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育引論筆記重點課後答案詳解劉珣電子書下載

2021-02-28 瘦瘦的大米

在線資料: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資料下載:http://learning.100xuexi.com/Ebook/964467.html

內容簡介

作為劉珣主編的《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的配套輔導書,本書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整理教材筆記,濃縮內容精華。每章複習筆記以該教材為主,同時還參考了名校名師講授該教材的課堂筆記以及大量其他相關參考資料,對本章的重難點知識進行了歸納整理,因此,本書的內容幾乎濃縮了該教材的知識精華。

2.精選考研真題,強化應試能力。為了強化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本書精選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題,這些高校大部分以該教材作為考研參考書目。所選考研真題基本涵蓋了各個章節的考點,並特別注重聯繫實際,凸顯當前熱點。

3.歸納典型試題,鞏固重點知識。為了進一步鞏固和強化對各章知識要點的掌握,特依據該教材的知識體系選編了相應的典型常考題,並一一提供解答,有些解答對教材知識做了相應的延伸,以達到高效備考的目的。

本書提供電子書及列印版,方便對照複習。

第一部分 緒論篇

第1章 對外漢語教育是一門專門的學科

1.1 複習筆記

一、對外漢語教育的學科名稱

(一)語言教學中有關語言的幾個基本概念

1.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

按人們獲得語言的先後順序區分:

(1)第一語言

第一語言是指人出生以後首先接觸並獲得的語言。

(2)第二語言

第二語言是指人們在獲得第一語言以後再學習和使用的另一種語言。有的人還會學習和使用第三語言、第四語言,因為學習這些語言的規律與學習第二語言有很多共同之處,因此統稱為第二語言。

(3)雙語或多語現象

雙語或多語現象是指有的幼兒出生以後同時習得兩種甚至多種第一語言,而且這些第一語言達到同等熟練運用的程度的現象。

2.母語和外語

按國家的界限區分:

(1)母語

母語是指本國、本民族的語言。

(2)外語

外語是指外國的語言。

3.本族語和非本族語

按言語社團、通常是民族的界限區分:

(1)本族語

本族語是指本民族的語言,這一術語與「母語」可以通用。

(2)非本族語

非本族語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語言,可能是外語,也可能是指本國其他民族的語言。

4.目的語

目的語是指人們正在學習並希望掌握的語言。不論是外語或非本族語,甚至是非第一語言的母語,只要成為一個人學習並爭取掌握的目標,都可以稱為目的語。

5.「第二語言」和「外語」

按有無語言學習環境區分:

(1)「第二語言」

「第二語言」是指凡是在該語言使用的環境中學習的目的語。

①廣義的「第二語言」

是指任何一種在第一語言獲得以後學習和使用的語言,包括外語。

②狹義的「第二語言」

a.是指第一語言以外的本國通用語或本國其他民族的語言,不包括外語;

b.是指在該語言使用的環境中學習的目的語,包括一部分外語。

(2)「外語」

「外語」是指不在該語言使用環境中學習的目的語。

(二)學科名稱的討論

學科名稱含義:學科名稱是學科的內容和學科本質特點的反映。

1.對外漢語教學

(1)《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中寫道:「對外漢語教學是指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實際上也包括對第一語言不是漢語的海外華人進行的漢語教學。

(2)局限

「對外漢語教學」只突出了主要教學對象,未能全面、準確地反映學科性質——第二語言教學。

2.漢語教學

「對外漢語教學」可簡化為「漢語教學」。由於「漢語教學」這一名稱語境清楚,其義自明,一般不會產生誤解,不會與漢語作為第一語言的我國母語文教學相混淆。

3.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

(1)「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即「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英文縮寫為TCSL),這一名稱能從學術上較精確地指稱這一學科的內涵和性質。

(2)這一名稱既能指在中國進行的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即對外漢語教學,也能指世界各地的漢語教學,而且還能包括與之性質大體相同的對我國國內少數民族的漢語教學。

4.以上三個學科名稱之間的關係

(1)在中國進行的「對外漢語教學」是世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的一部分,但它不能包括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對其本國人進行的漢語教學以及中國國內對少數民族進行的漢語教學。

