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資料: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資料下載:http://learning.100xuexi.com/Ebook/79386.html
內容簡介
作為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教材的學習輔導書,本書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整理名校筆記,濃縮內容精華。每章的複習筆記以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教材為主,結合國內其他著名的西方設計史著作,整理各章的重難點,濃縮了經典教材的知識精華。
2.精選考研真題,補充難點習題。為了強化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本書精選了近年西方設計史考研真題及相關習題並提供答案和詳解。所選真題和習題基本體現了各個章節的考點和難點,特別注重聯繫實際、凸顯當前熱點。
本書提供電子書及列印版,方便對照複習。
第1章 現代設計和現代設計教育
1.1 複習筆記
一、現代設計的發展
1.設計
(1)含義
設計是指把一種設計、規劃、設想、問題解決的方法,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
(2)核心內容
①計劃、構思的形成
②視覺傳達方式
視覺傳達方式即把計劃、構思、設想、解決問題的方式利用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
③計劃通過傳達之後的具體應用
工業技術發達,生產條件不同,造成了設計應用的新變化。
(3)分類
由於影響計劃和構思的因素不同,可把設計分為傳統設計與現代設計。
(4)屬性
根據具體不同的設計情況來決定設計的屬性。工業生產因為與工程技術關係密切,因此傾向工科為主;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室內設計則與工程技術關係比較疏遠,與美感的敏感表現關係比較密切,因此多偏向美術。
(5)重要性
設計是處理人與物、人與泛義的機器之間問題的最重要活動,沒有設計,人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安全的、舒適的、美觀的工作與生存環境和空間,設計是與人類生活休戚相關的重要活動。
2.現代設計
(1)決定因素
①現代社會標準
②現代經濟和市場
③現代人的需求
包括生理和心理需求兩個大方面。
④現代的技術條件
現代技術的發展,使得視覺傳達的方式變得複雜和發達:以前的手工繪圖或者簡單模型製作,現在被電腦技術取代,因此在表達上也有很大的區別。
⑤現代生產條件
(2)基本內容
①現代設計的計劃、構思是受到現代市場營銷、一般心理學和消費心理、人體工程學、技術美學、現代技術科學等等因素約束而形成的。
②傳達計劃和構思的方式,可以從簡單的、傳統的手工繪圖、模型到複雜的電腦設計預想表現,因具體的設計要求而不同。
③設計應用與具體設計所涉及的生產方式的技術條件密切相關。現代設計具有高度應用性。
(3)範疇
①現代建築設計,現代室內和環境設計;
②現代產品設計,或者稱為工業設計;
③現代平面設計,包括包裝設計、一般平面設計,以及企業形象設計;
④廣告設計;
⑤服裝設計,包括時裝設計與成衣設計等幾個方面;
⑥紡織品設計;
⑦平面設計和廣告設計服務的幾個特殊的技術部門,即攝影、電影與電視製作、商業插圖。
(4)意義
①給人類提供良好的人際關係,舒適、安全、美觀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方便的工具。
②現代設計是促進人類在現代社會中能夠方便自然交流的重要手段。
在現代社會中,人類之間的互相交流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行為和人與人通過物的方式進行交流的。人與人通過物的方式進行交流在社會生活中普遍的存在。
(5)特點
①現代設計是與大工業化生產和現代文明的密切關係,與現代社會生活的密切關係,這是傳統設計所不具有的。
②20世紀現代設計最重大的發展和突破,是現代主義設計的發展。現代主義設計奠定了現代設計的基礎,成為設計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6)重要性
①所有文明國家,都受現代主義設計的影響
現代主義設計,現代主義建築,是影響人類物質文明的重要設計活動。它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影響到世界各國。
②現代主義設計是了解其他設計風格的基礎
現代主義是20世紀設計的核心,對於當代設計的認識和了解,應該建立在對現代主義的全面認識和透徹了解的基礎上的。現代主義運動完全改變了我們的意識形態和思維方式,改變了我們的藝術、文學和其他的各種人文科學的面貌。
(7)研究中的局限性
「現代設計」是一個不太準確的稱謂,現代設計是現代建築、現代工業產品、現代平面設計的總稱。但是鮮有把這些設計放在一起,研究它們在演進中的共同規律和相互關係的著作。
(8)局限性存在的原因
①建築、工業產品、平面設計之間的差別很大,大部分人認為難以結合在一起講。
②不少人認為一旦把建築、工業產品、平面設計這幾方面的發展史放在一起闡述,作品會變得十分冗長和拖沓。
③不少人認為建築、工業設計、平面設計之間並沒有太多的共同點和聯繫,分開寫比合起來寫會較為清楚一些。
(9)形成與發展的共同背景
①現代設計是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技術條件下的必然產物。
②設計界改變以往專為權貴服務的方向,轉而提出要為民眾服務的口號下的產物,是設計民主化的進程。
③現代設計的形成是基於社會的日益豐裕、中產階級日益在社會生活中起主導作用、社會日益向消費時代轉化、世界結構的新複雜格局等因素下,通過商業活動、貿易競爭、文化發展、知識分子對社會危機的不斷思考得到表達和完成的一個進程。
