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詩,28字寫出他告老還鄉的無奈感慨,都是淚

2020-12-20 騰訊網

歡迎來到詩詞歌賦匯!本篇為0293期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們共同欣賞了宋代著名大詩人楊萬裡的一首詠柳詩《新柳》,隨著現在天氣一天天地轉暖,春色盎然的暖春悄悄地來臨了。路旁、河邊的柳樹漸漸開始發芽。楊萬裡的這首《新柳》倒是和現在的時節很是相稱!

在這首《新柳》詩中,詩人楊萬裡以「柳條百尺拂銀塘」這樣極為誇張的手法開篇起筆,這般大手筆倒是和詩仙李白的這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首詩也成功被選進了《唐詩三百首》中!

對楊萬裡這首《新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小編上一期的文章:楊萬裡很經典的一首詩,28字寫出水柳相映的美景,第一句就不凡

楊萬裡寫這首《新柳》時,是他免官後回到農村故裡後所作。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這一首詩同樣跟農村故裡有關!

那麼這位詩人是哪位呢?

他雖沒有練成詩仙李白那般的仙兒,但也最終修成了「狂」!他就是唐代著名大詩人,素有「詩狂」之稱的賀知章賀大人是也!

賀知章擅長寫絕句,詩作風格清灑脫自然,代表作有我們剛剛提到的《詠柳》,還有《回鄉偶書》。賀知章不僅寫得一手好文章,而且書法造詣也是可以秒殺無數人!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欣賞一下賀知章最著名的這首《回鄉偶書》,全詩28個字寫出了詩人告老還鄉的無奈感慨,讀來都是淚!

回鄉偶書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的這首《回鄉偶書》是詩人辭去朝廷官職後,告老還鄉回到故裡浙江蕭山所寫。

時年他八十六歲,距離他離鄉已有五十多個年。詩人彼時站在村頭,望著村中的一切,聽著小孩子們的嬉鬧聲,賀知章心中百感交集!於是在他無限感慨下他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我們先來大體了解一下這首詩的意思: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髮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詩人早早就離開了家鄉,先是趕考之後開始為官。如今他已經80多歲了,時隔50多年才回到了他魂牽夢繞的故地。雖口音未改,但雙鬢不敵歲月的摧殘,已然斑白。那曾經風華正茂的小青年,如今已經變成了糟老頭。歲月這把「殺豬刀」誰又能將它折斷呢!這一句「老大回」又說中多少離鄉人的無奈啊!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詩人50多年沒回故裡了,這些年中不知誕生了多少個小孩子。賀知章被這些小孩子的童趣問話「這位客官你從哪來」給問懵了!

他本是村中人,今日卻被當成客。孩子那本是無心的問話卻像晴天裡的霹靂一般,重重地打在了賀知章的心頭之上,將賀知章的無奈感慨全都打了出來!別說當事人的他了,就連如今的我們讀來也是深有感觸,都是淚啊!

題外話:

小編從10多歲離開老家,如今定居天津。闊別家鄉已有20多載。平時我也不怎麼回去,只是老家的親戚有紅白喜事才會回去一次。看著曾經的長輩一個個老去,多的是那些呲溜溜到處跑的小孩子們,卻怎麼也叫不出來他們的名字,我真的有一種「身為客」的感覺!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誰又能阻止時光前行的步伐呢!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還請幫忙點讚、收藏!感謝支持!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對本文的大力支持!

