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們正高三

2021-02-28 跋涉君

     (衡水二中高考百日誓師視頻)


距2021年高考百日有餘,同學們一路奔跑,一路堅持,不知道你偶爾從題海中抬起頭的時候,會不會感到疲憊,感到焦慮,或者想要放棄?

你現在所經歷的迷茫與掙扎,艱辛與奮鬥,不知多年以後你是否依然記憶猶新?!

每個人心中一定會有自己的回答,各式各樣,但是我想和你們分享一個在網上看到特別好的回答:

努力,不是為了讓別人覺得你了不起。

「所有的努力,不是為了讓別人覺得你了不起,而是為了能讓自己打心眼裡看得起自己。」

比起被別人看得起更重要的事情,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認可。

七八歲時嚮往的玩具,十幾歲時想擁有的包包,二十幾歲時想去的遠方,更多更多生命裡美好的東西,想要擁有的平靜安穩生活,都離不開我們的努力。

是啊,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

因為,我們都在期待著那麼一天,能夠自己負擔生活,有喜歡的東西時,可以自在地掏出錢包,不用來回比價、反覆掂量,也不需要向他人借錢、向父母伸手。

求學,用自己的雙手和努力,構建理想生活的樣子——這是我努力的第一原因,也是我們能打心眼看得起自己的第一步。

努力,是為了讓在乎的人能依靠。

記得電視劇《離婚律師》裡,有這麼一段話:我認真做人,努力工作,為的就是有一天當站在我愛的人身邊,不管他富甲一方,還是一無所有,我都可以張開手坦然擁抱他,他富有我不用覺得自己高攀,他貧窮我們也不至於落魄,這就是女人去努力的意義。

其實,無論是對男人還是女人來說,生活,就是一場持久的戰場,每個人都要奮力向前。

「買得起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得了自己想去的地方,不會因為身邊人的來或去損失生活的質量,反而會因為花自己的錢,來得更有底氣 ,這,就是應該更努力的原因。」

 我們努力求學的原因,和在乎的人無法分割。想讓在意的人放心,讓深愛的人有依靠之感。

努力,更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魯迅先生說:不滿是向上的車輪。

人生有各種各樣的活法,有人喜於安逸,有人甘於平凡,有人力爭上遊,都是對的。

但無論你選擇的是哪一種生活,都要知道,沒有一個足夠好的自己,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想要自由自在地安靜生活,也沒有那麼容易。

如逆水行舟,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強大的挑戰。努力的意義,除了能給自己相對優渥的物質生活,給家人、愛人足夠厚實的臂膀,更是希望能增強自己的實力。

生活的挑戰無處不在,如果不讓自己保持足夠的能力,又怎麼能輕鬆應對風險呢?或許一個浪頭打過來,就會讓人摔倒、趴下了。

要記得,這個世界上最重要、最值錢的並不是金錢本身,而是賺錢的能力、學習的能力、讓自己保持成長態勢的能力。

在努力的過程中,我們自然也能get不同的本領和經驗,繼而成為更好的自己。

雖說求學高考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對於我們學生來說,高考是我們十幾年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平臺了,你現在的努力是為了將來能夠多一份資本。

再給大家分享一篇

北大最感人的高考勵志文章↓↓↓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大家說,高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高三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我們在戰壕裡摸爬滾打,期待著勝利的號角吹響。

