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品網破產,寺庫、珍品網等奢侈品電商們還能走多遠?

2020-12-19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螳螂財經

一張悄無聲息的情況說明,宣告一個老牌奢侈品電商獨角獸轟然倒下。

8月7日,通過一則獨家爆料信息,《每日經濟新聞》的記者了解到尚品可能正在遭遇資不抵債,被破產清算的境遇。而在此之前,除了7月30日尚品在官網和APP上發布的「暫停服務」公告,外界並沒有任何能夠證明尚品網可能遭遇困境的消息,即便是官方的公告,也沒有提及破產及清算。

直到最近,《每日新聞時報》記者獲得了一份7月底尚品網交給地方工商部門的《情況說明》,才真正證實,原來早在7月下旬,尚品網就已經靜悄悄的走上了破產清算之路。

是突然倒下,還是早有端倪?

對於外界而言,尚品網的破產似乎來得有些突如其來。

作為國內排名前五的奢侈品電商獨角獸之一,尚品網雖然一直被融資、裁員的消息纏身,但此前在外界看來似乎並沒有影響到企業運營。因為就在今年的5月,尚品網還在做520促銷活動,隨後還與中國銀行推出了聯名卡活動。

但回顧尚品網的歷史,則發現這次的倒下早有端倪,而其背後,也與行業的發展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1、成立於行業興起之時

2008年是奢侈品電商興起之年,這一年走秀網、美西時尚、寺庫等奢侈品電商先後成立,先驅者們嘗到甜頭後,後起之秀緊隨而上。2009-2011年行業迎來了野蠻發展,第五大道、魅力惠、珍品網等大批後來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2010年,尚品網也宣布加入這一戰局,隨後創造了「平均每季度營業收入200%的增長速度,客單價平均2000元以上」的輝煌業績,此外,尚品網也一直深受資本青睞,兩年時間內獲得三輪融資,募集資金近上億美元,其中投資者還包括小米創始人雷軍,國內領軍私募晨興資本等。

2、行業洗牌時突現端倪

2011年的冬天,奢侈品電商也迎來了行業的寒冬。12月,網易尚品宣布停止服務;2012年1月,上線不到三個月的品聚網宣布關閉;2012年3月,尊酷網裁員減薪,而被裁的員工中甚至包括當時的董事長兼CEO。在此後2012-2015年,尊享網、佳品網、呼哈網等奢侈品電商紛紛宣布關閉。

在這個寒冬,龍頭電商的日子似乎也不太好過。這一年,唯品會謀求轉型,主攻市場由一二線城市轉向三四線城市,由面向全國的電商轉變為屬於三四線城市的垂直折扣電商品臺。而尚品網在2012年初就由於裁員傳聞而被推上風口浪尖,員工規模從400人縮減至100人,2014年高瓴資本加持後,尚品網再沒有獲得大筆投資。

3、新一輪的洗牌開始波及巨頭

經歷了一輪行業洗牌之後,留下來的也不盡如意。隨著8090後消費力的顯現,品牌方和電商巨頭也看了這其中的利益,品牌方搶佔線下,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巨頭圍攻,奢侈品電商的新一輪洗牌開始了。

2016年以來,唯品會營收和用戶環比持續下滑。與2015年巔峰時期相比,如今唯品會美股的市值只剩當年的三分之一。遭遇同樣困境的還有寺庫,作為奢侈品上市的唯一電商,2017年上市首日股價就下跌23%,至今,寺庫的市值僅剩巔峰時期的一半不到。

經歷了第一輪洗牌的尚品網,接下來的日子也不太好過。雖然尚品網通過快時尚吸引了一大批年輕消費群體,但好日子並不長久。2018年初由於融資需求,尚品網賣身赫美股份,而後者卻在籤約一年後遲遲沒有實質性付款,8月主力品牌Topshop在合作4年後與尚品終止合作,無異於割掉了尚品的一條「臂膀」。資金的壓力疊加營運的困境,最終壓垮了尚品。

是什麼造成了行業的日漸式微?

