出減少阻力,這樣恆牙比較容易長正一些。

怎麼避免呢?有一些對牙齒健康的食物,像玉米,煮的囫圇個的玉米,還有大個的水果大個的蔬菜,如果能讓孩子去啃咬的話換牙一般是比較順利的,但是如果給他水果削成塊吃,蔬菜削成塊吃,會不利於牙齒的萌出。同時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也特別容易讓牙齒清潔,我們的牙齒是有咀嚼作用,當大量吃這些富含纖維的食物的時候,牙齒本身的咀嚼作用就非常好,相反我們前面說的又軟又綿的食物,它們特別容易附著在牙齒上,特別容易造成齲齒。

5|口腔衛生護理怎麼做

1.寶寶多大開始做牙齒清潔?

好多人都是在孩子一兩歲,甚至兩三歲以後才開始給孩子刷牙,但這個時候孩子多半已經發生齲齒了。

要求家長做到從孩子出牙的時候就做口腔衛生清潔,大概從6個月的時候長牙了就要開始清潔,開始先用紗布,到後來逐漸過渡到牙刷,並在孩子大概1歲的時候約牙醫看一次,進行口腔衛生的指導。

2.1-3歲的注意事項

首先,家長自己要做好口腔衛生,給孩子一個非常好的示範作用,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自己都不刷牙的話,孩子肯定不會好好刷牙的。再就是使用牙線,很多人會覺得孩子還這麼小,是不是有必要用牙線呢?當然是有必要的,因為孩子這個時候會有牙縫,添加輔食吃東西後,牙縫裡很容易塞東西,而乳牙對抗細菌的能力遠遠弱於恆牙,如果塞了東西的話,一定要用牙線把牙縫裡的東西剔出來,這樣的話就不容易形成齲齒。

在3歲以前基本上都要以父母給孩子刷牙為主,孩子這個時候自己沒有什麼行為能力,所以在3歲之前一定是父母作為給孩子刷牙的主角,孩子就要完全配合父母刷牙。這張圖是給一些模仿能力比較強的孩子看的,媽媽一邊做示範一邊進行誘導,讓他形成好的習慣,利用他的好奇心完成學習。

下面這個體位是非常小的孩子就醫時候的一個體位,到底怎麼和牙醫配合完成檢查呢,就是讓孩子倒在牙醫的腿上完成,平時給孩子刷牙的話也應該這個體位。

3.3-6歲的注意事項

這個時候孩子雖然有一定的行為能力,但還是比較差的,而且自律性比較差,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處於逆反期,逆反心理比較重,所以這個時候家長還是要幫助孩子刷。五六歲的孩子可以逐漸過渡到以孩子為主,家長輔助監督。

如果堅持的好的話,孩子超過了6歲就完全可以自己掌握刷牙以及使用牙線的技巧,自己進行全套的口腔衛生維護了。

4.6-12歲的注意事項

逐漸家長就要退出刷牙的舞臺了,要以孩子為主,注意使用含氟的牙膏,含氟的牙膏在對抗孩子齲齒方面非常有效。

六七歲的時候要做六齡齒窩溝封閉。

什麼是窩溝封閉呢?有的家長可能對此表示不理解,我們小的時候也沒有進行窩溝封閉啊,我們牙齒也沒有什麼問題啊。窩溝是在牙齒上,尤其是磨牙上面的一些生理的解剖形態,當我們用放大鏡或用電鏡看的時候這些地方的微隙特別容易積存食物,蛀牙特別容易發生在這些位置,做窩溝封閉的目的就是把這些微隙封閉起來,填得相對平坦一些,讓刷牙的難度大大降低,讓這些窩溝裡面不再容易積存食物,就會大大的降低牙齒患齲率。多半的六齡齒都需要窩溝封閉,因為它的位置非常靠後,非常難以刷到,尤其是對於一個6歲的孩子來說。

6|刷牙

刷牙的目的就是為了去除牙菌斑。口腔之內存在著大量的細菌,口腔是我們身體上幾大菌庫之一。口腔之內有細菌是不容置疑的事情,刷牙能夠大量的減少牙齒表面的細菌,使口腔裡的環境不那麼容易產酸,就能很好的保護牙齒不受侵害。牙菌斑是什麼呢?好多人都以為牙菌斑是能夠看得見的一種有色物質,牙菌斑是看不見的,只有特定的顯色劑才能顯示出來,表面上看起來乾淨的牙齒可能也會存在大量的牙菌斑。