(10)發展的背景
①設計和工程、設計和藝術的區別
a.現代設計與美術的區別
美術是非常個人化的東西,是藝術家個人的表現;而設計則是為他人服務的活動。
b.現代設計與工程技術的區別
工程設計是解決人造物中的物與物之間關係問題的,比如汽車的汽缸與活塞之間的關係、發動機和傳達機械之間的關係問題等等;而設計則是解決人造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比如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美觀性問題。
②20世紀的市場結構的變化,對設計造成的巨大影響
a.以往幾千年由於設計的主要支持人十分單一,所以總有一個領導性的風格。
b.19世紀末、20世紀初設計風格上的領導性地位動搖了,民主的趨向越來越強烈,裝飾主義的根基動搖了。
c.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設計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商業主義的發展。以美國強大的國力為依託在全球推廣,刻板、單調的「國際主義」一統天下。
d.二戰後,地方風格、個人風格重新抬頭。德國人在1953年成立烏爾姆設計學院,之後聯繫布勞恩公司,形成德國新理性主義風格;義大利人很快走出美國式的「國際主義」陰影,出現了自己的設計風格和大師。
2.維克多·巴巴納克關於設計的觀點
(1)含義
堪薩斯大學教授維克多·巴巴納克在他的《為真實世界的設計》一書中認為,設計是指為賦於有意義的次序所作的有意識和有動機的努力。他認為設計並沒有絕對的定義,但是把設計的定義分為個人、群體、社會的三個層面來看,是必然的。
(2)關於設計的三個論點
①「有意義的次序」,與自然界的次序、或人為的雜亂無章有區別。巴巴納克認為設計首先應該是「有意義的」,他的定義重點在設計的觀念上,對於設計的技術層面,他關心得不多。
②巴巴納克對於設計的第二個重要的論點是:「設計是有意識的努力。」他強調了「有意識」這一點,從而與動物性的、非意識的創造活動分離開來。
③巴巴納克提出的第三個論點是:「設計是有機智的努力」,表示設計除了冷靜的思考之外,還應該具有機智過人的靈感。
(3)制約設計的六個因素。
巴巴納克認為單設計所涉及的問題不只是單純的尺寸上的合理、物理功能的完善。
①方法
工具、材料、程序。
②聯繫
家庭、早期環境、教育、文化。
③美學
格式塔、知覺、頭腦中的影象和生態社會的先入之見。
④需求
生存、標記性、目標的形成。
⑤遙感因素
自然、社會、技術趨向。
⑥使用
作為工具使用、作為溝通聯繫來使用、作為象徵來使用。
3.現代設計的發展
(1)產品設計方面的發展
①70年代,企業要求設計公司提供新的產品造型,而沒有其他的要求。
②80年代,企業開始要求設計公司為它們解決工程技術方面的問題,設計一個產品同時必須考慮它的技術特徵、技術應用方式、材料、結構。
③90年代以來,企業要求設計公司提供市場研究、顧客研究、設計效果追蹤、人體工程學研究,設計公司被要求提供完整的設計配套服務。
(2)產品設計的範疇
①企業內部自己的設計部門
比如汽車公司都設有外型設計部,不少電器公司也有類似的部門設立。這種設計形式起於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最能說明美國企業設計方式的例子是汽車設計。
②獨立的設計事務所
工業產品的獨立設計事務所和平面設計、廣告設計的獨立設計事務所出現得比較晚。最早成立的獨立產品和平面設計事務所之一是英國威廉·莫裡斯於1864年成立的設計事務所。a.早期的設計事務所
服務範圍廣泛,由於當時的設計行業未發展到高度專業化的階段,設計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外型處理,所以不僅僅設計工業產品或者平面產品。早期的獨立設計事務所的設計人員對於視覺上的美觀性有很好的處理能力,但缺乏具體處理複雜問題的專業背景。
b.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設計事務所
獨立設計事務所開始出現專業化的分工趨向。
c.80年代以來的設計事務所
第一,分工精細,湧現出不少高度專業化的獨立設計事務所,如工業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等。設計的專業水平提高、設計製作的水平提高,人體工程學、材料學等與設計有關的一些特殊門類,都由專門的公司處理,設計公司與這些公司之間建立了協作關係。
第二,大部分設計事務所必須建立與企業的密切關係。因此,設計公司存在的時間越長,企業客戶也就越多,設計公司也就更加穩固。到70、80年代,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工業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等,基本被20來家獨立設計事務所壟斷。
第三,80年代以來,由於西方各國設計事務所的領導人基本退下崗位,以及電腦逐漸成為設計的主要工具,大型設計公司開始面臨困難,小型設計事務所大量湧現。
d.90年代以來的設計事務所
設計公司重新擴展工程技術、市場研究、心理學、人體工程學等等的設計相關科目。設計公司成為一個為企業服務的綜合公司。設計公司的費用大幅度提高使設計公司出現了從小變大的情況。西方湧現了一系列高度技術化、高度專業化的設計公司。
e.2000年以來的設計事務所
由於電腦技術和軟體的發展,設計的設備價格下降,設計出現由大而小的變化。重要的獨立設計事務所基本上都是全面設計服務公司。其中比較突出的有「設計中心」公司、「產品定義」設計公司、阿提圖特設計公司等。
二、德國現代設計
1.德國現代設計的發展背景
(1)德國是現代設計運動的發起國之一,早在本世紀初,德國的設計先驅已經從建築設計著手,從事現代設計的探索和試驗。
(2)在納粹取得政權之後,德國這批現代設計的先驅都基本移民到美國,從而在美國推動了現代設計的發展,促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國際主義設計的發展和興盛。
