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停吃米飯治好50年結腸炎 食物不耐受可致病

2020-12-19 大蘇網

  鄭亮帶著醫護人員在查房。

被結腸炎困擾50年的一位老先生,在停吃大米、西紅柿後,竟然奇蹟般地康復了。對此,江蘇省第二中醫院脾胃科主任鄭亮教授指出,食物不耐受有可能引發全身疾病。

專家檔案

鄭亮:主任中醫師,教授,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中青年優秀中醫藥臨床人才、江蘇省中青年優秀中醫藥臨床人才、江蘇省333工程科技學科帶頭人、南京市重點學科帶頭人、南京市優秀中青年工作者。長期從事脾胃科臨床醫療、教學工作。先後在國內多家醫院及日本國鹿兒島大學醫院學習深造。博覽群書,採擷眾家之長、勤於實踐、不斷探索,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尤其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期病變、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胃腸病、潰瘍性結腸炎以及消化道腫瘤術後調理等,發表論文十餘篇。專家門診時間:星期二下午、星期三上午。

食物不耐受

可能引發全身疾病

76歲的朱老先生有50年結腸炎病史,自感輕度腹脹、腹痛、大便不成形,更讓他痛苦的是,一天要解大便七八次,卻怎麼治療都效果欠佳。在鄭亮的建議下,朱老先生接受了14項食物不耐受檢測,檢測結果發現,原來朱老先生對大米和西紅柿輕度不耐受。因為不耐受食物數量少,但是腹瀉症狀明顯,醫生建議其實行忌食方法,即忌食大米、西紅柿及相關的食物,並調理脾胃。短短2天後,老人就發現困擾他幾十年的症狀明顯好轉,腹痛腹脹減輕,腹瀉變為3~4次/日。5天後到醫院複查,結腸炎症狀基本消失,大便恢復正常的1次/日。

據鄭亮介紹,食物不耐受是指機體免疫系統對特定食物或食物成分的變態反應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統把進入人體內的某種或多種食物當成有害物質,從而針對這些物質產生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產生食物特異性IgG抗體,IgG抗體與食物顆粒形成免疫複合物(Ⅲ型變態反應),可引起所有組織(包括血管)發生炎症反應,並表現為全身各系統的症狀與疾病。

據統計,人群中有高達50%的人會對某些食物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嬰兒與兒童的發生率比成人高。多數食物不耐受患者表現為胃腸道症狀和皮膚症狀,但不僅限於此,不同的人對於同一種食物不耐受可能出現極不相同的症狀。幾乎所有的系統疾病都與食物的不耐受有關。其中,腸易激症候群、皮膚病、偏頭痛與食品不耐受的關係最大。

鄭亮表示,常見的不耐受食物有牛奶、雞蛋、小麥、玉米、堅果、大豆和貝類等。目前可進行90項食物不耐受檢測,包括穀類及薯類、動物性食品、豆類及其製品、蔬菜水果類、純熱能食物。鄭亮稱,食物不耐受出現最多的就是嬰幼兒,因此一些家長給孩子「忌口」來避免食物不耐受。這種做法易導致孩子營養不良。通過飲食調整,大部分食物不耐受是能改善的,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可以通過少量添加、慢慢增加分量,逐漸來適應某種食物。而且,細嚼慢咽可防不耐受。不過,鄭亮強調,不合適的食物,即便其營養價值再高,也不能大量食用。

癌前病變

黏膜剝離和中藥雙管齊下

78歲的郭老太兩年前因受胃脹、納差、噯氣、嘈雜、隱痛等症狀困擾,經過胃鏡檢查,醫生發現郭老太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並且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程度較嚴重。郭老太情況可以看成為早癌,最好的辦法就是手術治療,但是,郭老太卻全身都是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樣樣都有,輾轉幾家醫院,外科醫生都不敢為她冒險手術。無奈之下,郭老太經人介紹到江蘇省第二中醫院脾胃科找鄭亮主任就診。根據郭老太的情況,鄭亮為她開出了益氣補脾、清絡化淤的方子,讓郭老太堅持吃中藥。吃了兩年多中藥,郭老太自我感覺原來諸多的不適症狀逐漸消失了,其間做了3次胃鏡,每次胃鏡的形態學和病理學顯示也在好轉。今年6月份做的最近一次胃鏡中,醫生發現,郭老太曾經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徹底消失了。

