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你說薄荷這兩天出現的又不是鯨了?抬槓有意思嗎?有!

2020-12-11 悅文天下

來源:氧分壓環球潛旅(ID:blue_EAN)

作者:格瑞普哥哥

來自專輯魚趣

可能在潛圈聚會或者其他海洋愛好者聊天時,都會聽到有朋友說他們最喜歡的鯨魚是虎鯨(orca)或者殺人鯨/逆戟鯨(killer whale)。這種有著霸氣名字和熊貓一樣萌萌外表的大傢伙一旦在某一水域出現,往往都會引起關注,這不,昨天開始就有很多朋友恨自己此時此刻不在薄荷島了。

不過,有一條關於虎鯨的小知識,會不會讓你驚訝呢?那就是 -- 從技術角度講,虎鯨/殺人鯨/逆戟鯨並不是鯨魚,而是海豚。這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預感到自己奇怪的知識和槓精的技能點又要如同長江一樣洶湧上漲了呢?

我們知道,所有的鯨魚、海豚和江豚都歸屬於哺乳動物綱裡的偶蹄目(Artiodactyla Order,同目的陸地動物有我們非常熟悉的豬牛馬羊)裡的鯨下目(Cetacea Infra-Order),而且鑑於虎鯨有長達10釐米左右的牙齒,因此再歸入齒鯨小目(Odontoceti Sub-Order)。

與之相對的,是那些口內無齒,上頜有簾幕般的角質鯨鬚,濾食成群鱗蝦的鬚鯨小目(Mysticeti Sub-Order)。

(上:虎鯨;下:灰鯨)

可能有心急的朋友要說了:"那齒鯨鬚鯨都是鯨啊,那不就沒槓可抬了嗎?"

哈哈,接下來的翻轉劇情是這樣的:虎鯨同學在被歸類到了齒鯨小目之後,又被進一步地歸入到了其下的海豚科(Delphinidae Family)裡。也就是說所有的海豚其實都是齒鯨,而虎鯨首先是一種海豚,而後才是一種齒鯨,而齒鯨小目之下,既有「豚」(如:鼠海豚、淡水豚),也有「鯨」(如:獨角鯨、抹香鯨、喙鯨)。

(需要橫屏查看的總是好東西)

這個問題就有點像紅米酒肯定是酒

但是說是米酒就更準確了

不過非要說它是紅酒就。。。

(誤)

而虎鯨最終被划進海豚家族,除了外形原因外,最重要的是跟海豚家族的另一「特異功能」有關:

雖然鯨類是水世界裡的歌唱家,震撼人心的鯨之聲甚至可以幫助鯨類進行百公裡以上的相互交流,但只有海豚能利用聲波反彈原理進行三維空間定位,並進行捕獵。而這還得歸功於其前額部分一個叫做額隆(melon)的聲波接收器官。

US whale

魚兒被自己的鰾出賣

你有沒有被BCD出賣

(誤)

包括虎鯨在內的海豚家族都擁有發達的額隆,而同為齒鯨小目的抹香鯨,其聲學定位器官已經退化為小腦油倉(junk),並且被埋在了幫助它控制中性浮力的鯨油器(spermaceti organ)的下面,至於鬚鯨小目的大傢伙,是沒有聲學定位能力的。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natomy

所以綜上所述,雖然虎鯨無疑是海豚家族裡當之無愧的大塊頭(成年體型最大可達10米左右),但真要比起它那些動輒二三十米身量的真鬚鯨表親們,那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同樣道理,與虎鯨親緣關係最近的「大豚」們,諸如偽虎鯨、圓頭鯨、瓜頭鯨等,雖然名字裡也都頂個「鯨」字,但都得老老實實地待在海豚家族裡。

白米酒、粉紅米酒和起泡米酒

(大誤)

在此,葡萄哥哥恭喜你奇怪的抬槓知識又增加了,而且儘管生物分類這事有時真會讓人頭疼......但它一點不會減少虎鯨這個海世界裡的笑面殺手的魅力!

