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庫、百盛打造電商「發展中國家模式」前景幾何?

2020-12-19 餘德

被投資界廣泛認知的「已無機會」的電商領域,在沉寂數年之後,正在起變化。

跨境電商如洋碼頭,社交電商如拼多多,「新零售」電商如盒馬鮮生,均異軍突起,掀起了電商領域的「第五次革命」。

而在去年上市的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發力兇猛,不僅提出了要向「精品生活服務平臺」轉變、在國內企業首設CGO崗位,更是首度加入了3.8「女神節」戰陣。

與天貓女王節、京東蝴蝶節、唯品會228春季美妝節、聚美優品301周年慶大促不同,寺庫採取了與傳統連鎖百貨百盛共同發起此番女神節的方式,開啟了O2O新零售模式版本的「造節」運動。

如果單從規模體量來看,寺庫在電商領域、百盛在傳統百貨領域,均屬於中等規模的「發展中國家」,但二者採取了並無資本連接的新零售「發展中國家」模式,是否能有一個美好的前景呢?

1953年,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周恩來總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首度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這在萬隆會議變成了發展中國家所倡導的「國際新秩序」。

當前的電子商務領域,也一如現實的世界,巨頭環伺,阿里、京東二霸多強,流量、體量等GDP高企,遊戲規則也基本由它們制定。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寺庫選擇了「突圍」,即「發展中國家模式」的源起。

但商場並非國際事務,寺庫所倡導的「發展中國家模式」,是否也能引領起寺庫式革命?是否也能與合作夥伴走向輝煌?還是說僅僅「有點意思」?

依地歌網來看,這個「發展中國家模式」頗有引力,有著較強的生命力。

首先,聯手合作的意願從根生發,頂層設計由雙方CEO發起。寺庫儘管客單價極高,但用戶密度遠遠不夠;百盛儘管體量未減,但向電商的轉型已成為必須。這在二者去年年底宣布的合作中盡數體現,寺庫方面由創始人李日學帶隊,而百盛則由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瑞雄牽頭,不可謂不重視。

而僅僅在一個月之後,寺庫、百盛牽手以來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此番「女神節」的落地,除了各種優惠、會員互認、雙倍積分、滿減等常規手段,更是有了寺庫大牌進駐百盛全國門店,寺庫庫分期全程支持百盛大購物;百盛美妝全系上線寺庫。

其次,寺庫、百盛的合作採取的是拿出雙方強項,採取的是「實力互補」合作。寺庫的強項在於奢侈品,它已是亞洲最大奢侈品電商平臺,而百盛美妝則是線下最大巨頭。

在此次的合作中,二者並未去做什麼「嘗試性」的動作,而是選擇了雙方最具實力的部分進行長板理論式的合作,這顯示了雙方的默契與決心。

另外,「發展中國家模式」的相互尊重與平等互利關係符合更多平臺或商家的支持,它是一種共贏的模式,不存在「不對等」合作關係。雙方的合作同樣遵循「相互尊重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和平共處,平等互利」的五項原則,顯然,這樣的關係能讓合作方更加輕鬆與受益。

