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白沙井下村「三步走」落後村蝶變旅遊景點

2020-12-24 閩南網

閩侯白沙井下村「三步走」落後村蝶變旅遊景點

­  走在閩侯縣白沙鎮井下村,除了整潔的村容村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這裡的許多民房外牆都塗了有特色的漫畫和標語,使得民房在青山綠水襯託下顯得格外敞亮。

  井下村富有年代感的圖案和標語,讓很多遊客憶往昔歲月

­  井下村是白沙鎮唯一的革命老區村,解放戰爭期間,這裡曾組織過金鐘山戰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近200名城市知青到此插隊下鄉,因此,井下村成為許多福州老知青、老黨員的休閒地,許多旅行社還將井下村作為紅色旅遊景點,幾乎每個周末都有數輛大巴載著遊客前來觀光。

­  但在多年前,井下村還是一個衛生狀況差、生產蕭條的落後村,它是怎麼蝶變成為旅遊景點的?

­  「第一步,改善人居環境,提振精氣神;第二步,讓農民增收,強化發展信念;第三步,引入產業資本,發展特色旅遊。」井下村黨支部書記蕭暾道出了緣由。他說,只有發展鄉村特色旅遊才能將生態資源變現,才能繼續投資,形成可持續發展模式。

­  拆除旱廁鴨棚 建設美麗鄉村

­  1988年,蕭暾離開井下村在外打拼,2012年回到村裡擔任黨支部書記,他回到家鄉的第一印象是:村裡什麼都沒有改變,到處是旱廁、鴨棚,一切還是這麼破舊。要改變村容村貌,首要解決衛生問題,就必須拆除旱廁和鴨棚。

­  「拆鴨棚可沒那麼容易,關係到村民的生計問題。」蕭暾想出了一個現場辦公的方法,他召集全村黨員和村民代表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改善村居環境。有代表提出要拆掉影響環境的鴨棚和旱廁,這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贊同。有的村幹部甚至提議馬上帶頭第一個拆自家鴨棚,這讓全體與會代表熱血沸騰,大家一致同意:擇日不如撞日,挨家拆過去。於是,就一天時間,全村20多個影響環境衛生的鴨棚全部拆除。

­  蕭暾說,在村黨支部黨員挨家挨戶勸說下,家庭條件好的農戶帶頭建起柵格化糞池,貧困戶則由村財補貼建設,不到一個月,旱廁在井下村成為歷史。環境衛生變好了,村黨支部號召村民實現垃圾不落地,共同保護美好環境,村民也漸漸自覺地將垃圾丟到定點的垃圾回收桶中。

­  井下村的做法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肯定,2015年該村被納入縣級「美麗鄉村」建設村,2016年成為福州幸福家園示範村。

­  流轉土地種菜 青年回鄉創業

­  井下村人居環境極大改善後,村黨支部將關注點放在了產業發展上。

­  2014年,井下村與融僑物業公司合作成立融園蔬菜基地,從村民手中流轉30畝土地,用於種植無公害時令蔬菜,專供融僑集團旗下的酒店。村民的每畝土地一年可以收到900元的租金。

­  由於良好的生態環境,井下村出產的蔬菜得到食客的高度好評,目前井下村的蔬菜也直供福州其他一些酒店和部分高檔小區。村裡的蔬菜基地也發展到60多畝。參與基地種植的農戶從不到10人發展到現在80多人。

­  引入產業資本 打造紅色景區

­  井下村發展的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關係到該村的長久發展。發展旅遊必須建停車場。

­  「當時提出建停車場,許多人不理解,他們說井下村的路已經是斷頭路,有誰會來這裡旅遊。」蕭暾說。

­  但蕭暾還是排除萬難,在村部周邊建起5畝大的停車場,可停放大巴20輛,小車五六十輛。

­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遊客到來。2016年,該村響應「一村一特色」的幸福家園建設目標,利用扶持資金邀請福州的美術院校師生為20多棟民房外牆畫上有特色的漫畫和標語,這讓井下村頓時成為一個熱門紅色旅遊景點,每逢周末,遊客絡繹不絕。

­  「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知青特色文化吸引了許多產業資本的關注。去年,村裡引進美佳麗農業公司打造鄉村休閒旅遊基地,基地內有卡丁車、植物迷宮、花海公園等一系列特色遊玩項目。這些項目將與紅色旅遊相結合,形成互動響應,美佳麗農業公司還承諾從門票收益提取5%作為村財收入,進一步發展井下村的鄉村旅遊事業,今年底,該休閒旅遊項目將竣工迎客。」蕭暾說。(福州日報記者 黃凌 文/攝 通訊員 張清炎 鄭泓