(3)戰後德國的設計有很大的發展,烏爾姆設計學院的成立對促進德國總體設計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德國現代設計的發展
(1)烏爾姆設計學院
①成立時間
1953年聯邦德國一批設計教育家在烏爾姆市成立了德國戰後最重要的設計學院——烏爾姆設計學院
②意義
烏爾姆設計學院完善了設計教育的體系,提出理性設計的原則,與企業聯繫,發展出系統設計方法,形成了所謂的「烏爾姆哲學」,它不僅是德國現代設計的重要中心,同時對世界設計也起到推動作用。
(2)布勞恩公司
①發展背景
50年代,布勞恩公司與烏爾姆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和設計交流關係,它的設計人員漢斯·古格洛特、迪特·蘭建立了把學院人體工程學原則灌輸到布勞恩產品設計的渠道,發展出高度理性化、高度秩序化的產品。
②意義
布勞恩公司的設計領導迪特·蘭姆斯促進了烏爾姆——布勞恩體系的建立,使現在的工業設計具有明顯的人體工程學人—機適應的特點。德國的設計提倡「好的造型」,強調理性原則、人體工程原則、功能原則。
(3)青蛙設計
①產生背景
德國的企業在80年代以來面臨進入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德國的設計雖然具有高質量、可靠、功能化等優點,但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德國設計在以美國的「有計劃的廢止制度」為中心的消費主義設計原則造成的日新月異的新形式產品面前,已經非常困窘了。
②發展理念
這家公司完全放棄了德國傳統現代主義的刻板、理性、功能主義的設計原則,發揮形式主義的力量,設計出各種非常新潮的產品來,為德國的設計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
③存在的爭議
雖然「青蛙設計」具有前衛和新潮的特點,但它是商業味道濃厚的美國式的設計的影響產物,或者受到前衛的、反潮流的義大利設計的影響,因此,「青蛙設計」不是德國的,不能代表德國設計的核心和實質。
④發展
德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走兩條道路:一是德國式的理性主義,主要為歐洲和德國本身的市場;二是國際主義的、前衛的、商業的設計,主要為廣泛的國際市場。
(4)西柏林的設計
①發展背景
西柏林對於德國的平面設計具有明快、簡單、準確、高度理性化的特點,但同時也有沉悶的、缺乏個性的傾向非常不滿。
②特點
西柏林設計強調人情味道,強調設計的風格特點,強調個性和文化品味,具有藝術的、幽默的特色,在沉悶的德國設計之中,西柏林平面設計非常突出。
③代表人物
比較重要的西柏林平面設計家有伯納德·斯坦恩、斯皮克曼和尼古拉·奧託等。
④發展——「新德國設計」
a.特點
第一,以非正統德國理性主義為中心,他們的家具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都具有生動的特點。
第二,設計常常充滿了放蕩不羈的戲謔成份,利用一些廢品組合,比如破木箱、銅管來組成家具或者其他用品,與義大利的前衛和激進設計運動的作品有相似之處。
b.代表人物
克裡斯提安·邦格拉博,以他的設計事務所「設計工作室」作為宣傳新設計思想的論壇,公開反對沉悶的主流德國現代設計。
(5)民主德國的設計
①現狀
前民主德國的企業水平非常低,統一以前,政府不允許私人的設計事務所發展。統一以後,大部分原國有企業都變為私有,設備落後,企業管理混亂,產品設計和包裝設計幾十年沒有變化,與先進的前聯邦德國設計無法立即接軌。
②存在問題
a.前民主德國只有非常少的獨立的、私有的設計事務所,對於企業和經濟發展起不到促進作用。前民主德國的消費產品設計長期以來都處在拙劣地模仿前聯邦德國的設計水平,沒有新的探索。
b.統一以後,企業變成私有,設計成為市場競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前民主德國的設計問題變得非常嚴重。目前,德國設計界正與工業界聯合,設法為轉型中的前民主德國產品找出一條新的折衷發展的道路。
三、荷蘭現代設計
1.發展背景
(1)荷蘭經濟發達、領土狹窄、人口眾多,具有悠久的設計傳統。荷蘭是世界最早發展出現代設計的國家之一,1918年荷蘭出現的「風格派」運動是世界最重要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之一,促進了全世界的現代設計發展。
(2)荷蘭因為地勢低洼,必須建立排水系統,因而很早就開始建設運河、水閘和其它排水設施,這個國家就是建立在設計的基礎上的。全民的設計意識造成了全民的高設計品味和素養。
(3)從歷史發展角度看,荷蘭是現代主義設計、國際主義風格的故鄉。對於荷蘭人來說,現代主義是他們民族的、歷史的組成部分,荷蘭沒有其他國家存在的對現代主義和國際主義的那種強烈的反感或者否定的問題。
2.荷蘭現代設計與丹麥、德國的異同
(1)荷蘭的設計狀況與丹麥的設計狀況頗為相似。兩個國家都非常富裕、人民都有高度設計意識和水平。
(2)德國雖然在理性化、功能主義化的原則上與荷蘭、丹麥非常相類似,但是由於德國領土遼闊,因而德國人並沒有荷蘭人、丹麥人那種對細節的精益求精的態度。
3.發展
(1)民間的發展
特別是以大企業為領頭作用的發展,例如荷蘭最大的企業飛利浦公司的設計部門。飛利浦公司是這個國家電器製造業的中心,是歐洲和世界最大的電器企業之一,它的設計系統完善,是荷蘭現代設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代表。
(2)政府通過政府的項目
比如國營鐵路、地鐵系統、電訊系統、郵政系統、航空系統、財政系統等等,達到設計的高水平。
4.特點
(1)以不同的側重點發展競爭型的設計
因為領土狹窄,所以荷蘭城市、設計集團之間的競爭意識非常強,造成額他們不同的發展。如蓋裡·裡特維特藝術學院立足於荷蘭現代主義風格的平面設計教育,具有荷蘭最好的平面設計教育體系。
(2)「風格派」的出名,使新的設計面貌難以建立