所以,綜上所述,相較於以參股、併購模式下的主流模式,寺庫「發展中國家模式」不僅是積極的嘗試,更是一個智慧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寺庫&百盛「女神節」:點爆新零售「發展中國家」模式
    節奏對一個公司很重要,慢公司寺庫變「激進」了,此次「寺庫下凡,百盛飛天」雙方攜手共同打造「女神節」,他們首先殺進美妝領域,率先掀起了三月電商大戰。「發展中國家」模式自從馬雲在雲棲大會上「吶喊」——電商要變天了!線上線下新零售的融合便如洪水猛獸一般漫灌整個網際網路,地歌網也見證不少在新零售方面的戰略合作。
  • 寺庫十年,許願「給你全世界的美好」
    2018年是寺庫創立的第十年,作為全球唯一上市奢侈品電商公司,寺庫擁有1870萬高端用戶,為他們提供最值得信賴的全球化服務,與超過3000個高端品牌合作,匯聚來自全球超過30萬件商品,是中國直籤奢侈品品牌最多的線上平臺。
  • 寺庫李日學:組織全面「樂高化」 小社交+大電商
    「毛竹效應」爆發年2010年,也是寺庫成立的第三年。李日學萌生了「與寺庫兄弟們共創未來,打造出一家109年企業」的想法,而這個決定是回家的路程中做出的,從建國門徒步到復興門的家,10公裡的路途,卻成為寺庫騰飛發展的第一步…….
  • 尚品網猝死,寺庫負重,奢侈品電商真的無法生存?
    在2011年時,是奢侈品電商的高光時刻,僅半年時間垂直奢侈品電商就披露融資案例12起,融資總額達2.83億美元,達到歷史超高水平。而到了2015年時,依然是擁有大量資金投入了奢侈品電商,走秀網、珍品網、寺庫、第五大道相繼獲得融資。
  • 第一代奢侈品電商集體淪陷 尚品網寺庫網紛紛撤下「奢侈」標籤
    無可否認,第一代奢侈品電商已經集體淪陷。  在寺庫、尚品網、第五大道、唯品會等第一批以Web端為核心創立的奢侈品電商中,除了唯品會轉型主打國內品牌尾貨大獲成功外(但也已經不能算奢侈品電商了),其他倒閉的倒閉,轉型的轉型。很少有人再打奢侈品的招牌。  比如尚品網向下走轉型輕奢,向Topshop靠攏。近日更是爆出裁員消息。
  • 雙十一寺庫用服務力+品牌力構築「中樞神經網絡」
    這個雙十一無論是阿里、京東還是蘇寧抑或寺庫、易車等垂類電商,基本上都刷新了去年的記錄,像「不到兩小時破千億的天貓」、「發了11億優惠券、並最終獲得1598億元成交量的京東」、「雙十一銷售總量較往年呈現翻倍甚至三倍趨勢的寺庫」等等,不同的平臺都對用戶表現出了滿滿的誠意,也為各自的用戶群帶來了一場實打實的購物狂歡。
  • 寺庫前瞻:SEVENFRIDAY入駐寺庫,「工業風」能否打動消費者?
    【股價變動】3月3日美股收盤,寺庫收漲3.88%,報5.760美元,本周累計漲幅3.88%。【公司動態】瑞士生活方式品牌SEVENFRIDAY(7個星期五)日前正式入駐寺庫,設立專屬旗艦店,並在寺庫獨家上線全球限量飛行概念款—S1-03自動機械錶、周年之作T系列、經典P系列等多款產品。
  • 尚品網破產,寺庫、珍品網等奢侈品電商們還能走多遠?
    1、成立於行業興起之時2008年是奢侈品電商興起之年,這一年走秀網、美西時尚、寺庫等奢侈品電商先後成立,先驅者們嘗到甜頭後,後起之秀緊隨而上。遭遇同樣困境的還有寺庫,作為奢侈品上市的唯一電商,2017年上市首日股價就下跌23%,至今,寺庫的市值僅剩巔峰時期的一半不到。經歷了第一輪洗牌的尚品網,接下來的日子也不太好過。雖然尚品網通過快時尚吸引了一大批年輕消費群體,但好日子並不長久。
  • 當跨境電商賣紙尿褲時,寺庫卻賣瑪莎拉蒂,什麼鬼?
    而且,八姐仔細研究了一下, 和其他賣紙尿褲賣馬油的跨境電商不同,寺庫更想做的不是搶佔網上的高端消費品市場,而是搶佔整個高端生活、高端人群的線上線下市場。 寺庫的CEO李日學是這樣說的:「可能在網上高端消費品,主要是奢侈品、包、表、服飾、珠寶等等,而這些東西佔總體高端消費市場的比例僅不到5%,還有95%的市場是在線下。
  • 百盛發布2017全年財報 銷售同比下降3.9%
    打造多元化零售業態剛剛過去的2017年,被認為是「新零售元年」,「新零售」的興起給中國整體零售業帶來了嚴峻挑戰,但也蘊藏著大量機遇。憑藉對於消費者的洞察力,百盛在過往數年推出一系列新零售業態,迎合消費者的萬變需求。2017年全年同店銷售增長1.3%,由2016年下跌6.7%扭轉回升。
  • ·職務:北京寺庫寄賣有限公司瀋陽館 總經理
    對於這個矛盾,寺庫中國給出了雙贏的解答。寺庫中國專注於閒置、二手奢侈品的流通,倡導「低碳環保,物聯生活」,為廣大奢侈品消費者提供大幅折扣優惠、品質保真的各類奢侈品。奢侈品寄賣服務為奢侈品愛好者打造出了一條妥善處理閒置物品的綠色通道。     【搜房網】:有句話是「相信品牌的力量。」您認為如何樹立、傳承知名品牌?
  • 李日學:寺庫堅持做高端服務平臺的領跑者