相關焦點

  • 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詩,4句話道盡他的無限鄉愁,入圍《全唐詩》
    從這些詩詞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彼時詩人那種離鄉在外、身不由己的鄉愁。小編昨天在上一篇(第0293期)對唐代著名詩人,素有「詩狂」美譽之稱的賀知章的一首《回鄉偶書》進行過賞析。這首詩是詩人辭去朝廷官職後,回到他已經闊別50多年的家鄉,詩人站在村頭,望著村中的一切,聽著小孩子們的嬉鬧聲,賀知章心中百感交集,於是在他無限感慨下他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 賀知章最經典的一首詩,成功擊敗《詠柳》,入選《唐詩三百首》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在歷代唐詩選本中的經典地位和傳播之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孫洙所選編的唐詩讀本。孫洙曾當過教喻之職,也就是負責一縣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長」。
  • 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詠物詩,新穎別致給人無限美感,小學生都會背
    但這些當時最有才情的騷人大多不是狀元,大多一生仕途不暢。但是,賀知章是個例外,他不僅是狀元出身,而且一生仕途順暢,直到86歲得玄宗皇帝親自送行——告老還鄉。賀知章,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
  • 春天的詩篇,這兩首詩最出名,出自白居易、賀知章的筆下,很優美
    這首詩的時候,眼前就浮現出了一幅優美的畫卷,在深山的優美景色中,掩映著一處古寺,一片片的桃花正要盛開,如同在仙境中一樣,超凡脫俗的人才能更看到這樣的景色。這首詞把春光描寫的生動傳神,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在人間人們正在找春姑娘,但是不知道去了哪裡,詩人來到了大林寺,突然發現了春姑娘原來在這裡,這是一種驚喜,心情是激動的忐忑的。
  • 唐詩最體現「落葉歸根」的詩句,86歲詩人寫出言之不盡的人生感慨
    詩詞博物館,我們今日談到一首抒發「落葉歸根」之思的唐詩名篇。中國人向來有安土重遷的文化傳統,即便是要遠走他鄉,一般也都會把故鄉的土帶在身邊。很多人都曾經歷過,背井離鄉的滋味並不好受,所以等到人老了以後,落葉歸根、回到故鄉的感觸就越來越深。
  • 賀知章的一首經典詩,語言清麗,意境澄明悠遠,驚豔了千年的時光
    賀知章的一首經典詩,語言清麗,意境澄明悠遠,驚豔了千年的時光冬去春來,萬物甦醒。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百花相競盛開,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朱自清眼中的春天。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賀知章《詠柳》
    賀知章生於貞觀之治(627一649年)後的第十年659年,大唐經濟繁榮,朝廷內外一片生機勃勃,度過了整個"開元盛世"(712一741)這一大唐最繁榮的時期,85歲告老還鄉,744年在家鄉逝世。大唐因「安史之亂」(755-763年)而走向衰落時候,賀知章已經不在人世。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賀知章最快樂的一首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老師強調必背古詩
    「吳中四士」、「仙宗十友」、「飲中八仙」是人們對於一些有名詩人的合起來的稱號,也是對詩人們才華的一種認可,然而,這三個稱號中,都有賀知章,他還是「飲中八仙」中的第一位,比李白還要好酒,杜甫說他就算喝醉跌到井裡,恐怕也能在井底睡著,可見賀知章的酒品和他的詩品一樣廣為人知。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其中14字千古名句
    哪怕遇上傷心事,也能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或許是不少人喜歡他的原因。但若只讀這些,便不能算真正的了解了詩仙。事實上,在被賜金返還後,他的痛苦是顯而易見的,哪怕再大氣磅礴的語句也無法掩飾他在這段時間的落寞。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 史上被模仿最多的一首宋詞,300多年共25人效仿,只因最後5個字
    古人寫詩詞,其實真的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要不然詩奴賈島也不會發出「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感慨。其實不只是賈島、孟郊這樣的苦吟詩人,就算是詩王白居易也為了寫詩搞得手腳成繭、口舌生瘡,詩鬼李賀更是為了寫詩嘔心瀝血,27歲就丟了性命。
  • 南宋詩人範成大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寫出了勞動者的樸實無華