這一年,時間最終會風乾寫滿字跡的試卷,卻難以吹散你我的求學記憶。

這一年我們習慣了在天朦朧的時候起床、習慣了帶著惺松的睡眼洗臉、刷牙、習慣了懶的吃早餐就帶著課本直奔學校,邊走著邊咒罵著可惡的教育制度並計算著距離星期天的時間;滿腦子的睡意直想讓自己在鈴聲響起的那一刻睡去,把書堆的高高地,假裝低著頭看書,卻在頭放在書上的一剎那安然睡去——即使是冬天,也感覺睡覺是溫暖的……醒來後,看著高考的倒計時,無奈的用冷水洗把臉;看看課程表,數學、英語、物理;就是沒有自己喜歡的體育、電腦;計劃著在語文課小憩一會、計劃著在英語課上完成未完成的物理作業。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喜歡在桌上寫滿自己的青春誓言、喜歡在牆上寫下自己的無奈、喜歡在下課鈴聲響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喜歡在吃飯的時間裡去操場投兩把籃球、看看自己好久沒看的雜誌、報紙、喜歡站在陽臺上望著樓下走過的女生,並大肆的點評一番、喜歡一群哥們在一起起轟一番發洩一下自己青春的無奈、喜歡在教室的後排小聲的討論著NBA、足球、喜歡在樓梯口和自己喜歡的那個他(她)來個刻意的不期而遇。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為了一道物理題我們可以熬上一個晚自習,為了請教一道題目我們可以忘記放學的鈴聲……害怕著每一次的考試,卻又期待著每一次考試,害怕成績的宣布,卻又期待著成績的宣布,假裝不關心自己的成績,卻在沒人的時候把牆上的成績排名看了一遍又一遍,對哥們說:晚飯我不想吃,你自己去吃吧!然後自己回到教室啃著數學題。

對父母說:爸、媽,我等一等就睡。卻在夜裡一、二點的時候匍伏在桌上呼呼睡去,對自己說:下次考試如果再不進步,我就不努力了。可自己不管進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卻從來沒有停止流過。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習慣了求學衡水,早上五點多一點起床,習慣了早上六點鐘上學,習慣了中午花很少的時間吃很有營養的午餐,習慣了晚自習十點放學而大家都沒有離去,習慣了夜裡在宿舍打手電筒看書……

 一轉眼我們即將告別高三的苦日子,一切的習慣變得那麼的不習慣。

我們曾經堅信,自己的青春會在高三結束的那一刻得到釋放,以為自己迎來了人生的又一春。可我們卻又常常想起高三的日子,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留下的汗漬,想回到高中的教室看看寫滿作業的黑板,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曾經在牆上寫下的詩,想回到高三教室聽聽黑板下的青春誓言是否繞梁不舍離去,想見見一起從黑色六月走過的哥們,想見見上課不忍心將你從睡夢中吵醒的老師……

想著將來在大學裡揮霍著自己的青春,回想起高三的日子,總是有種想流淚的衝動,即將逝去的高三歲月,永遠是我們心中關於青春的最美好回憶。那個誰……記得「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嗎?

再送你一句吧——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大家越努力、越珍惜,我們的高三生活就會越值得我們去回憶。