    寺庫網,創始人李日學從未將它定義成一家奢侈品電商,而一種全新的、獨一無二的奢侈品售賣形式,已悄然在他的手中從線上聯通到線下,從國內進軍向全球。    精心打造,寺庫創新服務體驗     寺庫網從未將自己定位成一家奢侈品電商,儘管寺庫在線上的平均客單價遠超同業,且成交量已超越線下,但寺庫始終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奢侈品公司存在。
  • 百盛獨木難支 愛琴海購物中心巨量餐飲模式遇阻
    百盛獨木難支 愛琴海購物中心巨量餐飲模式遇阻來源:聯商網2014-03-11 08:59  百盛在華上市九年來最差業績出爐後,新店仍在水深火熱中掙扎,這讓曾一度想從中借力的同行有些始料未及。入市近半年,紅星美凱龍旗下紅星商業打造的首個商場愛琴海購物中心(MALL),本想共享百盛的客流,因而打出了巨量餐飲配套的概念。不過,鄰居百盛的獨木難支,讓愛琴海購物中心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同時,這也給紅星的商業帝國夢蒙上一層陰影。  交出九年來最差業績後,百盛的衰退跡象還未緩解。昨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百盛太陽宮店看到,曾經滿員的商場開始出現品牌空缺。
  • 寺庫賣家虛抬原價風波後,下了單不發貨,沒有貨也敢賣
    寺庫最為二手奢侈品電商的頭部企業,在一路高歌猛進後,近期頻頻傳出負面信息。從裁員到上架商品標價與發貨都有吐槽之聲。這家在奢侈品電商領域風生水起的平臺電商這是怎麼了?這不禁是很多關注寺庫的網友關心的問題。
  • 寺庫進博會上的思考:引進來的同時要勇敢走出去
    以跨境電商為業務板塊的平臺自然不會放過家門口的機遇。據率隊參加進博會的寺庫集團高級副總裁宋玉偉表示,寺庫集團致力於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全球知名品牌商品和服務,本次進博會的各國參展商與寺庫的品牌定位高度契合,預計進博會期間的籤約金額達1億美元以上。跨境電商一直是寺庫全球化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
  • 【百貨業】百盛百貨:Say goodbye
    跟電商無關,跟「過時」有關 「百貨受到衝擊,一些人還把原因歸於電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時過境遷。」 李克讓分析認為,百盛進中國的時候市場第一,那時的外資百貨大都是南洋的,這些百貨企業借著改革開放以後中國人崇洋媚外,虛榮包裝自己的機會,繁華了近20年。慢慢地,情況發生了變化。
  • 寺庫集團與玖富成立合資公司「拜拜科技」 瞄準億級用戶分期購奢侈品
    日前,寺庫集團宣布,已與知名金融科技企業玖富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拜拜科技」,打造全新的高端消費品社交電商平臺
  • 寺庫瓶子裡到底裝的什麼酒?答案終於在「設計上海」揭曉
    這幾天相信不少圈友的朋友圈都寺庫神秘的24|7系列圖刷屏了,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要造酒的消息也流傳開來。在諸如「十三香雞尾酒」「寺庫牌雞尾酒」等搞笑的猜測後,認真的人們開始推測:在解決了精英人群的穿戴需求後,寺庫還要解決他們的吃喝嗎?
  • 時尚電商為何還值得投資?
    除了紅布林之外,本文還將分析另外三家時尚電商平臺,它們分別是融資了1億美元正在準備整體出售的Spring,獲得京東投資並成功在去年上市的歐洲最大的時尚電商平臺Farfetch,同樣是去年成功上市的中國本土時尚生活平臺的寺庫和二手奢侈品電商The Realreal Inc.。
  • 百盛帶你開啟新年新氣象 攜手蘭蔻回饋限量好禮
    百盛基於對市場的不懈洞察,從新年立FLAG這一文化現象出發,為消費者打造創意形象——「旗人」,並以短視頻互動的營銷模式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年活動。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移動視頻用戶人數已達5.25億人,其中短視頻活躍用戶量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狀態。在內容為王和泛娛樂化的時代,短視頻已然成為一種更受歡迎的閱讀形式,迅速搶佔年輕人的手機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