資金斷流、用戶消費有限、巨頭擠壓……這是奢侈品電商高層在談及行業下滑原因是普遍認同的幾個原因。在外界看來,內外交困也確實是造成尚品網破產的直接原因。但以螳螂財經吳蔚玲看,隱藏在這些理由的背後,是這三個推手,從而織成了這樣的困局。

1、資金困局的尷尬境地

有業內人士認為,與普通電商不同,奢侈品電商非常依賴線下體驗,需要進行大量的拉新促活活動,此外還需要通過一些手段開拓渠道,而這些都會資金有較大的需求。這也解釋為何尚品、寺庫等奢侈品電商自成立至今一直需要靠融資維持運營。

奢侈品電商高度依賴投資,然而資本市場並不買奢侈品電商的帳。2012-2014年的行業洗牌,讓資本看到了奢侈品電商的脆弱,且奢侈品電商缺乏新的商業模式,使得自2015年以來,整個行業內鮮有獲得高額融資的企業。唯品會、寺庫等上市企業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日漸滑坡。

除了融資難外,部分奢侈品電商還遭遇了債務危機。以尚品為例,每季度向品牌商採購的奢侈品近千萬美元,資金壓力下導致尚品對供應商產生了大量欠款,由於打折促銷,客戶的預付款不僅不能緩解尚品燃眉之急,反而加重了對客戶的負債,此外公司的廣告、工資、租金等運營費用長期積累,最終導致資不抵債的局面。

2、運營困境的背後隱藏著先天的短板

與線下實體店相比,奢侈品電商的消費者信任度不夠。對於奢侈品消費者而言,相比價格,他們更看重品質。而奢侈品電商自成立以來,假貨風波不斷,無論是尚品、寺庫,還是天貓、京東,都有過被假貨新聞纏身的經歷,而這些都還不全是空穴來風。有調查數據顯示,85%的奢侈品垂直電商都沒辦法說清自己的貨源,普通消費者更是難以通過正規途徑進行鑑定。基於這樣的原因,大量的消費者在購買奢侈品時,仍然願意多花些錢去線下實體店消費。

以螳螂財經吳蔚玲的觀察,奢侈品電商存在假貨的原因,與品牌授權困難有關。長久以來電商與奢侈品品牌一直保持代理模式而非授權模式,貨源不穩定成為運營方面最大的瓶頸。而奢侈品品牌不願因與電商授權,有其自身的考慮。一方面,電商的折扣會對奢侈品線下價格和品牌定位形成衝擊,損害品牌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奢侈品牌商對品牌形象、商品展示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而這些需求電商平臺難以滿足。

除了品質問題外,還有其他因素也影響著電商平臺的消費者獲取。《中國奢侈品電商報告2019》中顯示,2018年中國線上奢侈品銷售額僅53億美元,其中超過42%的消費者對網購奢侈品表示不滿意。究其原因,價格、品質之外,高端消費者還會看重消費體驗,在實體店,消費者可以享受私人導購、高端酒水食物、高級休息室等貴賓級服務, 而這些在線上幾乎完全體驗不到。因此,大量高端消費者仍然傾向在實體店購買奢侈品。

3、行業巨頭加入,競爭進一步激化

老牌奢侈品電商的窘境,絲毫沒能阻擋電商巨頭計入的步伐。2017年阿里巴巴推出了專門的奢侈品平臺LuxuryPavilion,目前已經有超過111個奢侈品品牌成功入駐天貓;同年10月京東加碼了自營的奢侈品頻道TOPLIFE,拿到開雲集團和Burberry集團的品牌資源,上線10個月後,入駐的品牌達到34家。

電商巨頭的加入,無疑使得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尤其阿里和京東在電商行業深耕多年,有一定的公信力,且實現了品牌的授權,進一步削弱了老牌奢侈品電商的競爭力。

未來,奢侈品電商將何去何從?

