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堅信那種狂妄來自
一個無法逾越的天敵
在她面前我學會了冷漠
並用隱遁
跨越了矛盾的障礙
那是個黑色的我
總是妄想
扳倒光明的我
所有的我都與我
一生無緣
她們將在死亡中得到和解
——玉珍《一生來自自我的的戰爭》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教學
近來電影院熱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上映頻頻打破紀錄,很多觀眾對裡面的特效,劇情吸引,不過讓筆者眼前一亮是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有個法寶,叫「山河社稷圖」,這不真是我們當代VR教學麼,一套活生生的虛擬實境設備麼,而小哪吒被關在山河社稷圖中,師傅用那支神奇的畫筆創造打怪情境,幫助哪吒練習打怪技能。這使筆者聯想到沉浸式學習,今天筆者就藉此給各位聊一聊沉浸式學習。
沉浸式學習定義
沉浸式學習源於沉浸理論,沉浸理論解釋了當人們在進行某些日常活動時為何會完全投入情境當中,集中注意力,並且過濾掉所有不相關的知覺,進入一種沉浸的狀態。
沉浸理論之於教學中的延伸運用在於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機,從而提升教學水平與成效。今天的VR技術、AR技術等在教學中的運用大多是為了將學習者置於學習相關情境中,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而我們常用的情境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也可理解為將學習者置於有利於知識建構的情境中來開展教學的方法。
百度百科對沉浸式學習(ImmersiveLearning)的定義如下:
通過虛擬實境技術為學習者提供一個接近真實的學習環境,藉助虛擬學習環境,學習者通過高度參與互動、演練而提升技能。
而在搜集資料時發現,也有不少文章將沉浸式學習定義為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不使用母語,讓學生沉浸在第二語言環境之中學習第二語言的方式。
其實,總結來說,沉浸式學習不僅僅是外部環境的沉浸,更多的是教師為學習者營造一個有利於學習發生的環境,幫助學習者沉浸其中,實現學習預期。
沉浸式學習注意
接下來,筆者結合四個問題來談談沉浸式學習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什麼:
第一,目標與情境的創設。
注意,是對「學習目標與情境」的創設,而不是對「教學目標與情境」的創設,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
太乙真人把哪吒關在山河社稷圖中,一方面是屏蔽外界因素的幹擾,一方面將哪吒的注意力更多地聚焦在能力修煉上。
而他為哪吒設定的目標就是習得打怪技能,為百姓降妖除魔,從而贏得百姓的愛戴。這個目標不僅僅從知識、技能上做了設定,並且與哪吒的個人需求建立關聯,即消除大家對自己的排斥,獲得大家的認同。
筆者以往接觸的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作品,教學設計第一步都與情境創設相關,如,通過一段多媒體資料引出教學內容,拋出一個問題/任務/實例,在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探究實例的過程中實現教學預期……
而關於目標和情境的創設,作品中普遍出現的問題有三:
1.情境的引入流於形式,內容選擇不符合學生當前認知水平,無法引起學生共鳴;
2.目標的設定未與學生需求建立關聯,往往都是「標準化」的三維目標,學生看了無感;
3.教學過程缺乏主線,教學活動與「引入」環節脫節,使得整個教學過程瑣碎、不體系。
那麼,對應的解決方法也有三:
1.選擇與學生認知對應的資源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學習動機;
2.目標的設定要結合學生的需求、未來崗位的要求、核心素養的培養等;
3.教學過程一根主線串下來,如果以問題引入,那麼所有環節都要圍繞解決問題來設計,如果以任務引入,那麼所有環節都要圍繞任務解決來設計,如果以一個實例或者資料引入,那麼後面的教學要和實例或資料適時呼應,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關聯。
第二,與實踐的結合。
電影中,哪吒在山河社稷圖裡學習的過程中,享受的是寶貴的名師一對一教學,學習過程全程錄製,然後老師倒帶回放、點評,這不正是現在很多家長花高價為孩子報名高級補習班的待遇麼,可是為什麼學習的結果卻和預期背道而馳呢?
首先,學習環境不夠「沉浸式」。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哪吒在練習打怪的過程中,傷害了百姓,損毀了房屋,而太乙真人在點評這些問題時,哪吒說,反正又不是真的(大概是這個意思,筆者記不清原話了)。也就是說,所有的學習活動都是圍繞著「學習本身」來開展,並未和實際應用結合,比如,練習結束後,師傅可以帶著徒兒出去實踐一下,或者捉幾個妖怪再邀請幾位百姓來配合練習。
同理,在沉浸式學習實施過程中,我們通過問題、任務、實例、AR、VR等為學習者創設學習情境與氛圍的同時,要考慮學習的「輸出」,即將學習與實際\實踐聯繫起來。
第三,協作交流。
哪吒在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都是孤單的,除了媽媽,很少有人陪他踢毽子,真實世界中,他唯一的朋友是敖丙。而在山河社稷圖中學習時,除了師父,其他都是虛擬的對手、夥伴,這樣的學習過程固然做到了個性化,但顯然缺失了學習夥伴的協作與交流。
筆者認為,沉浸式學習中,學生沉浸在學習情境中進行認知建構時,協作與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元素。個體的思維和認知是局限的,也是缺乏對比的,但是學習共同體的建立,除了學生之間通過交流、協作形成合作意識和共享意識外,同伴之間的對比也是彼此促進的重要因素。
第四,德育的重要性。
哪吒雖出生時被定性為「惡」,但在成長與學習過程中,父母與師傅一直給與正面引導,加上乾坤圈的作用,所以,即使哪吒一直感受到的是來自環境和人們的惡意和排斥,但最終還是為了大家犧牲自己,最終贏得百姓的認可,同時也挽救了迷失的朋友敖丙。
在沉浸式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除了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知識的建構外,也需要潛移默化的德育引導,比如,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融入教學素材中,將工匠精神、勞動精神、奉獻精神等融入教學活動中,或者同伴之間的相互感知。德育的關鍵在無聲的滲透,而非膚淺的說教。
這四點也呼應了建構主義對學習環境四要素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的定義。同時,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教師或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
教學設計能力就是教師手中的筆,如何為學生創造適於知識建構的「山河社稷圖」是我們教學設計者應該始終思考和改進的問題。
本文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歡迎指正。
往期回顧:獲取完整信息化大賽PPT
漫談信息化系列
信息化大賽系列
想獲取完整信息化大賽的與PPT的老師「關注+轉發+評論」後私信關鍵詞「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