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詩詞歌賦匯!本篇為0293期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們共同欣賞了宋代著名大詩人楊萬裡的一首詠柳詩《新柳》,隨著現在天氣一天天地轉暖,春色盎然的暖春悄悄地來臨了。路旁、河邊的柳樹漸漸開始發芽。楊萬裡的這首《新柳》倒是和現在的時節很是相稱!
在這首《新柳》詩中,詩人楊萬裡以「柳條百尺拂銀塘」這樣極為誇張的手法開篇起筆,這般大手筆倒是和詩仙李白的這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首詩也成功被選進了《唐詩三百首》中!
對楊萬裡這首《新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小編上一期的文章:楊萬裡很經典的一首詩,28字寫出水柳相映的美景,第一句就不凡
楊萬裡寫這首《新柳》時,是他免官後回到農村故裡後所作。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這一首詩同樣跟農村故裡有關!
那麼這位詩人是哪位呢?
他雖沒有練成詩仙李白那般的仙兒,但也最終修成了「狂」!他就是唐代著名大詩人,素有「詩狂」之稱的賀知章賀大人是也!
賀知章擅長寫絕句,詩作風格清灑脫自然,代表作有我們剛剛提到的《詠柳》,還有《回鄉偶書》。賀知章不僅寫得一手好文章,而且書法造詣也是可以秒殺無數人!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欣賞一下賀知章最著名的這首《回鄉偶書》,全詩28個字寫出了詩人告老還鄉的無奈感慨,讀來都是淚!
回鄉偶書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的這首《回鄉偶書》是詩人辭去朝廷官職後,告老還鄉回到故裡浙江蕭山所寫。
時年他八十六歲,距離他離鄉已有五十多個年。詩人彼時站在村頭,望著村中的一切,聽著小孩子們的嬉鬧聲,賀知章心中百感交集!於是在他無限感慨下他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我們先來大體了解一下這首詩的意思: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髮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詩人早早就離開了家鄉,先是趕考之後開始為官。如今他已經80多歲了,時隔50多年才回到了他魂牽夢繞的故地。雖口音未改,但雙鬢不敵歲月的摧殘,已然斑白。那曾經風華正茂的小青年,如今已經變成了糟老頭。歲月這把「殺豬刀」誰又能將它折斷呢!這一句「老大回」又說中多少離鄉人的無奈啊!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詩人50多年沒回故裡了,這些年中不知誕生了多少個小孩子。賀知章被這些小孩子的童趣問話「這位客官你從哪來」給問懵了!
他本是村中人,今日卻被當成客。孩子那本是無心的問話卻像晴天裡的霹靂一般,重重地打在了賀知章的心頭之上,將賀知章的無奈感慨全都打了出來!別說當事人的他了,就連如今的我們讀來也是深有感觸,都是淚啊!
題外話:
小編從10多歲離開老家,如今定居天津。闊別家鄉已有20多載。平時我也不怎麼回去,只是老家的親戚有紅白喜事才會回去一次。看著曾經的長輩一個個老去,多的是那些呲溜溜到處跑的小孩子們,卻怎麼也叫不出來他們的名字,我真的有一種「身為客」的感覺!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誰又能阻止時光前行的步伐呢!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還請幫忙點讚、收藏!感謝支持!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對本文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