運營的短板、資金的窘迫以及巨頭的圍攻造成奢侈品電商面臨著腹背受敵的局面,那是否意味著這個行業就將由此走向衰亡?

從市場來看,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麥肯錫發布的《2019年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人在境內外的奢侈品消費額達到7700億元人民幣,佔到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的三分之一,2012年至2018年間,全球奢侈品市場超過一半的增幅來自中國。到2025年奢侈品消費總額有望增至1.2萬億元人民幣。在巨大的消費市場面前,放棄未免有些太可惜。即便如尚品網,在情況說明中也描述到「公司繼續尋找戰略投資人」,意味著公司的高層並沒有放棄希望,還在尋求出路。

奢侈品電商想要繼續走下去,回歸本心是需首要解決的問題。作為銷售奢侈品的平臺,核心無疑是產品品質。2017年開始,唯品會再次尋求轉型,由「特賣」轉向「正品特賣」,2018年1月,與倫敦時裝周達成官方戰略合作,獲得品牌背書。這意味著在產品品質與品牌授權方面,奢侈品電商也在不斷改進。

此外,考慮到商品陳列與消費體驗這兩大硬性需求,奢侈品電商也應當擺脫一條腿走路,創造線上線下並行的新方式。今年8月,寺庫在杭州解百奧特萊斯開設了首家線下實體店,本月月底計劃還將在寧波開設第二家實體店,線上店的體驗瓶頸終於邁出了第一步。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考慮,奢侈品電商之所以不再受資本方「寵愛」,經營困境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隨著奢侈品電商平臺不斷改進,解決了品質、授權、消費體驗等這些問題之後,一旦營運有所起色,資金的困難或許也能迎刃而解。

雖然外有巨頭的圍剿,但在巨大的消費市場面前,行業龍頭也很難分到一杯羹。就在尚品網宣布關閉的同時,京東也宣布自7月21日起關閉TOPLIFE平臺。據《精日傳媒》報導,京東是用5000萬美元的價格將TOPLIFE賣給了FARFETCH,換句話說,在這2年不到的時間裡,京東也摔了一個跟頭。