(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能涵蓋國內外所有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教學,它本身是整個第二語言教學的一部分。

(3)「漢語教學」本來既包括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也包括漢語作為第一語言的教學,但在特定的情況下如國際學術討論中,可以專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

5.其他幾個使用較多的名稱

(1)應用語言學(Applied Linguistics)

①提出

19世紀末由波蘭語言學家博杜恩·德·庫爾特內(Baudouin de Courtenay)提出。

②含義

a.廣義的應用語言學

是跟理論語言學相對的概念,是指把理論語言學的理論、規律、原則和方法應用到其他學科領域,從而產生的新的邊緣學科,如神經語言學、病理語言學、數理語言學、計算語言學、詞典編纂學、機器翻譯學,乃至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等。

b.狹義的應用語言學

專指語言學理論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特別是指第二語言教學。

③不足

不能反映出學科的具體內容——沒有說明究竟是什麼「學」。

(2)外語教學(法)(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①地位

這是國外語言教學界廣泛使用的名稱,我國外語教學界長期以來也一直用它。

②不足

不能表示出作為一門學科的理論層次和它所包含的全部內容。即使後邊加上一個「法」字,仍只是強調了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層面。

(3)外語教育學(Foreign Language Pedagogy)和教育語言學(Educational Linguistics)

①許國璋:國內學者,「外語教育學」這一名稱的支持者;

②斯波爾斯基:美國學者,「教育語言學」這一名稱的支持者。

(4)第二語言教學(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①地位

這是一個使用得愈來愈多的名稱,在西方有取代「外語教學」這一名稱的趨勢,在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界的使用也日漸普遍。

②不足

反映不出作為一門學科的理論層次。

(三)「對外漢語教育學科」的提出

1.提出原因

以往的「對外漢語教學」「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或「第二語言教學」等名稱,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無法正確體現「教學」與「教育」的關係。

2.提出意義——解決「教育」與「教學」的關係

(1)「教學」

「教學」主要指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傳授和學習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它只是教育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教學的研究通常是以教學過程及其規律為對象。

(2)「教育」

「教育」是指從德智體美方面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主要是學校的活動。對教育的研究,除了教學過程和規律以外,還要研究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教育全過程和教育規律。

(3)「教育」與「教學」的關係

學校教育目標主要是通過教學活動來實現的,教學論通常是教育學中的主要部分、核心部分。但對教學的研究並非本學科的全部內容,對教學的研究也不能脫離對教育的研究,否則將失去目標和方向。

二、對外漢語教育的學科任務和學科體系

(一)對外漢語教育的學科任務

1.學科任務

(1)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育原理、教育過程和教育方法,並用來指導教育實踐,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習者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

(2)以自身的學科理論建設,為第二語言教育學科甚至整個語言教育學科的理論發展做出貢獻。

2.研究的核心內容

本學科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對外漢語教學,分為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

(1)內部因素

①學習與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習者和教師,包括學習者的生理、心理、策略等個體因素和教師的基本素質;

②學習與教學活動的客體——所教的目的語,即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

③學習與教學活動本身——包括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和測試評估四大環節的理論與實踐。

(2)外部因素

①一些基礎學科,特別是與本學科關係最為密切的語言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對本學科理論所起的支撐作用;

②語言環境,包括社會語言環境和教學語言環境,及其對學習所產生的影響;

③國家的方針政策,國家、社會及具體的教育單位所能提供的各種資源、條件對教學實踐所產生的影響。

(二)對外漢語教育的學科體系

1.國內外學者提出的各種語言教育體系模式

(1)國外學者提出的語言教育體系模式

①「教育語言學理論模式」

圖1-1 斯波爾斯基的教育語言學模式

a.提出

美國學者斯波爾斯基於1980年提出。

b.第二語言教學理論的主要來源

語言描寫、語言學習理論和語言運用理論。其中的語言學習理論源於語言理論和學習理論,語言描寫也由一定的語言理論所決定。上述諸因素又分別由普通語言學、心理學、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等學科作為理論基礎,從而構成了斯波爾斯基稱之為「教育語言學」的學科。

c.優點

這一模式較早地提出語言教學理論的各個組成部分;更明確指出,單單語言學不足以構成語言教育的理論基礎;具體列出作為該學科理論基礎的各相鄰學科及它們與該學科有關部分的聯繫。

d.缺點

「教育語言學」系統內部的層次不夠清楚;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語言教學理論的實質內容未能表示出來。