虎鯨作為站在海洋食物鏈頂端、且活動範圍幾乎遍及世界所有海域的王者,擁有著非常寬泛的食物範圍(想吃啥吃啥),不過這種高度智慧的殺手早在數百萬年前就分化出了不同的生態群體(ecotypes), 不同群體通常會捕食不同的獵物,以避免群體之間因爭奪食物而發生火併(想像一下這個家人專吃酸菜魚、那家人專吃驢肉火燒,大概就不會發生餐館門口排隊事件了吧)。

這些虎鯨群體經過長期演化,不但行為舉止上大相逕庭,甚至由於很少通婚,現在藉助基因技術就能夠非常容易將它們進行劃分。以下是目前已知的虎鯨生態群:

南半球生態群

Southern Hemispheric Ecotypes

A型

它們是一群大個子(普遍身長都在9.5米左右)喜歡南半球的開闊水域,主要獵殺小鬚鯨(minke whale),因此常年尾隨小鬚鯨在南極水域附近遷徙。

B型(大)

它們也被稱為駝冰虎鯨(Pack Ice orca)。它們在南極大陸周圍鬆散的群冰中捕食海豹。而具體的捕獵方式則是以合作的方式用尾巴和身體製造波浪,將躺在浮冰上休息的海豹衝下來,然後大快朵頤。由於皮膚上經常寄生有硅藻(diatoms),馱冰虎鯨的肚子往往呈現棕色或淡黃色,而上半部分原本是黑色的皮膚反而顏色較淺。

B型(小)

傑拉許虎鯨,以它們最常出沒的南極半島傑拉許海峽(Gerlache Strait)得名。它們比A型和駝冰虎鯨個頭略小,同時它們也可能因為硅藻的緣故而變得肚子有點黃而背部顏色偏淺。它們的菜譜還沒有完全得到確認,但有人看到它們以企鵝為食,並且它們往往在企鵝群周圍出沒。

C型

所有不同生態群裡個子最小的是羅斯海虎鯨(Ross Sea orca)--雄性長約6米。和其他南極虎鯨一樣,它們也是被硅藻包裹而呈現出淡黃色的色調。而它們眼部附近的白色斑紋呈現非常獨特的傾斜。羅斯海虎鯨通常出現在南極洲東部附近厚厚的冰層中,有人看到它們吃南極鱈魚(Antarctic toothfish),但它們是否只吃魚還是未知數。

D型

亞南極虎鯨(南半球的第5種生態型)是在20世紀50年代紐西蘭的一次大規模擱淺事件中被發現的。當時,它們被認為是世界範圍內虎鯨物種的一個變異類型。雖然它們有著其他虎鯨的黑白顏色和斑紋,但這些虎鯨的背鰭較短,頭部較圓,而且有所有生態型中最小的眼斑,使它們的外觀非常特殊。從那時起,這種罕見的生態型只有少量的目擊記錄,但足以讓研究人員意識到它們是一種獨特的生態型,而不僅僅是一種變異。它們曾被看到食用巴塔哥尼亞鱈魚(Patagonian toothfish),但和羅斯海虎鯨一樣,它們是否只好"魚口"仍是未知數。

北半球生態群

Northern Hemispheric Ecotypes

定居虎鯨 (Resident orcas)

定居虎鯨是魚類專家,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們往往在魚類大量繁殖的地區周圍有小範圍的家園。北太平洋兩岸都有定居虎鯨,特別是北部和南部(相對於美國和加拿大本土而言)的定居虎鯨幾乎只吃三文魚,而阿拉斯加的定居虎鯨則吃多種魚類,包括三文魚、鯖魚、大比目魚和鱈魚。俄羅斯遠東虎鯨項目(FEROP)的研究表明,俄羅斯和日本沿海的食魚虎鯨更喜歡三文魚和鯖魚。定居虎鯨在大的生態群中以家庭為單位生活,以母系和家族為單位劃分,後代終生與母親生活在一起。這些群落在基因和聲學上彼此不同,每個群落都有其特有的特徵,如北部定居虎鯨會經常以衝灘方式捕食。

畢氏虎鯨 (Bigg's orcas)

另一種北太平洋的生態型,也被叫做過客虎鯨(transient orcas)。它們是吃哺乳動物的殺手,和定居虎鯨一樣,不同的畢氏族群捕食不同的獵物--從港灣海豹到小鬚鯨,再到灰鯨幼崽。它們以小群體的形式生活,經常在從南加州到北極圈的大範圍內旅行。畢氏虎鯨非常注重家庭,它們生活在較小的群體中,與親屬形成了密切的聯繫,一些後代會終生與母親在一起。FEROP在西北太平洋記錄到了畢氏虎鯨。這些虎鯨也被認為是體內毒素最多的虎鯨 -- 作為頂級掠食者,它們將被捕食的哺乳動物體內所積累的汙染物也消化吸收進自己身體裡,最終儲存在這些虎鯨的脂肪中。

遠洋虎鯨 (offshore orcas)