74歲的陳老先生同樣是因噯氣、胃脹、隱痛到醫院就診的,胃鏡下,醫生看到陳老先生的胃竇黏膜處有隆起增生性病變,經過病理檢查,診斷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接診的鄭亮主任通過胃鏡下黏膜剝離,把隆起的增生切除,再配合中藥辨證施治。陳老先生在鄭亮處前後治療了一年多,其間兩次胃鏡複查胃黏膜都很平坦,也沒有發現有病變細胞。如今,陳老先生已經在鄭亮處隨訪了3年,每年做胃鏡都沒有發現問題,當天,再在沒有出現任何不適。

國家專利

獐寶能防治胃癌及前期病變

除了對患者認真治療外,鄭亮也潛心研究如何更好地幫助患者減輕痛苦,他的《獐寶在製備預防和治療胃癌及前期病變的藥物中的用途》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據鄭亮介紹,獐寶的用途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是一味與冬蟲夏草齊名的名貴中藥材,但卻養在深閨人不知,它的很多功能也不為人知。正因為獐寶的使用未普及,而且屬於名貴中藥材,價格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接受的。鄭亮說:「希望我的研究能讓獐寶走向人工養殖,從而降低其價格,讓更多的人用得起這味好藥。」

到底獐寶有何神奇的效果呢?鄭亮經過三四年的課題研究,發現獐寶除了大家熟知的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外,還有其他療效,它具有天然消化酶和18種天然胺基酸,有32%的免疫球蛋白,可直接被人體吸收。而且,在鄭亮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中,藥方中能用上獐寶的患者,病情好轉的速度也比其他患者要快得多,一般吃上兩個月症狀就能消除了。基於此研究,鄭亮發現獐寶通過一定組合配方,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和癌前病變有防治作用。「不過,雖然配方已經研究成功,但到申請專利製成藥還有一段時間。」鄭亮說。

(通訊員 朱振富 記者 華琳月)