②「第二語言教學理論的一般模式」

圖1-2 斯特恩的第二語言教學理論一般模式

a.提出

加拿大教學法專家斯特恩於1983年提出。

b.特點

第一,把模式分成三級,模式內部各層次的關係比斯波爾斯基模式更為清晰,更體現了系統性。這個三級模式的核心是在第二級,即由語言、學習、教學和語境四個方面所組成的學科體系,相當於斯波爾斯基所說的教育語言學。位於模式中層的第二級理論部分成為溝通第一級理論基礎與第三級教學實踐之間的橋梁。

第二,把「實踐」部分(即第三級)納入到學科體系中來;在論述學科的基礎(第一級)時,所列出的相鄰學科更為全面。

c.不足

主要在第三級實踐部分,即其中的教學目標、內容、過程、教材、效果評估等不僅僅是單純的實踐,本身也有一定的理論性,是學科理論的一部分,應屬於中層「教學」部分的具體內容。此外,該模式在層次劃分上也並非完美無缺。

(2)國內學者提出的語言教育體系模式

①「中學語文教育系統的結構」,由張鴻苓提出。

②「外語教育學的理論模式」,由章兼中提出。

③關於第二語言學科理論和第二語言教學結構的論述,由呂必松提出,其影響最大,第一次在對外漢語教學領域明確提出了學科體系模式。

④關於學科的理論體系、教學體系和人才體系的論述,由崔永華提出,他把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稱為「支撐理論」,以表示這些是別的學科來支撐本學科的基礎理論。

(3)國內外學者提出的模式的共同之處

①所有模式都認為本學科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儘管名稱不同,但其組成部分大體一致。這一理論體系是學科得以存在和發展的主要標誌之一。

②所有模式都強調學科的綜合性、跨學科性,受到多種學科的影響;各模式所列舉的主要相鄰學科也基本相同。

③很多模式都提到教學實踐這一層面,把教學實踐納入學科體系之中能更好地體現本學科應用性的特點。

2.對外漢語教育學科體系

對外漢語教育學科體系的組成:理論基礎、學科理論和教學實踐。

(1)理論基礎

理論基礎,又稱支撐理論,是指與本學科的發展關係最密切的七個基礎學科,即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文化學、社會學、橫斷學科及哲學。這七個學科從不同方面,特別是語言的本質、語言學習的本質、語言運用的本質和教育的本質四個主要方面對本學科產生影響,提供理論養料甚至理論依據。

(2)學科理論

直接應用於語言教學、屬於本學科範圍內的學科理論體系,包括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兩部分。

①基礎理論

包括對外漢語語言學、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漢語習得理論和學科研究方法學四個方面。

a.對外漢語語言學是作為第二語言來教學和研究的漢語語言學,包括語音、詞彙、語法、漢字、語義、語用、話語、功能和文化因素等方面。其與作為母語研究的一般的漢語語言學存在著區別,主要表現在:

第一,研究的目的不同。本學科研究漢語是為了讓常常是從零開始的第二語言學習者在較短的時間裡快速、有效地掌握漢語的詞語和造句規則,培養其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不是如何提高早已具備漢語交際能力的人對其習焉不察的語言規則系統的理性認識。

第二,研究的內容不同。本學科主要研究那些通過與學習者母語對比所揭示的漢語特點和漢語作為目的語學習所遇到的難點,也就是漢語的特殊規律,並研究如何將這些規律、知識轉化為學習者的技能;而不是面面俱到地追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與完整性。