國際對荷蘭的設計往往簡單和武斷地認為是「風格派」的影響,而忽視了荷蘭當代設計家本身的創造。荷蘭當代傑出的設計師們往往不為荷蘭以外的設計界知道和認識。
(3)私人設計事務所非常活躍
荷蘭的私人設計事務所大部分為本國設計,特別是國家項目或者地方項目。比如頓巴設計事務所就為荷蘭國有電報電訊公司設計大量的產品、平面項目。
四、丹麥現代設計
1.發展背景
丹麥是斯堪地那維亞五個國家中最小的一個。領土狹小,經濟高度發達,這種背景使丹麥人長期以來對設計具有高度的重視。在某些方面,丹麥設計與荷蘭設計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2.特點
(1)把設計的對象看成「工具」
丹麥人認為,所有的人創造的物質存在都是工具。丹麥設計的基本特徵是性能良好、功能傑出、安全、有現代感等。
(2)丹麥設計的統一性和功能、外型的高度同一性
丹麥的人口少,基本都是丹麥人,國民具有世界最高的教育標準,丹麥的設計在設計上、時間上具有的統一特徵。貧富差距不明顯,高級的設計能夠為廣大的丹麥人民享有。具有悠久的民主傳統,反對顯耀財富,現代主義的民主主義內容受到丹麥人民的歡迎。
(3)政府很少介入設計事物
丹麥設計基本上是私人企業的事情。丹麥現代設計師主要有兩個背景:一個來源是建築行業,其設計傾向國際主義;另外一個背景是手工藝行業,其設計傾向對工藝細節的重視。兩者的結合,使丹麥設計達到國際高度,並具有自己民族鮮明特點,使丹麥的家具、燈具設計成為世界最傑出的代表。
(4)貫穿了一種冷靜的、嚴肅的、高度功能化的風格
這種風格體現了大企業的精神。由於丹麥的都市化和國際經濟化的發展,使整個國家具有一種企業特徵,可以從丹麥的當代平面設計上看出這種特點。
五、英國現代設計
1.發展背景
(1)英國具有悠久的設計傳統
(2)英國的設計在20世紀20、30年代期間落後了
①英國人停留在理論的探討上,沒有能夠在設計實踐上發展,英國的現代設計有相當一個時期是落後於國際水準的。
②英國的製造業在70年代以來不斷衰退。英國在戰後已經基本喪失了戰前的世界超級大國地位,國力逐步衰退,製造業一蹶不振。機械製造、造船等傳統手工業被新興工業取而代之。
2.發展
(1)獨立設計事務所
英國的獨立設計事務所很有特色,具體到比較前衛的設計行業來看,英國依然是非常先進的。1960年代的波普設計運動就開始在英國,代表了設計最富於前衛的一個流派,與正統的國際主義、現代主義設計分庭抗禮。
(2)英國政府對於設計的重視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英國政府已經成立了旨在促進設計水平的英國設計協會。這個政府機構組織各種設計展覽,設計會議,同時出版世界最重要的設計雜誌《設計》,對於促進英國的設計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3)商業室內設計和展示設計
比較具有國內和國際影響的室內設計集團是康蘭設計集團。康蘭設計集團被評論界稱為「高街風格」,不少英國重要的室內設計家都為高街的高級時裝店和其他奢華的商店設計。
(4)廣告行業發達
世界最大的幾家廣告公司中,有不少是英國公司。這些廣告公司的存在,使英國具有一支龐大的廣告設計隊伍,同時英國的廣告從業員最具有國際活動能力。大批外國設計公司把總部設在倫敦,以便利用英國的國際能力來接觸外國市場。
(5)小型、個人的設計事務所的出現
大企業型的設計業造成設計質量的千篇一律,促進了為國際市場服務的小型、個人的設計事務所的出現。如尼維爾·布洛迪成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他的平面設計作品個人風格強烈,具有鮮明的特色,強調反高街風格,反大企業風格。
(6)採用「傳統」這個字眼
「傳統」不容易與商業化聯繫上,與古典的、歷史的、英國的內容聯繫,英國設計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強烈的設計風格歷史化傾向,反對戰後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風格、斯·凡德洛的「少則多」原則。國際主義在英國的發展非常有限。
(7)英國工業設計家大都與家具設計有關
從他們的設計上可以看出英國設計家反國際主義、反米斯、主張部分傳統復興的趨向,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家有賈斯帕·莫利森、馬修·希爾頓、洛德·阿拉德、馬丁·瑞安等等。
(8)英國的建築設計出色
70年代以來,出現了好裡查·羅傑斯、諾爾曼·弗斯特等世界級設計大師。他們都是當代最重要的設計大師,大量在英國以外從事設計活動,非常有影響力。英國的建築設計具有特殊的國際水平。
六、法國現代設計
1.設計傳統
法國現代設計是基於法國設計傳統的,即設計是為富裕的上層人的活動,設計的內容是豪華、奢侈的產品,設計不應該是民主的、大眾的,而應該是權責的、高尚的。造成法國設計,特別是與百姓生計密切相關的工業產品設計、普通的平面設計的水平落後於其他國家。
2.民族主義情緒對法國現代設計的影響
(1)1983年正式由法國政府下令,禁止使用具有強烈美國色彩的「設計」這個字眼,以「式樣」取代,引起法國設計界的廣泛不滿和困惑。
(2)法國政府希望通過宏大的建築和工程項目,來表達法蘭西民族的偉大,這造成法國政府項目的宏大和國計民生的產品設計水平的萎縮鮮明對比。
3.地區主義對法國現代設計的影響
(1)法國各個地區希望通過設計來體現地區的強大和發達,除巴黎外,各個地區也有相應的地區政府促進的、資助的項目,法國設計家的一個大主顧是政府部門。
(2)90年代以來,法國政府明確設計對於國民經濟的重要促進作用,出版了《工業設計——一個世紀的反映》。這本著作是目前論述工業設計資料最完整的著作之一。
4.獨立設計事務所的發展
法國的獨立設計事務所基本遵循法國傳統設計道路,重視奢華的設計項目,即便是普通的產品或者平面設計,法國設計家也會賦予它們以奢華的特點,並且具有強烈的設計家自己個人表現的特點。如飛利浦·斯塔克的水果榨汁器、巴斯卡·莫古設計的家具等。
七、義大利現代設計
1.特點
