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飄滿村!向化鎮這個村拆掉「五棚」後村民讚不絕口!

2020-12-18 澎湃新聞

「花香」飄滿村!向化鎮這個村拆掉「五棚」後村民讚不絕口!

2020-08-11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向化鎮北港村位於向化鎮北部,G40高速公路依村而過,是向化鎮的門戶村。自「迎花博 治五棚」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北港村通過動員各方力量,集中治理「五棚」等突出問題,進而建立長效機制,從根本上改變農村「髒亂差」狀態,打造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今年5月,向化鎮北港村順利通過了「迎花博、治五棚」驗收,成為向化首個通過驗收的村落,自去年10月專項行動發起以來,全村共整治五棚259戶,近90000平方米,清除垃圾500餘噸。

在五棚整治的基礎上,北港村以主幹道北港路為核心,在宅前屋後打造500米連片花園「一裡花香」,成為全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贏得村民的一致點讚。

然而,在「五棚」治理之初,由於長久以來形成的農村生活習慣,村民們對於拆除棚舍,大多表示不理解。

面對村民們的不配合,北港村依託黨建微網格,把全村分為齊西、齊北、北港3個片區,形成「村幹部包片、黨員和村民組長包戶」的黨員帶頭、群策群力工作格局。對網格內「五棚」整治困難戶,實行黨員帶頭拆、親友勸說拆、志願幫助拆等舉措。從要我拆到我要拆,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村民自發加入到五棚拆除的行列中來。

為鞏固好整治成果,杜絕「五棚回潮」現象的發生,全村籤訂「承諾書」,並將「五棚整治」成效與村居民五星級黨員家庭、文明戶、年終補助等掛鈎。

此外,北港村將整治好的景觀、道路就近劃分給村民管理,營造「自己家園自己愛,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家園自己管,自己家園自己護」的良好氛圍。