如此看來,儘管奢侈品電商遭遇著尷尬困境,但僵局似乎都有破解的辦法,而且他們仍未放棄。未來或許困難重重,但一切又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尚品網猝死,寺庫負重,奢侈品電商真的無法生存?
    7月30日,尚品網卻發布公告稱,因融資重組不順、經營受阻,已無法繼續為廣大用戶提供服務。及至今日,尚品網內部下發破產遣散通知 關聯公司成立清算組。現在,在微博上輸入尚品網三字,只能看到用戶追問什麼時候退錢,或者員工討薪,和當初的風光形成鮮明的對比。
  • 第一代奢侈品電商集體淪陷 尚品網寺庫網紛紛撤下「奢侈」標籤
    無可否認,第一代奢侈品電商已經集體淪陷。  在寺庫、尚品網、第五大道、唯品會等第一批以Web端為核心創立的奢侈品電商中,除了唯品會轉型主打國內品牌尾貨大獲成功外(但也已經不能算奢侈品電商了),其他倒閉的倒閉,轉型的轉型。很少有人再打奢侈品的招牌。  比如尚品網向下走轉型輕奢,向Topshop靠攏。近日更是爆出裁員消息。
  • 9歲的尚品網宣告倒閉 背後是奢侈品電商行業性的尷尬
    9歲的尚品網宣告倒閉 背後是奢侈品電商行業性的尷尬來源:聯商網2019-07-31 14:582010年7月,奢侈品電商尚品網正式上線,成為國內首個提出「會員制+分享型」的奢侈品電商。剛成立的兩年是尚品網發展的黃金時代。兩年內,其獲得了超過7000萬美元的融資總額。
  • 奢侈品電商能趕上 跨境電商瘋狂生長的浪潮嗎
    摘要 【奢侈品電商能趕上 跨境電商瘋狂生長的浪潮嗎】有著多年外企高管工作經驗的尚品網創始人兼CEO趙世誠是電商行業裡面為數不多熱衷寫文章、談行業的那一批創業者之一。
  • 最前線 | 寺庫與字節跳動推出「奢頭條」,看抖音能一鍵買奢侈品
    奢侈品也開始進入字節跳動這個流量池。 9月3日,奢侈品電商寺庫與字節跳動聯合發布了「奢頭條」計劃,雙方將從營銷、技術、廣告和高端消費人群數據洞察報告等方面進行合作。根據合作計劃,寺庫將與字節跳動進行API(定製接口)、DPA(商品庫)等技術對接,實現創意精準投放。屆時,用戶在瀏覽今日頭條資訊內容、觀看抖音視頻時,即可實現一鍵購物。
  • 寺庫上市,天貓京東重點布局丨奢侈品行業是否不再冬眠?
    9月22日,中國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在即將迎來成立十周年之際,在美國敲響開市鍾,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也拉開了中國奢侈品電商重拾信心的序幕。據分析人士表示,寺庫上市是一個縮影,這表明,隨著中國消費升級加快,奢侈品電商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機遇。此外另一個條件在於,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為什麼這樣說?
  • 奢侈品電商珍品網新東家入主董事會
    北京商報訊(記者 吳文治 實習記者 趙述評)奢侈品電商北京良物珍品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物珍品」)在被自己的供應商收購後,內部高層開始出現動蕩。
  • 奢侈品電商先行者走秀網:暫停營業,撐不過2020?
    不過,在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嗅到奢侈品消費市場商機的,不止走秀網一個平臺,同時期還有優眾網、呼哈網、第五大道、珍品網、唯品會、尚品網、寺庫、魅力惠、新浪奢品、佳品網、尊享網等奢侈品電商平臺相繼成立,規模多達數十家。「走秀網在一眾奢侈品電商平臺中屬於高調的那個,頻繁冠名或合作舉行各種活動。」一位走秀網早期員工向記者講述了他印象最深的三件事。
  • 又一波裁員,奢侈品電商興於2011,會死於2015?
    而早在2012年初,尚品網就曾因裁員傳聞被推上風口浪尖,當時業內普遍認為是因為融資未到位。有報導稱,2010年7月,尚品網正式上線,它曾有過「平均每季營業收入200%的增長速度,客單價平均2000元以上」的輝煌時期。
  • 英國:奢侈品電商恐迎來倒閉潮,傳My-Wardrobe三個月內將破產
    英國奢侈品電商My-wardrobe 看來終歸無法逃脫破產的命運,消息人士透露該公司最慢將於3個月內破產清盤。自上月開始該網站便以六折開始清庫存,而感恩節降至網站更是以半價銷售。 Yoox 多品牌業務旗下網站 零售及奢侈品行業分析師唐小唐表示,奢侈品電商大規模破產在所難免,「奢侈品行業整體的低迷、奢侈電商不可能大規模地提供折扣,這種實際上是『買手店』的運營模式在當下經濟和零售環境下舉步維艱。」
  • 當跨境電商賣紙尿褲時,寺庫卻賣瑪莎拉蒂,什麼鬼?