第三,研究的側重點不同。本學科需要從意義的表達出發,突出用法和功能的研究,多講句子的條件,建立漢語的組裝規則體系;而不是單純從語言結構出發,集中於描寫語言現象、分析語言現象。

第四,研究的角度不同。本學科要求除了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研究以外,還要從漢外對比、跨文化交際、語言習得、學習者個體差異、認知心理等多角度進行綜合研究。

第五,研究的方法不同。本學科除了一般的語言學研究方法外,還要採用對比分析、偏誤分析以及心理實驗等多種方法研究。

b.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是把對教學內容和對教學對象的研究結合起來,即研究如何通過教學活動使教學內容為學習者迅速、有效掌握的規律和原理。教學理論的研究居於學科理論研究的核心地位。

c.漢語習得理論是對對外漢語教學的主體之一——學習者的研究,即側重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教學對象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規律。

d.學科研究方法學也是本學科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研究的成果,甚至影響到研究的成功與失敗。

②應用研究

應用研究是指運用相關學科和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對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測試評估、教學管理和師資培養等方面進行專門的研究。用學科的基礎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需要經過學科應用研究這個中介環節。應用研究與教學實踐最為接近,可以直接用來指導相關的教學活動。

(3)教學實踐

學科體系的第三層是教育實踐,主要是教學實踐,它是學科理論服務的對象,也是學科理論產生的土壤。

圖1-3 對外漢語教育學科體系

三、對外漢語教育的學科性質和學科特點

(一)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和特點

1.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

對外漢語是一種第二語言教學,也是一種外語教學。

(1)對外漢語教學首先是語言教學。語言教學的根本任務是教好語言,也必須包括一定的文化因素的教學。

(2)對外漢語教學是第二語言教學。這一性質使對外漢語教學不同於第一語言(常常是母語文)教學。

(3)對外漢語教學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它是第二語言教學的分支學科。

(4)對外漢語教學是對外國人進行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

(5)對外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我國少數民族漢語教學、我國母語文教學和我國的外語教學之間的關係如圖1-4所示:

圖1-4 語言教育學及其分支學科

2.對外漢語教學的特點

(1)以培養漢語交際能力為目標——讓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掌握用漢語進行聽說讀寫交際活動的能力。

(2)以技能訓練為中心,將語言知識轉化為技能——語言作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過練習、實踐才能掌握。

(3)以基礎階段為重點——語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最為重要;基礎階段總是擁有最多的學習者,也最能體現第二語言教學的特點與規律。

(4)以語言對比為基礎——通過漢語與學習者母語的對比確定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分析並糾正學習者的錯誤。

(5)與文化因素緊密結合——語言教學離不開文化教學,語言教學本身就應包含運用目的語成功地進行交際所必需的文化內容。

(6)集中、強化的教學——相對說來,課程較集中,課時較多,內容較密集,進度較快,班的規模較小。

(二)對外漢語教育的學科特點

1.對外漢語教育是專門的學科

專門的學科是指它有專門的研究對象、研究任務和研究視角,是別的學科所無法替代的。

(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育現象、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並以對外漢語教學為核心,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全過程及整個教學系統中各種內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2)研究任務

揭示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育規律和教學規律,以指導教育實踐和教學實踐,解決實踐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

(3)研究視角

不僅是語言學的,也是心理學的和教育學的,而且是這幾方面的綜合的獨特的視角。

2.對外漢語教育是綜合的學科

對外漢語教育是一門綜合交叉學科。它綜合了多種學科的理論成果,研究本學科所面臨的特殊課題,從而形成並逐步完善自身的學科理論。哲學、橫斷學科、社會學作為本學科的理論基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哲學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科學,也是方法論的科學,是包括對外漢語教育在內的一切學科的理論基礎。

(2)橫斷學科

橫斷學科運用於各個領域中,起著方法論的作用,是科學研究的普遍方法。

(3)社會學

社會學是研究社會生活、社會制度、社會行為、社會變遷和發展等社會問題的學科。語言學和語言教育的研究,必然受到社會學的影響。

3.對外漢語教育是應用的學科

對外漢語教育的學科任務,決定了這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具有極強實踐性的應用學科。對外漢語教育學科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包括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主要闡述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與教學規律以及教育規律。