下圖是一個刷牙的動作,這個動作介紹的是巴氏刷牙法,是一個非常高效率的刷牙方法:

這種動作一般是用於牙齒的內側面和外側面,對於咬合面,就是兩顆牙齒接觸的這個面來說,可以選擇拉大鋸的方式,就是像拉鋸一樣去刷就可以了,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說像拉大鋸一樣去刷內側面和外側面會產生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讓我們的尖牙以及尖牙後面的地方、尖牙與牙齦交界的地方產生缺損。這個地方特別容易產生敏感,刷久了刷狠了,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漏髓,把兩層都刷掉了,直接導致牙神經暴露。

好多人刷牙的時候就像拉大鋸一樣去刷裡面和外面,自以為效率非常高,但是其實這種刷牙方式是非常非常無效的,不僅刷不乾淨牙齒,而且還會導致牙齒物理性的損壞,所以大家要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並且把這套刷牙方法教給孩子。

下圖是我自己以三字經的形式總結了一套刷牙方法:

牙之初,白且堅。牙齒剛長出來又白又堅硬;

苟不刷,變黑軟。如果不刷,就會變成黑色的蛀牙,牙齒也會被腐蝕掉變軟;至成年,牙周炎。如果刷牙刷得不好,到了成年可能會導致牙齦長時間的出血,牙槽骨吸收,容易發生牙周炎;刷牙制,三三三。非常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刷牙,從三個月開始擦拭牙齦,最好能夠保證每天刷牙三次,每次三分鐘;適牙膏,塗勻先。適量的牙膏先在牙刷上塗勻;斜入齦,水平顫。牙刷輕輕按到牙齦上,然後水平方向顫動一到兩個毫米;離齦向,轉一轉。在偏離牙齦的方向輕輕浮刷一下,就是把牙縫裡的東西儘量浮刷乾淨;水平刷,咬合面。兩顆牙齒接觸的面就可以水平方向的刷,每顆牙齒刷七到八遍;刷好牙,功佔半。自己的功勞佔到好牙口的一半;好牙醫,半年檢。找一個不錯的牙醫大概能佔到一半的功勞,每半年檢查一下牙齒,無牙病,老不變。

7|定期看牙的意義

為什麼一定要定期找牙醫檢查牙齒呢?這和牙齒壞的周期有關。一般6歲之前的孩子大概3個月為周期,如果發生了蛀牙,不及時檢查、不及時補上的話,從一顆沒有壞的牙齒發展成牙神經損壞可能也就是三個月的時間。小孩的牙齒,特別是幼小的小孩、口腔不好的小孩,一定要3個月檢查一次。6歲以後可以半年檢查一次。

中國有一句古語叫老掉牙,是非常不科學的,如果牙齒保護的好,人老了以後是可以不掉牙的。

大家可以在網上搜圖片,搜一些「中國老人」,搜一些「外國老人」,看一下他們最大的區別是什麼,雖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但是,中國老人的嘴巴裡面是沒有幾顆牙齒的,面部都是塌陷的,都是凹下去的,嘴巴都是凹進去的,因為他們沒有牙齒。西方發達國家的老爺爺老太太,大家都以為他們的牙齒是假牙,其實不是的,他們的牙齒因為維護得非常好,所以沒有嚴重的問題,牙齒沒有脫落,所以他們在很高齡的時候依然可以用牙齒享受美味的食物。

任何一個種族的人只要有條件定期找合格的牙醫檢查,有牙洞及時補,牙齦出血了及時洗牙,及時做牙齒的維護,都是可以終身維持一口完整的牙列。所以定期看牙醫的意義就在於可以讓你儘量長時間的享受美味的食物,可以讓你在高齡的時候依然有好的牙口去吃飯。

下圖是一個大概3歲的小女孩,全牙爛掉了,她的媽媽說孩子非常自卑,不太愛笑。

我大概用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給她把牙齒補好了,雖說牙齒當時爛得非常厲害,但是比較幸運的是這個孩子避免了神經。用樹脂就接好了。