    自古以來,勞動人民都是值得讓人尊敬的,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古代更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體的。對於老百姓來說,「民以食為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然無比艱苦,卻樂在其中。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同樣表現出農村和平寧靜 、樸素安適的生活。而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首範成大寫的有關農家生活的詩,短短28字,卻寫出農家生活的樸實無華,以此來獻給所有的勞動者。《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宋代:範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 《全唐詩》裡有唯美的一首詩,通篇一個生僻的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全唐詩》裡最唯美的一首詩,也就是盛唐詩人賀知章的《詠柳》,相信很多人對於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它寫得極為抒情,也很是唯美,通篇只是那麼寥寥數語,卻是描繪的如詩如畫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第一種和第二種孤獨很心酸無奈,卻也是塵世最常見的孤獨,而第三種是很多人嚮往的境界。可惜,三千繁華,又有誰能真正看透呢?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 蘇軾最有氣勢的一首詩,短短28字瞬息萬變,堪稱寫雨詩的千古絕唱
    在蘇軾的朋友圈中,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或許是最令蘇軾愛恨交加的一位。公元1070年,王安石拜相,主持「熙寧變法」。可是,新法在實施過程給底層老百姓帶來了很多不便。因此,蘇軾對新法是持反對態度的。兩個曾經的死敵,推心置腹,把酒換盞,向對方訴說著心中的感慨,儼然一對相交多年的知己。可以說,蘇軾在與王安石無論是在早年的對立中,還是在後來的相知相交中,始終都是沒有私心的。對於新法,他並不是站在個人利益的角度來考慮的。因為反對新法,蘇軾被從京城貶到了杭州任通判。在杭州不到半年的時間,他更加看清了「新法太急」給普通人民帶來的傷害。
  • 楊萬裡很調皮的一首詩,短短28字寫出很多人嚮往的童年,回味無窮
    所以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筆下總少不了對於童趣的描寫,就像辛棄疾就曾寫下「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白居易也曾寫下的「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但是縱觀古詩詞,筆下對於童真童趣描寫最多的,當屬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
  • 賀知章的一首謎語詩,謎底人人皆知,內涵卻令人嘆為觀止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詩謎是謎語的一種,通常以詩為謎面,以題為謎底。如白居易的「烏鳶爭食雀爭窠,獨立池邊風雪多。
  • 他的詩早已名動天下,但他的人生卻是一片荒蕪,只能把感慨寫成詩
    一首古詩,一首詞,都有它背後的故事,和深藏的情感。古人寫詩作詞,今人品味經典,歡迎各位文友,和張凡一起,品萬古詩詞,看百態人生。(文·張凡)(原創作品:抄襲必究)自古文人多有不如意者,這樣的現象,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是屢見不鮮。
  • 顏真卿的經典唐詩,28個字寫出他對年輕人的囑託,可謂句句在理!
    原題:顏真卿的經典唐詩,28個字寫出他對年輕人的囑託,可謂句句在理!唐詩的派別分很多種,其中有以王維、白居易為代表的山水田園派;也有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還有以劉禹錫為代表的懷古詩。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首勵志勸學唐詩,而這類詩詞中,小編熟記於心的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兩句著名詩句。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這一首唐詩是顏真卿的《勸學》。雖說沒有前面那句有名氣,不過在這首唐詩中,顏真卿通過區區28個字,囑咐年輕人一定要好好讀書,不要荒廢了青春!可謂句句在理啊!
  • 李商隱這首詩只有28字,誕生兩個成語,其中一個兩次出現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和杜牧一起合稱「小李杜」,又和溫庭筠合稱「溫李」,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情深詞婉、語言清麗、句式多變、對仗工整、工於比興、巧於用典。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對後世影響非常深刻。
  • 賀知章的一首謎語詩,謎底人人皆知,背後深意卻少有人知!
    這些謎語詩,無不以其獨特的語言藝術,豐富的文化內涵,令人嘆為觀止。可以說是情景並茂,趣味盎然,既是好詩,又是好謎。本文就讓我們通過賀知章的一首詩《詠柳》,來一起領略一下我國古典詩歌中謎語詩的藝術魅力。顯然這首謎語詩的謎底是人人皆知了,就是題目中所說的「柳」。那麼賀知章這首詩的背後究竟有何深意?它又是如何不著一個「柳」字,卻處處有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