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裡長廊」旅遊環鎮路項目效果圖。
福州新聞網9月2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 蘇楓/文 閩侯融媒體中心供圖)啟動「十裡長廊」旅遊環鎮路項目,重新挖掘各村旅遊資源,布局開發多個新旅遊品牌……昨日,記者了解到,日前閩侯縣白沙鎮已擬定並啟動全域旅遊提質升級行動計劃,並將分三期實施,打造市區近郊集遊、樂、賞、摘、購、養於一體的休閒遊勝地。
重新挖掘旅遊資源
「目前來白沙鎮的遊客主要為我市居民。雖然鎮內油菜花田等旅遊產品已獲得一定程度的市場認知,但公共運輸供給不足等短板也日趨明顯。」昨日,白沙鎮黨委書記江克告訴記者。
2018年,白沙鎮完成了全域旅遊宏觀規劃,希望通過環鎮道路及支路將各村串聯成線,盤活各村產業、土地、自然景觀資源。
「希望讓全域旅遊提質升級行動計劃的成果,與濱江新城、雪峰山城建設相呼應,振興鄉村,發展白沙文旅產業經濟,提升『醉』美白沙印象。」江克說。
按照閩侯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白沙鎮將重新挖掘沙灘、花海、古厝、驛道、溫泉等旅遊資源,並著手實施「花田厝」「雲溪谷」「山鄉宿」「森林康養」等新的旅遊品牌項目,進一步推動旅遊元素串點成線、連線成面。白沙鎮將在今年國慶期間開展主題為「悠悠閩江水,最憶是白沙」的全域旅遊推介及招商活動。
「全域旅遊」提質升級
據悉,白沙鎮的全域旅遊提質升級行動計劃分三期實施:一期主要為旅遊環境提升期,進行旅遊交通提升和示範項目建設,建設內容包含田園驛站、騎行驛站、生態廁所停車場等旅遊設施;二期為旅遊業態培育期,進行重點招商和引擎產業導入培育,形成良好的旅遊氛圍,促進旅遊市場蓬勃發展;三期為後續跟進項目期,在旅遊市場穩定後,建設旅遊度假設施,提升旅遊品質,完善旅遊要素,打造具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旅遊產品。
「十裡長廊」工期2年
作為白沙鎮的全域旅遊提質升級行動計劃的一部分,白沙鎮日前啟動了「十裡長廊」旅遊環鎮路項目。該項目全長約7.06公裡,工期2年,將串聯起孔元、井下、上寨、新坡、林柄、樓格等6個村莊沿線的景色,形成「不走回頭路」的旅遊經濟環路和一個輻射面積達15平方公裡的「十裡長廊」景區。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
【責任編輯:徐匆】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陳木易
「十裡長廊」的景點各有特色
孔元村:打造「四季花海」
孔元村於2014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最美休閒鄉村」。這裡最美的地方莫過於「花之谷」。春天有滿天星、夏季有馬鞭草、秋季有波斯菊、冬季有四季海棠,四季花不斷。
井下村:打造「知青文化」
井下村是白沙鎮唯一的革命老區村。村中主幹道兩側房屋的牆體畫上了彩繪,主題為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及口號。此外,村裡還有一個知青博物館,館內陳設著胸章、背包、糧票、石磨、蓑衣等帶有「上山下鄉」時代印記的物品。
林柄村:打造「山水林柄」
有「世外桃源」美稱的雲堡寨景區位於林柄村,景區內多怪石奇洞,激流飛瀑,還流傳著割藤盼子、雲龍入海等傳說。林柄村的「三落排」古民居也別具韻味,村內還有一處有機農場——佳美農場,主營有機菜的生產與配送。
新坡村:打造「民俗新坡」
新坡村有座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古民居,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我省目前發現的保留最完整的清代建築之一。
上寨村:打造「古村上寨」
上寨村歷史悠久,有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代的江氏宗祠及洋中傳統民居群落等,這些建築是清代前期大型木構民居的重要實例。
樓格村「:蜜橙」有冰糖味
樓格村村民多以種植臍橙、橄欖為主。村裡的南山臍橙果場種植的臍橙十分有名,這裡的臍橙果大、無核、甜度高、有冰糖味,被譽為「蜜橙」。該果場面積230畝,每年11月至次年春節前,為採摘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