當時剛做完孩子就非常非常高興,蹦著跳著說媽媽我又有牙齒了,到後來,她的媽媽說孩子回去以後特別特別愛笑,而且當選了班裡的小模特。

對於這種滿口壞牙的小朋友,尤其是兩歲以上的孩子,當他的蛀牙超過4顆以後,建議全麻下做口腔治療,這樣的話孩子會非常配合。口腔的全麻是深度鎮靜,和做手術的全麻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一回事。當發現孩子兩歲以上而且有滿口壞牙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聯繫醫生做全口的治療,這種情況多見於奶睡的孩子,或者是長期奶睡,經常吃夜奶的孩子,尤其是配方奶,一定要及時治療。

對於有責任心的父母來說,孩子的牙齒是終生的大問題,從小就應該做足夠的工作維護牙齒的健康,這才是負責任的家長。如果只是讓孩子吃儘量多的好吃的,就以為是對孩子好,不去做相應的口腔工作,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負責任的家長。

問答

1.男寶,還有半個月1歲,現在長了8顆牙齒,一直沒給他刷過牙,最近發現牙齒有些發黃,用紗布綁在手上試著給他刷,但是不配合不讓刷,想問問有什麼辦法,一歲的孩子該如何刷牙呢?

答:1周歲的孩子長了8顆牙齒,長牙的年齡沒有什麼問題。牙齒開始發黃,懷疑可能已經出現輕度的齲壞。孩子1歲的時候才開始刷牙的話,那他肯定是不配合的,這個時候孩子對任何的外來刺激都是有些反抗的,因為開始的比較晚,如果孩子五六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的話反抗可能會小很多。建議無論如何,哪怕反抗,一定要完成定期的清潔衛生,孩子一旦過了這段時間以後就不會反抗了。

2.寶寶8個月,每次只有喝奶才能睡覺,請問這樣對以後牙齒有什麼影響,該怎麼預防牙齒疾病?

答:寶寶8個月每次都要喝奶才能睡覺,證明你的寶貝有奶睡的習慣。如果喝的是母乳,還沒有添加輔食,問題應該不是很大,因為單純的母乳對牙齒沒有太大損害。但現在8個月,已經添加了輔食,或者吃的是配方奶的話,就要及時清潔口腔衛生,一定要在刷完牙齒後再睡覺,如果有反抗,建議儘量強制。另外建議儘量早斷夜奶,鼓勵孩子睡長覺,這樣對孩子長身體長個子都是有好處的。

3.寶寶2歲了,總是牙齦紅腫,不讓碰,吃硬東西疼,我就用紗布和清水擦牙,跟刷牙有關係嗎?需要吃藥嗎?用口腔炎噴霧劑的藥可以嗎?

答:牙齦紅腫說明口腔衛生很差,尤其是在牙齒靠近牙齦的地方,會附著有大量的軟垢,這個軟垢如果不及時刷掉的話,是很髒的,裡面會有大量的細菌繁殖,會刺激牙齦紅腫,越是口腔衛生差的孩子牙齦會越腫,刷牙的時候就越不舒服,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清潔乾淨,牙齦紅腫消失了,就沒有疼痛的感覺了。建議一定要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如果有條件的話給牙齒做一次潔治,主要不是治療的問題,而是口腔衛生維護問題。

4.坐標美國,聽說寶寶長牙後6個月內,不遲於1歲時就要去看牙醫了是嗎?

答:現在國內,尤其是頂尖的醫院也都是這麼建議的,的確是1歲的時候建議去看牙醫。因為1歲的時候,長得多的孩子已經有8顆牙齒了,這個時候推薦口腔科醫生的話,首先他會給你不錯的口腔衛生指導,有些不良習慣的話,比如長時間的夜奶,他會推薦你去斷掉夜奶,這樣一般的孩子就不會壞牙了。

5.大兒子7歲開始換牙,1年半隻換了4顆門牙,而且每次乳牙都是新牙長出來了還不掉(都是撥掉的)。請問這是什麼回事?小兒子2歲9個月,吃母乳到2歲1個月,之前總是吃母乳睡,小時候有缺鐵性貧血,前面4顆門牙都黃得剩下牙根了,聽說這樣的牙齒會影響恆牙的發育,我很擔心,請問怎麼辦?