在北太平洋發現的第三種生態型,目前學界對其還了解不多,因為它們生活在大陸架以外遠離大陸的地方,因此很少被發現。它們的分布範圍很大,從南加州一直延伸到白令海,它們的社會結構和對獵物的偏好仍然未知。它們通常以50隻以上的大群出現,並被看到捕食魚類和鯊魚。遠洋虎鯨的牙齒經常被磨掉,說明它們吃的是皮膚粗糙的東西(比如鯊魚)。它們是北太平洋三種生態型中最小的一種,與定居虎鯨的關係比與畢氏虎鯨的關係更密切,儘管這三種生態型在基因上都是不同的。

北大西洋1型

這些小個子虎鯨生活在關係密切的群體中,似乎是雜食型食客。據了解,它們以挪威、冰島和蘇格蘭周圍的大量鯡魚和鯖魚為食;也有人看到它們以海豹為食。和其他虎鯨生態型一樣,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獵物偏好,有不同的家園範圍。挪威附近的1型虎鯨被觀察到使用旋轉木馬捕食技術,將鯡魚趕成密集的球狀,然後用尾巴拍打魚群,使其暈眩。對1型虎鯨的研究正在進行中,照片識別研究正在逐步揭示這些虎鯨的規模和種群結構;未來很有可能從該型中進一步劃分出更多的生態型。

北大西洋2型

2型虎鯨主要捕食其他鯨魚和海豚,特別是小鬚鯨。這些很少見到的生態型都是大塊頭,有獨特的斜眼斑,和其他吃哺乳動物的虎鯨一樣,它們受到汙染物的嚴重威脅。與太平洋地區的不同生態型相似,北大西洋1型和2型虎鯨的獵物特化反映在它們的牙齒上--1型的牙齒因以魚為食而磨損嚴重,而2型的牙齒更大、更鋒利,用於捕食其他哺乳動物。

檢驗學習成果的時候到了:

您能根據朋友圈裡的視頻或者這張截圖

辨認出薄荷島虎鯨屬於哪個生態群嗎?

開個玩笑,辨認不出來也沒有任何關係,因為現在還不斷的有新的生態群被辨識出來 --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資料來確定它們屬於所述的10個種群:例如 -- 直布羅陀海峽以金槍魚為食的虎鯨可能是第三種北大西洋生態型;還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虎鯨可能經常出現在北大西洋西部和加拿大北極地區。夏威夷群島周圍和墨西哥灣的 "熱帶虎鯨 "種群被觀察到的數量很少,科學家甚至不知道它們以什麼為食--它們也可能是新的生態型或亞種。紐西蘭周圍的常駐群體有大約117個已確定的個體,它們主要捕食鰩魚和鯊魚,但也捕食其他魚類或其他鯨魚和海豚--這不太符合目前南半球其他生態型的習慣。

上述這些小規模的種群似乎並不與其他族群互動或雜交,並且數量很少,因此如果不進行進一步了解和保護的話很有可能在未來從生物進化的大歷史中消失,而這也是生物識別與分類的意義所在。

虎鯨所受的威脅與我們所能做的事

Threats & Helps

-- 捕殺

目前仍有國家對包括虎鯨在內的大型海洋哺乳動物進行商業性捕殺,對此我們要強烈批判和抵制。

這些國家包括: 格林蘭、日本、印度尼西亞

-- 圈禁

虎鯨和其他鯨豚類動物的高度智慧是造物主的恩賜,不應該成為人類盈利的工具。對於任何有虎鯨和其他鯨豚類表演或展示的海洋館,我們都應該堅決say NO!!!

-- 汙染

如前所述,大自然食物鏈頂端的獵手現在飽受環境汙染之苦,可以說所有生物所受的汙染最後都會跑進頂端獵手的肚子裡,所以請儘量少地使用化學品、塑料製品並儘量少製造不可回收垃圾。

-- 漁網纏繞

沒有哺乳動物能夠在水中呼吸。一旦在水中被漁網纏繞,再智慧的鯨魚或海豚都會死於溺斃。如果您在潛水過程中發現廢棄的漁網,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將其打撈,或升水後通知潛店、潛船。