記者:朱卓君

攝影:湯聖一 、朱昱偉

原標題:《「花香」飄滿村!向化鎮這個村拆掉「五棚」後村民讚不絕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五棚拆掉了,可以幹啥?看看崇明這個村的做法
    五棚拆掉了,可以幹啥? 拆除前拆除後院子裡搭建的廢舊棚舍拆掉了,宅前屋後種上了菜田花圃以及特色苗木黃楊,一片鬱鬱蔥蔥……走進豎新鎮春風村,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令人心情舒暢。
  • 崇明這個村8000平方米的五棚,說拆就拆!
    「為抓好五棚整治工作,村兩委班子、黨員帶頭作表率,從去年10月開始,先拆自家的五棚,同時成立志願者隊伍,持續推進工作。」 村裡分成8個網格,由村幹部每人包片負責一個網格,志願者則由黨員、村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組成。」
  • 港西鎮青年咬定「五棚」不放鬆
    答:「是的,兩年多在北雙和「五棚」的鬥爭,使我積累了很多實戰經驗,增強了底氣。為我回富民村繼續開展整治工作打下了基礎。」問:「那在這段時間的整治過程中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答:「主要原先有點工作基礎打底,村民也比較熟悉。不能說印象深刻,應該是做群眾工作的一點感悟。」
  • 中興鎮「五棚」整治出經驗 家園景色更別致
    通過宣傳發動和典型引領,堅持「面子」「裡子」一齊抓,帶動了鄉村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美麗宜居的環境讓村民著實收穫了幸福感。"五棚"整治工作伊始,中興鎮領導小組根據區級要求、結合本鎮實際,明確了「示範引領、分批推進」的總原則,並形成了「重點村帶頭推進、樣板區域示範引領、黨員幹部率先垂範」的總體思路。
  • 村民頭疼的問題,崇明這個鎮幫大家解決了!
    村民頭疼的問題,崇明這個鎮幫大家解決了!3000多畝,每年冬季最後一茬蘆筍收割完成後,大量的蘆筍秸稈讓村民十分頭疼。為有效解決該問題,今年向化鎮通過購買投放粉碎機,廣泛動員各村對蘆筍秸稈粉粹處理,循環利用,真正實現蘆筍秸稈「變廢為寶」。在向化鎮向化村蘆筍種植大棚裡,轟隆作響的粉碎機,像除草機一樣在田埂上來回作業,不一會,雜亂的蘆筍秸稈被就地粉碎。
  • 「五棚」地上開出花,崇明顏值又提升了!
    「五棚」地上開出花,崇明顏值又提升了! 高掛作戰圖走進城橋鎮聚訓村,牆上高掛的「五棚作戰圖」表明村裡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整治行動。「我們以網格為單位,把整個村分為6個片區,髒亂發生在哪裡,如何整治,這些基本情況全部都曬在作戰圖上。」村黨支部副書記俞賽峰告訴記者,此前,村裡對片區範圍內所有的五棚點位進行了地毯式調查摸底,整治開始後,每天整治的情況和前後對比照片也都在作戰圖中及時更新。
  • 這個村有上千隻公雞擾民 養殖戶:雞晚上要叫的
    這處雞棚位於廣陳鎮三紅村蛘子浜五號附近的農田裡,佔地大約兩畝,雞棚裡面養了上千隻公雞,而一路之隔就是一排農房。附近的村民向記者反映,這些飼養的公雞給他們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 拆了五棚 崇明還能申請這項福利
    據崇明區消息:「再過2個月,我們村就要迎來治五棚驗收,我們爭取近期把五棚全部拆除。」城橋鎮長興村黨支部書記王剛說,村子處在花博沿線,因此更要把「迎花博、治五棚」的工作做得紮實,做得徹底,讓全村以優美村容村貌迎接花博盛會。  長興村村域面積較大,有1100多戶宅基地,村委將全村劃為5個微網格,以黨建引領推動「迎花博、治五棚」的開展。
  • 迎花博 治五棚,合力譜寫崇明人居環境整治新篇章
    自5月29日召開區「迎花博、治五棚」專項工作推進會後,全區面上掀起「五棚」整治新高潮,農村人居環境整潔有序。各鄉鎮黨委、政府將整治工作作為當前的重中之重,通過不同形式、方式再部署、再落實。截至6月底,19個市、區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已全面完成整治並通過區級驗收。花博沿線87個行政村也已按照節點要求完成整治,極大優化了人居環境,目前區鄉村振興辦正在組織驗收。
  • 合村並鎮後農民原來的房子怎麼處理,拆掉會給農民補錢嗎?
    現在不少農村開始合村並鎮了,就是將一些比較小的農村,或者經濟落後的農村遷出來合併到其它村莊或者鄉鎮,從而減少村級單位提高效率,還能夠讓農民脫貧致富。這是一件好事情,不過要是村鎮合併後,村民原來的房子要怎麼辦呢?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丨崇明:「五棚」地上開花,生態島有顏又有內涵
