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蓋內有螺旋紋,這個壺是手拉的!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給壺友們介紹過,手拉壺由於是拉胚而成的,所以壺內壁都會有圈狀的橫紋,而有的壺友看待蓋子裡面也有,認為這也是手拉壺的印記。
其實是有偏頗的,因為壺蓋內的圈紋大概率為竹片的拉絲印記,用竹片制的挽石蓋清理壺蓋內的時候,就會留下這樣的圈紋。
而這種也不是絕對的,像塑料制的挽石蓋就沒有這樣的圈紋,所以以蓋內的圈紋來鑑別是否為手拉壺,是不對的。
2. 這個壺沒有雙層蓋,是半手工!
雙層蓋大概率是全手工的沒有錯,但是並不是沒有雙層蓋就不是全手工,這個觀點首先希望壺友們能夠理解。
因為雙層蓋是早期藝人在做壺時多用的一種製作方法,省去了清理壺蓋內滋泥的處理,並且美觀一下,在某些器形裡是比較常見的,但同樣的,有些器形就不會做雙層蓋。
例如兩把壺都是全手工,一把掇球,一把景舟石瓢,掇球這個壺型,大多都是做雙層蓋的,而景舟石瓢這個器形就不會做雙層蓋。
所以以雙層蓋來做全半手的鑑別,也是不對的。
3. 壺把對應的位置沒有明顯的接頭,是半手工!
這個是很多做壺藝人的習慣,為了證明是全手工,很多做壺藝人在製作時有意的保留壺把的接頭,不去做細緻的處理。
但是有的做壺藝人在製作全手工的時候,也會理的比較乾淨,所以接頭不明顯,但是仍是全手工。
如今一些仿全手的壺會做假接頭,所以這個不能作為鑑定全半手的標準。
4. 壺內沒有內壁章,不是全手工壺!
這個點也和第三點一樣,最早也是藝人為了證明是全手工壺而在壺內壁特意留款,這個是近代才有的。
早期的做壺藝人在壺的內壁一般也不留款,顧老的壺內壁就是沒有內壁章的,今天來說,有的全手工壺也不敲內壁章,這個也是看作者的個人風格。
如今一些仿全手的壺也會做內壁章,這個同樣不能作為鑑定全半手的標準。
5. 這個壺有球孔,肯定是垃圾壺!
紫砂壺的出水孔,隨著時代發展一直有變化,最早是獨孔,到後來的網孔、球孔,如今的壺大多以網孔為多。
球孔的好處是可以讓壺的出水更好,特別是一些三彎流的壺型,會使用球孔,這個是為了出水考慮的,不是說有球孔的就是垃圾壺。
這一點就和半手工一樣,不要對半手和球孔有偏見,理性看待。
6. 這個壺綠色的,一定是化工壺!
不要購買花花綠綠的紫砂壺一直是我們在和壺友們說的,也是希望新接觸紫砂壺的朋友少入坑,原礦料的紫砂色澤沒有鮮豔的,這一點是肯定的。
但是這裡還是要給民國綠正名一下的,民國綠這個泥料是有的,顧景舟等大師也都做過民國綠的壺,是在本綠、本段為底料,添加氧化鈷、鉻調配而成的泥料。
這種泥料的壺是沒有害的,就和瓷器裡面的青花一樣,都是添加的氧化物,片面的歸結為化工壺也是不恰當的。
當然了,雖然是有民國綠的壺,但是還是不建議新手壺友購買綠色的紫砂壺,對於泥料沒有分辨能力最好不要下手。元老在拍賣行工作負責藏品徵集 如您有收藏臻品想要出手拍賣或鑑定 可呼叫元老互相溝通交流鑑定知識 一3五3零64五九七五。元老本人在拍賣公司工作多年,見過的假貨太多了,低仿的、高仿的。我想對有些藏友說:不要拿著你手中的假貨到處騙人了。
徵集範圍
1、名家字畫:中國古代及近現代名家書畫,油畫、水粉畫及其他藝術形式不限。
2、精品陶瓷:歷代陶瓷精品,以宋五大名窯、元、明、清官窯瓷為佳。
3、翡翠玉器:高古玉、和田玉、翡翠等玉器精品,要求玉質佳、雕工精。
4、雜項文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寶,繡品、田黃,雞血石,金銀器,青銅器、郵票錢幣等。
5、明清家具:各種材質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黃花梨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