原標題:閩侯白沙井下村「三步走」打造特色景區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閩侯白沙「十裡長廊」將串起六村美景
    福州新聞網9月2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 蘇楓/文 閩侯融媒體中心供圖)啟動「十裡長廊」旅遊環鎮路項目,重新挖掘各村旅遊資源,布局開發多個新旅遊品牌……昨日,記者了解到,日前閩侯縣白沙鎮已擬定並啟動全域旅遊提質升級行動計劃,並將分三期實施,打造市區近郊集遊、樂、賞、摘、購、養於一體的休閒遊勝地。
  • 閩侯白沙「雲」遊平臺上線
    白沙鎮旅遊景點導覽圖。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 蘇楓從市區出發,無論是取道京臺高速公路,還是沿著濱江西大道一路向西穿越縣道,均可用不到40分鐘的時間抵達閩侯白沙鎮。今年5月,白沙鎮動工建設閩侯海絲時尚居藝小鎮,將打造一個居藝產業特色明顯、地方文化獨特、生態環境優美的宜創宜居宜遊小鎮。項目建成後,預計泛家居產業年產值超50億元,遊客量每年達100萬人次。小鎮的商業街有望年內建成開放,酒店計劃明年建成。
  • 閩侯:近郊看「村」色 「鄉」約到白沙
    經年累月,江水裹挾的石英砂沉澱下來,形成了千畝乳白沙灘,這便是「白沙」的由來。  沙灘、花海、古厝、驛道、溫泉……在閩江水的滋養下,白沙孕育出豐富的旅遊資源。立足特色資源稟賦,激發鄉村旅遊活力,閩侯縣正大力推進白沙全域旅遊,打造福州近郊集遊、樂、賞、摘、購、養於一體的休閒遊勝地。
  • 閩侯:近郊看「村」色「鄉」約到白沙
    沙灘、花海、古厝、驛道、溫泉……在閩江水的滋養下,白沙孕育出豐富的旅遊資源。立足特色資源稟賦,激發鄉村旅遊活力,閩侯縣正大力推進白沙全域旅遊,打造福州近郊集遊、樂、賞、摘、購、養於一體的休閒遊勝地。生態為底 親近自然到白沙看村莊美景,第一站走進林柄村。
  • 閩侯白沙鎮:鄉村旅遊正當時
    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 蘇楓/文見習記者 林雙偉/攝涼爽的秋季,閩侯白沙鎮雲堡寨迎來旅遊旺季,幽谷、奇峰、怪石、瀑布、深潭、異洞等景觀,引得遊客紛至沓來。再過段時間,湯院村的溫泉遊也將熱鬧起來。「春遊孔元花谷,夏宿朝陽木屋,秋逛雲堡山寨,冬採白沙臍橙。
  • 閩侯大湖「一村一品」發展鄉村旅遊
    近年來,立足豐富的生態自然資源和深厚歷史人文底蘊,閩侯縣大湖鄉做大做強「一村一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日前,記者走進大湖,目之所及皆是可喜的變化,荒山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往來遊客不吝肯定和讚許。如今,這位養在深閨的「姑娘」終於走出了大山。大湖的底氣春賞漫山紅花,夏可納涼避暑,秋看風吹麥浪,冬上雪峰祈福,大湖一年四季都是好風光。
  • 瀏陽白沙村的「幸福屋場」
    沿著「萬福橋」往下走,是一條保存較為完好的古街,從上至下全由麻石無規則砌成,全長398米。街上的鋪面雖屢經改造,至今仍保留不少木板門店鋪,古樸自然,每年吸引著不少美術愛好者前來寫生創作。來自長沙某高中的30多名美術生正在這裡參加為期4天的集訓,張同學說:「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古色古香,環境安靜,特別適合寫生。」
  • 閩侯鄉村的幸福「三重奏」
    近年來,閩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碩果纍纍。獨奏:「整潔閩侯」再升級 一村一景入畫中小箬鄉福田村,小巧的農家院落整潔雅致、硬化的柏油路面潔淨閃亮、路旁的三角梅奼紫嫣紅,行走其中,宛如畫境。沙灘、花海、古厝、驛道、溫泉……特色資源激發鄉村旅遊活力,閩侯正在大力推進白沙全域旅遊,打造福州近郊集遊、樂、賞、摘、購、養於一體的旅遊勝地。2010年起,白沙鎮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配套實施鄉村路網、水衝式公廁、景區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引入社會資本,全力打造旅遊品牌。