四、對外漢語教育的學科定位與爭論

學科定位是指某一學科在眾多學科中的位置,也就是科學地確定它的門類歸屬問題,通常是由該學科的研究內容、任務和性質所決定的。

(一)「小兒科」論

1.時間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

2.含義

「小兒科」論是指早期的「學科否定論」,將對外漢語教學看作是教外國人說中國話,教「人手足刀尺」的「小兒科」,認為「是個中國人就能教漢語」,不承認這是一門學科,需要什麼學問。

(二)「對外漢語文化教學學科」論

1.時間

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

2.性質

「對外漢語文化教學學科」論是一場語言與文化、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關係問題的爭論。

3.意義

(1)初步探討了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關係,推動了對語言教學中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及具體內容的深入研究。

(2)進一步明確了本學科作為第二語言教育的性質,在姓「語(言)」還是姓「文(化)」的緊迫問題面前,強調了本學科的語言屬性,把握了學科的大方向。

(三)「應用語言學學科」論

1.主張

「應用語言學學科」論主張把第二語言教學歸入語言學的範疇,其上位學科是應用語言學,甚至將狹義的應用語言學用來專指第二語言教學。

2.評價

科學發展到今天仍把第二語言教學歸於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範疇,或直接稱之為應用語言學,是不恰當的。具體原因如下:

(1)語言學無法囊括整個學科的內容

①第二語言教學所「應用」的理論不僅是語言學,還有心理學、教育學、文化學、社會學等,單單應用語言學理論解決不了語言教學的所有問題。

②一些「後結構主義語言學時代」的最重要的語言學理論,如轉換生成語法理論,最難應用到語言教學中去。把這一綜合交叉學科僅僅定位於其支撐理論之一的語言學,缺乏科學性。

(2)「應用語言學」這一名稱具有局限性

①「應用語言學」這一名稱非常籠統,不能明確地表示出本學科的內容。

②這一名稱強調的是本學科「應用」別的學科理論的一面和它所具有的應用性的一面,而忽視了它作為一門專門學科所具有的理論性。

③在應用語言學和語言教學之間畫上等號,把應用語言學的範疇縮小到語言教學一個方面,既與當前學科發展的事實不合,也模糊了應用語言學的概念。

(3)語言學與語言教學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應用」

美國學者斯波爾斯基指出,這兩者是「應用和啟示」的關係。語言學與語言教學是兩門不同的學科。語言學研究的是語言本身,而語言教學研究的是如何學和如何教語言,兩者的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是不同的。

(4)語言教學自身已有轉變和發展

如今的語言教學已經進一步發現了自己的學科特徵,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找到了自己的發展道路。

(四)學科定位——語言教育學科

對外漢語教育學科的性質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育,應當定位於語言教育學科。它是語言教育學科下的第二語言教育的分支學科。

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經典教材名師講堂

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全套資料【教材+筆記+題庫】

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配套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