(1)遵循私人企業的道路發展,不重視民族主義設計,對於他們來說,設計是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義大利文化的組成部分,是與他們的生活休戚相關的,是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
(2)義大利設計以企業內部的設計部門和私人的獨立設計事務所兩個方面組成的。設計的中心和設計教育的中心,都基本以米蘭為主,加上都靈,全部在義大利的北部地區,也是義大利工業高度發達的地區。
(3)義大利設計具有各種前衛設計運動,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義大利有如此之多的激進設計集團,從阿斯米亞到孟菲斯集團,一系列激進的設計探索,使義大利的現代設計具有非常強烈的個性。
2.奧利維蒂公司
這是一家辦公設備生產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義大利經濟的骨幹企業。這個企業具有對設計的積極支持態度,不但在本企業中的設計部門採取自由的態度,給設計師以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同時還積極支持國家的各種設計活動。
八、日本現代設計
1.發展時間
日本的現代設計基本是從韓戰(1950~1953年)結束以後發展起來的。
2.特點
(1)日本的主要設計力量在大企業的設計部門之中
如本田汽車公司,索尼電器公司,都有世界水平的設計力量。日本大企業的終身聘用制度導致了傑出的設計人員基本都集中在大企業中。
(2)獨立設計事務所的興盛
產生原因
①經濟國際化。
②設計教育國際化。大量日本設計家是從外國,特別是美國的設計學院畢業的,他們不但接受了設計的觀念、方法,而且也把美國的獨立設計事務所經營方式帶回日本
九、現代設計教育
1.發展現狀
現代設計教育與現代設計基本在同時開始發展,現代設計教育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自己的體系,學科開始趨於完善,教學的方向也開始比較明確了。
2.特點
(1)設計教育具有多元化、彈性化的特點
設計教育沒有一個世界統一的模式。設計的服務對象是市場和社會,市場與社會因國、因地區而有很大區別。設計的範圍廣泛,對於這樣複雜的對象,不可能形成國際統一的設計教育體系。
(2)設計教育具有規律性的特點
設計教育規律性的特點使我們總結出現代設計教育的體系。在設計教育眾多的專業之中,相對穩定的是建築設計,屢屢出現重大體系革命的也是建築設計。完全穩定的設計教育體系是不存在的。
3.設計教育與經濟的關係
(1)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設計教育應運而生。設計教育與經濟發展是基本同步的。
(2)設計直接為國民經濟服務,國民經濟的發達,造成了設計的發達,設計教育幾乎是為生產部門提供人材的唯一途徑。一個國家的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設計教育的深遠影響和促進作用是分不開的。
4.建立完善的現代設計教育體系應具備的條件
(1)工業設計
①交通工具設計,特別是汽車設計、太空飛行器設計、火車和其他運輸工具、交通工具設計。
②工業產品設計:機電產品、電子產品、日用品、家具等等。
(2)平面設計
①包裝設計;
②書籍設計,包括視聽材料的包裝設計;
③企業標準和企業總體形象設計;
④公共標誌設計;
⑤POP設計,中國俗稱「店頭看版」。
(3)建築環境室內展示設計
(4)廣告策劃與廣告設計
廣告設計主要是策劃設計,至於廣告製作是分別由電影與電視系、攝影系、插圖系進行。
(5)插圖
泛義的插圖指一切為商業目的採用的繪畫,與為藝術創作的繪畫分開。
(6)攝影
(7)電影與電視
接收電視錄像的質量高,因而電視製作人首先要接受電影的教育與訓練。
(8)時裝設計
(9)紡織品設計
5.美術學院與設計教育
(1)大多數國家在發展初期都是在美術學院的基礎之上建立設計教育的。比如英國早在1860前後建立工藝學校,日後發展為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
(2)在美術學院的原有基礎上擴充建立設計系。現代經濟與文化的發展,純藝術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服務於經濟的設計卻大幅度增長,造成不少學院內的設計與美術教育關係本末倒置的情況。
6.包浩斯進行的設計教育改革
(1)表現
①強調集體工作方式,用以打破藝術教育的個人主義藩籬,為企業工作奠定基礎。
②強調標準化,用以打破藝術教育造成的漫不經心的自由化和非標準化。
③設法建立基於科學基礎上的新教育體系,強調科學的、邏輯的工作方法和藝術表現的結合。使教學的中心從強調個人的藝術型教育體系轉移到理工型體系的方向。
④把設計流於「創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轉移到「解決問題」上去,使設計擺脫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實用、經濟、美觀的設計體系,為現代設計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⑤在比利時設計家亨利·凡·德·威爾德的試驗基礎上,開創了各種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紡織、攝影工作室等等。
⑥1920年由包浩斯的重要早期教員、色彩學專家約翰尼·伊頓創立了「基礎課」。建造了現代設計教育的基本構架:
a.基礎課
平面分析、立體分析、材料分析、色彩分析、素描與結構素描、其他基礎訓練。
b.理論課
設計理論、設計史、藝術史與現代藝術史哲學、心理學、工程學、美學、其他相關的理論課、專題設計課程。
(2)意義
包浩斯的創造給現代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33年大批包浩斯教員與學生逃亡到美國,把現代設計的整套體系帶到了美國,推廣了德國人的設計體系——現代主義體系。戰後美國將現代主義推廣到世界各地,成為國際標準的設計教育體系之一。