  • 閩侯出臺加快全域旅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做優溫泉度假旅遊  優勢分析:  閩侯擁有豐富地熱資源,目前已探明有白沙湯院、荊溪光明、小箬中平、廷坪下洋、青口宏嶼等地熱溫泉點。其中,不同溫泉點具備不同的特點,如小箬中平溫泉儲量豐富、埋藏淺、水質優,還有集溪流、峽谷、梯田、古村落、古驛道等資源於一體的優勢。
  • 嶗山區北宅街道涼泉社區:「空心」村蝶變「理想」村
    嶗山區北宅街道涼泉社區:「空心」村蝶變「理想」村 2020-03-04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濱海前案村:經濟薄弱村「蝶變」成最美鄉村
    前案村農民新村小區一角。 於從文 攝(新春走基層)江蘇濱海前案村:經濟薄弱村「蝶變」成最美鄉村中新網鹽城1月17日電 題:江蘇濱海前案村:經濟薄弱村「蝶變」成最美鄉村記者 於從文嶄新的路燈、寬敞的廣場、整潔的農家小院、幸福的笑臉……16日,在蘇北綿綿細細的冬雨中
  • 閩侯發布徵地公告,用於濱海快線建設,涉及這些村……
    公告顯示,本次徵收土地涉及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具體以土地現狀調查結果為準):祥謙鎮江中村、祥謙鎮泮洋村、祥謙鎮枕峰村、祥謙鎮中院村、祥謙鎮門口村、尚幹鎮後福村、尚幹鎮後浦村、尚幹鎮後厝村等。本次徵收土地用於交通運輸用地(福州至長樂機場城際鐵路項目)。
  • 閩村5年蝶變的規劃啟思:美麗鄉村建設遵循差異化模式
    &nbsp&nbsp&nbsp&nbsp對鄉村不同風貌進行設計,挖掘鄉愁味、草根味、僑鄉味……&nbsp&nbsp&nbsp&nbsp閩村5年蝶變的規劃啟思&nbsp&nbsp&nbsp&nbsp-海南日報記者郭暢 杜穎
  • 這裡是婺源縣的下曉起村
    曉起村,位於江西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分為上曉起村、下曉起村,下曉起村就在公路邊,通常前往的旅遊景點。下曉起村,旅遊資源開發已經成熟,商業氣息濃厚,大型停車場、牌樓、水口公園、嵩年橋酒樓等,已經成為遊客的休閒場所,遊人在這裡最值得觀看的是村後的「古樟樹」。據說樹齡1500多年了,當地的「樟樹王」,同時,這裡也是小憩的好地方。
  • 清遠英德河頭村發展農旅產業,昔日「空心村」華麗蝶變
    3年前,在省委辦公廳駐村幫扶工作隊、碧桂園集團以及當地致富帶頭人許萬紅的努力下,河頭村發展桑芽菜產業,陳井清成為首批參與者之一,承包了幾畝地精心種植,年收入增長3萬餘元,成功摘掉「窮帽子」。依託喀斯特地貌景觀,河頭村積極盤活沼澤地、石頭山、丟荒地等資源,打造鄉村旅遊景點、民宿、蔬果採摘基地等旅遊觀光產業,這條曾經人口流失嚴重的「空心村」重新煥發生機。
  • 省道211線閩侯甘蔗青岐村至閩清下祝鄉後嶺村路段路面修復工
    修復前後對比 隨著交通量及重車的增加,S211水泥混凝土路面閩侯縣廷坪鄉羅橋村路段水泥路面出現嚴重的破碎、斷裂等病害,S211線閩侯甘蔗青岐村至閩清下祝鄉後嶺村的其它路段路面也存在裂縫和破碎等病害
  • 峒河明珠的蝶變之路——瀘溪縣大陂流村勁推精準脫貧建設美麗鄉村...
    記者走進瀘溪縣潭溪鎮大陂流村,乾淨衛生的自來水譁譁流進農家,錯落有致的磚瓦樓房、亮光通明的太陽能路燈曜曜在眼;繁花碩果,飄香田野;在巍巍群山的環抱下,村莊像鑲嵌在峒河岸邊的一顆璀璨明珠閃閃發光。近年來,大陂流村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民族團結文明創建示範村和湘西州脫貧攻堅先進村、美麗鄉村示範村、全面小康創建示範村。大陂流村峒河沿岸油菜花風光帶。
  • 和睦井鄉這個村公示了
    建議在wifi下觀看視頻近日,省文旅廳公示了第二批河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評選結果。經縣級申報、市級初評、省級評定和驗收,全省共50個村擬入選第二批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其中咱們辛集和睦井鄉小士莊村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