    其中,「迎花博、治五棚」專項行動,聚焦農村地區破舊、廢棄房屋及養殖棚、柴棚、坑棚、看護棚、窩棚等影響人居環境的突出問題掀起整治熱潮,著力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村黨支部書記卞東紅說,去年10月開始,春風村挨家挨戶上門宣傳,讓每個村民都知曉人居環境專項整治行動,發動全村老百姓一起扮靚家園。走進城橋鎮聚訓村,牆上高掛的「五棚作戰圖」表明村裡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整治行動。「我們以網格為單位,把整個村分為6個片區,髒亂發生在哪裡,如何整治,這些基本情況全部都曬在作戰圖上。」
  • 閩侯白沙井下村「三步走」落後村蝶變旅遊景點
    閩侯白沙井下村「三步走」落後村蝶變旅遊景點­  走在閩侯縣白沙鎮井下村,除了整潔的村容村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這裡的許多民房外牆都塗了有特色的漫畫和標語,使得民房在青山綠水襯託下顯得格外敞亮。­  拆除旱廁鴨棚 建設美麗鄉村­  1988年,蕭暾離開井下村在外打拼,2012年回到村裡擔任黨支部書記,他回到家鄉的第一印象是:村裡什麼都沒有改變,到處是旱廁、鴨棚,一切還是這麼破舊。要改變村容村貌,首要解決衛生問題,就必須拆除旱廁和鴨棚。­  「拆鴨棚可沒那麼容易,關係到村民的生計問題。」
  • 【憲法宣傳周】法語花香 「憲」在出發——向化鎮開展第32屆憲法...
    【憲法宣傳周】法語花香 「憲」在出發——向化鎮開展第32屆憲法宣傳日活動 2020-12-07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椒縣黃慄樹村成立村民理事會 村民做主建家園
    2013年05月27日 04:55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分享到:   全椒縣石沛鎮黃慄樹村成立村民理事會,讓村民參與美好鄉村建設的決策、管理和監督。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調研行】東平原村:奮鬥擦亮幸福底色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村「兩委」帶領廣大黨員幹部帶頭修公路、興水利、引資金、上項目,因地制宜制定產業精準扶貧規劃,這個昔日集體年收入不足5萬元的典型山區農村,不僅實現了集體脫貧目標,還成為十裡八鄉的「明星村」。
  • 崇明區新安村:緊抓「三字」口訣 學透「四史」治「五棚」
    截至目前,新安村已經累計拆除破舊「五棚」近5000平方,清理垃圾1000多噸,打造精品三園100餘戶。 堅持「幹」字當頭,黨員群眾動起來 掛圖作戰抓落實。新安村黨支部每周召開「學四史、迎花博、治五棚」專項會議,明確工作內容和方向,根據驗收時間,倒排時間節點,收集匯總各片區任務進展並上牆公示,督促片區責任人按進度、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務。
  • 濟寧棚改新消息來了!涉及李營街道、高新區前後慄、小屯村、三賈...
    2、現正在進行前慄村結算工作,待結算結束後即會進行三賈各村的棚改資金的發放及協議的籤訂,回遷安置小區的建設等棚改程序工作,棚改資金的結算是以村為單位進行的,會提前告知村民,請您耐心等待。任城區棚改取消了將近一半能否給個解釋任城區回覆:網友您好,感謝您對我區棚改工作的支持。
  • 廣州黃埔區「五治同創」,讓昔日涉黑村社「脫胎換骨」
    館內陳列的一件件充滿年代感的老物件,都是從本地村民手中收集而來,講述著劉村村民的奮鬥創業歷程。這個展現劉村歷史文化、留住劉村記憶的村史館,是劉村社區黨委實施的惠民工程之一,也成為黃埔區開展「五治同創」陽光村居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
  • 京東進村村民觸網 上午下單下午送到家
    村子不大,最近,卻因為京東進村、全民觸網而「火了」,許多人懷著好奇心,接踵而至,一探究竟。  小村的「魅力」究竟在哪兒?來到慄峪口村,從村子門樓就能一眼看出這個村子的與眾不同。城堡式的村門樓分上下兩層,青灰磚瓦而建,南北重簷結構,渾身散發著漢唐範兒,五個火紅的大字「京東電商村」給古香古色的門樓增添了現代氣息。
  • 村民用彩鋼瓦做棚,防千年古物日曬雨淋,看是啥「寶貝」
    棚是遮擋陽光和風雨的簡易「房屋」,如果附近有房子,就沒有必要做棚,在安徽皖西南農村大山中,村民們用彩鋼瓦在一塊平地上做起一個紅色棚子,不過,不是為了住人,也不是為了看護農作物。不遠處還有房子,平時,棚子裡無人住,那麼,做棚幹什麼用呢?「裡面有『寶貝』,為『寶貝』遮風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