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Stop
StartStop
遊客在孔元村花海遊玩。
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 蘇楓/文見習記者 林雙偉/攝
涼爽的秋季,閩侯白沙鎮雲堡寨迎來旅遊旺季,幽谷、奇峰、怪石、瀑布、深潭、異洞等景觀,引得遊客紛至沓來。再過段時間,湯院村的溫泉遊也將熱鬧起來。
「春遊孔元花谷,夏宿朝陽木屋,秋逛雲堡山寨,冬採白沙臍橙。不論什麼季節前來,白沙總有一款休閒遊適合您。」白沙鎮黨委書記江克說。
得益於10年的資源整合和品牌打造,如今白沙鎮已經孵化「花之谷孔元村」「井下知青文化村」「朝陽農場」「湯院古溫泉」「大段山水谷瑤景區」「雲堡寨」等六大旅遊品牌。
油菜花田意外走紅
成為鄉村旅遊發展誘因
樓格村的橙、孔元村的花、井下村的紅色記憶、新坡村和上寨村的古民居文化、林柄村的山水、聯坑村的鮮食橄欖……江克告訴記者,白沙鎮25個行政村(社區),幾乎都有獨特的旅遊資源。
白沙鎮真正發展鄉村旅遊,要從梧桐下村油菜花田意外走紅說起。2003年,福州周邊還沒有大規模的油菜花觀賞地。那年3月,梧桐下村近50畝油菜花盛開,溫暖的陽光、斑駁的樹影、黃燦燦的油菜花,讓路過的行人恍若置身仙境。在口口相傳中,這裡成了遊客爭相前來的休閒地。
「那時來看油菜花的遊客,每天至少千人,白沙鎮內的村道、縣道堵滿了車輛。」白沙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餘孫淮說,梧桐下村的油菜花田走紅,讓當時的白沙鎮主要領導萌發了鄉村旅遊的發展路線。
白沙鎮作為閩侯縣四大古鎮之一,曾有歷史古鎮、商貿大鎮、交通要鎮、工業重鎮的美稱。鎮內有自然衝積而成的千畝白沙灘、聯坑村內臥於南山溪澗之上的遠濟橋、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清代古民居江氏永奮永襄厝、最早開發歷史可追溯到唐代的湯院溫泉等等。
為了有效利用上述旅遊資源,從2010年起,白沙鎮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配套實施鄉村路網、水衝式公廁、景區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引入有資質的企業來投資,流轉村民的土地,白沙鎮全力打造旅遊品牌。
2014年,孔元村花海作為白沙鎮打造的首個鄉村旅遊品牌正式迎客。「那年3月,數十畝滿天星開花。當時還沒有高速公路和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從孔元村口一路沿著縣道直到甘竹大橋,堵車將近10公裡,遊客那麼多,令人印象深刻。」餘孫淮說。
江氏永奮永襄厝是我省迄今保留較完整的清代建築之一。
人居環境不斷提升
旅遊發展帶動村民增收
2017年10月,投資3000多萬元、全長1.1公裡的京臺高速公路白沙連接線通車。憑藉這條連接線,白沙鎮實現從「圍城」之困到「通衢」之便,不僅方便老百姓的農產品、土特產進城,也方便福州市民駕車前往孔元村,僅需20分鐘。
2017年12月,白沙鎮還作為閩侯縣推廣「垃圾不落地」工作的試點地,全面提升了白沙鎮的生活環境,也增強了居民的環境衛生意識。
江克說,這一系列的舉措還提升了白沙鎮的招商環境。藉此,白沙鎮陸續打造打響了「井下知青文化村」「朝陽農場」「湯院古溫泉」「大段山水谷瑤景區」「雲堡寨」等旅遊品牌。
在打造旅遊品牌的同時,白沙鎮還引導農民興辦農家樂、種植各類瓜果,引進生之養、華窈集團等農業休閒觀光公司,以市場化運營模式,發展特色農業經濟,進一步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品位,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據統計,2015年至2018年,白沙鎮每年旅遊收入達3000萬元以上。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陳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