相關焦點

  • 結腸炎吃什麼食物好 這些食物緩解腸炎
    對於腸炎,大家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腸炎就是腸胃不適引起了發炎的情況,腸炎的症狀有很多,如果平時感覺便秘或者裝肚子疼,一定要仔細分辨是否患有腸炎,你知道結腸炎吃什麼食物好,結腸炎的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一起來看內容介紹吧。
  • 潰瘍性結腸炎是「不治之症」嗎?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豔 通訊員 張陽 黃睿 莊燕妍)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因潰瘍性結腸炎復發,決定辭去首相一職。據悉,安倍晉三17歲患上潰瘍性結腸炎,至今近50年也沒有治好。究竟潰瘍性結腸炎是不是不治之症呢?
  • 結腸炎吃什麼食物好 吃這些遠離結腸炎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人都被結腸炎所困擾著,結腸炎朋友一定要注意飲食方面的健康,那結腸炎吃什麼好呢,在平時又應該如何預防結腸炎呢,結腸炎又會有哪些症狀呢,接下來就會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結腸炎吃什麼食物好1.少纖維、低脂肪食物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對腸道不利,故應限制。多油及脂肪類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又可使腹瀉加重,所以油炸、烹調、油煎及肥肉類和食用油應控制用量。
  • 結腸炎患者吃什麼食物好?結腸炎丸是什麼?
    當日常生活中我們出現了腹瀉腹痛或者是發燒感染等等症狀,大家通常會想到結腸炎。而結腸炎作為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自然是可以通過飲食來進行一定的調節的。那麼,得了結腸炎,我們究竟應該吃什麼呢?而生活中除了通過飲食調理外,經常會看到醫生或者藥師給患有結腸炎的患者開結腸炎丸,那結腸炎丸究竟又是什麼?有什麼功效呢?結腸炎患者吃什麼食物好?因為結腸炎往往易拉肚子為主要表現,拉肚子的原因之一是就是腸蠕動變快。所以,要讓腸子運動速度不要那麼快,要堅持低纖維、高蛋白,適當補充維生素的飲食方案。 因此,有葉子菜要少一吃點,可適當吃瓜類。
  • 改善潰瘍性結腸炎,醫生來解說
    潰瘍性結腸炎屬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症狀為慢性、反覆性的腸道發炎。潰瘍性結腸炎致病原因目前仍不明確,但可能與數種因素有關,第一是基因遺傳,第二是免疫系統失調,第三是腸道共生菌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持續發炎;另外,飲食、壓力等環境因素也可能產生影響。可能由於飲食西化(高油、高糖)的改變、抗生素的使用,造成發生率逐年攀升。
  • 慢性結腸炎吃什麼好的快?
    慢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多發性以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為發病部位。指直腸結腸因各種致病原因導致腸道的炎性水腫,潰瘍、出血病變。症狀為左下腹疼、腹瀉、裡急後重、時便下沾液、便秘或洩瀉交替性發生、時好時壞,纏綿下斷、反覆發作。
  • 逸仙科普|讓安倍晉三辭職的潰瘍性結腸炎是「不治之症」嗎?專家給...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因潰瘍性結腸炎復發,決定辭去首相一職。安倍晉三17歲患上潰瘍性結腸炎,至今近50年也沒有治好,究竟潰瘍性結腸炎是不是「不治之症」呢?不注意健康飲食,可能引來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好發於歐洲、北美等西方發達國家,之前在我國發病率較低,屬於比較少見的疾病。但隨著飲食、生活習慣及環境的變化,潰瘍性結腸炎在亞洲乃至我國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已成為消化系統疾病中的常見病。
  • 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 一半中國人對牛奶不耐受
    都說中國人最會吃,但還真不是每個中國人都能有口福遍嘗美味,有些人在吃過某種食物後,會出現腸胃或皮膚不適,這並不是過敏,臨床上這種「遺憾」也可能是食物不耐受。而對於吃貨們來說,這種遺憾真的是太痛苦了,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食物不耐受不等於食物過敏。
  • 結腸炎的病因是什麼?該怎樣治療結腸炎?
    因為本病並發自身免疫病者較多,腎上腺皮質激素能使病情緩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結腸上皮細胞抗體。某些患者感染腸道菌後,可與結腸上皮細胞抗原起免疫反應,因此懷疑結腸炎的發生可能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
  • 慢性結腸炎會變成結腸癌嗎?
    慢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多發性的,以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為發病部位的疾病。指直腸結腸因各種致病原因導致腸道的炎性水腫,潰瘍、出血病變。症狀為左下腹疼、腹瀉、裡急後重、時便下沾液、便秘或洩瀉交替性發生、時好時壞,纏綿下斷、反覆發作。