7.烏爾姆設計學院(1953~1969)
(1)建立背景
①二戰後,德國人希望通過嚴格的設計教育來提高德國產品的設計水平,為振興德國戰後凋敝的國民經濟服務,使德國產品能夠在國際貿易中取得新的優異地位。
②德國人企圖以嚴肅的設計體系,即包浩斯體系來取代被美國的商業主義歪曲了的現代主義。現代主義在德國開始時具有強烈的社會主義色彩,明確提出為勞苦大眾服務的方向和目的,到美國以後現代主義成為流行的「國際主義」風格,成為單純的商業推廣工具。
(2)建立過程
①1949年,平面設計家奧託·艾舍(1922~ )提出建立戰後的新設計教育中心,1953年烏爾姆設計學院建立,地點在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誕生的小城市烏爾姆。
②學院到1955年才正式招生,校舍建築是由包浩斯早期畢業生、平面設計的重要人物馬克斯·比爾(1980~ )設計的,他同時擔任第一任校長。在他和教員們的努力之下,學院逐步成為德國功能主義、新理性主義和構成主義設計哲學的中心,
(3)影響
①學院中形成的教育體系、教育思想、設計觀念一直到現在為止依然是德國設計理論、教學和設計哲學的核心組成部分。
②學院把現代設計——包括工業產品設計、建築設計等等,從以前似是而非的藝術、技術之間的擺動立場完全地、堅決地移到科學技術的基礎上來,堅定地從科學技術方向來培養設計人員。導致了設計的系統化、模數化、多學科交叉化的發展。
(4)目的
烏爾姆設計學院的目的是培養工業產品設計師和其他現代設計師,提高工業產品設計、建築設計、平面設計等等的總體水平。
(5)發展
①烏爾姆
a.烏爾姆在工業設計方面的觀念和方法很快就擴展到平面設計和其他視覺設計範疇中。烏爾姆創立了視覺傳達設計,並從科學性方面著手,把它變成一個極為科學、相當嚴格的學科。一種完全嶄新的視覺體系被發展出來,成為世界各個國家仿效的模式。
b.烏爾姆要求學生必須接受科學技術、工業生產、社會政治三大方面的訓練,成為企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設計被認為是建立在科學技術、工業生產、社會政治三個基礎上的應用學科。
②馬克思·比爾
馬克思·比爾是平面設計家,對於產品設計、建築設計的教學感到力不從心,由於平面設計依然有相當多的因素來自藝術靈感,他對於是否應該完全放棄藝術教育內容感到困惑。比爾思想上一直在理性主義和藝術表達兩種設計對立的觀念之中困惑。
③託瑪斯·馬爾多納多
a.觀點
第一,認為設計是理性的、科學的、技術的,他認為這所學院應該完全立足於科學的基礎之上,他的目的是要培養出科學型的設計師,為德國工業發展服務。
第二,認為訓練的基礎應該是市場學、研究能力、科學與技術、生產知識、美學等五大方面,目的是為工業文明服務。
b.影響
第一,經過50年代和60年代的發展,逐漸形成完整的體系,學院基本完全拋棄藝術課程,代之以各種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課程,基礎課程注重學生的理性視覺思維培養,對於個性非常壓抑,強調設計的企業性格、工業性格、批量生產的特點。
第二,烏爾姆設計教育逐漸成為一個體系,代表了戰後德國設計的最高水平,影響其他設計教育機構,也通過與這所學院密切聯繫的布勞恩公司而成為戰後德國設計的風格。
④局限性
烏爾姆的試驗與社會當時的具體情況之間有很大差距。烏爾姆體現的是一種戰後工業化時期的知識分子式的新理想主義,它雖然具有非常合理的內容,但是由於過於強調技術因素、工業化特徵、科學的設計程序,因而沒有考慮、甚至是忽視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設計風格冷漠、缺乏人格、缺乏個性、單調。
8.各國設計的設計教育體系
(1)義大利
集中在米蘭的米蘭理工學院建築系,大部分義大利的現代設計發展與義大利重要的企業有密切關係,比如奧利維蒂公司、菲亞特汽車公司,企業資助設計、資助設計競賽和展覽、提供設計機會給設計家,促進了整體的設計水平提高。
(2)日本
廣泛吸收各個國家的設計教育體系的長處,建成以美國體系為中心、歐洲體系為輔助的、自己獨立的設計教育體系,對於促進日本的工業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中國香港與臺灣
香港和臺灣的美術教育都是官辦與民辦結合的。比如臺灣師範大學的美術系、香港中文大學的美術系等等屬於前者。
(3)中國大陸
①發展概況
大陸的設計教育非常短暫、起步很晚,開設正式的現代設計課程,是19世紀80年代以後的事情。大部分設計教育是從藝術學院中發展起來的,純理工科的設計學院還沒有產生。
②發展的原因
a.因為經濟發展的需求,或者市場的壓力帶來的變化
比如廣州美術學院的設計系,從19世紀80年代的一個100多人的小系,順應南方經濟的飛速發展而變成設計分院,就是這種情況的結果。
b.受到具體壓力而產生的改革
美術學院是隨著市場的改變,經濟的發展,原來美術學院的體系造成學生畢業就業困難,因此建立一個設計系,目的在於應付新局面。
(4)現代設計教育必須遵循的原則
①設計學院的業務領導班子必須與美術學院的業務領導班子分開
美術教育和設計教育一個是以形態思維為中心的,一個是以邏輯思維引導形態思維的,如果合在一起,在各種具體問題上的衝突將是沒完沒了的。
②避免龐大的教育和管理體系形成
a.設計教育對於教育的要求
第一,教育體系具有隨時改變的彈性。
第二,能夠把實際的設計經驗迅速介紹給學生。
第三,必須充分利用最新的科學成果,特別是電腦技術,來促進教育。
b.利用專業設計人員兼職教課的
第一,避免龐大的編制,過分的開支:
第二,避免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教員誤導學生;
第三,利用專業精英把實踐中的最新成果與知識帶給學生;
第四,鼓勵學生與兼職教員共同進行設計項目,使學生能夠儘快地了解到實踐的真實情況,畢業以後能夠很快地進入設計工作。
③建校開始時不要貪大求全,利用大量的資金購買設備
④設計教育是因地制宜,跟隨國民經濟的具體要求和社會的具體要求而發展起來的。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具體設計要求,設計教育必須按照本身的需求而發展
