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
「你請談談你職業規劃」是面試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這個問題看似隨意,其實在面試中沒有回答好並因此掛掉的人比比皆是。
來看看下面個案例:
案例一:
小A是某生產企業的技術線的管培生,現在定崗是技術員,現在去面試另一家公司的技術主管時回答:我已經工作了兩年了,我基本全面掌握了我們行業的所有技術,我相信一年之後我能做到經理,三年以後可能做到高級經理甚至副總監,我對此充滿信心。
案例二:
小B是某房地產公司的案場銷售代表,現在去面試另一家公司的案場經理時候回答:我喜歡簡單的生活,我希望工作和生活能分開一點,我覺得把手頭的工作一點點做好,做到極致就好了!
往下面看之前,歡迎大家再往上再看看案例,覺得哪個更有可能得到面試官的允許?
答案是,他們都失敗了.
面試官點評:
1、 小A的心裡不安靜,做技術的人一定是捨得專研,愛好搞技術,太重視自己的職業發展,職位抬頭,肯定留不住。
2、 小B做的是銷售,銷售要求的衝勁,是戰鬥力,是打雞血,去應聘銷售類崗位就不要跟面試官談生活的真諦,哪怕你談你想賺錢賺很多很多錢都要好一點。
或許有朋友辯解就是隨便回答一下,沒必要認真吧?
面試中沒有隨便的問題,而且面試官更重視我們不經意間的表達,他們很相信這可能是真實的動機。
要知道面試官不但要看答案,更要看我們答案背後的東西,假如面試官覺得我們沒有重視,那麼就引申出另一個判斷:對自己的人生和職業沒有規劃的人肯定是糊塗蟲。
看見了吧,真的不行假的也不行,所以面試中的問題一定要重視。
(二)原理
上面兩個個案例之所以都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原因是:
崗位特性決定從事這個崗位工作的員工需要具備什麼樣子的特性。
從事同樣的工作,不同的員工儘管性格、秉性、思維方式都不一樣,但是他們的核心勝任素質一定是一樣的。
比如:銷售部跑市場的見誰都是一張笑臉,好像隨時有幾十的億的生意;
比如:做財務或者審計的見總是一臉嚴肅,看誰都欠他幾百塊;
比如:做技術研發的總是心思重重,感覺被老婆拋棄了一樣。
比如:……
以上是性格特質,還有其他的一些外延的特點:
比如:信息部的男同胞總愛穿格子襯衣。
比如:廣告部的朋友總是比較新潮。
比如:市場部的女同事通常比男同事還能喝。
比如:現在的房屋銷售通常都西裝革履。
比如:……
知識點:
勝任素質是指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做出優秀業績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行為等素質的集合,概念提出者為著名的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麥克裡蘭博士在1973年提出。
所以前面案例之所以失敗,一句話總結就是:
他們的答案和應該從事這個崗位上的人的特質差太多。
不過,面試雖然失敗,候選人的人生卻反而走向成功。
小A和小B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道路,兩人分別改變了自己的職業選擇,一個去做了銷售,一個去做了行政。
兩個人現在都發展得很好,尤其是小A,已經在湖南安家。
人生很奇妙。
(三)應對策略
根據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的定義,職業規劃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要素。
職業規劃本身是經營人生的一種態度。
如果抱著「走到哪裡黑就在哪裡歇」的態度在職場奮鬥,相信也不會取得很好的成就。
所以,當面試官問你職業發展的時候,不但可以看你是不是做這個事情的人,也能評估你對自己人生經營的態度。
應對策略:
首先,一定要有自己的定位和理想,明確自己想要什麼,處在什麼階段,大致要怎麼樣才能達到;如果對自己的職業規劃覺得不清楚,歡迎來找小獵諮詢,現在不免費了,一小時兩百!
其次,清楚的知道行業和職業發展現狀,這需要我們時刻關注行業諮詢,關注行業標杆人物的發展路徑。
再次,根據自己想要的未來,結合行業發展狀況,根據學習標杆人物路勁,通過和面試官面談對該企業情況的把握,找到彼此「共同利益」切合點。
一句話總結:
心裡有未來(理想)
眼裡有世界(現實)
腳下有道路(途徑)
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老闆都喜歡「對未來有敏銳的洞察力,對現實狀況有深刻的認識,並且有實施計劃」的候選人。
附:在小獵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為候選人做面試輔導不下萬次,有不少候選人會覺得我是在洩露題目,是在弄虛作假,故而反對;另一些希望我們給與答案,以便在面試中直接套用的……
我們輔導時舉的例子,不過是舉例希望你們明白應該怎麼樣去分析。
我們清楚生搬硬套看似漂亮的答案會有什麼後果:同一個答案,結合不同的過往、表述的流利程度、面部表情、以及內部邏輯乃至和其他問題的關聯,都能夠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因勢利導,百戰百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