    八姐作為一名天天剁手的海淘一族,上個月和這個月幾乎破產了,又是雙十一,又是黑色星期五,又是雙十二,這簡直要了我這等意志不堅定的敗家娘們的親命了啊。而這兩天,八姐又聽說,有一家網站也開始搞了一個「1217奢侈品節」,知道的盆友還不少,結果八姐去一看,愛馬,這也太高大上了吧,人家還賣瑪莎拉蒂、蘭博基尼啥的。這賣的出去嗎?!什麼鬼啊! 搞這個活動的網站是寺庫網。有多高端我截圖給你們看看就知道了。 比如,人家開始賣瑪莎拉蒂,是旗下首款SUV,115萬吶。
  • 繼「趣店」後 小米有品也搞起了特賣奢侈品 能成嗎?
    導語:4月1日零點,小米旗下電商平臺小米有品正式上線「名品折扣」頻道。除了小米有品進軍奢侈品電商外,最近趣店也新增了奢侈品電商「萬裡目」平臺。這讓奢侈品電商行業一下子又火熱了起來。從品牌店鋪商家信息了解到,「小米有品」的主要貨源來自北京良物珍品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廈門愛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前者是珍品網所屬公司,後者與名鞋庫相關聯。珍品網成立於2011年,主營奢侈品特賣,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 奢侈品電商良物珍品高層震動 4位高管同時離職
    奢侈品電商良物珍品高層震動 4位高管同時離職來源:聯商網2017-04-21 09:51聯商網消息:奢侈品電商良物珍品高管發生人事動蕩,4月18日當天董事、總經理王志翔、董事謝家春、董事蘇秉剛、財務負責人王崢同時辭職。
  • 奢侈品電商困局:無法保證正品 可能栽在價格上
    奢侈品電商困局  中國奢侈品市場正呈現一種詭異局面——網購奢侈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但奢侈品電商卻越來越難做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元元/北京報導  甘小明2012年入職寺庫網負責線上營銷時,中國的奢侈品電商行業正處於瘋狂擴張階段
  • 凡客混成淘寶店,樂蜂網、尚品網倒下,馬雲:未來電商將被取代
    憑藉著李靜的名氣,以及在娛樂圈的資源,樂蜂網發展很快,短短時間就成為國內的知名電商平臺,在唯品會交易額2億的時候,樂蜂網也有1億,兩者相差並不大,到2012年,交易額更是達到了19億元。然而,從2012年開始,競爭加劇,樂蜂網就開始走下坡路,銷售業績下滑。李靜作為主持人,並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電商業務中,所以,失敗也是必然的。
  • 2025年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 電商平臺成為增長新引擎
    然而在中國,有四大引擎支撐了奢侈品消費市場在4月之後回暖,分別是:消費回流、新世代消費者崛起、數位化發展以及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報告指出,以電商平臺天貓為例,今年1月至10 月,天貓奢侈品銷售額同比增長約120%,全年增速預計在130%至140%左右。雙十一期間,部分品牌組織全球調貨、線下門店調貨來保障境內的激增需求。
  • 義大利奢侈品零售平臺LUISAVIAROMA(LVR)獨家入駐寺庫
    中新網5月10日電 日前,寺庫與義大利頂級奢侈品零售商LUISAVIAROMA正式籤約,其平臺下來自全球600多家高端奢侈品及當下潮流品牌將入駐寺庫。自6月中旬起,寺庫用戶便能享受到升級的購物體驗,感受多樣化全球時尚。
  • 寺庫、百盛打造電商「發展中國家模式」前景幾何?
    跨境電商如洋碼頭,社交電商如拼多多,「新零售」電商如盒馬鮮生,均異軍突起,掀起了電商領域的「第五次革命」。而在去年上市的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發力兇猛,不僅提出了要向「精品生活服務平臺」轉變、在國內企業首設CGO崗位,更是首度加入了3.8「女神節」戰陣。
  • 寺庫集團與玖富成立合資公司「拜拜科技」 瞄準億級用戶分期購奢侈品
    日前,寺庫集團宣布,已與知名金融科技企業玖富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拜拜科技」,打造全新的高端消費品社交電商平臺
  • 李日學:寺庫堅持做高端服務平臺的領跑者
    寺庫網,創始人李日學從未將它定義成一家奢侈品電商,而一種全新的、獨一無二的奢侈品售賣形式,已悄然在他的手中從線上聯通到線下,從國內進軍向全球。    正文:    從2008 年投身做奢侈品生意時,寺庫就抓住了一個屬於「時代」的機遇。奢侈品市場隨著消費者消費能力的增強和消費層級的提升日益壯大,李日學也意識到相應的服務必須落地,線上線下的聯合操作讓寺庫網在6年的時間裡成為了奢侈品服務平臺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