答:老大乳牙不掉,因為他吃的東西過於偏軟,講座的過程裡都有提到。小兒子就是典型的奶瓶齲,吃著母乳睡,導致牙齒爛的只剩牙根了,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6.女兒現在6歲,1歲多就開始學習使用刷牙,平時很少吃糖,但是以前在老家的時候外婆給她吃餅乾蛋糕,後來發現牙齒上就有了牙菌斑,我們就很注意刷牙,但是牙齒還是爛掉了,於是就開始了補牙之路。因為爛的比較多,補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補好,現在都比較注意,幾乎沒怎麼吃甜食,即使吃了都會儘快刷牙現在這種情況,我們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答:老人帶我們的時候大概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時候帶小孩不費事,因為那時候我們很少能得到糖吃,得不到這麼多壞牙齒的東西,比如說餅乾蛋糕巧克力,我們吃的都很少,就盼著過年的時候能夠吃幾顆糖,所以牙齒是不容易壞的,那時候壞牙的都是當時的土豪了。而現在我們的物質條件極大豐富了,孩子得到各種食物太容易了,老人不知道,為了討好孩子,特別愛給孩子吃零食,這樣的話孩子的習慣就特別不好,又不愛刷牙,因為老人覺得刷牙沒什麼用處,所以孩子的牙齒經常出問題。需要注意的問題都在課程中講過了,定期檢查牙齒比較好。

7.孩子的第一磨牙因為齲齒掉了一顆,醫生建議做間隙保持器,像這種情況必須做嗎?孩子後面又新長出幾顆磨牙,醫生說為了防止新長出的牙齒齲齒,需要做窩溝封閉。

答:醫生給的建議是非常專業的,第一磨牙對應的底下的恆牙大概是10歲、11歲才會出來,如果孩子還沒有到八九歲的話,建議一定要做保持器,如果不做保持器,後面六齡齒恆牙萌出的時候。會往前推這個牙齒,導致中間的間隙嚴重變小甚至是關上,這樣恆牙再往外長的時候就沒有地方了。醫生說防止新長出的牙齒齲齒,需要做窩溝封閉,也是有必要的,窩溝封閉我們剛才也講過了,它的作用非常強大。