-----參考來源

uk.whales.org

oceanconservancy.org

www.eaglewingtours.com

Wikipedia

相關焦點

  • 你是「抬槓」冠軍嗎?
    相信大家都看過些有趣的小視頻,父母最頭疼孩子的不是孩子不會做題,而是他們的各種鑽牛角尖。例如,媽媽問孩子「假如咱家今天吃蝦仁餃子,咱們家有四口人,一人吃五個,是不是四乘五等於二十?」結果孩子來了句「但是我不喜歡吃餃子!」媽媽無奈地說「假如你把這餃子吃了。」孩子又說「但我也不喜歡吃蝦仁的呀!」
  • 心理學:「槓精」是怎麼和你抬槓的?教你如何破解抬槓套路
    比如你說:「xx國並不是全都是壞人」 他會說:「你又不是社會學家,有什麼資格發言」或「你說話什麼語氣,什麼態度,什麼修養?自以為了不起教育誰呢?」b.稻草人式曲解你的意思,混淆概念和你抬槓,或者用非黑即白的言論來反駁你。
  • 詰問法和「抬槓」是兩碼事
    抬槓是為了表達自己寶貴的「不同意見」,以顯示自己比發言者更優越,所以抬槓者一般會用邏輯謬誤。比如在鼓勵女性工作和獨立的微博下,常有人會說「如果女人都照你說的這麼做,就沒人生孩子,國家就完蛋了!」微博盛傳的: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XXX這種句式,其實就是希望煽動他人加入自己,一起形成輿論趨勢,雖然這個技巧並不高明,但是剛出現的時候非常有用的,比如: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奶爸這個胖子價值觀有問題嗎?充滿銅臭,教人拜金,一點正能量都沒有!
  • 聊聊抬槓,及如何優雅的反擊抬槓
    現在刷知乎,看到好的文章,都要克制自己不打開評論區,否則一定會看到這樣的言論:「兩句話能講清楚的事情說這麼多?」「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你說的不對嗎?要不就是不說話:「我說不出哪裡不對,反正就是不對!」這也就是抬槓跟「吐槽」「質疑」最大的區別:後者有用,能夠擊中弱點,你就算不舒服也無話可說;但抬槓呢,通常避重就輕、以偏概全、難以回應,除了讓對方不爽,沒有任何正面意義。
  • 薄荷盆栽要怎麼種養?摘薄荷葉子能泡茶喝嗎?
    說到中國的花花草草可真是神奇,說到這大家還記得經典電視劇神醫喜來樂中西醫史密斯的片段嗎?他說:你們中國人就是靠這些樹葉樹皮小蟲子給人治病嗎?當然是這些東西,說到能治病的花草,薄荷這種植物大家一定不陌生,很多家庭都在家自己養有薄荷,那麼盆栽薄荷要怎麼種養?摘薄荷葉子能泡茶喝嗎?
  • 王安石:不講「槓德」,你知道文學史上都有哪些抬槓高手
    他們總是出現在任何一個發表意見的角落,熟練運用各種邏輯謬誤,展示著自己絕對不和大眾意見一致的態度。他們一般以「難道只有我覺得」為開頭,從對手的話語間抓一個漏洞,開始他的攻擊。要注意,槓精目的不是為了講道理,只是為了用他的邏輯勝過你。其實,文學史上也有很多愛「抬槓」的高手。
  • 多給領導糾錯別給領導抬槓,做一劑不苦口的良藥,就能平步青雲
    其實這真是個挺有意思的題目,先來說說我的觀點: 職場中要不要和領導抬槓 ?我覺得——要!一定要!因為 真正的職場精英應該去和領導抬槓, 但是重點是要學會怎麼抬槓, 如何抬槓。 找好了方法 去跟領導抬槓 ,不僅不會影響自己的前途 ,反而能夠幫你平步青雲,至於為什麼咱們一步一步來看。
  • 貓薄荷有什麼用 貓薄荷對貓咪有危害嗎 小編帶你正確認知貓薄荷
    在貓咪書籍中對於貓草的效用有不同的說法,有些書說貓草會令貓咪興奮。另外也有人說貓草是促進毛球排出,常常令貓主人搞不清楚。而在門診中也常有貓主人問到這些問題,那麼,貓薄荷是什麼呢?貓薄荷到底有什麼用呢?
  • 喜歡抬槓的人,往往是這幾種想法
    抬槓是什麼意思?意思是說,一個人和別人作了無謂的爭辯、頂撞。明知抬槓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有的人就是「槓精」,非得雞蛋裡面挑骨頭,看到別人不開心了、生氣了,他就開心了。喜歡抬槓的人,往往是以下幾種想法,看看你有沒有?01看不慣別人的想法,非常嫉妒別人,恨不得把別人拉下水。
  • 薄荷怎麼養?盆栽薄荷的技巧在這裡!
    薄荷是很常見的一種綠植,也叫做銀丹草。養殖起來難度不是很大,因為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在天地間也能很好的種植。而盆栽的話,反而讓很多人養不好,因為日常的養護不到位,甚至有人把薄荷給養死了。薄荷養得好的話,是可以開花的,這主要和光照有很大的關係,光照的不足的話,就很難開花了。