⑤學位課程與非學位課程結合,住校教育與函授教育結合的教育模式,會給設計教學帶來極大的彈性和活力。
(5)設計教育體系的基本結構
目前各國的設計教育體系都具有以下的基本結構:
①基礎系:提供全校的基礎教育課程
a.描繪基礎:素描、結構素描、設計速寫、平面分析、立體分析、色彩理論與實踐
、材料分析。
b.預想圖基礎:水彩、水粉、氈頭筆、色粉、噴筆、丙烯、其他媒介、混合媒介。
c.模型基礎:卡紙模型、石膏模型、粘土模型、塑料模型、混合材料模型、綜合模型處理。
d.展示技巧。
e.攝影基礎。
f.設計電腦基礎。
②理論系:提供所有專業的必修和選修理論課程
設計理論、現代設計史、現代主義導論平面設計史世界藝術史世界現代藝術史、建築史與現代建築史現代哲學導論、美學導論市場學、心理學、消費心理學、人體工程學、工程學基礎、建築學基礎電學基礎材料學基礎電子學基礎市場等等。
③設計專題
按不同的專業開設不同的專題設計課。儘量把所有的專題設計課程都與實際的企業或者具體的項目掛鈎,避免紙上談兵,閉門造車。專題的設計教育,應該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即早期採用模擬項目,高年級採用具體的、實際的項目。
十、美國的設計教育
1.發展概況
(1)美術教育歷史短,總體數目少
美國的美術教育比歐洲各國都要短,總體數目也比法國這類國家的美術學院要少得多。美國的建築設計專業全部是理工科的,除此之外,絕大部分都是藝術型的,四年制學士學位教育,另外部分學院還設有碩士學位。
(2)美術學院偏少
美國的美術與設計院校非常少的。目前除了綜合性大學中的美術系以外,美國獨立的四年制的美術學院總數大約只有30來所。但是,美國數千所綜合性大學大部分都有藝術系。
2.美術和設計教育的特點
(1)美術普及程度高,而提高的、專業的教育則少而精
美國的美術教育是在反映美國的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形成的。美國全國沒有一所公立高等美術學院,學校的經費來源基本上全部依賴學費和私人財團的捐款。
(2)美國的教育比較自由的,沒有統一的管理
美國並沒有管理高等教育的部門,也沒有管理藝術和藝術教育的政府部門,美國的美術和設計教育沒有全國的統一標準,唯一的標準是各地區的院際學術委員會。
3.美國與中國大陸藝術教育的區別
(1)中國的體系是原來社會政治活動需求的結果
中國大陸的美術和設計教育大部分是公辦的,綜合性大學很少設有美術系、設計系,美術和設計教育基本放在獨立的美術學院中進行。中國大陸的舊美術與設計教育體系的沒有普及性這方面,只有高度專業性,而專業性的教育又基本是以為社會服務為目的的寫實技法型的美術教育,缺乏設計教育體系。
(2)美國的體系是市場需求的結果
美國的綜合性大學開設以普及美術和設計知識為宗旨的美術和設計專業,形成高度專業化的獨立、私立美術和設計學院與普及水平的綜合大學美術與設計系兩種體系,相輔相成。既有普及,又有提高。
4.美國的高等教育體系
(1)概況
①美國沒有公立大學,美國的高等教育分成三大體系,即州立大學、私立大學和宗教團體的大學三種。美國從來沒有過為國家利益服務的美術和設計教育,美術與設計教育從一開始就是根據市場的需求而設立的,也不斷隨著市場的改變而改變。
②美國高等美術和設計教育分成兩大種,即附屬在綜合性大學中的美術系、設計系和獨立的美術學院和設計學院。
(2)美國高等綜合性大學美術系特點
①美術系的主要任務在於提供美術的普及教育,而不是培養專業美術人材。
②綜合性大學中的美術系利用綜合性大學學科完善、研究經費充足、國家和財團撥款豐裕這幾個優點,從事大量的美術研究工作,特別是美術史和美術理論的研究工作。
(3)美國獨立美術學院的概況
美國的獨立學院只有20、30家左右,但是還有不少非四年制的專業美術和設計學校。四年制的全日制大學,美國目前大約有30家,其中以西海岸、東海岸和中西部三個區域比較集中。
(4)重要的學院
①西海岸
舊金山的美術學院、洛杉磯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舊金山奧克蘭的加利福尼亞藝術與工藝學院、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藝術學院、舊金山音樂與藝術學院、洛杉磯的奧迪斯藝術與設計學院、舊金山藝術學院、西雅圖的科尼施藝術學院、波特蘭藝術學院。
②東海岸
紐約大學的時裝技術學院、庫柏聯盟、帕森斯設計學院、紐約藝術學生聯盟、紐約市布魯克林的普拉特學院、紐約的視覺藝術學院、俄亥俄州辛辛納提市的傳播藝術學院、俄亥俄州辛辛納提市的安託涅利藝術與攝影學院、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哥倫布藝術與設計學院、費城藝術學院、羅得島設計學院、波士頓的麻省藝術學院、馬裡蘭州學院的藝術學院、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學院、波士頓藝術學院、麻省的斯旺設計學院、賓夕法尼亞的泰勒藝術學院、馬裡蘭州沃爾多夫市的科克利藝術學院、波士頓的新英格蘭藝術與設計學院、賓夕法尼亞州馬利塔市的賓夕法尼亞藝術學院。
③中西部地區
辛辛納提美術學院、俄亥俄州的哥倫布藝術與設計學院、印第安納州大學的赫倫藝術學院、密執安州的肯戴爾設計學院、密執安州的克蘭布路克藝術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芝加哥的美國藝術學院。
④其他地區
亞特蘭大的亞特蘭大藝術學院、亞特蘭大美術學院、底特律的創作研究中心——藝術與設計學院、維吉尼亞州的紡織工學院、田納西州的孟菲斯藝術學院、明尼阿波利斯藝術設計學院、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罕市的商業美術和美術學院、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的藝術教育學院、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的聯合藝術學院、亞利桑納州圖桑市的圖桑藝術中心、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的洛磯山藝術與設計學院、田納西州麥迪遜市的諾西藝術學院、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達拉斯藝術學院。