相關焦點

  • 0-6歲寶寶牙齒護理全攻略,關心孩子牙齒健康的媽媽都收藏了
    今天呢,我們特地整理了一篇系統的0-6歲口腔護理知識,希望媽媽們可以收藏和分享,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健康的牙齒和燦爛的笑容。超過四分之一的孩子在四歲前就患上了第一顆齲齒,甚至有很多寶寶在2歲時或者更早的時候就有了蛀牙。萌出第一顆乳牙約見牙醫,一方面,讓寶寶熟悉門診環境、熟悉醫生,建立良好的關係,不懼怕看牙醫;另一方面,牙醫可以很好的給予家長寶寶的餵養指導,例如安慰奶嘴的使用、何時戒夜奶等等。因此,美國兒童牙科學會建議:擁有早期蛀牙風險的孩子需要在萌出第一顆乳牙時就約見牙醫。
  • 0-6歲寶寶牙齒護理全攻略,關心孩子牙齒健康的媽媽都收藏了
    現在的孩子牙齒問題多,很多媽媽雖然想給孩子的牙齒來個720°立體環繞式保護,奈何口腔健康知識有限。今天呢,我們特地整理了一篇系統的0-6歲口腔護理知識,希望媽媽們可以收藏和分享,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健康的牙齒和燦爛的笑容。
  • 0-6歲寶寶牙齒口腔護理指南來了!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奉上一份「0-6歲寶寶牙齒口腔護理指南」,幫助寶寶長一口健康美觀的好牙~010~6月6月~3歲有些媽媽表示:「乳牙反正要是要換的,壞了也沒關係」。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乳牙要在寶寶嘴巴裡待 6~12年,不好好護理,不僅會導致蛀牙、牙齒畸形,還會影響咀嚼、發音、美觀,以及恆牙發育。
  • 很全很全,從0歲開始的牙齒護理方案
    說真的,牙齒護理這事還是關鍵的,小編作為過來人千叮囑萬叮嚀,一定一定要重視寶寶牙齒護理,否則等寶寶有了齲齒,三天兩頭上醫院不說,關鍵是兒童齒科那長長的隊伍,真的讓人很絕望。護牙是個長期工程,馬虎不得,而且從出生就應該開始了哦!餵寶寶喝一點溫開水,目的是起到漱口的作用,或者用質地綿軟的溼紗布輕輕擦拭寶寶的牙床。
  • 孩子的牙齒很重要,0-12歲牙齒保護攻略給你整理好了
    牙齒保護是寶寶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點,不同年齡階段的牙齒護理方向有所不同,所以麻麻們要掌握這些信息,才不會讓寶寶出現蟲牙,蛀牙等問題,飛兒整理了0-12歲兒童牙齒保護圖鑑,供參考。ü 1.5~3歲 對於乳牙已經長全的寶寶來說
  • 寶寶牙齒怎麼護理,看這篇就對了
    大家都知道,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會有2副牙齒,第一副是乳牙,從出生6個月開始萌出,到2歲左右長齊20顆;第二副是恆牙,6歲前後開始萌出替換乳牙,到12歲左右會有28-32顆牙齒,具體數量取決於4顆智齒是否長出。
  • 寶寶0-7歲牙齒護理指南,刷牙不配合,媽媽可以試試我的小妙招!
    導語:寶寶牙齒護理很關鍵,現在很多孩子即便沒有吃糖,也容易導致牙齒問題,你覺得沒幾個牙齒壞了,但是到了兒童牙科那裡一看,原來那麼多孩子牙齒都有問題呢。姐姐家的孩子平時也不吃糖,結果前陣子聽說牙齒壞了8顆,還是乳牙呢,到了醫院檢查後說得治啊,而且是隔段時間去一次,要拖很久才能全看完。
  • 孩子的牙齒要從小愛護,送你一份0-6歲孩子牙齒健康指南,請收好
    1歲以內寶寶首次就診,口腔檢查內容包括以下8個點:1.孩子是否口腔衛生不良,家長有無給孩子清潔口腔2.是否存在不良餵養習慣3.是否存在早期口腔病損,包括鄰面齲、牙齒脫礦等4.是否存在牙齒發育異常,如牙釉質發育不良等5.是否存在口腔頜面發育畸形的可能6.進行常規的口腔清潔護理
  • 4歲男孩牙齒全黑,最傷孩子牙齒的不是糖,而是……
    01看個牙醫,被打全麻前幾天,表姐4歲的兒子半張臉腫得跟饅頭似的,不得不冒著疫情的風險帶兒子去醫院。本以為只是看個牙,沒想到醫生卻要給孩子打全麻。其實孩子牙齒早在半年前就出現了問題,當時表姐覺得反正孩子以後要換牙,乳牙壞了不打緊,所以也沒留意。怎料,後來小傢伙每次吃飯就叫疼,再後來疼得連覺都睡不好。表姐現在特別後悔給孩子看牙看晚了。其實,像表姐兒子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 2歲寶寶乳牙全爛光!這件事做不對,寶寶的牙齒實在太遭罪
    越來越發現,養孩子就像做產品。總希望生出來之後就上線成功,卻沒想到時不時就得「修修補補」、「做個保養」,就算你再怎麼用心,也會時不時有點小零件「罷工」。最近,塑料閨蜜就特別「心塞」,寶寶才3歲,做口腔檢查發現竟有10顆齲齒,除了心疼孩子受罪,也著實很替自己的錢包「著急」,畢竟牙齒上一小洞,錢包就得漏個「大洞」。