總之,這一年高三,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相關焦點

  • 高三那一年
    熬過兩年的高中生活,終於到了高三,被稱為鯉魚躍龍門的一年。高三反而心態平和了不少。尤其是高三的下學期,老師好像都和藹了不少,脾氣都小了,多了一份善解人意。這個時候好像學習已經定型了,更多的影響因素就是心態了。每天就是做題、背,做題、背,做題、背。臨近高考前,我的同桌竟然扔給我一個紙條,打開裡面竟然是告白的。我當時整個人都是懵圈的,什麼鬼,what?
  • 那一年,我們一起會考
    我讀高中那會,也經歷過類似考試,那時候學業水平測試還叫「會考」,那時候我的年華正青春。  「會考」這個詞帶有很深的時代烙印,我固執地認為她只屬於我們這代七零後。「小高考」朗朗上口,更逼近高考,也更犀利,也就越叫越響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年,地理是高二時候就結束了,其他科目留到高三。   一晃,二十五年。
  • 復讀那一年
    老班跟我說,既然下定了決心,堅持一年,肯定有收穫,至少不會有遺憾。 權衡之下,還是決定復讀。堅定決心之後,事情變得容易多了。上課跟著老師複習,下課自行調整,慢慢地進入了節奏。 為了擠出時間複習,高四那一年幾乎都是獨來獨往。
  • 我們參加高考的那一年 1021
    其實我們接爹的代(軍人遺傳),過去很少有過失眠的經歷,常常一覺睡到自然醒。教育部在我們赴試的那一年,正式決定高二生在秋季繼續念下去,而我們在高一就分了文理科,全力以赴地正在衝刺今天的考驗。當時師生全都是輕裝上陣,反正考不好,再繼續復讀一年高三,下一回又跳龍門更有何妨?我一想起胡主任與我們文科班的老師快刀斬亂麻的應考,就忍不住好笑。
  • 高三這一年,我們為什麼要這麼拼? 這個理由無可反駁!
    這篇文章雖然是學霸寫給自己班高三同學的(用語也略顯犀利了些),但是對高一高二學生也很有警醒意義!激勵效果那可是槓槓滴!你還知道自己高三了?你高三了嗎?你還在一天天混日子嗎?你甘心別人考六百多你考二百多?你就那麼沒出息,你就那麼沒志氣!!明明說好好學習,結果天天活躍在微博微信等各種APP?奇蹟需要付出!
  • 那一年,我們的高考
    我們參加的高考是恢復高考後唯一一次在冬季的高考。考試的那幾天,外面寒氣逼人,我們都穿著棉褲、棉子。雖然天氣冷,但是一看到答不出來的題目,一急也是渾身冒汗。40多年過去,那一幕仿佛還在昨天。師生同場競技。那一年,教過我的老師有四五個都跟我一起參加了當年的高考。有考上的,也有落榜的。讀書改變命運。那時候的高考真的是鯉魚躍龍門,是改變命運的一搏。考上了,跳出農門轉戶口,一夜之間成為天之驕子,讀書,分配,有工作。考不上,還得回去當農民,土裡刨食挑大糞。但那時的錄取率極低。
  • 那一年,非典!那一年,高考!
    2003年,我讀高三......那一年,我們經歷了非典......2003年那會,通訊條件不好,那還是一個電話沒有普及,IC卡,傳呼機流行的年代。非典來的時候,只是聽說北京非常嚴重,很多人都感染了,但在那會的小縣城,人們好像並沒有那麼恐慌,我是住校生,學校只是封了校門,其他的一切並沒有像今年的疫情一樣停課停學..... 依稀還記得高考前的那段時間,走讀的孩子辦理了走讀卡,住校生嚴禁走出校門,在學校整整封了2個月時間。
  • 高三復讀一年「後悔死了」
    來源於網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高三那一年的經歷是不想有第二次的。所以我們應該儘量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一、扎紮實實,一舉拿下破釜沉舟是高考階段很有用的思想,心無二念,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心裡不要有第二條路的想法,這樣有助於潛力的激發,避免復讀的發生。
  • 高考課改那一年高三學生還能復讀嗎?
    #教育持久戰#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不到3個月時間,雖然因為疫情原因,高考推遲一個月,但同樣還有一部分2018年秋季開始進行新課改地區的考生和家長在關注這樣一個問題——今年高三學生還能復讀嗎如果讓學生有這樣的想法:「沒事,我還能復讀,還有一年多時間呢,再打一把遊戲吧!」那即使學生復讀,也會對其學習成績產生惡性影響。最後,不管高考課改後那一年能不能復讀,都是高考成績公布以後再去想的事,現在考生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提升成績。
  • 過來人告訴你,高二那一年很關鍵!
    高中三年其實過得很快,一閃而過,高一的懵懵懂懂,以為離高考非常遙遠;高二意識到不能繼續墮落下去了,於是開始操起筆桿子學習;高三的一年是最難熬的,也是與夢想最接近的時刻,可是高中三年裡高二那一年才是最關鍵的時期。
  • 高三這一年,為什麼要這麼拼?
    一位985院校的學霸在高三時寫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學霸當時寫給自己班同學的,但是很有警醒意義!激勵效果那可是槓槓滴!你還知道自己高三了?我身邊有一個學姐一年從三百多到五百多。你心裡可能想:啊,才五百多!我看著她蛻變的!一個愛美的姑娘,每天就睡五個小時,她就看分數!最後一模考!化學!三分鐘一個元素周期表畫出來,每次理綜生物都是用十五分鐘做!她是天才嗎!!她努力她勤奮!你可以做到嗎?別信誓旦旦說可以做到,騙我可以!你騙自己吧!我知道你吃不了那個苦!一年呀,一年都沒有睡過超過五小時的晚上!