(5)美國的專業美術教育特點
主要是由獨立美術學院負責的。與綜合性大學的美術系不同,它們重在教育專業技法,培養社會需要的美術專業人材。這些學院在美術史論的研究方面,則比綜合性大學的美術系和美術史系要差得多。
(6)美術學院的新發展
美國的美術學院在以往的幾十年內發生了很大的結構變化,出現了純藝術和商業美術並存、設計與美術並存的新格局,一方面適應了市場對於專業美術工作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則反映出藝術在戰後發展的動向。
5.美國美術與設計學院的經費來源
(1)教育機構的分類
①盈利性
大部分四年制的高等美術學院都是屬於非贏利性的,也就是說它們的收入與支出基本平衡,收多少,用多少。
②非盈利性
非四年制的職業美術學校中有比較多的是屬於贏利性的。對於非贏利性的學院來說,其經費的政策主要在於能夠招收到足夠的學生,以維持學校的教育運作,並沒有任何利潤目標。
(2)美術學院的經費來源
①以學生的學費為主的,其他的經費來源有財團捐款和國家少數撥款兩大方面。因此學費都遠遠超過歐洲、亞洲的美術學院。
②經費來源取決於招生的數量,學院的質量好,聲望高能夠使學院招到足夠的學生;聲望不高的學校就往往因為招生不足而導致垮臺。美國的美術教育的存亡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場需求的結果。
(3)美術學院的特點
①美術學院的條件和環境相差甚遠。學院的質量不同,聲望不同,造成相當不同的教育環境。
②美國由於一向實行分權制,所以沒有這種中央的領導學院存在。紐約、洛杉磯都有一些不錯的學院,但是稱不上是領導潮流的學府。
6.學會思想和學會技法——兩種不同的教育重點
(1)美術教育的特點
從以往的重技法的教育中心轉向重觀念和思維的教育中心,簡單地說,是從學會技法向學會思想的轉化。
(2)教育重點的演變過程
①19世紀和20世紀初,重在傳授技法
a.原因
美國最初的美術教育是從歐洲傳過來的,受英國體系的很大影響。美國最早的美術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的美術系都在東部地區,與英國的體系一脈相承的。因此,美國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美術教育基本是和歐洲的傳統學院派教育方式一樣的,重在傳授技法。
b.特點
第一,課程的設置基本基於素描的靜物、人體寫生、色彩的訓練、構圖能力的訓練。
第二,寫實為主的創作、其創作的主題仍然是敘事性的,往往與宗教題材,傳說題材,民問題材,民俗題材分不開。
②在40年代開始改變教學體系,以適應新的形式
a.原因
30年代末期,德國包浩斯藝術學院的主要教員和大批學生來到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採用歐洲的現代主義設計教育方式,從試驗入手,基本擯棄以往的傳統學院派的訓練。美國一些本身名氣很大的美術學院都在40年代開始改變教學體系,以適應新的形式,
b.影響
第一,美國從40、50年代以來開始成為世界美術的中心之一,特別是抽象表現主義的形成和發展,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現代藝術的重要中心。美術和設計教育開始部分轉向為新的藝術和設計創作提供訓練,傳統的寫實訓練、傳統的設計教育方式遭到徹底打擊。
第二,美國現在大部分的美術學院的藝術系,基本沒有表現基礎課。大量的創作時間用於觀念的討論,而不是作品的製作。藝術家成為前所未有的思想家,同時在表現手法上出現個人風格多元化的局面。
7.設計教育的蓬勃發展
(1)美國美術教育結構的新變化
出現了單純的設計教育體系。其中以羅德島設計學院、洛杉磯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紐約的普拉特學院、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等等最為突出。
(2)發展概況
①美國把設計教育放在產品設計上,與美國的工程技術傳統和實用主義立場有關。比如在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中,主導的專業是汽車設計;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的中心是家具設計。
②將專業進一步細分,出現了工業產品設計、平面與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高度專業化的新專業。由於市場需要大量的商業美術工作者,而不是單純的藝術家,美術學院要想生存與發展,就必須改變單一的美術教育結構,提供社會所需的人材。
(3)設計教育教學系統的分類
①設計基礎
平面與立體分析、素描、速寫、色彩、字體、材料、預想圖技法、電腦設計等等。
②設計理論
設計史與設計理論、材料學、工程基礎、電學、人體工程學、市場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與美學、藝術史等等。
③專業設計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經典教材名師講堂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第2版)全套資料【教材+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3小時高清視頻】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網授精講班【教材精講+考研真題串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