  • 2歲寶寶乳牙全爛光!這件事做不對,寶寶的牙齒實在太遭罪!
    最近,塑料閨蜜就特別「心塞」,寶寶才3歲,做口腔檢查發現竟有10顆齲齒,除了心疼孩子受罪,也著實很替自己的錢包「著急」,畢竟牙齒上一小洞,錢包就得漏個「大洞」。你家娃還算好的,還有的娃才兩歲半,乳牙全爛光了呢!
  • 2歲寶寶乳牙全爛光!這件事做不對,寶寶的牙齒實在太遭罪!
    最近,塑料閨蜜就特別「心塞」,寶寶才3歲,做口腔檢查發現竟有10顆齲齒,除了心疼孩子受罪,也著實很替自己的錢包「著急」,畢竟牙齒上一小洞,錢包就得漏個「大洞」。你家娃還算好的,還有的娃才兩歲半,乳牙全爛光了呢!
  • 2歲寶寶乳牙全爛光!這件事做不對,寶寶的牙齒實在太遭罪!
    最近,塑料閨蜜就特別「心塞」,寶寶才3歲,做口腔檢查發現竟有10顆齲齒,除了心疼孩子受罪,也著實很替自己的錢包「著急」,畢竟牙齒上一小洞,錢包就得漏個「大洞」。你家娃還算好的,還有的娃才兩歲半,乳牙全爛光了呢!
  • 2歲寶寶乳牙全爛光!這件事做不對,寶寶的牙齒實在太遭罪!
    最近,塑料閨蜜就特別「心塞」,寶寶才3歲,做口腔檢查發現竟有10顆齲齒,除了心疼孩子受罪,也著實很替自己的錢包「著急」,畢竟牙齒上一小洞,錢包就得漏個「大洞」。你家娃還算好的,還有的娃才兩歲半,乳牙全爛光了呢!
  • 2歲寶寶牙齒全爛光!別等孩子蛀牙了再後悔!
    這種深入骨髓的疼痛,很多成年人都無法忍受,你忍心讓我們話還說不清的寶寶承受嗎?兩歲的寶寶牙齒基本全爛光!孩子說不定疼了很長時間,家長才發現端倪。這段時間,孩子遭了多大的罪啊!小維光是想想就很心疼。02—0-6歲寶寶刷牙指南小維首先要明確兩個原則:0-6歲寶寶刷牙,必須要由家長來完成;也有的寶寶自己刷牙的意願很強,家長給孩子刷乾淨牙後,不妨給他一把牙刷用來練習
  • 別讓牙齒拉低寶寶未來顏值,0-5歲寶寶口腔護理好物分享
    小編已經在牙齒上花了一輛二手小汽車的錢了,所以在孩子的牙齒護理上就格外關注,從寶寶長第一顆牙齒開始,護理就千萬不要忽視,不要抱著乳牙遲早是要換的心態,說多了都是淚。要知道,乳牙得了齲齒,對寶寶的危害非常大。
  • 寶寶0-6歲可能遇到的牙齒問題,這裡都有了!(黑斑、蛀牙、磨牙...
    寶寶0-6歲之間出牙長牙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乳牙牙縫大、地包天等,我們該怎麼應對?當時我邀請了著名兒童口腔醫生,河馬牙醫入駐醫生-兒童齒科專家楊華來到我們媽咪OK交流群裡專門進行了分享。如今回頭看,那會兒很多問題大家的娃還沒遇到,可能還不關心,但現在看真的超級有用和全面,所以請好好看一下哦~這是一篇超級乾貨文哦,記得看完點一下文章末尾右下角「在看」哦,讓我知道你們有收穫!01、牙齒萌出過程孩子出生後4~6個月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通常是從下頜的前牙開始對稱性地長出,一直到3歲左右,20顆乳牙就陸陸續續地長齊了。
  • 如何保護好寶寶的乳牙?父母做好這些護理,孩子牙齒健康又長得好
    奶奶有點不開心地說:「哪個孩子不愛吃糖,我每天只給他吃兩顆糖,又不多,不會吃壞牙齒的!而且寶寶現在長的是乳牙,早晚都要更換的,不用特別護理!」「媽媽,你這個想法不對啊,如果寶寶現在牙齒不好,食物在嘴裡咀嚼不充分,在胃裡的消化就要受到影響,從而影響身體的發育!」俊俊媽耐心地對婆婆說。
  • 德國人的一口漂亮牙齒,原來是從嬰兒出牙前就開始護理了
    對於孩子來說,雖然會換牙,但是牙齦不會換,由於從小不好好護理口腔而導致的牙齦問題,並不會因為換牙就消失,反而會危及恆牙的健康生長。其實,兩歲前,一天刷兩次牙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甜食吃得多、有奶睡的寶寶更有必要,只要一天中使用牙膏的總量不超過一顆豌豆大小(這個才是關鍵),就不會因為吞咽過多氟而對身體不利。大家知道,德國市面上的兒童牙膏都是可吞咽的,按照用量要求使用,吞進去是對寶寶是安全的。
  • 如何讓孩子保護牙齒?
    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食物很多,尤其對於孩子來說,吃甜食對於他們來講是無法抗拒的,而吃甜的太多了會對孩子的牙齒不好。現在孩子患齲齒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根據原國家衛計委2017年發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12歲兒童恆牙齲患率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個百分點。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