  • 只有停母乳一條路?
    可能是寶寶在出生後早期吃了配方奶攝入了牛奶蛋白,也可能是媽媽飲食中含有的牛奶蛋白進入了乳汁中。二、牛奶蛋白過敏會有哪些症狀?牛奶蛋白過敏,可分為IgE介導的、非IgE介導的,以及混合型的反應。IgE介導的(也稱為速髮型超敏反應),發作迅速,通常在攝入食物後數分鐘至兩小時內開始發作。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
  • 食物不耐受與食物過敏有什麼區別
    而對於吃貨們來說,這種遺憾真的是太痛苦了,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食物不耐受不等於食物過敏。  食物不耐受也可以稱為慢性食物過敏,它是一種複雜的變態反應疾病,是人體免疫系統對進入體內的某些食物產生的過度保護性免疫反應,它可引起全身各系統的慢性症狀。
  • 關於潰瘍性結腸炎的10大飲食建議,對我幫助很大!
    用煮過果蔬的水拿來蒸米飯是不錯的選擇,這樣既可以享用蔬菜水果,也可以保證流失的部分營養在米飯中重新獲取。3、不要吃過於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過於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的食物會刺激已經發炎的結腸。當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時候,食物最好還是淡一些比較好。喝足夠的水分以保持體液,選擇低纖維食物非常有利於胃腸道疾病的康復。
  • 結腸炎吃什麼好,哪些食物有助於遠離結腸炎,送上餐桌
    結腸炎在生活當中是特別常見的一種病情,患有這種病症的朋友。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方面的事情。如果吃的方面注意些,還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身體素質會有很大的提高。結腸炎可以吃以下的食物進行緩解症狀1、低脂肪食物以及含粗纖維特別多的食物,可以有效的促進腸道的蠕動,刺激腸壁,但這些食物特別不容易消化,對腸道也是有一定的不利,所以一定要控制它的食用量。
  • 春節過年腸炎、結腸炎、拉肚子怎麼辦?
    腹瀉竟然有六種 可...
    這時,就不應再以藥治菌,而應以菌治菌,通過補充加加寧雙歧桿菌,讓雙歧桿菌佔上風,在腸道壁定植、繁殖,重新成為優勢菌群,這時候導致腹瀉的壞菌就被抑制,腹瀉就可治癒。  二、細菌性腹瀉  細菌導致腸壁表面的黏膜發炎、潰瘍,滲出血水、膿水,形成血便、膿便,這也可稱為細菌性痢疾。
  • 結腸炎不能吃什麼,結腸炎的注意事項
    結腸炎的飲食和注意事項 1、結腸炎的飲食注意事項 不宜吃油膩食物:潰瘍性結腸炎的腹瀉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嚴重者伴有脂肪瀉。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應採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調方法。對伴有脂肪瀉者,可採用中鏈脂肪酸油脂,如椰子油。
  • 結腸炎是什麼,結腸炎吃些才有助於恢復
    結腸炎症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人飽受這種病情的困擾。有一部分人對結腸炎還是比較陌生的,不知道它是什麼病情。結腸炎症就是很多種原因引起的結腸部位發生炎症的病情,常表現為拉肚子,腹痛,有時還會出現膿血便,嚴重的時候會出現大便乾燥,甚至好幾天不能通大便,身體會變瘦,並且也會體力虛弱,常常會反覆發作。
  • 中國首個用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生物製劑獲批
    ,即注射用英夫利西單抗,對於接受傳統治療效果不佳、不耐受或有醫學禁忌的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成年患者,可用於減輕症狀和體徵、誘導並維持臨床緩解和黏膜癒合、使患者減少或停止使用糖皮質激素[1]。這是中國首個獲批用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生物製劑。
  • 拉肚子好幾年了,有人說是慢性結腸炎,如果不治療能自己好嗎?
    三十二歲的小張,一直以來「腸胃不好」,有時拉肚子,有時便秘,大便經常不太成形,有人告訴他說是「慢性結腸炎」。他很少去醫院,因為,有時候這些症狀能夠「自愈」。對於沒有學過醫的人來說,這樣想沒什麼可說的;但如果一個醫生給人診斷為「慢性結腸炎」,顯然是不妥的。為什麼說醫生診斷「慢性結腸炎」是不妥的呢,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慢性結腸炎」這樣一個正式的疾病診斷名稱,或者說,「慢性結腸炎」仍然是一個具有爭議的病名。
  • 腹痛、腹瀉、排便異常,可能是結腸炎,除了治療還要忌食這類食物
    因為消化系統腫瘤的症狀表現,首先會體現在對食物的消化以及排出上。不過大家遇到排便性狀不正常的情況,也別絕望,認為自己就是得了腫瘤。其實,很多腸道疾病都會引發這類症狀,比如結腸炎。結腸的工作原理結腸屬於消化道最後一個關卡,在我們正常進食後,食物先進入胃部消化,變成食糜後進入小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