相關焦點

  •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主編考點筆記整理筆記和典型題考研真題詳解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主編考點筆記整理筆記和典型題
  • 外國新聞傳播史筆記重點課後答案鄭超然電子書下載
    在線資料:鄭超然《外國新聞傳播史》筆記和課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資料下載:http://learning.100xuexi.com/Ebook/157757.html內容簡介本書是鄭超然《外國新聞傳播史》教材的學習輔導書,
  • 預估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20年漢語國際教育考研分數線與報錄比
    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漢語國際教育 (專碩)考研招生目錄及人數1、招生院系:中國語言文學學院2、招生專業:[53]漢語國際教育碩士3、研究方向:不區分研究方向4、考試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 201 英語一③ 354 漢語基礎④ 445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複試
  • 2020華南師範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考研經驗
    如果前期無法確定院校,就先從參考書目入手,選擇大部分院校都會考的書,比如黃廖本的《現代漢語》、王力《古代漢語》、劉珣的《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等,方便後期選擇。
  • 「漢碩考研院」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考情分析及備考指南
    (語言學基礎知識、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漢語分析與應用能力中外文化)④445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中外文化基礎知識、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對外漢語教育教學理論及教學案例分析)複試筆試科目對外漢語教學法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考點筆記筆記和課後習題答案詳解第3版電子書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考點筆記筆記和課後習題
  • 2013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教材(全國版參考書)
    來源:勤思考研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參考書是按照統一大綱自主命題,無論你報考哪個學校,均可參照此套教材來走。
  • 預估帖:南京師範大學2020年漢語國際教育考研分數線與報錄比
    :《現代漢語》胡裕樹,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現代漢語通論》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445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 劉珣,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中國文化要略》 程裕禎,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 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第2版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
    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第2版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導讀:《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適用於師範院校英語專業學生,也可用於中學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課程和各類英語教師的在職培訓課程。 作者:王薔,女,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
  • 【D00801】電力電子技術 王兆安第五版5版 課後習題答案
    >【C00401】財政學(第8版)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羅森【C00501】常微分方程 習題解答與學習指導 郭玉翠【C00502】常微分方程輔導及習題精解 配套王高雄第三版課後習題答案詳解【C00601】成本會計學 學習指導書 第六版 於富生 黎來芳【C00701】初等數論 閔嗣鶴 第三版 課後習題答案【C00801】初級會計學 學習指導書
  • 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筆記重點課後答案詳解劉海龍含考研真題電子書下載
    在線資料: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筆記和課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考研參考書目-複試分數線-考研經驗
    ④ 445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該專業參考書目:專業一:《現代漢語》黃廖版,《語言學綱要》葉蜚聲,《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陸儉明,《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釋疑201例》,《古代漢語》王力;專業二:《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跨文化交際學概論
  • 帕金微觀經濟學第8版課後習題答案及筆記
    >帕金《微觀經濟學》(第8版)筆記和課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贈兩套模擬試題及詳解】課程目錄第一部分 筆記和課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第一編 導 論  第1章 什麼是經濟學   1.1 複習筆記   1.2 課後習題詳解
  • 【C00701】初等數論 閔嗣鶴 第三版 課後習題答案
    >【C00401】財政學(第8版)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羅森【C00501】常微分方程 習題解答與學習指導 郭玉翠【C00502】常微分方程輔導及習題精解 配套王高雄第三版課後習題答案詳解【C00601】成本會計學 學習指導書 第六版 於富生 黎來芳【C00701】初等數論 閔嗣鶴 第三版 課後習題答案【C00801】初級會計學 學習指導書
  • 預估帖:北京師範大學2020年漢語國際教育考研分數線與報錄比
    >《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跨文化交際學概論》(胡文仲)《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當代教育心理學》(陳琦,劉儒德)《中國文學史》(遊國恩(三)專業一1、3月-6月,《現代漢語》認真仔細看兩遍,第一遍只看書,把書上的注釋和小字都要看全,不求記憶,只求全面理解,可以做筆記,只做知識框架即可。
  • 預估帖:南開大學2020年漢語國際教育考研分數線與報錄比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3、研究方向:01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教學與研究 02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03漢語言交際與文化 4、考試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4法語或245德語③354漢語基礎 ④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專業學位碩士:不允許少數民族骨幹計劃和國防生報考。
  • 江蘇師範大學漢語國際教育考研專業課參考書目,考研專業課一對一
    354漢語基礎《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1999年;《語言學綱要》,徐通鏘、葉蜚聲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趙金銘主編,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當代教育心理學》,陳琦、劉儒德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 世界現代設計史筆記重點課後答案詳解王受之考研真題電子書下載
    在線資料: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D00301】大學物理基礎上冊 課後習題答案 吳百詩
    林鋼【C00401】財政學(第8版)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羅森【C00501】常微分方程 習題解答與學習指導 郭玉翠【C00502】常微分方程輔導及習題精解 配套王高雄第三版課後習題答案詳解【C00601】成本會計學 學習指導書 第六版 於富生 黎來芳【C00701】初等數論 閔嗣鶴 第三版 課後習題答案【C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