  • 貓薄荷是什麼品種,和我們平時常見的薄荷有什麼區別?該怎麼養護
    前段時間在某寶上搜索貓咪的用品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樣一個詞彙,那就是貓薄荷,貓不可能的,不就是薄荷嗎?為什麼和貓咪能扯上關係呢?帶著這個疑問,我點擊了貓薄荷的詳情,發現貓薄荷長得和薄荷並不是太一樣,賣家提供的貓薄荷圖片是那種長長的就像是路邊生長的野草一樣。
  • 說「快樂」還是「安康」?如何在不抬槓的情況下用AI搞定這問題
    端午節快樂說了那麼多年,我想快樂就快樂還用你批准?於是,爭論最終很自然地變成了爭吵,兩邊都覺得自己是更符合傳統文化的一方。首先筆者非常想要感慨的是,整個話題中最大成分只是營銷號惡意蹭流量,以及廣大網友們進行喜聞樂見的「抬槓運動」,真沒什麼意思。
  • 為什麼有人總愛抬槓?網絡新物種「槓精」可以用這幾種方式形容~
    我參加一次座談會,有專家跟我說他去調研時發現,在餐館裡邊吃飯是由地稅向餐館收「營業稅」,而要打包帶走就由國稅來收增值稅。他就問當地的有關方面,說我要是站在飯店門檻中間吃該由哪個部門來收稅啊?當時對方給他的回答說「你這是抬槓」。但的確實施當中有這樣的事情。
  • 「一鯨落,萬物生」,喜歡鯨落這個詞的人都很溫柔嗎?
    我上一刻還在某乎上看到一個"喜歡'鯨落'這個詞的人都很溫柔嗎?"的問題,底下的回答都在抨擊其矯情;下一刻就看到了關於我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的報導。 首先解釋鯨落這個詞。鯨落是英文"Whale Fall"的翻譯,指的是一種鯨魚去世後沉入海底的現象。
  • 心理學:有一種高級的情商,叫「不抬槓」
    你這裡天氣不錯,並不等於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氣。例如北極,今天天氣就很壞,刮著大風,漫漫長夜,冰山正在撞擊……醫生解釋:「我說的今天天氣不錯,一般是指本地,不是全球嘛。大家也都是這麼理解的嘛!」病人馬上反駁道:「大家都理解的難道就一定是正確的嗎?大家認為對的就一定是對的嗎?」
  • 陰陽師:為何一直沒有反化鯨攻略,敵方離鯨鯨,我方應該怎麼打?
    而縱觀一些策略都是關於如何利用化鯨上分的策略,有關如何克制化鯨的策略基本就一句"聆海金魚姬、匣中少女和控制"就完事兒。那麼,化鯨到底應該怎麼打,又是為什麼平安京一直很少有如何反打離鯨鯨的策略呢?首先,反打化鯨的思路其實很簡單,所以平安京一直鮮少有反化鯨的攻略。
  • 層次越低的人,越是愛「抬槓」
    醫生說:「請坐。」病人說:「為什麼要坐呢?難道你要剝奪我的不坐權嗎?」 醫生無可奈何,倒了一杯水,說:「請喝水吧。」 病人說:「這樣談問題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謬的,並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例如你如果在水裡摻上氰化鉀,這水就絕對不能喝。」 醫生說:「我這裡並沒有放毒藥嘛。你放心!」 病人說:「誰說你放了毒藥呢?
  • 薄荷精油去黑頭是真的嗎?是真的
    今天就要和大家說說黑頭這個討厭鬼,這篇主要是從芳療的角度給大家支支招,如何預防黑頭的產生。在芳香精油中,其實有不少精油有助於控油、清除角質的功效,比如檸檬就有利於角質的祛除,杜松可以控制油膩感,茶樹也可以輔助控油,天竺葵可以平衡水油,還有一種是歐薄荷,這種精油也可有一定清理油脂分泌過多的功力,今天的主角也是歐薄荷啦。
  • 「要你管」!孩子喜歡抬槓怎麼辦?
    ""又沒吃你家的飯。""要去哪裡玩啊?""管得著我麼?""怎麼穿了條這樣的裙子?""我自己買的又沒花你的錢。"很多人直呼"痛快"。
  • 吸毒草可以放在臥室嗎?和薄荷有什麼區別?
    吸毒草,原產自地中海沿岸,為多年生宿根草本,吸毒草對於甲醛等汙染物有淨化的作用,這也就是它為什麼叫吸毒草的原因,很多人都喜歡把它放在臥室但晚上最好還是搬出去,吸毒草從外觀上看和薄荷有點相似,不懂的人可能會買一盆薄荷回來,吸毒草和薄荷到底該怎麼區別呢?又該怎麼飼養才不會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