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olo 會計網原創首發
1. 購進物資時:
借:庫存商品等科目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如果進項稅額不得抵扣,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時:
借:庫存商品等科目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認證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如果購進的是不動產,比如會計網公司購買了一棟樓作為新辦公地點,這裡的進項稅額可分期抵扣。那麼購進時借方的應交進項稅金額是當期可抵扣的金額,此外還要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額)」,金額為以後期間可抵扣的金額。
在以後期間抵扣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按規定允許抵扣的金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額)
2. 取得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經常有粉絲詢問lolo「什麼時候確認收入」「沒付費用要不要確認收入」之類的問題,這裡要注意會計收入的確認與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是否存在差異,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用到「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以及「應收帳款」等科目。
3. 差額徵稅項目:
比如某物業公司是一般納稅人,為居民提供自來水服務,可按簡易計稅方法繳納增值稅,那麼:
相關的成本費用發生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
貸:銀行存款
取得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算出允許抵扣的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抵減)(或簡易計稅)
貸: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
4. 免稅項目:
比如某工廠在市面上銷售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的儀器,符合增值稅免稅政策,那麼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營業外收入-補貼收入(或「其他收益」科目,具體視執行會計準則不同而不同)
在實際的會計核算中,也有人直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完事。
另外要注意,一般納稅人的免稅項目還要將進項稅額轉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5. 出口退稅項目
生產企業或外貿企業在這塊的業務項目較多。
採購貨物或原材料時:
借:原材料等科目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取得收入並結轉成本: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等科目
出口貨物在徵稅與退稅間存在稅額差,目前執行免抵退政策,退的是進項稅,只計算與進項稅有關的應退稅額和出口退稅不得免徵抵扣和退稅的金額,這部分金額要轉到成本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計提出口退稅款:
借:應收出口退稅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收到出口退稅: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出口退稅款
6. 月末結轉增值稅及繳納:要用到「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
要轉出的未交增值稅額=當月銷項稅額—當月進項稅額—上月留抵稅額
當轉出未交增值稅額為正時,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繳納以前期間的稅費: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負數,不用做帳務處理,就在借方有餘額就行,下個月從銷項稅額中繼續抵扣即可。
某些企業存在預繳增值稅的情況,那麼預繳時:
借:應交稅費-預繳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月末結轉: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預繳增值稅
文章來源:本文為會計網原創首發,作者:lolo。如需引用或轉載,請留言授權,並務必在文首註明以上信息。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會計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