  • 高三復讀一年能提高多少分?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高三復讀也是有風險的,沒有誰可以信誓旦旦的保證你復讀一年就會順利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學。正因為這樣,筆者認為,只要自己考上了還不錯的二本、一本大學,那就去讀吧!復讀一年,也就意味著比同齡人晚一年讀大學,更重要的是還要遲畢業一年,這樣可能還會少了一些人生的重要機會。
  • 高三複習計劃:2021高考,你如何用高三這一年拿下它?
    一名學生苦心撰寫一篇小說,請作家點評,作家正患眼疾,學生便將作品讀給作家,讀到最後一個字,學生停了下來,作家問:&34;聽語氣似乎意猶未盡,渴望下文。這一追問,煽起學生無比激情,立刻靈感噴發,馬上接續道:&34;。他以自己都難以置信的構思敘述下去。到一個段落,作家又似難以割捨地問:&34;小說一定攝魂勾魄,叫人慾罷不能。學生更興奮,更富於創作激情。
  • 備考指導 |《高考翻身記》那一年,我們都還有機會!
    自從我們畢業了,或工作了、或讀了大學、考了研,似乎高考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常常會有人感嘆,高三那年掌握的學問算是人生當中的巔峰時刻了。我們問他,為什麼需要那麼久,他說,我一天複習一點點,一天複習一點點。我們就都無語了……繩子拉得太長,很難繃緊,考試戰線拉得太長,容易懈怠。如果說我連著複習兩個月,每天就花一兩個小時,其餘時間要娛樂和休息,那和我花10天複習一天七個小時比,哪個更好呢。高考戰線長達一年,確實讓很多人聞風喪膽,但也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效率。解題一定要弄懂。
  • 那一年的求職考試,使我想告訴高三學子――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今天是全市所有高三學子參加「四診」考試的日子。清晨,目送著孩子走進學校大門,心中不免感慨萬千:從小到大,經歷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考試,大多已經消失在記憶的長河中,唯有那一年的求職考試讓我至今歷歷在目……【我的「考試年」】2007年到2008年,可以說是我的「考試年」。那一年,面臨著孩子即將讀小學了。為了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我必須要換一個工作單位。
  • 高二理科生400分,高三努力一年,提高120分,可能嗎?
    有人問:高二理科生400分,高三努力一年,提高120分,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努力,就有希望筆者雖然是一名小學教師,可是當年參加高考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不能忘卻。每一個考生都想考出好成績,取得好成績除了需要努力之外,還需要方法和技巧,正所謂方法不對,努力白費。筆者就用我當年參加高考的經驗來給朋友分享一下。高二理科400分。還有高三一年時間,也就是一整年的時間。如何在這一整年的時間取得最好的成績,把自己的分數提升到最佳呢?
  • 食空之音 | 高考那一年
    還記得那一年高考前12月24號裡你的手裡是否捧著蘋果12月31號的晚上你是挽著誰的手度過高中的最後一次跨年1月1號高中時代的最後一個元旦2月4號高中的最後一個情人節你對喜歡的人表白了嗎?3月高中的最後一個學期開始了吧開始滾動的模擬考試你把心愛的人放在心底,腦海裡儘是眼前一本又一本的複習題每一張試卷的分數都是在刺痛著我們的視覺神經百日誓師大會上的你吼得聲嘶力竭4月份的一個清明小長假給你的高中時代開啟了倒計時5月1號的勞動節有的學校可能只放了一天 5月底開始了三模5月4號我們度過我們人生第一個五四青年節
  • 又是一年高考季,還記得你高三的勵志標語嗎?
    有人說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只有經歷了高三的洗禮才能蛻變,才能明白原來自己可以這麼努力。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也是我們多數人的曾經,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學校為了激勵學生,都會在學校裡掛一些條幅,印上勵志的話。
  • 決定你高考的不光是高三,還有高一和高二,任何一年都很關鍵
    高一、高二、高三哪一年更重要……高中三年、那一階段更為重要在很多人看來,這個問題似乎非常難以解答,畢竟高一沒學好,高二、高三成績也可能會下降,高一高二努力了,高三也不一定就能考上好大學,那門今天老師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高中三年,每個階段的作用和意義吧,看完你的心裡就會有答案了。
  • 新課+三輪複習,高三這一年金貴,怎樣合理安排時間將事半功倍
    而高三這一年就是同學們一生中最為關鍵的一步。上個世紀的我們,高三這一年拼搏,決定你是否能上個中專、大專和本科,還是繼續復讀或是回家種田。而今天,高三這一年拼搏,決定你是否能上一本、211或985,或是一個普通本科或高職專科院校。不論怎麼樣,高三是關鍵一年,是決定人生命運的一年。但高三這一年時間很有限,同學們起早摸黑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